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貪官攀上假冒中組部處長被騙巨款
2008年01月14日法制日報
按照“游戲規則”,只有包工頭賄賂縣官,哪有縣官去賄賂包工頭的?這是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真實故事。當然,前提是縣官想找靠山,包工頭又是“中組部處長”。2006年7月5日,被稱為“四川第一貪”的四川省犍為縣原縣委書記田玉飛,因受賄1859萬余元和1330萬余元巨額財產來源不明,被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在案件審理期間,田玉飛交代曾向中組部處長杜太平行賄47萬元。田玉飛的舉報引起中紀委的高度重視。但是經調查證實,中組部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處長杜太平。北京公安局隨即立案,并很快將假冒中組部處長的包工頭杜太平抓獲。
2007年9月26日,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招搖撞騙罪終審判決杜太平有期徒刑6年。
尋找靠山
包工頭自封“中組部處長”
49歲的杜太平是四川省儀隴縣的一個普通農民。1988年,杜太平組建了一個小建筑施工隊來到北京發展。
杜太平發現,在京城要想混下去,沒有靠山是不行的,名頭越大越能唬住人。曾經有不少次,杜太平出去拉工程時,不少單位見他的建筑隊不過是一個從小縣城來的,紛紛不屑一顧地回絕了他。
有一次,杜太平和另一個包工頭爭奪一個項目,杜太平自恃自己的建筑隊各方面條件都比對方強,以為勝券在握。結果對手承包了這個工程。不服的杜太平質問負責人:“你們為什么把工程給了他?”
負責人一席話差點氣死杜太平:“人家是一個正規的工程隊,由某部委主管,交給他,我們放心。”而杜太平知道,那家工程隊不過是掛靠在某部委旗下而已,和某部沒有直接關系。
吃一塹長一智,杜太平開始到處托關系,想找一家掛靠單位。1999年杜太平通過關系終于將建筑隊掛靠在了“中華愛國主義研究會”下屬的北京特明達科貿公司,北京特明達科貿公司是某部委的三產,這一次杜太平“麻雀變鳳凰”,名片上印著“北京特明達建筑公司總經理(正處級)”。杜太平得意地到處發放自己的名片,老鄉們接到他的名片后,都說:“你小子混得不錯啊,都成處級干部了啊!別忘了照顧兄弟們啊!”
杜太平洋洋自得地說:“這算什么啊。告訴你們吧,現在有人要推薦我到中組部的一家單位去工作。到時候我到了中組部,你們想辦什么事包在我身上!”從此,在北京的四川人中,有不少人都知道了有個中組部的“杜處長”是四川老鄉,紛紛托人來認識這位“杜處長”,請他出席各種飯局。
杜太平也知道自己這個“處級干部”經不起推敲,為了不露出破綻,每次別人請他吃飯時,他都要先問清楚有什么人參加,如果得知有在國家機關任職的人參加時,他就借口不去。去的時候也特別小心,只留手機號碼,絕不發名片。
畫家牽線
真貪官攀上假處長
漸漸地,杜太平在“中組部處長”這一角色的扮演中越來越自如,他還利用這頂“帽子”騙了一個在北京打工的女孩,背著遠在四川老家的妻子和女孩同居了。而這個可憐的女孩子直到案發才知道,這個與自己同床共枕的老頭根本不是什么“中組部處長”,而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包工頭,而且已經娶妻生有三個子女。
2000年,一位劉畫家認識了杜太平“處長”,并輾轉介紹給四川籍的畫家余先生。在一場酒席上,劉畫家隆重介紹杜太平:“這位是中組部的杜處長,咱們四川老鄉。”當大家問杜太平在哪個部門時,杜太平搪塞道:“現在部里正在進行人事調整,具體的部門還沒有定下來,不過快了。”
在京城打拼多年的余畫家是一個“老江湖”,他對新認識的“杜處長”有點不放心。余畫家向其他老鄉打聽時,有人告訴他杜太平確實是中組部的處長,余畫家這才放了心。正是朋友間的口口相傳使杜太平的身份得到了“鐵證”。
而遠在四川省犍為縣的縣委書記田玉飛認識杜太平的介紹人正是余畫家。余畫家結識了杜太平后,向家人炫耀自己在北京廣交權貴名流,其中就有中組部處長杜太平。而余畫家的侄子知道后,便告訴田玉飛,余畫家結識了一名中組部處長。
此時的田玉飛正在瘋狂斂財。田玉飛收受了巨額賄賂后,擔心總有一天會東窗事發。在他看來,要加大不被嚴懲的保險系數,就是繼續升遷,并且“上頭”要有人庇護。田玉飛四處托關系想結識“上面的人”,當聽說余畫家在北京認識了一個“中組部處長”,而且還是四川人時,他認為這真是喜從天降。田玉飛決定要牢牢抓住這個“中組部處長”來為自己的烏紗帽加重砝碼。
田玉飛馬上聯系到余畫家,向他詢問了杜太平的情況,余畫家將自己知道的事情都告訴了田玉飛。隨后,田玉飛馬上致電杜太平。杜太平一聽是個地方領導,沒想到自己的名號都已經傳到四川了,也就打著哈哈說:“好,好,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嘛!”
短評:和諧社會的《官場現形記》!這也充分說明了當今組織部門尤其是高級組織部門的利害關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