http://news.sina.com.cn/c/2005-02-21/10275890279.shtml
中國礦業大學能源與安全工程學院程遠平教授說,中國95%以上的煤礦都是地下開采,瓦斯爆炸、火災、水災、頂板冒落等事故因而多發。而瓦斯爆炸是其中最常見的。
據程教授介紹,煤礦生產中按瓦斯涌出量和瓦斯動力現象將礦井分成低瓦斯礦井、高瓦斯礦井和煤與瓦斯突出礦井3個級別。
中國的煤礦開采條件較差,開采深度深,瓦斯含量大,煤層透氣性低,煤層瓦斯采前不易抽放。據介紹,在美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對地質條件復雜的突出礦井往往停產關閉,但中國尚無可能做到這一點。
多年從事瓦斯治理研究的程遠平教授說,隨著能源需求的不斷加大,以及煤炭工業的長期開采,原來埋藏較淺的煤炭資源日趨減少,開采深度不斷加大,原來低瓦斯礦井可能變為高瓦斯礦井,甚至發展成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
礦井瓦斯等級的不同,對于安全裝備的要求差別很大。一個年產100萬噸的礦井,從高瓦斯礦井升級到突出礦井,安全投資要增加5000萬元到1億左右,這還不包括生產過程中的投入。
目前一些煤礦已達到突出礦井標準,但由于升級投資較大,企業不愿意申報。今年1月25日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召開了“有瓦斯動力現象煤礦安全監察監管會議”,會上公布了40多個有瓦斯動力現象礦井的名單,并要求這些礦井在60天內完成突出礦井鑒定工作。
周世寧院士指出,中國煤礦的技術裝備基礎薄弱,技術數據資料不足,對煤礦井田范圍內的瓦斯情況不明,也是重要原因。
即便有相應的安全裝備,也可能因為“犧牲安全已成為‘操作程序’的一部分”而形同虛設。
據媒體報道,去年發生了44年來中國煤炭行業最大安全事故的陳家山煤礦,作為陜西礦務局的主力礦之一,井下裝有瓦斯探頭,可隨時檢測瓦斯濃度,井下電監測頭直通地面調度室。但因為“怕儀器報警影響生產”,負責監督瓦斯的人常常會到井下用塑料袋包住探頭。
地質條件惡劣、裝備缺乏、管理不力──地下奔突的瓦斯正是藉由這一環環缺陷與疏失,酷烈地燃燒爆發。
危險的煤礦
不久前發布的《全國國有煤礦安全保障能力調研報告》顯示,中國7.5億噸、即將近40%的原煤產能尚無安全保障,屬于超能力生產。
去年底,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安監局等部門對建立煤礦安全設施投入長效機制進行調研,通過對13個省區調查分析,認為規模以上煤礦安全欠賬達到300多億元,由此推算全國煤礦安全欠賬達到518億元。
。。。
中國煤炭工人總數有700多萬,比全世界所有產煤國的煤礦工人加在一起還要多。
作為產業工人的主力,煤礦工人曾被稱作是這個國家最核心的領導階級。比起舊中國“煤黑子”的屈辱生活,新中國煤礦工人安全條件有了很大好轉,待遇也大變樣。
1951年的《人民日報》上刊登了一名叫黃鏡澄的江西萍鄉煤礦55歲老工人的來信。他說自己1912年就到安源煤礦當推煤小工,每天干12小時以上的活,工資只勉強夠養活自己。新中國的井下工人實行計件工資,自己每月收入總在50萬元(合現在的50元(本網友注:應為“合1952年人民幣50元”))左右,公家還發燒煤、燈油和房租米。兒子在礦上當小工,女兒在子弟學校念書。去年又蓋了4間房子,家里又添了3件大衣和5件新棉襖。新棉被也蓋上了。家里還養了兩只豬。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直至90年代初,煤礦工人高強度、高風險的勞動,使得他們的收入一直穩居各行業前列乃至首位。即使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國家仍給予他們每人每月“3斤酒、2斤肉”的待遇。
程遠平告訴記者,他20世紀80年代中期大學畢業分配到煤炭系統,月工資有50多元,而下井的工人月工資可以達到60元-70元,當時有很多大學生愿意到井下工作。
然而目前,相當多的礦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農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據悉,2002年1-11月,國有重點煤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為901元,在49個行業中排倒數第二。長期拖欠礦工工資的現象也相當普遍。據抽樣調查,到2001年底,僅全國國有重點煤礦70個單位就拖欠在崗工人工資63.33億元。同時,礦工下崗失業率遠遠高出其他加工制造行業。
中國礦業大學能源與安全工程學院程遠平教授說,中國95%以上的煤礦都是地下開采,瓦斯爆炸、火災、水災、頂板冒落等事故因而多發。而瓦斯爆炸是其中最常見的。
據程教授介紹,煤礦生產中按瓦斯涌出量和瓦斯動力現象將礦井分成低瓦斯礦井、高瓦斯礦井和煤與瓦斯突出礦井3個級別。
中國的煤礦開采條件較差,開采深度深,瓦斯含量大,煤層透氣性低,煤層瓦斯采前不易抽放。據介紹,在美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對地質條件復雜的突出礦井往往停產關閉,但中國尚無可能做到這一點。
多年從事瓦斯治理研究的程遠平教授說,隨著能源需求的不斷加大,以及煤炭工業的長期開采,原來埋藏較淺的煤炭資源日趨減少,開采深度不斷加大,原來低瓦斯礦井可能變為高瓦斯礦井,甚至發展成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
礦井瓦斯等級的不同,對于安全裝備的要求差別很大。一個年產100萬噸的礦井,從高瓦斯礦井升級到突出礦井,安全投資要增加5000萬元到1億左右,這還不包括生產過程中的投入。
目前一些煤礦已達到突出礦井標準,但由于升級投資較大,企業不愿意申報。今年1月25日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召開了“有瓦斯動力現象煤礦安全監察監管會議”,會上公布了40多個有瓦斯動力現象礦井的名單,并要求這些礦井在60天內完成突出礦井鑒定工作。
周世寧院士指出,中國煤礦的技術裝備基礎薄弱,技術數據資料不足,對煤礦井田范圍內的瓦斯情況不明,也是重要原因。
即便有相應的安全裝備,也可能因為“犧牲安全已成為‘操作程序’的一部分”而形同虛設。
據媒體報道,去年發生了44年來中國煤炭行業最大安全事故的陳家山煤礦,作為陜西礦務局的主力礦之一,井下裝有瓦斯探頭,可隨時檢測瓦斯濃度,井下電監測頭直通地面調度室。但因為“怕儀器報警影響生產”,負責監督瓦斯的人常常會到井下用塑料袋包住探頭。
地質條件惡劣、裝備缺乏、管理不力──地下奔突的瓦斯正是藉由這一環環缺陷與疏失,酷烈地燃燒爆發。
危險的煤礦
不久前發布的《全國國有煤礦安全保障能力調研報告》顯示,中國7.5億噸、即將近40%的原煤產能尚無安全保障,屬于超能力生產。
去年底,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國家安監局等部門對建立煤礦安全設施投入長效機制進行調研,通過對13個省區調查分析,認為規模以上煤礦安全欠賬達到300多億元,由此推算全國煤礦安全欠賬達到518億元。
。。。
中國煤炭工人總數有700多萬,比全世界所有產煤國的煤礦工人加在一起還要多。
作為產業工人的主力,煤礦工人曾被稱作是這個國家最核心的領導階級。比起舊中國“煤黑子”的屈辱生活,新中國煤礦工人安全條件有了很大好轉,待遇也大變樣。
1951年的《人民日報》上刊登了一名叫黃鏡澄的江西萍鄉煤礦55歲老工人的來信。他說自己1912年就到安源煤礦當推煤小工,每天干12小時以上的活,工資只勉強夠養活自己。新中國的井下工人實行計件工資,自己每月收入總在50萬元(合現在的50元(本網友注:應為“合1952年人民幣50元”))左右,公家還發燒煤、燈油和房租米。兒子在礦上當小工,女兒在子弟學校念書。去年又蓋了4間房子,家里又添了3件大衣和5件新棉襖。新棉被也蓋上了。家里還養了兩只豬。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直至90年代初,煤礦工人高強度、高風險的勞動,使得他們的收入一直穩居各行業前列乃至首位。即使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國家仍給予他們每人每月“3斤酒、2斤肉”的待遇。
程遠平告訴記者,他20世紀80年代中期大學畢業分配到煤炭系統,月工資有50多元,而下井的工人月工資可以達到60元-70元,當時有很多大學生愿意到井下工作。
然而目前,相當多的礦工家庭人均收入低于當地農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據悉,2002年1-11月,國有重點煤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為901元,在49個行業中排倒數第二。長期拖欠礦工工資的現象也相當普遍。據抽樣調查,到2001年底,僅全國國有重點煤礦70個單位就拖欠在崗工人工資63.33億元。同時,礦工下崗失業率遠遠高出其他加工制造行業。
注:下表的“礦工”指所有的礦業工人,不僅僅包括煤礦工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