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次貸危機宣告了全球經濟風暴的來臨,在這場風暴中,全球的房地產市場歷經20余年的上漲將成歷史,如果以經濟周期中的黃金分割點來計算的話,接下來將有40余年時間房價的低位運行。這場風暴的傳遞過程大致可確定為房貸危機到消費危機再到生產危機,美國將引領前兩個危機,房貸危機首先在美國出現不是偶然的,莫斯科的房子均價要比美國紐約的房子均價要高,但俄羅斯沒有出現危機,其他諸如日本,南韓等地的房價也不便宜,但也沒掀起美國那樣的風暴。由此,這場危機是美國作為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發展到極至的代表必然要出現的,美國最早由儲蓄型社會向負債型社會轉變,而在現在世界上所有的市場交換中,房子是負債型社會最好的載體,其他國家還遠沒有從儲蓄型貸向負債型社會的過渡,因此,次貸危機從美國開始出現也就理所當然的了。
次貸危機起源于負債型社會,但負債型社會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消費超強,看看美國,以占世界5%的人口消費了全世界總消費量的30%以上,在房價上漲的過程中,房屋持有者的財富不斷增加,相應的隨財富而來的負債也相應增加,即使美聯儲不上調利率,美國的財富游戲也是一個不可持續的過程。假設美聯儲把利率降至0,也不能保證這個游戲能繼續下去,除非這個世界有足夠的借出者能不斷滿足美國的胃口,但顯然這個世界還沒有一個這么龐大的金主,2000年美國的高科技泡沫破滅后,中國大量的資金又支持美國維續了6年的繁榮,但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美國人口老化(二戰嬰兒潮出生的那一代都已退休)及財富流動性的降低導致的貧富分化差距拉大導致整個國際社會再也支撐不了美國的這場財富點金游戲,終于有了這場大暴發,次貸危機的出現一開始還不會影響到消費,隨著次貸危機從公司層面影響到個人,由于公司破產倒閉引發的失業率的上升,最終不可避免會影響到消費。
美國作為世界上最主要的消費國,對全球經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球經濟增長的兩個引擎一個是美國的國消費,另一個就是中國的投資。在美國消費不能持續的情況下,中國的投資形成的龐大的生產能力將最終不再有其消費市場。于是,真正的經濟危機將在中國暴發,這個鏈條的傳遞過程就是從美國的金融危機開始,最終真正承受這場危機就是中國的經濟危機,這個危機將是工廠大量倒閉,工人大量失業,同時社會矛盾總爆發的過程。
中國是一個典型的儲蓄型社會,整個社會的儲蓄率高達40%以上,這部分儲蓄支持中國支持了中國高比率的固定資產投資比率,同時也掩蓋了中國經濟危機的真相。如果沒有出口的高速增長,中國事實上從改革以來已發生了三次以上大的經濟危機了,晚近的一次就是在98年開始到03年經濟的危機,這次經濟危機的癥狀就是內需嚴重不足,但運氣好的是剛好碰到美元大幅走強致美國的消費能力大幅提升,于是國內過剩的生產能力有了泄洪之處。按馬克思理論,經濟危機是由于生產過剩導致消費不足引起的,但當時中國政府采用的是取消公民的社會保障來促進消費,事實已經證明這是完全錯誤的。當時走出經濟危機主要靠的就是美國,導致的后果就是1999年中國駐南斯拉夫使館被炸,中國也不敢有所動作。如果說上次危機有美國這個泄洪之地,那么這一波以房地產帶動并將國內創造財富能力降到最低的經濟發展將不會有人救得了中國,在房地產這個強勢行業的吸金效應之下,中國不再有真正的創新精神,不再有真正的實干精神,有的只是投機取巧,這是最致命的。在面對因難時,投機取巧將真正會將大船弄翻。同時,房地產的價格高漲,將老百姓幾十年的積蓄整個家族整個家族全部投入到這場造富運動中,一旦房價挺不住,這些家族將不再具有抵抗任何風險的能力。現在的房價降下來就要求開發商退回價差就是這種心理的提前反應。
這一個從房貸危機到消費危機再到生產危機的過程,中國在第一個過程和第三個過程都將遭受重創,第一個過程的房貸危機,中國的外儲有1萬多億美元直接暴露在風險中,中國改革開放30年創造的財富大部分將隨次貸危機而有煙消云散的可能。如果這部分財富完全沒了,那么中國政府將面臨極大的危機,財政赤字將極大的增加,通貨膨脹也可能和前幾個月的津巴布韋差不了多少了。看看90年代初的蘇聯,當時國家儲備完全耗光的慘狀,中國完全有可能發生。同樣,對于美國方面來說,將中國的這部分財富完全摸掉,將徹底解決中國問題,將中國完全打回二流甚至三流國家。人口因素也決定了中國這次如果外儲耗光,中國將不會再有發展機會,改革開放30年,最主要的資源就是毛澤東時代留下有大量高素質勞動力,現在由于所謂的計生將中國完全改造成了一個老年中度,再也找不到改革初期大量的勞動力了。中國再也不會有發展的黃金時期了。第二步的消費危機是和次貸相伴生的,破產的人多了,自然沒錢的人也多了,整個社會消費自然也降下來了,美國在二戰后嬰兒潮中出生的大量人口也進入了老年期,這部分人是支撐美國現今消費的主要動力,隨著他們的老齡化,同時伴隨次貸危機產生的貧困人口,美國的消費將走出一個完美的下降曲線。中國這幾年出口到美國的每年都有2000多億美元以上,即便能維持這個出口量,面對中國龐大投資所形成的生產能力也將于事無補。那么無從消化的生產能力將完全成為中國經濟自殺的武器。加上股市下跌對中國儲蓄的絞殺,中國有可能成為次貸危機中受傷最重的一個。
面對這些,我們作好準備了嗎?看不出來,央行照樣在買美國的國債,國內繼續在大量投資生產實體。其實,我們可以有大量的事情可做了,比如要做出拋售美元的姿態讓美國政府真正感到壓力;要做好隨時撤退的準備;比如,在國內建立良好的社保體系,使老百姓真正得到改革帶來的好處,從而在困難真正來臨時能得到老百姓的支持。最重要的是通過改造環境等一方面壓縮社會生產規模,另一方面形成一個產業。從人類歷史來看,環境產業是人類社會真正的生產歸宿。中國從2000多年前就提倡天人合一,這個產業應該真正能引領中國走向富強,工業化不是中國的出路,工業化造成了中國的水不再清,山不再綠。而環境產業就是讓中國人真正生活在青山綠水之中,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循環,城市可以循環,工業化讓城市無限擴大,從而失去了自我循環的能力,環境產業就是恢復城市的自我循環能力,工業化讓農村成為城市的各項要素的輸入者,環境產業就是讓農村成為循環的起點和終點。總之,環境產業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在中國大力發展環境產業就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過程。
作好準備,迎戰經濟危機是當下中國的主要經濟工作,躲是躲不過去的。作為平頭百姓,盛世的古董,亂世的黃金是保存自已財富的很好的手段。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