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榮,他是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一個普通的學生,曾經武大三農協會主席,舉辦過110 多場講座。(武大大二學生白手辦起"百家講壇"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1/200805/40266.html)他的講座分三個系列“珞珈三農”,“中國改革30年”,“未來中國50年”,咋一聽這題目,并不以為然。等到聽一場講座之后,才發現講座搞得有聲有色。他邀請了一系列中國最杰出的專家學者和名人,我們了解到的有:華中科技大學“四大才子”之一 姚國華,湖北省農業廳副廳長徐長堤,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秘書長溫鐵軍,原武漢大學校長中國大學教育改革的先鋒劉道玉,著名經濟學家左大培等等,幾乎每一場都是國內一流的專家學者。沒有錢,沒有經費,所有的活幾乎都是他一個人干,他為了講座耗盡心血。我們曾經在和他交談中了解,他內心中有一種渴望,追求大學的精神,那種學術自由,思想活躍的大學精神,他希望能夠在武漢大學實踐自己的這一理想。曾經和他一起拜訪過武大的老校長劉道玉,一位退休在家仍舊不忘為大學教育建言獻策的老校長。在張學榮的思想中,流淌著和普通的大學生不一樣的東西,一種自由馳騁的思想。
理想有情:學榮你好!感謝你在百忙中能抽出時間接受我們的采訪。
理想有情:你老家哪里的?
學榮:青海。
理想有情:那挺遠的,不?;丶野??
學榮:每年回一兩次,不過每次回家都是呆幾天,然后就回學校忙演講的事情了。
理想有情:你家有幾個兄弟姐妹?
學榮:一個姐姐,已經結婚了。還有一個弟弟,讀初三。
理想有情:你弟弟成績還好嗎,聽話嗎?
學榮:恩,成績挺好,在班上前幾名,也比較聽話。
理想有情:你父母支持你做這個事情嗎?
學榮:他們不知道。呵呵,所以在他們眼里,我還是個“好孩子”。
理想有情:你父母都是干什么工作的?
學榮:他們都是地道的農民。
理想有情:青海那邊也挺苦的吧?
學榮:是啊,從小吃苦長大的。以前都要翻過高高的山去上學。
理想有情:那你原本怎么會選擇衛生管理專業。
學榮:高考時本來報的是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專業,后來被調劑到這邊的。
理想有情:你在武漢大學很多人心中小有名氣,有比較多的粉絲,甚至包括一些研究生。講座也搞得很有水平。最初激發你去辦這一系列講座的動力是什么?聽說是為了爭一口氣,是這樣嗎?
學榮:是的,當時只是一時沖動。后來慢慢成熟,到了大二以后就成熟多了。
理想有情:你們演講的頻率大概是多少?
學榮:每周3-4場。
理想有情:其實一周一場的頻率就已經很高了。
學榮:你知道,武大有幾萬學生,要讓大家都能聽到感興趣的演講,就得增加演講的頻率。
理想有情:你們演講主要是什么主題?
學榮:今年主要是做了一些關于啟蒙、三農、以及改革開放30年的主題。
理想有情:邀請演講老師的事情主要是你負責嗎?
學榮:是的。
理想有情:你感覺累嗎?
學榮:很累,但也習慣了。不過身體感覺受不了,不如從前。
[學榮日志]今天早上換了一雙一直很少穿,只在打球的時候穿的鞋子,因為這學期的第四雙皮鞋已經徹底斷了,看著連鞋柜都容不下的那些已經破了的鞋子,很舍不得扔,留著,作為這一段時光的紀念。
[學榮日志]回首走過的路,我不知道怎么形容,看著腳上的傷,突然想起例會上副主席的一句話:誰要想和張學榮一起搞講座請先準備幾雙高質量的鞋子。
[理想有情注]很多公益組織的負責人都很累,因為這不是一個商業性的組織,可以要求下屬去做什么,他們也往往都不喜歡頤指氣使地要求別人去做什么,因此很多責任都得自己去承擔。對于演講而言,不僅僅是聯系演講人(雖然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宣傳、會場布置、場地申請、外聯等等,都是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準備的。但很多時候,這些責任可能都落到了他一個人身上。是的,這是一個組織本身的建設問題,但很多組織都面臨著這樣的問題。
理想有情:你是怎么確定講座題目的?
學榮:我先查閱一些權威的書籍,了解他的基本觀點,根據他們的學術觀點選一個比較好的題目。
理想有情:這樣難度真不小,需要很多的見識。那你是如何邀請這些名人的呢?
學榮:打電話,一遍不行就再打一遍直到老師答應。有朋友問我,是不是我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我能請到那么多名人,我告訴他,堅持到最后一分鐘!【張學榮在邀請溫鐵軍的時候,一共打了18個電話。】
理想有情:你們辦講座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學榮:一是申請講座的困難,講座必須簽字才能辦。有些人一看到這一系列講座的名稱,就以為要搞反動。當然,學校沒有資金支持,這也限制了講座的開展,我們搞講座沒有付過老師一分錢,這讓我時常感覺內疚。
[學榮日志]昨天,為今天下午任劍濤老師的講座忙了一天,忙著審批、忙著聯系去接他的車子,甚至在猶豫他的講座結束后該不該請他吃飯,想請他吃,因為太應該;又不敢,因為小觀園實在有點貴,而我們一份經費也沒有。
[學榮日志]劉墉的講座至今一分經費都沒有,因為我們也要考四六級,我們也要復習,今天下午的講座我沒有通知我們部大二的來,因為他們馬上要考四級,這個部門耽誤他們的已經夠多了;雖然,我自己也要考,但是,我不能讓他們和我一起在英語考場上犧牲掉。
理想有情:你剛從外面回來吧?
學榮:是的,去機場送老師。
理想有情:辦了這么多期了還是你一個人負責?
學榮:是的,重要的問題是下面的同學,07,08級的同學工作能力沒有我們那時候強。
理想有情:你的日志上坦言,你的下屬的每一個進步都讓你欣慰。
[學榮日志]最讓我感動的是,昨天晚上10點多申結純主動問我明天講座的開水怎么辦,雖然只是一個小問題,但至少他們在成長。
理想有情:你“改革開放30年”系列講座最后出版出來了沒有?其實我們都希望一睹為快。
學榮:沒有,最后只印了一些內部的小冊子。
理想有情:是什么問題?好像聽你說過,申請了基金,應該不是資金的問題吧。
學榮:是出版本身的問題。
理想有情:那太可惜了!你還說起過,關于劉校長的資料,你都整理好了嗎?
學榮:沒有,只整理了一部分學術文章。希望畢業之前多整理一些。
理想有情:你為講座的付出可謂嘔心瀝血,你日志上坦言曾為講座吐過血,這也讓我們這些從事公益的人感慨。講座和成績間一定有沖突。你在學校的成績怎么樣?
學榮:一般吧,不過像“保研”,“獎學金”這些就都與我無緣了。想起以前讀書時都是第一名,還是很感慨。
[學榮日志]昨天晚上和一位很牛的學姐在湖濱食堂簡單地聊了幾句,關于考研、關于六級、關于西部計劃,回去之后在寢室,在被窩里經過了一陣盡情地淚流滿面后,鼓足僅有的那么一點勇氣告訴自己:我的翅膀并沒有斷掉,我還能飛翔!
理想有情:以后準備干嘛呢?
學榮:考武大政治學的研究生,或者去北京的一些NGO工作,工資清貧一點也沒關系,關鍵是能靜下心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理想有情:可能主要會關注哪些方面呢?
學榮:還是對教育方面比較感興趣。一個是公民教育。因為民主需要靠大家爭取,政府不會主動讓給大家兌現。而現實的情形則是大家對此很冷淡,或者說是絕望吧。要么走極端,要么徹底不聞不問。
理想有情:柏楊在《丑陋的中國人》中說:“中國人不曉得什么是自己的權利,也不曉得保護自己的權利,每遇到一件事情發生,總是一句話:“算了,算了?!薄八懔怂懔恕彼膫€字,不知害死了多少中國人,使我們民族的元氣,受到挫傷。我假如是一個外國人,或者,我假如是一個暴君,對這樣一個民族,如果不去虐待她的話,真是天理不容。這種神經質的恐懼,是培養暴君、暴官最好的溫床,所以中國的暴君、暴官,永遠不會絕跡。”
學榮:另外,我想推行一種公務員企業培訓,用培訓企業人員的思維來培養公務員。一方面是可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是公務員自己的系統內培訓必然會缺失一些重要的品質。
理想有情:你對政治很感興趣嗎?有時政治很可怕。
學榮:我所指的政治并非政治斗爭,而是指通過公民教育推動社會的逐步改良。我準備修政治專業,中國當前的社會現實其實給這方面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豐富材料,如果我做畢業論文的話,就準備做“黑社會與中國社會的關系”。
理想有情:希望你能考研順利!注意身體!
學榮:謝謝!有機會再敘。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時不我待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