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大棒指向何方?
作者:潤澤東方(大慶油田 胡志越) 胡楊濤
最近有新聞報道:某市一位電廠抄表工每年領取10萬元年薪,而他所要做的只是一天抄4次電表。2005年審計署的審計已給電力行業貼上了“系統工資增長過快,沒有統一的分配制度”的標簽。旋即,《新京報》2006年7月21日報道:華電集團召開員工大會,要求各級單位規范本部員工的收入分配制度。日前,國家電網公司已在內部會議上要求,“各單位2006年工資總額實際發放水平控制在2005年發放水平之內,一律不得在工資總額以外發放工資性收入”。
——國家審計與新聞媒體對此遙相呼應。
當代中國,為收入分配的合理——開始拿電力工人的實際收入開刀——轉嫁危機是既得利益官僚體的一貫伎倆。國家審計究竟要干什么?為既得利益官僚體服務?
拿什么人開刀是一個階級情感與國家總體戰略的方向性的標志問題。是拿百姓收入開刀?還是拿既得利益官僚體開刀?嚴格說:個別壟斷行業員工工資增長較快是不正常的,然而全部壟斷行業的管理層薪酬福利增長絕對過快則是不爭的腐敗事實——如此,貴族化的審計風暴究竟要將中國社會帶入何種尷尬的境地?糾正電力行業收入過高十分必要,但是,眼睛不能盯在工人收入上,更不能掩蓋所有行業干部、管理層與普通勞動者(包括農民工)之間存在的巨大差距。
目前的實際情況是,絕不應當是僅僅通過抓個別壟斷行業的工人收入過高問題而掩飾全部壟斷行業的工人收入的絕對過低問題;絕不應當僅僅是通過抓個別壟斷行業的工人收入過高問題,而掩飾全部壟斷行業的干部隊伍收入的絕對過高問題——這是極端錯誤的行為問題。同時,為大型國企負責人攫取國有資產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更是國家總體戰略的方向性錯誤。
壟斷行業分為三種:
其一、受國際壟斷資本集團控制——如:石油、石化;
其二、受國內既得利益官僚體控制,但保存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如:電力行業;
其三、被地方政府私有化而分崩離析的壟斷行業——如:鋼鐵、煤炭。
——國家審計與新聞媒體對此遙相呼應。
當代中國,為收入分配的合理——開始拿電力工人的實際收入開刀——轉嫁危機是既得利益官僚體的一貫伎倆。國家審計究竟要干什么?為既得利益官僚體服務?
拿什么人開刀是一個階級情感與國家總體戰略的方向性的標志問題。是拿百姓收入開刀?還是拿既得利益官僚體開刀?嚴格說:個別壟斷行業員工工資增長較快是不正常的,然而全部壟斷行業的管理層薪酬福利增長絕對過快則是不爭的腐敗事實——如此,貴族化的審計風暴究竟要將中國社會帶入何種尷尬的境地?糾正電力行業收入過高十分必要,但是,眼睛不能盯在工人收入上,更不能掩蓋所有行業干部、管理層與普通勞動者(包括農民工)之間存在的巨大差距。
目前的實際情況是,絕不應當是僅僅通過抓個別壟斷行業的工人收入過高問題而掩飾全部壟斷行業的工人收入的絕對過低問題;絕不應當僅僅是通過抓個別壟斷行業的工人收入過高問題,而掩飾全部壟斷行業的干部隊伍收入的絕對過高問題——這是極端錯誤的行為問題。同時,為大型國企負責人攫取國有資產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更是國家總體戰略的方向性錯誤。
壟斷行業分為三種:
其一、受國際壟斷資本集團控制——如:石油、石化;
其二、受國內既得利益官僚體控制,但保存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如:電力行業;
其三、被地方政府私有化而分崩離析的壟斷行業——如:鋼鐵、煤炭。
1、受國際壟斷資本集團控制的壟斷企業,工人階級日益絕對貧困
無視國民經濟的現實困難而壟斷中國大江南北的中國石油、中國石化控制著全國成品油的煉制與銷售——國際油價上漲——其所屬的煉油廠家愿把成品油銷往售價更高的市場。其差價要遠遠高于美國煉油廠同等交易情況下的贏利水平——因為中國的石油工人、煉油工人的薪酬福利極其低廉——“月薪僅有千八百(元),藥費月均二、三十(元),房屋二、三十萬(元)只能依靠自己買”。追求壟斷資本利益最大化的兩個“上下游一體化”的石油公司用石油石化工人的血汗制造當代中國的油荒。薪酬福利制度改革特權貴族化,員工薪酬福利停滯不前,世界石油價格狂長,油田工人工資總額不升反降。過去的6年時間里,大慶油田管理層的薪酬已高于普通員工的350~400倍以上(不包括灰色收入)。2001年至今,大慶油田獎金兌現中:大慶油田總經理一人兌現獎金72萬元人民幣/年度,各級管理者按行政級別兌現依次降低,普通員工僅兌現2000多元人民幣,引發抗議人群與基層員工不滿。企業負責人為自己做出高于普通員工幾百倍的獎金兌現,其合法性在哪里?極少數人巨額薪酬的異化攀升,不能代表大多數人購買能力的提高。
無視國民經濟的現實困難而壟斷中國大江南北的中國石油、中國石化控制著全國成品油的煉制與銷售——國際油價上漲——其所屬的煉油廠家愿把成品油銷往售價更高的市場。其差價要遠遠高于美國煉油廠同等交易情況下的贏利水平——因為中國的石油工人、煉油工人的薪酬福利極其低廉——“月薪僅有千八百(元),藥費月均二、三十(元),房屋二、三十萬(元)只能依靠自己買”。追求壟斷資本利益最大化的兩個“上下游一體化”的石油公司用石油石化工人的血汗制造當代中國的油荒。薪酬福利制度改革特權貴族化,員工薪酬福利停滯不前,世界石油價格狂長,油田工人工資總額不升反降。過去的6年時間里,大慶油田管理層的薪酬已高于普通員工的350~400倍以上(不包括灰色收入)。2001年至今,大慶油田獎金兌現中:大慶油田總經理一人兌現獎金72萬元人民幣/年度,各級管理者按行政級別兌現依次降低,普通員工僅兌現2000多元人民幣,引發抗議人群與基層員工不滿。企業負責人為自己做出高于普通員工幾百倍的獎金兌現,其合法性在哪里?極少數人巨額薪酬的異化攀升,不能代表大多數人購買能力的提高。
中國石油海外上市,導致非核心企業的持續萎縮,借降低石油成本之名,中國石油將150萬名員工減持到40多萬人,其中:政策性失誤導致36萬人的買斷下崗,僅保留油氣開發的核心生產企業海外上市——2001年以來,各大油田30多萬名買斷工齡人群、大慶油田家屬、待業青年父母形成的持續有組織的聯合抗議請愿,——表達了人們對拆分的中國石油及其私有化的不滿。
2、被地方政府私有化而分崩離析的壟斷行業實例——優良企業北滿特鋼股份制神話之破產——工人階級絕對日益貧困
2、被地方政府私有化而分崩離析的壟斷行業實例——優良企業北滿特鋼股份制神話之破產——工人階級絕對日益貧困
北滿特鋼:原中央直屬冶金企業齊齊哈爾鋼廠,國家大型一類重點鋼鐵企業,現為股份制企業,始建于1957年,“一五”期間國家156項重點建設工程中唯一的特鋼企業。為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門重型大炮、第一輛重型坦克、第一艘核潛艇、第一架殲擊機、第一顆人造衛星等“八個第一”提供了重要部件材料,被周恩來譽為“掌上明珠”。1994年4月上交所上市,總股本53240萬股,資產總額32億元。員工11500人,1997年8月通過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可生產八大類七百個鋼種的優質軋材、退火材、冷拔材、合金鋼鍛件和熱軋無縫管。軸承鋼、汽車鋼、工模具鋼、優質合金鋼鍛件等是國內市場上的拳頭產品。擁有1990年代初國際先進生產設備和檢測設備,生產技術水平居國內特鋼前列。可按國際標準、部頒標準和用戶需求組織生產。股份制后,經濟效益持續下降,欠債20億元,欠發職工工資、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等1.7億,現遼寧特鋼重組北滿特鋼。2003年9月,企業全面停電停熱、銀行停貸、原材料枯竭。2003年數萬職工,因沒有供暖費而挨凍;職工全年只發過三次工資:即五一、十一、春節。每次發200元,一年600元錢。
表象上看:
表象上看:
1、北滿特鋼1994年上交所上市——較早的規范化股份制企業;
2、單純的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造不能解決國有大中型骨干企業困境;
3、股份制4年后,通過了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還是要倒閉;
4、優良中直企業簡單劃歸地方政府和財會監管,導致北滿特鋼破產。
北滿特鋼破產的體制原因
其一、中國國營大中型企業一刀切進行股份制,簡單放棄中央政府行政管制、簡單放棄中央政府行業管制、毫無條件地放棄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工業制度制體系建設;企圖通過嫁接國際標準體系伴之以缺乏專業能力的財政監管,卻無力對大型國有工業體系進行全過程監控——達不到建設國有企業的基本要求。
其二、股份制條件下的財政監察管制,面對微觀經濟領域的會計信息紕漏——只好采取公開譴責其行為的做法——蓋因財政監察管制缺乏專業化監管隊伍而無力查找以工藝過程控制為核心的管理鏈條之漏洞,無法制定持續深化、循環完善的相關措施,生產、經營全過程失控。
其三、財政監管只顯示終端結果,而生產運行方式、經營管理、物流控制、工藝操作、科技研發、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的落實、基層班組的建設、基層工會的建設——則是財政監察所不能解決的問題。
當年,地主“周扒皮”尚能“半夜雞叫”,為何不派帳房先生而要身體力行?因為,“周扒皮”堅信:帳目可以做假,工藝過程則“氣象萬千”、至為重要;如某車間進了1mm厚1.5m×2.5m鍍鋅鋼板100張,物流控制則需要考慮防范工藝過程可能發生的流失因素;固定設備管理要考慮設備定期維護的耗資、零部件質量檢驗、更換安裝、效用年限、運輸過程等資產流失的諸環節——東西方工業界皆如此,包含行政控制系統和生產運行系統的職能,單純財政監管無法控制工藝全過程。
比較來說:財政監察強調執行國際管理標準,強調財政終端結果;而微觀經濟領域的目標需要工業部門行業性的專業化管理來完成。中央政府管制國有大型企業可體現出以工藝過程為核心而展開的部委專業化管理基本特質:執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與管理標準、工作標準,強調過程質量控制等綜合經濟效益;體現在生產操作成本的諸環節控制與工業制度體系的協調上。放棄中央政府的監管則從工藝層面上就缺少了行業監管的環節。
清華大學侯若石教授這樣評價單純社會監管與行業協會監管的:食品消費單純由社會監管、工商部門監管,最后是假食品充斥市場,說明簡單放棄政府監管也不行。——語言是樸素的,結論是深刻的。
放棄對優良國有骨干企業的中央政府管制、將計劃經濟統一生產布局、統一經營布局、統一資源配置、專業化分工的經濟模態砸爛——是1990年代,來自上層建筑領域的刻意所為,導致國家對大中型國有骨干企業的失控和工業全局性的失衡——歷史責任由地方政府承擔,中央政府不承擔這個歷史的責任,私有化者樂見其成。
直接的結果:工人階級生活的絕對日益貧困。
3、因私有化而崩潰的壟斷行業——頻繁發生礦難,工人階級無法保障生命
1998年中央政府撤銷煤炭部,原屬煤炭部所屬國有重點煤礦交由地方政府,而地方政府卻沒有相應能力進行專業化管制,故而采取由主管工業的副省長或副市長主管、企業內部經營承包、地方政府財會監管等極度松散的管制:大部分中小國有和集體所有的煤礦礦井被承包、出租給個人。
煤炭業主管的外行、財會監管的非專業化、內部經營承包家族化等等現象的合流最終造成震驚中外的——中國礦難。2003年全世界產煤約50億噸,死亡人數8000人左右,中國當年煤炭產量16.6億噸,占33.2%,而死亡人數6434人,占80.4%。中國的煤礦百萬噸死亡率是美國的100倍,俄羅斯的10倍,印度的12倍。2004年官方公布的礦難死亡人數是6027人,平均每生產100萬噸煤炭就有3.1個礦工付出生命。2005年以來,礦難持續攀升。
2005年3 月14日,黑龍江七臺河市新富煤礦發生礦難,18人死亡,礦主彭國財:七臺河市桃山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的副局長,其兄彭貴財是七臺河礦業精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彭貴財明知礦井不具備基本的安全生產條件,卻指使其弟弟經營該煤礦,冒險作業、突擊出煤。事發后,推卸責任,逃避賠償,干擾事故善后處理工作。
遇難礦工家屬楊某指出:“新富礦并不是個別現象,許多礦井之所以敢在不具備安全條件下冒險作業,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官商勾結聯合辦礦,攫取礦工的血汗乃至生命。可誰來管這些煤礦管理人員呢?”
七臺河煤礦——國家特大型企業,三大主焦煤基地之一。民營化以后,曾經創造一年造就4個億元戶和幾十個千萬、百萬元戶而作為黑龍江省地方政府經典的私有化范例。2005年8月《黑龍江日報》為七臺河煤礦民營化的喝彩文章——《七臺河市新興區民營經濟獨占鰲頭》:七臺河市新興區個體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到7409戶,從業人員34109人。銷售收入50萬元以上的企業已達250戶,2004年,七臺河市產值超億元、納稅超千萬的9戶民營企業中有6戶坐落于該區。2005年上半年,又有寶泰隆、隆鵬、天隆、美華4戶企業實現銷售收入超億元、納稅超過千萬元。面對2005年3月14日黑龍江七臺河礦難,18人遇難——黑龍江省委主辦的黨報為黑龍江國有企業民營化的“生財之道”而喝彩——這就是黑龍江省委對礦難的基本態度。若按照《七臺河市新興區民營經濟獨占鰲頭》一文中提示的民營企業去調查——100%是官商勾結的私有化。
廣東興寧市大興煤礦“8·7”特別重大透水事故搶險救援指揮部于2005年8月29日宣布放棄救援工作,123名礦工無生還希望。廣東興寧等礦難事故是官商勾結的結果,“礦主發財,礦工遇難,政府埋單,不能再這樣干下去了”——與黑龍江淺薄的歷史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照。2005年8月,國務院發出《關于堅決整頓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非法煤礦的緊急通知》規定:凡已經投資入股煤礦(依法購買上市公司股票的除外)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國有企業負責人,自《通知》下達之日起一個月內,即九月二十二日前,必須撤出投資,逾期不撤出投資的,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處罰。——這個規定讓人啼笑皆非,死了這樣多的人,應當依法嚴懲并沒收相關人的全部財產。
私營煤礦老板生活豪奢,山西省私人擁有賓利(Bentley)、悍馬、勞斯萊斯等豪華車突破一百輛。1999年以來的北京國際車展,每屆都有神秘觀眾買走豪華展車——基本上都是山西的煤礦老板,且全部現金提貨。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深圳、海南等地區的豪宅是煤礦大老板的目標。礦工所得基本上只夠溫飽。以山西為例,第一線的礦工最低月薪只有1千元人民幣。
2005年9月,湖南婁底市官煤勾結大案,新化縣某副縣長、礦管局長、煤炭局長等32名黨政干部、國家工作人員在新化支華等3家煤礦參股總額159.5萬元,分得紅利93.25萬元。在吸納眾多官員股的煤礦里,一年多時間內發生6起安全事故共死亡6人,礦老板康建國亦官亦商,鎮安監員,“省勞模”,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并被推薦為“全國勞模”。
深刻原因:1998年,中央政府取消煤炭部交由地方政府——其戰略企圖是由地方政府而非中央政府對煤炭工業進行私有化——礦難:地方政府私有化國有煤礦的必然結果——這個歷史責任要由中央政府承擔。礦難是中國社會私有化的產物,是官僚與資本相勾結的腐朽性的必然結果。
深層次的思考:中央政府管制是否應當恢復中央政府行業性部委?國有大中型骨干企業需要行業性很強的中央政府行業部委的領導,用以確保工藝過程的高水平建設,用以防范國有資產的流失,用以建立企業民主監督機制,用以創造工業制度體系的新形式。行業性工業部委既然創造了早期工業化計劃經濟體制不同于前蘇聯工業管理模態的鞍鋼憲法和石油工業崗位責任制,那么,也一定能夠創造市場經濟條件下民族工業制度體系的新境界。
總之,治理行業收入不均,首先要治理官員腐敗,怕工人農民收入高,怕大多數人富裕——與諧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是背道而馳的。
現在國家審計與國家行政權威應當采取如下的行動:
現在國家審計與國家行政權威應當采取如下的行動:
①一定要消除不同行業收入過大問題;
②一定要根本改變管理者與操作者收入差距過大的社會問題;
③一定要改變管理層的收入一定要高于被管理層的觀念;
④一定要改變企業領導者一定要高于大多數勞動者的觀念。
管理者的收入一定要高于操作者?領導者的收入一定要高于勞動者?在美國,一名州長的收入要低于一名律師的收入——克林頓當州長時的收入要低于希拉里的收入;在中國,我們能夠戰勝三年自然災害,關鍵是干部與人民群眾同甘共苦;工人農民身上有多少汗和泥,干部身上就有多少汗和泥;節假日工人上班有加班費,干部節假日上班卻沒有加班費。工人糧食定量要高于干部——當干部就意味著奉獻。
思考:早期社會主義工業化,工農階級的收入要高于干部的收入,使得中國社會能夠安然度過最嚴重的危機。今天,權貴意蘊很濃重的私有化要將中國領向何處?這是否符合“和諧社會主義理論”的基本要求?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