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權與維權是一場力量的博弈。從廈門PX與許多農村地區維權的不同結果看,城市與鄉村、市民與村民,其間官民力量的對比是大不一樣的。鄉村是中國社會的最底層,農民最缺乏自我維護的手段,卻要承受層次最多、在利益上聯成一體的官權壓力,所以他們的維權最艱難,前景也最不容樂觀。城市相對而言已經是社會的中間層次,市民擁有更多博弈手段。不僅力量對比不同,利益關系也不一樣,不同于農民的無足輕重,市民往往是經濟與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并且可能與當權者有著復雜的利益關聯。因此,城市維權相對容易,廈門市民只是“違法”散散步,就取得了在農村流血沖突都難以取得的成果。這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矗立在官民沖突之上的,是以政治穩定為目標、以社會和諧相標榜的中央政府,誰的聲音更能引起執政者的重視,誰就能在這種博弈中得分。民、官、執政者三者的具體站位,將長期決定中國社會利益分化與力量對比的格局。
比較廈門PX與上海“東八塊”,更可看出這種博弈的力量對比特性。上海的特殊利益集團太強大了,多年經營,形成上下縱橫勾連的格局;相比之下,廈門先天不如上海,而且經歷了“遠華案”帶來的官場震蕩,所以兩個地方的力量對比大不一樣,結局也截然不同——上海在周正毅判刑之后,“東八塊”仍無聲無息地落入了香港“李超人”的口袋。
再比較廣州的“禁電”事件,似可得出結論:作為一個階層的市民,比某一個行業的從業者更有力量。同時,政府又在這種對比中釋放了“不和諧”的信號:“違法”散步比合法聯名上訪更有力量,更有利于問題的解決。
不管怎樣,廈門PX事態變化的柳暗花明,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政治進步。這種進步似乎印證了由西方近代史所提供的兩條經驗:1,政治上的進步總是萌芽、生發于城市,而非農村;2,中產階級壯大是政治進步的關鍵。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