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鴻兵:金融風暴或將來臨
2008年06月17日 浙江市場導報
作者:柴丹
股市里只有兩種情感——希望和恐懼。問題是,當你該恐懼的時候你卻滿懷希望;而該滿懷希望的時候,卻又十分恐懼。
美國次貸危機對全球造成了重大影響,在大家感覺這場風波慢慢平息的時候,卻不知更大的海嘯正席卷而來……
人物介紹
宋鴻兵,獲美利堅大學碩士學位。長期關注和研究美國歷史和世界金融史。曾在美國媒體游說公司、醫療業、電信業、信息安全、聯邦政府和著名金融機構供職。曾擔任美國最大的非銀行類金融機構房利美和房地美的高級咨詢顧問。
6月14日,“財富大講堂”第二講開講,宏源證券投資銀行結構金融部總經理、《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主講。
宋鴻兵表示,美國次級債對世界的沖擊遠不止是次貸風波,如果要總結,可以把它的影響概括為四個階段:金融地震、金融海嘯、火山期和冰河期,而我們即將進入金融海嘯的爆發期。他對接下來的金融形勢作了一系列推測與分析。次級債的深遠影響
宋鴻兵說,金融地震以2007年以來股市三次大地震為代表,即2007年5月30日、2008年2月27日以及2008年6月6日。引發這三次地震的根源,來自美國的次級債風波,是其帶來的滲透性沖擊,而非由通貨膨脹引起。
據美國官方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2006、2007兩年,美國國民儲蓄額實際利率為-0.75。那么全美國民消費的錢從哪里來?消費的增長動力在哪里?這是宋鴻斌一直致力研究的問題。
今年6月6日中國股市暴跌,到目前為止專家們還找不出理由解釋,事實上國家也沒有要打壓股市的理由,對融資政策的開放更是說明國家也希望股市好起來,那么,為什么還是一連跌了6天,跌去了15%呢?
宋鴻兵認為,由美國次級債引發的第一階段的金融地震步入尾聲,當人們以為它的影響慢慢平息的時候,第二階段的金融海嘯已悄悄來臨了。
他做了個粗略統計,2002年-2007年這5年,我國有5萬億的外匯儲蓄通過各種渠道流入美國,成為美國經濟實際消費能力的一大部分,這就是美國GDP增長的來源。這樣的結果一是貸款變得特別容易,國民的金融資產增長變得特別快;再是由于次級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當資本膨脹到極限,就會導致嚴重后果。
這個公式就是:中國百姓的存款流入美國——美國百姓的次級消費——拉動經濟——造成經濟繁榮假象——見頂后泡沫破裂。
金融海嘯
美國經濟從2007年開始出現危機。按照美國房貸合同的約定,前三年是固定利率,之后按市場利率而浮動。
2007年,美國大部分家庭發現他們的月供利率從原來的5.25%變成了10.25%,家庭現金流出了問題,變成了“月供驚魂”,突然間美國的金融產品定價系統出了問題。因為美國的利率和金融體系定價方式有內在聯系,美國的投資者大部分的資金并不在股票里,而是在國債中,也就是說美國的債券市場遠遠大于美國的股票市場,而債券市場定價是依靠貸款人的還款時間的按時性來定的。
這樣一來,占大頭的對沖基金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壓力,CBS、UBS、CDU等都出現危機,資本膨脹到頂部之后,美國對沖基金的抵押金融資產開始急劇縮水,如CDU可一下從1元貶值到0.4元,貶值率達到95%以上。
而當危機出現后,第一選擇必是以最快的速度拋售海外資產,將投資于海外的股票、房產拋售變現,造成熱錢從股市中抽走。宋鴻兵分析,這就是今年6月6日股市大跌并延續一周的原因,而這還只是剛剛開始,這就是所謂的金融違約掉期CDS。
金融海嘯的沖擊力 將是次級債地震的3倍
宋鴻兵分析,紐約的股市和中國的股市都還要地震。如果把中國的股市比作10米高的舞臺,那么去年次貸風波的影響的浪頭是20米,這次金融海嘯的浪頭就有60米,是次貸的三倍。
目前來看,國際金融市場還將繼續震蕩。他分析,資本急劇膨脹后的泡沫將在今年6、7、8三個月做出最后反應,股市、樓市可能還會小幅反彈,但這是短期的,大量外來資金的抽離,才是真正可怕的。
他說,目前中國的危險不是通貨膨脹,而是即將到來的金融危機。金融危機主要表現:一是熱錢的集中反向流動;二是以房產為代表的金融地產將有一場大洗牌,中小型公司的資金鏈將出問題,賣地、拋售變現、缺錢等一系列問題將凸顯出來,管理層必須足夠警惕。據了解,目前國內14家較大而有規模的房產公司中,13家房企都已顯示高度負債。
另外,宋鴻兵認為,美元在年底前絕不可能反彈,什么時候房產反彈,美元才有可能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金融資產的違約率將出現爆炸式增長,既一場金融海嘯即將到來,將重創美國的金融機構進而波及經濟,然后擴大到對我國的金融沖擊,而我國銀行業也將進入進一步的敏感期,銀根將進一步緊縮。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