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節全市開展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實施行動,全面推進鄉鎮黨委擴權賦能,加強鄉鎮班子隊伍建設,推進鄉鎮黨委統領合作總社、合作聯社,這是保障和促進村集體合作社高質量運營的強有力舉措。百里杜鵑普底鄉黨委統領的合作聯社是畢節鄉鎮踴躍發展的新型集體經濟組織之一。該合作聯社創辦的“超市”,是朝“農工商”綜合體發展的一個環節。可使農產品在縣鄉村范圍實現小循環,并通過線上線下向全國市場拓展。近日多彩貴州網對此進行了報道。全文如下:
多彩貴州網訊(通訊員陳金貴)12月7日,走進普底鄉花間百里農民專業合作聯社,儲物間內掛滿了新鮮的臘肉,該合作聯社開辦的超市里面,各類農特產品整齊擺放。
合作聯社的農特產品
“我們合作聯社的農特產品一直都是供不應求,尤其現在的臘肉,一個月時間不到都銷售了4000斤了,我們預計過年之前能夠銷售3萬斤以上。我們現在抓住春節的這個節點,推出我們‘百里山珍’禮品盒,天麻、羊肚菌、竹蓀、臘肉等都可以裝在里面,現在我們都已經接到一定的訂單了。”合作聯社負責人高虎統計完銷售數據后,又跑到超市內安排打點,為了盡可能幫助更多老百姓銷售農特產品,進一步擴大銷售市場,他更多的時間是奔走在去農戶家和拓展銷售市場的路上。
“我昨天和今天打包發出去的臘肉都是200多斤,發往四川和貴陽。”合作聯社超市售貨員徐丹介紹,由于春節將至,現在臘肉成為了熱銷產品。
剛制作的臘肉
為了讓更多百姓增收,普底鄉花間百里合作聯社將周邊村聯結起來,進行農產品統一推銷,逐步打響百里杜鵑農特產品品牌,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拓展微信供貨群為載體下單,各村黨支部及農戶響應,擴大收購面,增加農戶收入。
據了解,在百里杜鵑避暑季期間,工作人員還為游客送貨上門,優質的土特產也深受游客青睞,本地黃牛,土雞蛋、土豆、土蜂蜜等農產品供不應求,銷售額達80余萬元。自5月建合作聯社以來,抱團發展的村集體經濟積累達到了135.36萬元,較之前相比增加14.71萬元;共幫助500余戶群眾售賣農特產品40余萬元,還盤活廢棄停車場2個,整合閑置辦公樓、廢棄校舍打造精品民宿25間,開辦超市3個。同時運營花間普底抖音賬號,加大農產品宣傳力度,進一步拓展了線上銷售渠道。目前在成都、重慶、瀘州、上海、廣州等城市,合作聯社均有線上線下的固定客戶和農產品銷售代理點。
到普底鄉避暑的游客購買合作聯社的黃牛肉
產業振興,夢在遠方,路在腳下。普底鄉積極探索農業發展之路,結合自身實際,按照“整合資源、聚合優勢”原則,以鄉黨委統領創建合作聯社,成立黨委統領合作聯社工作領導小組,鄉黨委書記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建立運營平臺、運營機制、運營網絡,著力提升統領實效,讓當地農產品通過合作聯社直達千家萬戶,促進普底鄉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實現農戶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
“就目前來看,我們‘一領三建’的運作模式是成功的,取得了一定成效。普底鄉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的部署要求,進一步總結經驗,創新發展模式,采取強弱聯合、村企聯建、國企聯村等方式,推動合作聯社健康向好發展,確保集體經濟及群眾收入持續提升,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百里杜鵑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普底鄉黨委書記陳百文如是說。
普底鄉黨委書記陳百文
今年以來,百里杜鵑普底鄉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創新探索“一領三建”機制,大力推動鄉黨委統領合作聯社健康向好發展,合作聯社架起了農戶與顧客溝通的橋梁,為當地鄉村振興發展闖出了一條可行之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