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夏天五月份的時候,我在原陽縣組織部的邀請下,采訪那些表現優秀的大學生村官。第二站是齊街鄉馬辛莊。在那里我和年輕的女大學生村官婁陽見了面。七十年代,馬辛莊曾經是我們縣的一面“農業學大寨”紅旗,那時候,我在原陽一中上學,七五年四月,我們文學班高中畢業前曾經在這個村莊實習過。
那時,這個村莊的社員們高昂的精神風貌、高尚的集體主義精神和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給我們全班同學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幾十年過去了。村是人非,人們的精神面貌萎靡不振、許多人的神情都是麻木而茫然的。一個朝氣蓬勃的很有發展前景的村莊為什么會變成這個樣子呢?使我的心里有著一種說不出的悲哀。
上午的幾個小時里,我和這位身材纖弱的女孩子進行了深入的交談。了解了村里的大概的情況,現在這個村竟然變成了鄉里的一個落后村,這個情況使我大吃一驚。
這個原來的村支書我是認識的,他叫馬登祥,是一個陳永貴式的老黃牛,也是縣里一位最有名氣的老模范。
在舊社會,和許多貧下中農出身的人一樣,他是跟著母親要飯長大的,是毛主席和共產黨救了他和千千萬萬個窮人。所以,他是一個熱愛黨、熱愛毛主席、熱愛社會主義的老勞動模范。他后來當了支書,卯著勁兒要把馬新莊大隊的面貌改變,由于他領導的好,工作得力,辦法多,大隊的經濟就發展的很快。幾百口人的馬新莊在81年就已經有了兩臺拖拉機,和打麥機等各種機械,基本上實現了農業的機械化,村里的糧食種植也都是按照技術員的指導按照科學的方法來進行的。
我記得他們當時種棉花是用當時最先進的營養缽育苗的技術來進行的,糧食產量很高。另外,村里還有加工副業。可是,不幸的是,上頭分地的政策下來了。那時候的政策是“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眽毫Ψ浅4?。但是,他想不通為什么這集體經濟搞得好好的,為什么要把這好好的集體經濟給分成四零八落的,晚上他躺在床上,天天在流淚。
村里的鄉親們也沒有一個人愿意分田到戶。上面派來工作組駐扎在他們村,用黨的名義硬壓著他把村里的地分開。但是他真的是舍不得?。『痛逯Р康娜俗谝黄鸪肆鳒I還是流淚。工作組的人見這樣寫去不行,縣里的領導便想了一個辦法,把他調到了縣政府所屬的辦公室。然后又重新任命了一位新支書。勉強才把土地給分開了。
后來,他又被分配到了當時的五七干校、后來的農科所掛職副所長。我就是在那里認識他的,我很喜歡與這位有著忠誠、憨厚性格的老支書聊天。他每當給我講起這件事情時,臉上還是一副怨恨和悲傷的表情。他總是喃喃地對我說:“共產黨怎么會這樣糊弄呢?好好的集體主義道路不讓走,非得讓把好好的集體分開,這不就是當時毛主席所說的復辟資本主義嘛!”他還告訴我,他后來回家的時候,聽說分開土地的時候,生產隊里的社員們有很多都哭了。因為他們奮斗了許多年的社會主義集體將要被分開,他們又到了過去的一家一戶的分散單干的痛苦狀態,他們的心里非常的難受啊!
果然,把地分開以后,只能各家顧各家,各人顧各人了,那個新上任的支書只顧個人發財去,也管不了大伙兒了,但因為他也沒有什么能耐。自己和整個馬新莊的農民們都陷入了小農經濟的泥潭之中。他們村又因為地處偏僻,交通條件不好,雖然勤勞勇敢的傳統還在繼續著,但是由于社會體制倒退了,他們怎么樣努力也恢復不了過去的輝煌,而且還成了全鄉的落后村。
想想過去,看看現在,馬登祥總是非常懷念過去的毛澤東時代。他心里的那個疙瘩至死也沒有解開,他是抑郁而死的,死的時候才還不到七十歲。
一個曾經是全縣農業學大寨的先進典型就這樣變成了一個鄉里最貧窮落后的村子。這是屬于誰的罪責呢?大家的心里一定比我還明白?! ?/p>
現在,說說那個女大學生村官的事情吧!仿佛又看到了當年的八路軍和老百姓之間那種情感交融的魚水關系。
我跟隨著那個叫婁陽的女大學生村官在村里轉了轉,看到的是一派破爛不堪的景象。有的個別人富了起來,但也是經過了很大的艱辛和教訓,因為一家一戶的經營方式隨時都2使他們遭受滅頂之災。我到幾家去看了看,房子里都是非常混亂的情況,許多家的門口都是只有一個老人在看門。兒子兒媳婦和孫子有的去外地打工,有的在地里干活。一副空心村的模樣。
下午,我們到一家貧困的老生產隊長家中去訪問,到了他們家,婁陽那一聲親切而又深情的呼喚:“大娘!——”,使得我再也抑制不住內心深處一直沸騰著的激情,眼中的淚水奪眶而出——,我感覺到:當年的紅軍作風和老八路作風又被這些年輕的大學生村官們帶回到我們的人民群眾中來了。
這個大學生村官的表現還是不錯的,婁陽在很短的時間內,很快就調整好了自己的思想狀態,開始非常稱職的扮演起了自己新的角色。開始走田壟、蹲地頭、入雞舍、進豬圈,幾乎走遍了村里的大街小巷。剛開始的時候,那些農民們對她這個衣楚整潔的女村官是有許多看法的,認為她在這里干不長,不過是來做做樣子、鍍鍍金而已,因為在過去的許多年里有很多城里下來的干部都是出現了這種情況,干不了幾個月就“飛”走了。
婁陽聽見那些議論后,只是輕輕的一笑,她知道:只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才能消除村里的干部和群眾對她的疑慮。她就一直深入群眾中間農民們一起干活、一起聊天,在不太長的時間里,婁陽的行為就使馬辛莊的廣大人民群眾轉變了對她最初的看法,開始把她當成了自己村里的人,那些年長的人們都親切的喊她為閨女,比她年輕的孩子們親切的喊她做婁陽姐姐,那些兒童們則喊她婁陽阿姨。她也把馬辛莊當成了自己的村子,情況迅速地發生了變化。
盡管婁陽在精神上有了充分的吃苦準備,但是,到了馬辛莊以后,她看到那些貧困家庭里的生活狀況,還是令她感到非常吃驚。村民馬玉才,因為生病早在十多年年就去世了,丟下破碎的家庭,撇下了一個跛腳的妻子,一個瘋癲的女兒和一個正在上學的兒子。而且由于馬玉才去世前不但把錢花光,還欠了不少的債,家里的東西簡直可以用一品如洗來形容。三口人住在兩間快要倒塌的兩間破房子里。地里的莊稼活就靠殘疾的妻子和正在上學的兒子來干,為了干活,兒子常常餓著肚子干完活后起上學。婁陽發現了這個情況以后,一有空閑時間就幫她們干活,給他們做飯,還用自己的錢給她們買一些生活用品,并經常用溫柔的話語勸解她們,鼓勵她們要堅強的生活下去,提高她們對未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由于婁陽從來沒有干過這樣累的活,加上她身小力薄,婁陽在幫她們干活時,常常累得渾身酸痛,手上、胳膊上被玉米葉子拉得到處是血痕。馬玉才妻子見了心疼的不得了,連忙給她擦藥。
婁陽對我說:下來當村官以來,雖然身體比較辛苦和勞累,但是,她的內心深處是充實的,因為她畢竟能為村里貧困的鄉親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由于婁陽在醫院工作過一段時間,對診療疾病有一定的經驗。她就利用自己的經驗和技術給那些有病的群眾看病,盡量用最少的錢為那些還在貧困線上掙扎的群眾解除痛苦。有一個七十歲的老生產隊長,曾經是一個非常熱愛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的勞動模范。因為勞累過度而得了嚴重的心腦血管病,由于無錢就醫,只好看著電視上的藥物廣告買一些藥來治病,結果反倒越來越嚴重,以至于臥床不起。他不僅要忍受著肉體上的疼痛,還要忍受精神上的巨大痛苦,認為自己拖累家人,總是想一死了之。
婁陽來到他家,知道了他的這種情況后,一邊細心的勸解他,一邊給他進行了仔細的診斷,并給他買來對癥的藥品。過了沒有多長時間。老人就能下地了,還能干一些輕微的家務活。他高興得對家人說:“還是黨中央派來的大學生村官好,我們這輩子也忘不了象婁陽這樣的大學生村官。”
還有一位退休的老干部馬東昌,他的老伴患有半身不遂,躺在床上有好多年了。兒子和兒媳都出門打工,單靠年過古稀的馬東昌一個人照管,生活十分困難。婁陽得知情況后,連忙找車把老人拉到縣醫院,并找來著名的醫生來給她會診,診斷清楚了病情以后,采取了相應的治療手段。在各方面的積極努力下,老人的病情有了根本性的好轉。兩位老人的臉上終于露出久違的笑容。以后,他們一看到婁陽,就拉著她的手連聲說感謝。
婁陽把鄉親們對她的濃濃的情和愛也重新回報給可愛的鄉親們,在去年的中秋佳節到來自際,她買來月餅去看望孤獨的五保老人馬登雨,把老人給感動的熱淚盈眶。春節時,她用自己的工資買來面粉、肉和100塊錢現金,送給為過去為村里做過很大貢獻、出過很大力氣的貧困老黨員馬立魁和馬明信,讓他們過了一個幸??鞓返拇汗潯F綍r,她還經常到孤寡老人馬春普的家里,陪他聊天使他開心,還給他解決生活上的一些困難。
村里的婦女李小愛的丈夫在外面當兵,一年才回來一次。她個人的性格內向又不喜歡與人交往,總是與她婆婆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鬧矛盾。婁陽就經常找她和她談心,給她講一些做人的道理和怎樣處理好婆媳關系的做法。婁陽的勸解慢慢的發揮了效力,逐漸改變了李小愛的人生態度和孤僻性格,現在,李小愛和她婆婆的關系相處的十分融洽。使她的婆婆開心起來,她見人就夸道:“人家這城里來的大學生村官的水平就是真中,不但會幫咱們辦好事,還能使人的脾氣變好?!?/p>
由于現在的農村處于一種一盤散沙的狀態,村里現在經常出現打架斗毆現象。去年冬天的一天下午,村里就曾經發生了一場嚴重的治安案件:村民馬保其酗酒后,把馬建利七十多歲的老父親打得頭破血流。馬建利兄弟幾人得知情況后勃然大怒,不聽任何人的勸解。拿著鐵器揚言非要把馬保其打死不可,一場慘烈的人命案即將發生。婁陽得知情況后,一面與與派出所聯系,一邊和村支書等人火速的趕往馬建利的家中,她耐心細致的向馬建利兄弟做勸解工作。經過了兩天兩夜的不眠之夜,婁陽的眼熬紅了,嗓子嘶啞了,最后,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勸說,終于使馬建利打消了復仇的念頭,與馬保其達成了賠償的協議,使事情有了一個滿意的結果,避免了一場刑事案件的發生。這件事情的果斷和圓滿處理,受到了村民的普遍稱贊。
談到她的設想和馬辛莊的發展遠景,婁陽已經開始有了信心和驕傲,她已經把自己當成了馬辛莊的一員。對于,她正在村委會的兩委會的班子成員正在研究和醞釀著馬辛莊的發展遠景,那個村支書現在由馬登祥的大兒子擔任,他告訴我:他們現在就盼著黨的好政策。如果上面能重新讓農村走集體化的道路,群眾還是非常擁護的。這些年,群眾吃了太多單干的苦頭。把道路修通以后,要大力發展規模經營和本村的養殖業、種植業,要啟發和領導群眾向黨中央所號召的農民專業合作化的方向發展。要爭取把馬辛莊重新變成一個堅決走集體主義道路的、讓全體村民共同富裕起來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希望他們的努力能得到上級領導的支持,能得到村里老百姓的擁護,也更能得到中央的正確的方針路線的幫助?! ?/p>
毛澤東主席說過:“路線上個綱、綱舉目張。”這話什么時候都不會錯的,如果我們的體制和發展方式有問題,生產關系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光靠基層干部的努力是遠遠不行的。小崗村的下派支書沈浩的猝然去世就是例子。但愿那樣的悲劇以后永遠再也不好發生?! ?/p>
廣大的人民群眾也永遠不會忘記這些為他們做出了卓越貢獻的大學生村官們,因為這些大學生村官們所從事的事業是與人民的事業密切相連的。這段轉型期的歷史將是一段不平凡的歷史,它將可能會彪炳于中華民族的歷史史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