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問題與城鎮化
連續七年,中央一號文件,都是針對三農問題。所謂三農問題”是農村問題、農民問題、農業問題的總稱。 農民問題:是“三農問題”中的核心問題,表現為農民種田不賺錢,收入低,增收難,農民福利待遇低,沒有生活保障,城鄉居民貧富差距大。 農村問題:集中表現為農村面貌落后,經濟不發達。形象比喻為中國的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 農業問題:集中表現為我國糧食自給率不斷下降,進口糧食已經占糧食消費近10%,糧食安全問題十分突出。解決三農問題實質是要解決農民增收、農業增長、農村發展。這是一個關系十三億人口大國國計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問題。
由于農業產出限制,單純通過糧食生產來大幅度提高農民收入,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出路在于工業化和城鎮化。長期以來,很多人誤以為城鎮化會降低農業用地。現在城市搞房地產占地的主要原因是房屋建成后,空置不用。工業化和城鎮化,并不一定降低農業用地,帶來農業生產下降。我國實際留在農村的勞動力不超過一億 ,其中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不超過一半,但是,農民家庭還留在農村。農民宅基地還占用20%以上土地(這個數字來自80年代初巢湖地區,明顯比現在低)。將農民家庭遷入城市,以高樓大廈的城市公寓來代替農村占地大的平房和低層樓房,應該減少住宅占用的土地,從而為農業提供更多土地。如果大部分農民都遷入城市,農村發展問題也就好解決了。
大多數農民都在城市打工,將農民工家庭遷入城市,才是解決我國三農問題的唯一出路。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速城鎮化速度,“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為重點。大城市面臨的主要任務是怎樣把已經進來的這部分人融入到經濟社會體系中,使現在的1.5億進城農民工真正市民化”。筆者這里談談城鎮化的兩個條件,分析當前城鎮化的瓶頸。
第一個條件是農業生產效率。在農業生產效率還很低情況下,我們必須保持足夠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才能給全社會提高足夠的糧食。我國古代,每當王朝崩潰,戰爭爆發,使大量勞動力被殺害或成為軍人而大量減少,在戰爭結束以后,糧食供應反而不成為問題,充分說明糧食生產從來都不是城鎮化發展的瓶頸。當前我國實際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員,所占比例很小,不超過農民20%,說明我們將農民大量撤出農村,進入城市,是不會影響農業生產和糧食供應的。
第二個條件是農民進入城市,是否能夠為他們生產足夠的生活必需品。農民家庭到城市,首先必須提供一套住房。我國現階段有能力安排很大數量的農民工家庭定居城市。我國每年城市竣工商品房面積約6億平方米,目前城市人均住房已經達到30平米,趕上發達國家水平,以進城民工定居為對象,以小居室為主,按人均15m2計算,每年可安置4000萬人。10-15年就可解決所有農民工家庭定居問題。其他商品就更不成問題,我國80%商品積壓,是影響企業效益和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
縱上所述,我們的農民工家庭城鎮化,主要問題不在物質財富生產和供應方面,我們在這方面早已具備。我們的瓶頸在于給農民工分配及荒謬的房價政策。
目前我國住房建設,以中高檔房為主,房價已經高攀到,連部長的正常收入都買不起的地步,大批積壓空置,成為當今人人皆知的荒謬景觀。我國商品房實際建設成本僅1000元/m2以內,即使國家出資建設6億平米房屋,每年也僅需投入6000億元,遠遠少于官僚們的吃喝玩樂費用。正常利潤下,政府主導的安置民工房可將售價定在1500-2000元/m2。三口之家,居住面積以50m2計算,總價僅75 000-100 000元。國家通過提高最低工資,按小時工資應達到10元左右,使民工家庭兩人工作,月收入能達到2500-3000元水平。從而使民工能在城市按揭購房。同時國家提供福利和保險,將民工徹底變為城市居民,徹底退出農村,從而避免目前農民在城市工作,辛苦積蓄變成自己大部分時間無法使用的農村住房。
我們每年生產產品約三分之一以上被免費奉送給西方,以2008年為例,共生產產品18萬億元人民幣,但是通過出口退稅,補貼外國消費者就達到5000億元;通過低人民幣匯率,降低價格賤賣,免費奉送西方4.5萬億元人民幣,還有1.1萬億元產品,換成無法使用,又反過來借給美國的美元欠條。通過提高勞動者收入,將這些財富分配給自己的老百姓,既解決國外市場限制問題,又解決國內貧富差距懸殊問題,也為經濟發展提高新的增長點。
當前我國的經濟活動,主要推進的是為外國人服務的經濟活動,國家提供各種優惠條件支持,出口退稅,外資企業免稅,從而使我國給外國人服務的經濟活動,就能夠獲利,而給本國老百姓服務的經濟活動,就制定政策限制,不斷增加各種稅收和收費,降低老百姓收入,使對內產品市場萎縮,從而無法生存。政府唯一的工作,似乎就是獲得美元欠條。國家經濟發展的目的是提高老百姓收入和消費水平,給老百姓分配更多的物質財富,不是政府手里獲得更多的美元欠條。
農民工十年來,收入幾乎沒有增加,在城市打工,辛辛苦苦工作幾十年,唯一的收獲,是在鄉下建房。至于將全家搬遷到城市,是農民工家庭連想都不敢想的奢望。最新的一號文件,既不改變住房政策和農民工收入政策,也沒有改變當前面向出口的荒謬經濟政策,這種狀況下空談城鎮化有意義嗎?正如楊松林先生所說,不過是一次忽悠而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