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都市近日的食品價格上漲引出的聯想 (上)
——關于中國的 “人民幣增值”及有關問題 (5) (2007-12-21)
hzr 前言:冬至節快到了,今天去“世紀聯華”逛超市,本來想買點“熟羊雜”,一看標價,39元1市斤!——于是就改買了半市斤瘦肉,1市斤棒骨,5市斤紅皮白蘿卜,共花掉人民幣20元;按照今天的人民幣匯率(7. 2953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也就是2.7415美圓。
正是因為今天買了點豬肉,我才知道成都市的豬肉價格又上漲了!——瘦肉15元1市斤,棒骨7.5元1市斤;紅皮白蘿卜1元1市斤。
相比之下,成都市的草魚比較便宜,5元 1市斤。——我突然想起近日在“網”上中國的媒體曾經這樣說,美國科學家的一項研究,首次揭示了紅肉與肺癌之間的關系,并告訴人們:大量食用紅肉和加工過的肉食會增加患腸癌的風險;于是就聯想到廣東東莞市市長已經提出養豬“污染環境”,并下令禁止東莞市內養豬的事……
既然中國已經有“市長”提出養豬“污染環境”,再加上“大量食用紅肉和加工過的肉食會增加患腸癌的風險”,似乎真應該象接受某些中國人的主張盡快從美國進口豬肉了。當然,象我這樣靠“退休費”度日的退休者是不會去買那些從美國進口的豬肉、從日本進口的大米、從外國進口的火雞……之類;只有多從價格與營養上“考慮”魚的營養和價值都比豬肉好……
從“世紀聯華”回家,老伴見我只買了一點豬肉和豬骨頭,沒有買羊肉和羊雜,不禁笑了;她說:“看來我們家在今后應該逐漸改變冬至吃羊肉和羊雜舊習慣了。”我也笑著說:“看來,我們家還應該盡快喜歡吃魚,買一斤豬肉的錢,可以買3斤魚!”
老伴接過我手中的蘿卜、豬肉和豬骨頭,十分體諒地說:“你還是去搞電腦吧,我早知道豬肉漲價了!”
于是,我又坐在自己的電腦前,努力讓自己心情平靜下來,以便繼續寫自己對“人民幣升值”的一些看法……
我在打開電腦之后,不禁想起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SED) 在北京召開之前,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曾經在美國時間12月5日在美國亞洲協會發表演講——保爾森說“中國在提高匯率靈活性方面進展還不夠迅速,兩國間不斷加劇的貿易保護主義正成為最大挑戰……”
——于是在我又聯想到成都市豬肉價格上漲;進而想到日本財政大臣額賀福志郎在中日經濟高層對話中也向中方提出能否采取措施加快人民幣的升值速度;進而又聯想到歐盟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也在半年度全球經濟報告中敦促中國政府允許人民幣加速升值……
——于是,我又從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說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步伐還不夠快,聯想到美國、日本和歐盟連手“促使”中國加快人民幣升值,聯想到我們中國某些自稱是“精英”的先生們在通貨膨脹風險已經在今日中國明顯上升的時候,竟然還在竭力傳播他們對人民幣升值的“精英言論”與“精英看法”!
一 、某些自稱“精英” 在今日中國的 “論壇”上如此這般地說
在我特別喜歡瀏覽的一個“論壇”上,一個自稱是中國“精英”的“哈美者”在2007年11月18日 發表出這樣的言論:“國際貿易是雙方的事情,你用官方管制來維持低幣值,搶別人的市場,別人是傻的?老美逼人民幣升值是能拿到臺面上說的,因為人民幣幣值是嚴重低估的。你已經是不正當競爭了。你死活不升值,全球都會串起來制裁你。”
——見:http://www.fyjs.cn/bbs/read.php?tid=116404&u=15758;)
這個自稱是中國“精英”的“哈美者”,在發出上述“精英看法”之后, 又在2007年11月21日連續發出頗具特色的“精英言論” 和“精英看法”:
1,“通脹跟人民幣升值其實沒什么直接關系。現在有人分析說有間接的關系,比如國際熱錢流入什么的。這個話題很大。按經濟學理論,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是此消彼長的。因為通脹意味著經濟活躍,就業率一般會上升。這就是為什么中央不敢下重手來治理通脹的原因,如果硬把通脹壓下去,失業率就該上來了。”
2, “人民幣目前的升值并不是什么精英的陰謀,而是國家在國際壓力下不得已為之。國際貿易是一種相互的行為,中國不可能用這種明顯不公平的方法來維持貿易競力。人民幣事實上是嚴重低估的,如果我們不作出一些讓步,就是太過份了。2007年人民幣升值,是因為中國必須尊重國際貿易規則,不能一意孤行。”
3,“不是誰想過快或者過慢升值,是國家間的交易。世界不是中國一家開的,你必須合群,必須在一些事情上讓步。樓主把人民幣升值說成是精英賣國,你覺得合理嗎?作為一個弱國,參與國際貿易不可能不付出代價。但付到一定程度,你收益的總是比損失的多。在過去30年中,中國一直保持10%的增長率,而美國只有4%,這說明中國正在一點一點地追上來。這難道不是一個可喜的成就嗎?——對著這樣的成就罵罵咧咧的,除了漢奸和混蛋,還能是什么人?”
4,“中美貿易一年2000億順差,美國哭得沒眼淚。中國現在說美國不賣的,都是巴統那套東西,而這些東西的需求量沒多大。——這只是我們的一個托辭罷了。高科技產品的需求量不會太大,比如什么精密機床之類的,買三五十臺了不得了,以后咱就自己造了。像F22,你覺得美國可能賣嗎?就算它賣,咱能花掉2000億?美國真的敞開出口,我們也不可能用掉2000億美元。——而玩具之類的東西,量是非常驚人的。你不做一點讓步,也說不過去吧?別人一制裁,你是挺難受的。”
5,“幣值不能決定一切,但幣值能夠改變某些事情。——人民幣升值后,中國從國外的進口也會增加,因為買國外的東西變得便宜了。”
——見:http://www.fyjs.cn/bbs/read.php?tid=116022&u=15758
類似的“精英看法”與“精英言論”,這個自稱是中國“精英”的“哈美者”還有許多;為了不占用過多的篇幅,hzr 在這篇短文就不再一一列舉了!——現在,我就先說說什么是“通貨膨脹”?
二、先說說馬克思對“通貨膨脹”本質的揭示
“通貨膨脹是對內的掠奪,戰爭則是對外的掠奪”。——這是馬克思對“通貨膨脹”本質的精辟揭示!
——在今日中國的“論壇”上,那些自稱是中國“精英”的先生們早就不喜歡馬克思的任何論述了;他們在今日中國的政治追求與經濟需要,決定了他們在今天不愿意看到馬克思對“通貨膨脹”本質的揭示,更不愿意讓今天的中國人知道與看到的馬克思曾經說過:“通貨膨脹是對內的掠奪,戰爭則是對外的掠奪”……
在今日中國的“論壇”上,那些自稱是中國“精英”的先生們只喜歡的西方經濟學家對“通貨膨脹”的定義與解釋;因為西方經濟學家對“通貨膨脹”的定義與解釋是多種多樣的,可以讓中國的自稱“精英”們依據政治需要和經濟需要任意選用!
現在,hzr在展示自己對“通貨膨脹”的認識與看法的時候,不妨先用美國經濟學家萊得勒和帕金對“通貨膨脹”的定義解釋,來說說某些自稱是中國“精英”的先生們在今天對人民幣升值和“通貨膨脹”所發表的“精英看法”與“精英言論”,究竟是出于何種政治追求與經濟需要?
1,按照美國經濟學家萊得勒和帕金的理論,“通貨膨脹”是一個價格持續上升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一個貨幣價值持續貶值的過程。由于“通貨膨脹”是物價水平普遍而持續的上升,人們可以依據“通貨膨脹”的嚴重程度,將其分為三類:
第一類,爬行的“通貨膨脹”,又稱溫和的“通貨膨脹”,其特點是“通貨膨脹率”較低,而且比較穩定。
第二類,加速的“通貨膨脹”,又稱奔馳的“通貨膨脹”,其特點是“通貨膨脹”率較高(一般在兩位數以上),而且還在加劇。
第三類,超速“通貨膨脹”,又稱惡性“通貨膨脹”,其特點是“通貨膨脹”率非常高,標準是每月“通貨膨脹”率在50%以上,而且完全失去了控制。
萊得勒和帕金認為:還有一種受抑制的“通貨膨脹”,又稱隱蔽的通貨膨脹。這種“通貨膨脹”是指經濟中存在著“通貨膨脹”的壓力,但由于政府實施了嚴格的價格管制與配給制,“通貨膨脹”并沒有發生。一旦解除價格管制并取消配給制,就會發生較嚴重的“通貨膨脹”。
2,在現實社會中,人們如何來判斷“通貨膨脹”的是否達到了嚴重程度?——美國經濟學家提供給人們計算“通貨膨脹率”的方法:就是用消費者物價指數去衡量“通貨膨脹”的指標!——他們給人們“創造”出用物價指數計算“通貨膨脹率”的公式:
預期物價指數-基期物價指數 / 基期物價指數。
美國經濟學家說:消費者物價指數 (ConsumerPriceIndex),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則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國家的中央銀行就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
——美國經濟學家所說的消費者物價指數 (ConsumerPriceIndex),也就是那些自稱是中國“精英”的先生們經常說的“CPI指數” (ConsumerPriceIndex的英文縮寫就是為CPI)。
美國經濟學家又說:“CPI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這就是說,在過去12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5%,那就表示老百姓的生活成本比12個月前平均上升5%;當生活成本提高,老百姓的金錢價值便隨之下降。用老百姓能夠聽懂的說法,就是一年前收到的那張1元錢的紙幣,在一年后的今天,就只可以買到價值0.95 元的貨物或服務。
按照美國經濟學家的“說法”:當CPI>3%的增幅時,就可稱為INFLATION,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通貨膨脹”;當CPI>5%的增幅時,就可稱為SERIOUS INFLATION,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嚴重的通貨膨脹”。
在2007年12月5日,中國發改委曾經這樣說:“按2007年10月份的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升幅度匡算,價格上漲影響城鎮居民每人每月增支44.2元,農村居民每人每月增支16.7元。今后一段時間價格總水平的上漲壓力仍然較大。”
在2007 年 12 月 6 日的中國發展門戶網上,還有這樣的“論述”:“我國在2007年的價格總水平上升較快,8、9、10三個月居民消費價格(CPI)漲幅均超過6%。連一些專家也認為,中國目前CPI上漲背后,隱含的通貨膨脹壓力,即成本推動、需求拉動及經濟增速過高形成的價格上漲壓力不容忽視。”
另據統計資料顯示:中國在2007年11月份的CPI增幅已經大于6.9%!——但是,中國發改委的有關負責人卻重申:“當前的價格上漲是結構性上漲,并不是價格全面上漲的嚴重通貨膨脹。”
我剛剛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通貨膨脹”是對老百姓的“瘋狂掠奪”》——這是孫大龍先生在2007-12-20寫的,其中這樣說:“當今中國‘通貨膨脹’特征是,資產先漲,物價后漲。住房,土地,幾年間早已翻上一兩番,消費物價緊緊跟進。年內12月份通脹指數CPI已漲到接近7%。CPI僅是統計消費物價,不包含房價等資產價格,假如全統計進去,那中國通脹程度是相當驚人可怕的。”
——事實上,今日中國的物價還在繼續上漲;特別是豬肉、牛肉、羊肉和相關的食品的上漲幅度尤其大;這樣的“漲幅”,已經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到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質量。
在今日中國,象我們這樣的退休者,有時也會聚在一起議論一下中國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相關問題,難免會講到“通貨膨脹”的相關問題,難免會講出一些完全不同于中國“精英看法”與“精英言論”;因為現實生活中接連出現許多事實已經不容爭辯地證實著馬克思關于“通貨膨脹”本質是“對內的掠奪”的的精辟揭示!
——在今日成都,我有個朋友也是在國營773廠宣告破產前退休的高級技工,他為了“防病”,在2007年4月到銀行儲蓄了一萬元,那時侯全國豬肉的平均價格在14元/公斤左右;在成都市凍青樹菜市場,精瘦豬肉1市斤只賣人民幣5.5元,去骨后腿肉只賣5元;那時的1萬元,可以在成都市凍青樹菜市場購買 1818市斤精瘦豬肉或2000市斤去骨的豬后腿肉。經過不到8個月的“物價上調”,成都市在2007年12月21日的精瘦豬肉價格,已經上漲到每市斤15元人民幣,去骨的豬后腿肉也上漲到每市斤12.5~13元!于是,我的朋友在2007年4月份的一萬元銀行儲蓄,現在只能買到精瘦豬肉666.6市斤,只能買到去骨的豬后腿肉800市斤;原有價值中的1151.4斤的精瘦豬肉或1200斤去骨的豬后腿肉,已經被“通貨膨脹”化為烏有。——成都市的肉價大幅度的上漲,還拖帶著成都市老百姓日常的方便小食品價格上漲,象這樣的“通貨膨脹”,在實質上,也就是對普通老百姓最為明顯的掠奪!
——更為嚴重的是,我們中國在2007年 4月的外匯儲備凈值為12465.66億美元;按照2007年 4月30日中國外匯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價,1美元可兌換人民幣 7.7055元。到了2007年12月21日,中國外匯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幣對美元的中間價,1美元只能夠兌換人民幣7. 3572元。我暫不講中國的外匯儲備凈值在2007年10月已經超過14336.11億美元,僅以2007年4月末中國已經持有的外匯儲備而論,按照那時的中間價1美元可兌換7.7055元人民幣,中國的12465.66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價值就是96054.14億元人民幣;到了2007年12月21日,由于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到7.3572元兌換1美元,中國在2007年 4月已經持有的12465.66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價值,在2007年12月21日已經只值91712.35億元人民幣,原有價值中的4341.786億元人民幣,已經被人民幣對美元“快速升值”或美元對人民幣“快速貶值”化為烏有!——時間不到8個月,中國在2007年4月已經持有的12465.66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價值損失,就超過4341.78億元人民幣!這樣短的時間,這樣巨大的經濟損失,難道還不能說明美國政府在對中國進行“貨幣戰爭”?難道還不能說明美國政府在對中國實施“美元霸權”?難道還不能說明美國政府在對中國進行掠奪?
從2007年4月到2007年12月21日,歷時不滿8個月——成都市的豬瘦肉價格,從人民幣5.5元1市斤,快速地上漲到人民幣15元1市斤,必然造成普通老百姓在銀行的存款大幅度的“貶值”;中國的人民幣對美元的 “快速升值”或美元對中國人民幣的“快速貶值”,卻使中國在2007年4月已經持有的12465.66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價值損失,就超過4341.78億元人民幣。前者足以說明美國政府和中國的“精英”們竭力“促使”人民幣對美元“快速升值”動機與目的!
在今天,不容質疑的事實已經說明:美國政府要人民幣升值,其目的肯定是為了美國的利益,不管他們嘴上怎么說,都不能改變這個事實!
在今天,從成都市豬肉價格快速上漲,到中國已經持有的14336.11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快速貶值”,都能證明“通貨膨脹是對內的掠奪,戰爭則是對外的掠奪”的精辟揭示具有不容置疑的真理性!
三、從人民幣對美元的“快速升值”,看今日中國的通貨膨脹
在今日中國的某些“論壇”上,那些自稱“懂經濟”的“精英”們至今仍然在竭力地吆喝:“人民幣事實上是嚴重低估的,如果我們不作出一些讓步,就是太過份了”;他們至今仍然在竭力地喊叫:“國際貿易是一種相互的行為,中國不可能用這種明顯不公平的方法來維持貿易競力”;他們至今仍然在竭力地鼓噪:“中國必須尊重國際貿易規則,不能一意孤行”……
在今日中國的某些“論壇”上,那些自稱“懂經濟”的中國“精英”們至今仍然在竭力地重申:“通脹跟人民幣升值其實沒什么直接關系”;“如果硬把通脹壓下去,失業率就該上來了。”他們仍然在竭力地散布:“人民幣目前的升值并不是什么精英的陰謀,而是國家在國際壓力下不得已為之。”
可是,越來越多的事實正在戳穿那些自稱“懂經濟”的中國“精英”們的謊言與詭辯!——中國從2007年4月到2007年12月21日的“通貨膨脹”,中國從2007年4月到2007年12月21日的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和“快速升值”,再次展示出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的以“引進外資”和“爭創外匯”為目標的發展戰略,具有招引“美元霸權”對中國實施連續攻擊的弊病!
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中國政府為了“引進外資”和“爭創外匯”,出臺了大量招商引資的優惠政策,不惜違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憲法》條文,搞出些“出口退稅”,所得稅“三免兩減”,“土地不要錢”、“國有資產賤賣”、“不考慮環保”、接受不合理的“勞動報酬”……等等措施。在進入21世紀以后,特別是2003年之后,中國不惜采用人民幣對美元“快速貶值”的“策略”,(致使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在1994年人為地快速貶值60%)讓“國外資本”在中國有大利可圖,為“國外資本”進入中國提供可獲大利的種種有利條件與保證,使“國外資本”清楚地看到人民幣必然升值和“外資”在中國必然獲大利的“權力保證”;于是,在人民幣必然要升值,中國資產必然要漲價,“國外資本”必然要在中國獲得大利的“機遇”面前,為中國招來更多的“外資”,在世界上又掀起一波“投機中國人民幣和中國國內房地產”的狂潮。
——廉價的貨幣,廉價的資源、廉價的勞動力,產品生產與加工的低成本和最優惠的稅收政策,不僅使外資紛至沓來,美國政府也樂于運用“美元霸權”支持中國的自稱“精英”們更進一步地鼓吹中國“走非毛化道路”,更進一步地鼓吹用“金錢掛帥”和“物質刺激”的政治、思想、方針與政策,徹底取代毛澤東時代的“政治掛帥”和“為人民服務”的政治、思想、方針與政策。于是,在1994年前后的中國,也就有了“鐵腕”砸“三鐵”:“減員增效”、“下崗分流”、“買斷工齡”、“國有企業重組”、“出賣國企”、“醫療產業化”、“教育產業化”、“住房商品化”、“MBO”、“擴大內需”、“公務員加薪加薪再加薪”……“改革代價論”、“靚女先嫁論”、“冰棍論”、“爛蘋果論”、“吐唾沫論”、“社會財富向精英傾斜論”、“取消社會福利”、“為了達到改革的目標,必須犧牲一代人,這一代人就是3000萬老工人。8億多農民和下崗工人是中國巨大的財富,沒有他們的辛苦哪有少數人的享樂,他們的存在和維持現在的狀態是很有必要的”、“最低工資標準對工人沒有好處”、“中國的貧富差距還不夠大”、“腐敗有利論”……等等“理論”全是在這一時期出籠的。國有資產大量流失、貪污成風、造假成風、貧富劇烈分化、社會矛盾劇烈激化、社會風氣急劇惡化等等令中國老百姓深惡痛絕的現象全是在這一階段形成氣候的。號稱“清廉”,實際呢?手下金融大將個個巨貪,老子當頭號大官兒子當頭號買辦……等等。
隨著外資大量進入中國,致使中國在1994年出現極為嚴重的“通貨膨脹”;人們對那時的高通貨膨脹,至今還心有余悸。
1994年的“通貨膨脹”,已經證明這樣的事實:凡是國內資源大量廉價外流,都會導致國內資源短缺和高通貨膨脹。在1994年,大量外資進入中國所造成的“通貨膨脹”,是以人民幣對美元“快速貶值”為特色;
在進入21世紀之后,外資嘗到了投資中國的甜頭,于是又掀起了一波投機人民幣“升值”和投資中國(特別是房地產)的熱潮,致使中國的國際直接投資一下子躍到世界首位。
隨著大量的國際投資持續涌人中國,既使中國的經濟蓬蓬勃勃地高速增長,外貿順差連年增大,外匯儲備越來越多;又使中國已經持有上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迅速成為中國“通貨膨脹”日趨嚴重的“原動力”;更為美國政府和中國的自稱“精英”們有了推動中國大量購買“美國國債”的“理由”與“說辭”。就在中國用數千億美元購買了“美國國債”以后,美國政府就抓住最有利的時機,采用各式各樣的手段既制造形形色色的輿論又施加日漸增多的壓力,不斷加大“促使”人民幣對美元“升值”與“快速升值”的力度!
在今日中國,由于外匯儲備過多和購買“美國國債”的數量過大,已經在事實上成為美國政府要對中國發動“貨幣戰爭”的首選對象。越來越多的事實已經說明,外匯儲備過多加上中國購買“美國國債”的數量過大,已經造成已經成為美國政府采用“美元霸權”迫使人民幣對美元必須“升值”與“快速升值”的“條件”與“理由”。
——從成都市豬肉價格快速上漲,到中國已經持有的14336.11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快速貶值”,從成都市老百姓在2007年4月的銀行存款大幅度貶值,到中國在2007年4月持有的12465.66億美元外匯儲備的原有價值中已經有4341.786億元人民幣的“價值損失”,已經能夠說明美國政府對中國發動的“貨幣戰爭”,正在以“促使”人民幣對美元“快速升值”的形式,為中國和外國的有錢人“瘋狂掠奪”中國窮人 造成最有利的時機與條件!
——只要人民幣還處于“快速升值”的“壓力”中,就說明“貨幣戰爭”仍在繼續……
——待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