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文佳筠:因地制宜、以我為主發展中國鄉村

文佳筠 · 2010-01-04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文佳筠:因地制宜、以我為主發展中國鄉村

作者:文佳筠
http://www.snzg.net/article/show.php?itemid-16815/page-1.html


我們不能指望一方面享受奢侈的消費主義生活,一方面又是低碳的。已經完成工業化、城市化的國家至今沒有大范圍內低碳化發展的成功例子。中國人多地少資源少,農村人口占一多半,不能走先大規模地工業化、城市化然后再低碳發展的路。低碳鄉村提出了一個中國鄉村發展的可能方向,如何立足于中國農村的現實資源和文化,尋求可行的、因地制宜的、以我為主的現代化路徑,是關鍵。
 
 
一、低碳鄉村概念提出了發展方向與道路的問題
 
 
    近幾年,低碳城市的概念很熱,包括中國。比如前幾年炒作得很熱的上海崇明島東灘生態城,根據英國公司奧雅納(ARUP)的規劃設計,這座圖紙上的城市將比普通城市減少60%的能源使用、88%的水排放、83%的需填埋處理的廢棄物和60%的生態足跡(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整個城市將使用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能供電,并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可惜,這個看上去很美的項目無疾而終,而且至今為止我還沒有看到深入的研究報告討論為什么沒有做下去,以及其中的成敗得失。現在,又出現了對低碳鄉村的探索,希望它不要重蹈東灘生態城的覆轍,炒作得轟轟烈烈,一旦試圖落到實處就無疾而終。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人口占一多半。低碳鄉村,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提出了中國究竟要走一條什么樣的農村發展道路的問題,并讓我們重新審視城市和鄉村的關系,重新審視中國的現代化道路——現代化是否一定等同于西方模式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大規模城市化,是能夠幫助中國解決人多地少資源少的矛盾,還是會因為城市人均資源消耗多,而實質上進一步加劇人多地少資源少的矛盾?
 
    有人認為,城市化有利于節能減排,因為城市集中,不像農村那么分散。究竟是農村、中小城鎮的生活方式消耗的能源多,還是大城市甚至超大城市的生活方式消耗的能源多?根據全球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 Network,一個致力于研究生態足跡和資源消耗的智囊機構)的研究,答案恐怕是后者。當然,我們應該要有更多的統計研究,用數據來說話。而有一點非常關鍵,就是我們應該考察每一個產品的生命循環,即從生產到最后消費,對其所耗費的能源和資源進行全過程分析。因為城市里的很多能耗,其影響其實被外部化到了別的地方:比如城市人吃的糧食,不也是地里種出來的嗎?城市人對飲食比較講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吃肉較多,這都需要更多的資源來生產;同時,農產品長途運輸過程中也有相當多的損耗及能源的消耗。但是在許多人的假定或印象中,這些東西好像都是天上掉下來的,沒有把它們的生產、運輸等算作城市的耗費。這樣得出來的數據,其代表性和說服力必然要大打折扣。再講一個例子,中國城市人口生活用水是農村人口的20多倍,現在為了給京津地區供水,南水北調工程投入巨大,有沒有人算過這造成了多大的生態足跡和碳足跡?
 
    那么我們是要學美國,先大規模地工業化、城市化然后再來談低碳,還是要先看到這種模式的問題,另尋別的發展路徑?現在的歐美日,盡管在成功的工業化、城市化后不斷地把制造業及其相關的碳排放外部化到了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但人均碳排放還是繼續維持在一個相當高的水平,或繼續上升(比如美國),或緩慢下降(比如北歐的一些國家)。所謂低碳化,不少發達國家喊得很響,但雷聲大雨點小,至今為止沒有大范圍的成功例子——本文開頭提到的東灘生態城的無疾而終并不是局限于中國的個例。以為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后再來考慮低碳就可以做到,是不是對美國模式有太多盲目的信心?
 
    具體從農業來看,美國模式幾乎是沒有可能被中國模仿的。美國是極度人少地多的國家,絕大多數人口集中于城市,農村是大農場模式。而這種大農場模式無論是從社會公平角度來講,還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講,都是很有問題的。首先,它是在殖民所帶來的特殊條件下形成的——不管是北美還是南美,都是殖民者把當地人趕跑了或者殺滅了,才形成了人少地多的格局,從而能做成大農場。而在歐洲和東南亞,像中國、日本、韓國等等,都沒有這樣的條件形成大農場,更多的是小農模式。
 
    其次,這種大農場模式高度依賴機械化,帶來了非常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美國農地表層土壤在過去的50年里流失了一半。表層土壤是一種緩慢可再生資源,而現在美國表層土壤流失的速度是形成速度的17倍!這很明顯是不可持續的。
 
    第三,常常有人說,美國一個農民就養活了100多個人,多么有效率!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首先是一個翻譯的錯誤,因為美國所謂的“farmer”,是指農場主,而不是指所有在農田里干活的人。美國農業的運轉盡管依靠很多大機器,但除了農場主及其家人外,常常也需要雇傭勞動力,即農場工人(farm worker)。這一塊人口數量不小,但在美國的人口統計中算為工人,而且因為不少是季節性雇工,流動性很大,所以也沒有很確切的數據,估計是200萬到400萬之間。他們絕大部分是來自墨西哥以及中南美洲等地的合法或非法移民。現在美國的農場工人70%以上出生于美國本土之外,1/3以上是非法勞工,童工現象也很嚴重,大概有8%的17歲以下的童工。在過去的十幾年里,非法勞工和童工的比率一直在上升。非法勞工的收入水平遠遠低于美國法定的最低工資,加州的農業重鎮Fresno, 是美國城鎮中人口貧困率和營養不良率最高的,就是因為聚居在這里的大量農業工人收入極低。而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維持了美國這種農業模式的運行。
 
    美國平均一個農場面積在400公頃(即6000畝)以上,比中國一些小規模村莊的面積還大;中國沒有“farmer”,美國沒有農民——當然會有例外,但總體上如此。這些條件都決定美國的主流農業發展模式和中國沒有可比性。
 
    而由于西方模式的種種問題,一些比較“另類”的發展思想也在歐美不斷涌現。比如說美國有一個“自愿簡單生活運動”,有上百萬的追隨者。這個運動的主旨就是反思消費主義,反思整個工業化、現代化所造成的對資源的極大消耗和對人的異化,而提倡過一種簡單生活,在滿足溫飽之后更注重于精神上的追求,以及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因為提倡回歸對物質的低需求,有人甚至把它叫作“自愿貧困生活”。但也有不少實踐者反對這種提法,在他們看來,現代生活已經窮得除了錢什么都沒有了。“自愿簡單生活”把人從對物質無限追求的桎銬中解放了出來,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建設互助互動的良好社區、關注精神生活、享受閑暇等,這其實是一種更為富足的生活。這方面我本人也有一些體會:我曾經在硅谷某全球500強公司之一從事高科技工作,繁忙的工作之余,同事們談論的不外乎股票、房子、新車之類,非常無聊沒有意義;后來終于聽從內心的召喚改行從事環保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工作,盡管收入大幅度下降(曾有一位朋友半開玩笑地評論說是從中產階級打回原形到無產階級),但新的工作讓我有機會接觸到各種不同背景、不同觀點的人和事,極大地開闊了眼界,學到了很多東西,做的事情又符合自己的價值觀,確實是比以前快樂多了。
 
    最近由于對氣候變化問題的重視,一個起源于英國的“過渡城鎮運動”正方興未艾,意指從高碳的生活方式過渡到低碳的生活方式。這個運動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提倡人們回到農村,回歸農業、回歸土地。當然他們并不是簡單地反對一切工業化和現代化,而是強調城市和農村、工業和農業的均衡發展,在適度工業化的基礎上小城鎮化,使得大多數人能夠離土不離鄉,做既從事農業又從事一定程度工商業的兼職者,或者一個家庭里有人做農業,有人做其他。這個發展思路,許多方面和上一輩著名學者費孝通的想法不謀而合。傳統的鄉村生活模式本來就是低碳的,現在農村的碳排放相對于城市,無論是總體還是人均都要小得多。從這個角度來看,與城市相比,鄉村要實現低碳發展是有優勢的。但要實現這種優勢,需要我們許多人向當年的費孝通學習,在真正了解鄉土中國的同時放眼世界,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不斷探索。
 
    我們不能指望高科技讓我們一方面享受極端奢侈的消費主義生活,一方面又是低碳的——最起碼現在的科技達不到。我曾經問過一位美國能源專家,“按照IPCC的建議,到2050年的時候全球人均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要降到2噸甚至1噸以下(現在美國人均大約20噸,中國5噸)。如果你所知道的新能源以及最高效最節能的科技全面推廣,什么樣的生活方式才能達到這個目標?”他回答說:“像我們現在這樣飛來飛去當然是完全不行的了(當時我們是同在美國首都華盛頓開一個關于氣候變化的會議)。我們都需要向阿米什人學習重新過當地社區生活(local community living)。”阿米什人是一個非常獨特的人群,現在美洲大約有十萬人口,他們最早由于宗教原因從歐洲移民到美洲。按照他們的信仰,人應該過一種簡單的生活,不能有太多奢侈,所以他們過去400年來一直保持著傳統農耕和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直到現在,他們耕田和代步還是依靠牛馬的畜力。作為一位可再生能源和節能方面的專家,我的美國朋友當然不會完全贊同阿米什人拒絕現代科技的態度,但他都說哪怕最節能的科技全面推廣,我們也需要像阿米什人那樣過社區生活,實在是非常發人深省。另外,美國著名農學家、2000年優秀民生獎(Right Livelihood Award) 獲得者Wes Jackson在考察了全世界多種農耕方式后,發現阿米什人的農耕方式造成的水土流失最小,在生態可持續方面是極為先進的。傳統和現代,落后和先進的關系,在阿米什人身上表現得如此辨證和有趣。
 
    而無論是低碳城市還是低碳鄉村的發展,正需要我們重新辨證思考現代化和現代性的問題。除資源瓶頸之外,我們現在的發展模式帶來的問題還有不少。簡單舉幾個例子:北京人的單向通勤時間已經高達97分鐘;長三角經濟發展之星江蘇省,以不到全國6%的人口,卻有全國12%的癌癥病人;過去十年內全中國憂郁癥發病率翻了不止一番。這是否就是我們想要的現代化?這能否給我們帶來幸福?有沒有西方模式之外的另類現代化可能?
 
 
二、對建設低碳鄉村的思考
 
 
    過去的二三十年里,我們國家的資源分配越來越向城市傾斜,精英和資金日益集中到城市,發展方向是工業化、城市化,甚至是不惜一切代價地工業化和城市化,這也是導致今日農村破敗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現在中國整個農村都面臨著資金外流、人才外流的問題,尤其是年輕人,絕大多數寧愿居無定所、受盡歧視地在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回到農村。而低碳鄉村可以說提出了一個鄉村發展的方向,這一點很重要。如果低碳鄉村的實踐能做出一個小范圍的模板,能證明在農村也有可能過一種有意義的生活,那么就會起到激勵作用,吸引很多年輕人回到農村。
 
    當然,低碳鄉村還是一個新概念,它的建設需要一批先行者去探索、實踐;而同樣關鍵的是,國家的政策也要有一個全方位的反思和改變。因為鄉村的發展需要資源,如果我們不改變資源過度向城市傾斜的現狀,那么少數人的實踐不管怎樣成功,都很難得到推廣。換句話說,要推廣,就一定要用國家的資源帶動更多的人去做。
 
    低碳鄉村的建設,應該充分考慮并立足于鄉村的本土資源優勢與潛力,因地制宜,而不是簡單地、盲目地追趕城市模式。自從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來,我們在過去幾年確實對農村的投資越來越多,這是一個很好的方向。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還是有一些形式化的東西需要改善。比如大學生村官項目,試圖把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力資源投入農村,立意很好,但在具體執行中問題很多。首先,我們現在的大學生,從小學到大學十幾年的教育基本上是和農村脫節的,然后又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村莊掛職,學以致用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甚至先不說學以致用,他們在任職期間能夠沉下心來試圖為農村做點實事的可能性多大?我今年國慶期間到河南某縣某村,了解到該村的大學生村官任職以來只在村里住過一個晚上,平時住在鄉里,每星期到村里來一次。更讓人無語的是村支書告訴我,“XX是我們這里的優秀村官。不少大學生村官一個月才到村里一次呢。”政府有很多措施希望鼓勵這些大學生村官駐村,包括直接發被褥及其他生活用品,但至少在這個縣效果不大。這個問題如果不解決,長期下去只怕不但大學生村官起不到應該的作用,還會引起基層干部人心不穩:比起他們來,大學生村官工資不少,頭上光環也很多,卻不做或少做實事,這似乎很不公平。
 
    類似的,很多地方的新農村建設就是做做樣板,把房子粉刷一下,或者盲目照搬城市模式搞建設,這些表面文章很可能造成資源的浪費。我前不久聽到一個在海南做農業的朋友提到一個相當好笑的例子。那里的橡膠林里本來都有天然的雜草,有維持生物多樣性、涵養水土等好處。而新農村建設里村容整潔這一項,當地干部的理解是要搞得很整齊,居然要求把林間的雜草全部除干凈。這肯定是不符合生態的,也是不低碳的。村容整潔當然應該做,我能想到的因地制宜的例子包括:建設糞尿分離的廁所、沼氣池、堆肥等,在改善村里衛生條件的同時把人畜糞尿、農業廢棄物、有機垃圾等變廢為寶,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村里的綠化,盡量采用當地物種,有多種生態功能而且不需要耗費太多的人力物力維護,而不是盲目學習城市搞單一草種草坪之類的耗水耗肥耗資源的“綠色沙漠”。大學生村官、新農村建設等這些政府投資巨大的項目必須要在執行過程中不斷反饋修正,才能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
 
    現在,農村生態農業、綠色生產的潛力是非常大的,充分發揮出這種潛力正是低碳發展的必然要求。而要發揮這方面的潛力,一方面需要政府正確的投資和引導。比如對農業的補貼,是補貼于化肥農藥這些長期不可持續的科技,還是補貼于綜合害蟲治理、有機生產等幫助農民減少農業投入、向可持續生產過渡的科技,是非常關鍵的政策導向。再講一個例子,是一位中國農科院的專家告訴我的。他和同事們做的一個很成功的科技改良項目,大田試驗的情況下可以做到減肥(化肥)減藥(農藥)30%不減產,這對幫助農民減少投入(效果等同于增收)和減少農業面源污染都有巨大的作用。但在進一步大規模推廣的時候遇到了市場經濟的巨大阻力:現在基層的農技工作人員,相當一部分收入來自于賣化肥農藥的利潤,所以他們當然對推廣這項科技不熱心,應付了事甚至陽奉陰違。我們的制度改革,如何應對這種市場失靈的情況,值得我們的政策制定者深思。
 
    另一方面,支持生態農業需要我們每一個消費者改變消費觀念,意識到我們要為真正好的食品付出更高的價格,而不是為垃圾食品付賬單。的確,由于種種原因,有機食品現階段價格比較高,但在城市里,父母們花很多錢讓孩子吃麥當勞、肯德基這樣的垃圾食品,喝可口可樂這種對身體毫無好處的飲料,有這個錢,為什么不用來購買健康食品呢?我們完全可以在不改變食品支出費用的情況下,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這其中的關鍵就在于改變觀念,把食品支出放在支持當地產品、有機產品上。這樣的消費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對生產者、對整個農業的生態良性循環都有好處,何樂而不為呢?而這一點是城市的中產消費者完全可以做到的。中國人花在購買碳酸飲料上面的錢,一年大概是1500億,其中一大半利潤是被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拿走了。想一想,如果我們不去花這個冤枉錢,而把錢花在支持有機農業上,將是多么大的潛力!也許有人會說,可口可樂為中國創造了多少就業崗位,實現了多少利稅,如果大家都不喝,政府收入會減少,有不少人會失業。可是,把喝可口可樂的錢用于購買有機農產品及其加工產品,相關的產業發展起來,而且沒有跨國企業抽取利潤,完全可以創造同樣甚至更多的工作崗位和利稅,讓更多的人安居樂業。
 
    不僅僅是城市消費者可以做,農村消費者也可以從改變自身的消費習慣做起,支持當地的經濟發展。今天,哪怕是在非常貧窮的地方,垃圾食品也無孔不入。無論是在貴州雷山苗族自治縣的苗寨,還是在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的城鄉結合部,我都看到很多的塑料垃圾。從其中的食品包裝袋可以看出,那里的小孩也吃不少冰棍、膨化食品之類城市賣到農村的垃圾食品。而雷山當地出產的一種山梨,清甜可口,有農業專家做了鑒定,其營養價值可以和獼猴桃媲美,但就因為個頭小,賣相不好,所以在附近城鎮沒有太大市場;當地人也覺得這個東西很平常,大的挑來吃一點,小的隨手丟掉也不覺得可惜。如果當地的孩子從小就得到正確的教育,知道電視里吹得天花亂墜的垃圾食品遠遠比不上山梨,許多家庭可以在改善孩子營養的同時節省開支。而節省下來留在當地的資金,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比如合作社之類)集中起來,可以用于產業升級:選種育種,進一步改良山梨品種;制作太陽能果蔬烘干機,在農產品的保存加工方面發展,等等。這樣的發展,因為立足于當地資源的合理利用,自然是低碳的。
 
    藏區的情況也是類似。在一位藏族朋友扎西多杰家里,我喝到了最美味的酸奶,是牦牛奶用傳統工藝制作的。可是,當地超市里的奶制品,大都是伊利、蒙牛等千里之外運來的,甚至還有新西蘭、澳大利亞進口的。如果不是扎西有朋友是自己制作酸奶的牧民,我會和當地大多數城鎮人口一樣,很難有機會喝到牦牛酸奶。諷刺的是,我曾經讀到一篇英文報道,有兩個外國企業家看中了青藏高原牦牛奶制品的營養價值,正策劃著包裝后推向國際市場。藏區的城鎮人口吃的主要是千里萬里運來的奶制品,而本地的奶制品又試圖千里萬里賣到國際市場上去,浪費,高碳,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收益會被中間人拿走而不是返還給生產者,這是一個多么荒謬的過程。為什么不能創造條件,讓當地的消費者支持當地的奶制品產業呢?扎西多杰現在正致力于發掘當地傳統文化和傳統知識里的積極因素以推進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我們在討論到這些問題的時候,他說,“藏區也要發展。我們不是不要現代化,我們需要的不是這樣由外部市場強加給我們的現代化,而是以我為主的現代化。”我想,這正是中國低碳鄉村發展的關鍵所在——如何立足于中國農村的現實資源和文化,尋求可行的、因地制宜的、以我為主的現代化路徑。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再說掩耳盜鈴
  3.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4.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5.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6.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7.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8.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9. 劉繼明|隨想錄(20)
  10.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视频在线青青 | 亚洲伊人久久成综合人影院 | 天天爽天天爽夜夜爽国产自己精品 |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 亚洲喷奶水中文字幕电影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