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此次政協的召開,轉基因食品及其安全問題被提到了一個空前熱烈的高度。首先,我向崔永元先生表示致敬,因為他完成了我的一個心愿,就是調查美國的轉基因食品消費情況,當然如果可以進行定量研究會更好,不過作為一名媒體人,能夠讓大家關注這個問題,是非常令人敬佩的。
對于崔先生的調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彭于發表示,“不僅我吃(轉基因食物),我覺得(中國)每個人都在吃,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我們吃了十多年,沒法避免。”(http://mao110119.blog.we54.com/we54/gngj/2014/0302/136822.html)
同時,崔先生還提出我國存在著轉基因作物非法種植的問題,他指出,“根據中國的政策規定,我們現在僅有棉花等七種轉基因農作物批準了商業化種植。絕大多數農作物,包括我們的主糧,比如玉米、水稻,尚沒有被批準商業化種植。但是現在很多省份泛濫種植,這是違法的。但媒體從來沒有報道過,好像就沒有這回事。”(http://news.sina.com.cn/c/2014-03-04/025929613465.shtml#albumpage=1)
對于崔先生提供的信息,農業部副部長牛盾表示,現在我國批準商業化量產的轉基因農產品就只有轉基因抗蟲棉和抗蟲番木瓜。對于近年全國各地數次被曝光轉基因大米銷往超市的事件,牛盾表示,那是違法行為。“轉基因稻米仍處在實驗階段,沒有批準商品化生產。”(http://news.sohu.com/20140304/n395977573.shtml)
由崔先生引發的這個討論,可以讓我們得到以下的結論,第一,中國人確實在吃轉基因食物;第二,我國可能存在著非法的轉基因作物,如轉基因大米。但關鍵的問題是,我國目前是第六大轉基因作物種植大國(不知有沒有算非法的種植作物,如果算上排第幾),在轉基因作物消費上,我國又是第幾大國,因為我國轉基因大豆和轉基因菜籽油的進口量都有不少,按照人均消費又有多少轉基因食物?因為這對研究轉基因食品的安全與健康效應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支持轉基因食品進入我國人民生活的人,基本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傾向于接受既成事實的偏理性的科學家,他們承認并認可我們日常食物中存在著轉基因的成分,但這些成分主要來自油等調料成分,這部分人,我們可以稱為“調料派”,這類人的主張比較基于現實,但略顯消極,因為他們暫時不會去主動研究轉基因食品的潛在風險,而是在等待有“食用轉基因產品發現問題,出現中途搶救或者醫療事故報道”;另一類則是轉基因食品的極端的強硬推廣派,為了給轉基因食品作秀,甚至極力向公眾推銷食用作為動物飼料的轉基因作物,這類人可以被稱為“飼料派”,這類人的主張則往往比較極端。當然,還有不法分子違法散布和非法種植轉基因作物,并將其流入超市,甚至國際市場,對我國的食品安全聲譽造成了很大的破壞。我國曾經多次發生因為被檢測出轉基因成分而被退貨的食品出口事件。因此,我國的質檢部門才不得不投入重金,打造出口食品的轉基因檢測技術平臺,以保證出口食品的安全。不過,非法轉基因分子不應該算入支持轉基因食品的人群,因為他們是不法分子,是應該區別對待的。
不過,在除外了個別的極端“飼料派”以后,無論是崔先生、農業專管部門領導、“調料派”,以及廣大支持或者反對食用轉基因食品的公眾,都是可以找到共同的底線的,那就是轉基因作物應該在合乎法律規定的前提下種植,并且我們應該明明白白的吃或者不吃。
無論大家的觀點有何不同,我覺得我們應該基于實用主義的原則,對我國的轉基因食品進行一次徹底的盤點,所以,我呼吁政協的委員和人大代表應該建議,動用我國的質檢部門的技術平臺對我國代表性的大中城市中公民攝入的轉基因成分進行檢測并定期公布結果,以消除大家的疑惑,從而也可以給“調料派”目前的看法提供一個定量的依據,而且可以發現違法添加的線索,給農業主管部門進行查處提供執法依據,并可以為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及健康效應評估提供數據基礎,從而減少甚至避免轉基因食品潛在的安全風險。
同時,我個人認為,目前的轉基因食品標志過于小和不起眼了,難以讓公眾進行選擇,因此,我呼吁有關部門應該立法規定,在食品銷售區域將轉基因食品和非轉基因食品進行分區銷售,以最大限度的保證公眾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北京大學免疫學系王月丹 博士
于學院路38號
最后修改于 2014-03-05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