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主義社會,為了維護封建統治階級的利益,控制了底層的欲望,過于“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過于“存天理,滅人欲”。
資本主義社會,為了便于統治集團進行資本擴張,放大了底層自私自利的欲望,制造出“消費主義”,鼓吹“極端自由主義”。
社會主義社會,本應該對封建主義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進行揚棄,發揚封建社會的優良道德傳統,學習資本社會激發人的創造性。但當下社會,很多優良傳統慢慢消失,人心不古,天理和倫理不斷遭受破壞;人們的欲望不斷膨脹,消費主義盛行,享樂主義盛行,個人主義盛行。全球化本質是資本化,我們被資本主義的經濟基礎和意識形態所影響,人的自私性被誘導,被放大,破壞了底層的團結。
帶著社會主義的思想生存在這樣的環境,特別堅持前三十年那套高道德標準要求自己,你會覺得格格不入,甚至很痛苦。
一些利益集團,為了少數人的利益,為了破壞底層的團結,他們放大了社會之惡。
也就是誘導和放大人們的自私自利。
前三十年為什么強調集體、團結和階級?
因為精英人數比底層少,官僚人數比百姓少,富豪人數比窮人少,他們害怕廣大人民群眾團結起來。而鼓吹個人主義,鼓吹自私自利,那必然導致人人為了一時和一己之利出現內卷和內斗,團結不起來。
團結不起來就沒有力量,沒有力量就影響不到少數精英們的根本利益。
他們還可以光明正大實行剝削行為。
仔細想想,在這種叢林法則中競爭,底層沒有精英們的學識、人脈、資金和資源,天然就處在劣勢,這套資本主義的玩法,只有極少數的底層能夠實現階級躍升。
是尋求個人出路還是階級出路?
處在底層的個人為了尋求出路,容易背叛自己的階級,比如“工賊”就是如此。在當下的職場中,員工為了討好老板,不斷拍馬屁,充當老板在員工中的耳目,媚上欺下,導致職場的內斗,導致社會的不公。
在這樣的環境,人們難以有幸福感。
前三十年,毛主席為什么那么在意人民公社和社會主義教育?因為想從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雙管齊下為底層尋找階級出路,徹底扭轉封建社會“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現象,也為了扭轉資本社會對人剝削和異化的現象。
然而短視者看不懂,手里有資源為了私利也不想這樣,吃不了前期苦也不愿意。
可憐華夏偉人心呀!
后來的輿論,偉人的形象在于一個“斗”字,這不符合毛主席的人生哲學。毛主席講究矛盾對立統一,既講斗爭,也講團結,如“人民大團結”、“軍民團結如一人”、“統一戰線”,一些輿論掩蓋了“團結”的一面,甚至講斗爭是宣傳個人好斗,或者面對民族矛盾時講的斗爭,而不是階級斗爭,這是別有用心。
資本主義或者其他什么自私小團體,天然害怕底層團結,所以他們構建的經濟基礎,宣傳的意識形態,鼓勵的社會風氣,都在促進個人主義和放大人的自私自利。
人們成為欲望的奴隸,人們受到資本家的壓迫,人們在底層中有無盡的內卷內斗。
社會的正氣壓不住邪氣。
希望更多人從經濟基礎去探討這個問題。
如毛主席講的“單干”必然導致兩極分化。
根據《沈浩日記》當年記載:黑社會就在我身邊,當年帶頭按手印的那個人就是,他霸占了集體的財產,我去問他討要,還被他踹了一腳。這二十多年來之所以沒有發展起來,就是因為正氣壓不住邪氣。
這種風氣只出現在小崗嗎?
不是的。
單干不僅僅在小崗實行。
從集體奮斗到各掃門前雪,在風氣方面,在團結方面,在力量方面,都變了。
這是經濟基礎,而上層建筑,出現“貓抓老鼠”的輿論,一切的一切都變了。
想起毛主席那句詞:“歌未竟,東方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