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份,通過與成都市某縣鎮農服中心、財政所、幾個村村支書和村出納的溝通交流,了解一些村集體經濟組織(村集體股份經濟聯合社)的財務管理和監管情況,對調研情況進行整理后,分享給大家。
一、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情況
總體來看,目前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基本由村莊自行管理,政府及農業部門不直接參與管理。
賬戶情況:目前成都市村莊集體經濟組織(村集體股份經濟聯合社)大部分為2021年在農業農村局注冊登記,2022年在各自選擇的銀行開戶,開戶行多在本鎮農村商業銀行,除了一兩個村莊,其他村莊集體經濟組織賬戶內無資金,也無資金往來。
財務人員情況:目前集體經濟組織的財務管理由各村自行管理,管理人員是村莊出納,大部分是非專業財務人員,少數是專業會計,財務管理以手工記賬做賬方式進行,沒有軟件系統支持。
財務報表及憑證情況:目前村集體經濟組織基本都是手工記賬,都由村內財務人員記流水賬,有對應賬簿,也有對應票據,即四川省財政部監制的《四川省集體經濟組織專用票據》,也叫做集體經濟行政往來票據,后經了解此票據是由鄉鎮財政所向財政局申請,拿給村委會用,主要是針對上級資金到村委會的開票,村集體經濟組織并不能直接使用這個票據,村集體經濟組織只能通過打“白條”的方式保留記賬憑證,同時村集體經濟組織無法開具稅票和符合財政審計的正規憑證,也就導致了一些項目資金無法直接交給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村莊已經向市財政局和農業農村局溝通此情況,但未得到徹底解決。
財務流程情況:目前主要是依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制度》(2022年1月1日起執行)和《四川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條例》中的決策規定,即小事理事會決策,大事成員(代表)大會決策,村支書簽字,財務人員辦理。但根據實際情況來看,有資金往來的村莊,基本都是上級資金進入,而無資金支出,即目前還是有進無出的狀態,如何支出是需要探索的方面。
以某村農業社會化服務項目為例,縣農業農村局計劃在某村開展此項目,并交由村集體經濟組織來做,其中2022年計劃由某村村集體經濟組織先行操作200畝,每畝補助39元,共計7800元。目前7800元補助資金已經由縣農業農村局直接撥付到村股份經濟聯合社,對應的專用票據也由股份經濟聯合社開具。下一步計劃把對應補助資金發放給操作人員(農機手),村支書和文書打算召開理事會決議,再依據與操作人員所簽訂合同,發放對應資金。村支書和文書認為,這是村集體經濟組織往外支出的第一筆資金,需要先行探索。
二、村集體經濟財務監管和指導情況
總體來看,因缺乏更加細致的上位政策法規,村集體經濟財務監管和指導還是空白地帶。
監管部門及監管人員: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注冊登記機關是農業農村部門,因此原則上村集體經濟的監管也應當是農業農村部門,財務監管自然是其中一部分。但又因為集體經濟相關資金涉及到財政部門,財政部門也應當進行一些監管。
因此我對某鎮兩個部門進行了調研,鎮農業農村部門(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沒有財務人員,因此沒有監管能力;鎮財政辦共5人,其中一個主任、一個會計、一個出納負責鎮全體財務工作,兩個會計負責協助14個村莊村委會等相關代理記賬,共計有28個會計賬簿工作要做,因為工作精力問題,也缺乏監管能力。
監管制度及會計準則:中央層面由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已下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制度》,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制度應當以此為依據,但對應的監管制度、會計準則還未發布;《四川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條例》有對應部分的內容也可以參照。
其他可以參考的其他政策文件如下: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2017年,財政部會同稅務總局印發《關于支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2018年,農業農村部會同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工作的通知》;2021年,農業農村部和財政部關于印發《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制度》的通知(財農〔2021〕121號)。
三、關于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的財務管理的一些個人建議
總體思路:首先要明確集體經濟組織財務管理的目標:資金安全、財產安全(防險);賬目清楚、獨立核算(規范);便于管理、自由便捷(便捷)。
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作為特殊法人,必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政策,不能覺得怎樣就去怎樣,有的時候想法也許很好,但是存在一些不可控的方面,可能會讓干事的人承擔法律風險,集體經濟組織的工作要在符合現有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再去考慮改革突破。
一定要程序合法,按照正規財務流程和手續開辦業務。具體做法不明確的時候,一定要把相關文件資料準備齊全,可以不完善,但是一定要有。比如社員證、股份量化證明、房產/土地評估表、入社協議、社員賬戶、部門資產總賬和明細賬等。
一些集體經濟財務管理的具體措施建議:
1. 對公賬戶,轉賬支票,減少現金交易,避免資金流失風險。
2. 專人管理,多人決策,杜絕一人決策,避免決策失當風險。
3. 部門分割,獨立核算,按需設置子賬,避免資金出入混亂。
4. 會計憑證,規范填寫,杜絕隨意填涂,避免財務信息遺漏。
5. 會計賬簿,三方核對,出納會計銀行,定期對賬賬實相符。
6. 會計檔案,完整收管,流程手續完整,及時分類資料齊全。
7. 定期公示,公開監督,增強社員參與,共同監督約束風險。
8. 上級監管,合法合規,主動接受監管,政府把關防范失控。
9. 分段提升,逐步專業,階段人員升級,根據發展正規財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