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院慶五周年院長講話到最近學院的一系列超常行為,以及最近課堂上,總是在強調一個問題:拿這么多錢不上課,你能學到什么?你能對得起誰?我就問了,你們收我們這么多錢你能教會我什么?我們上課能學到什么?你們對得起誰?
之所以大家不來上課是為什么?假如各位老師能充分的調動同學們,激發學生對這們課的興趣,激起同學向你們求知的欲望。難道我們不去聽啊!?再說了你們講的都是什么啊!?那么大一個教室,你認真看看有幾個聽課的啊!?那些聽課的他們聽懂了什么?學會了什么?弄明白了個啥?去上課無非是能拿個好的平時成績,弄點獎學金,真正的呢?真正的內涵在哪?大學的意義何在?
還有,不要總說同學們大家交這么多錢不學習,同學們交這么多錢給你們?你們都做什么了?白宮似的教學樓吧!并沒有用到學生的學習上吧!你們一下子萬丈高樓拔地而起,白花花的銀子沒了,誰來買單?還不是學生么?你們招生的目的是盡快賺錢,所以就無休止的括招。你們有那么多教室和老師么?你們收了學費用到同學們的學習方面了么?目前的這些老師都是什么水平?有幾個合格的。真正想去做點學問的那些老師呢?在沈師行么?沈師不行,因為某院長已經說了,我們學院是教育單位,不搞學術研究。勸那些想做點學問的老師換個地方吧。
我覺得作為老師你們因為同學不上課而罵同學沒有責任心,對家長不負責完全是你們自己的無知、無恥、不害臊。就像是同學們在不知要買的東西是什么的時候先付費,不管貨是什么,同學們都必須要接受,同學們若是不要就是他們對不起他們的家長,對不起他們的學費,就是浪費成本。但是學經濟的都知道成本就是機會成本這個概念,它分為顯性成本和隱性成本,但是老師總忽略時間這個隱形成本。交的錢都已經是沉沒成本了,在這個教育制度下,做為學生我們是弱勢群體,我們不能找你們退錢(學校有規定),也不能輟學(成本那么高的目的還不是一個學位證),但是我們選擇不去上課還不行么?我們逃避還不行么?沉沒成本了,沉沒就沉沒了吧,沒必要為大凡的牛奶哭泣(有位老師是這么講的)明明我們花的錢的結果是一堆發霉的饅頭,我們可以選擇不要么?點名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你有計策,學生們還是會有對策的。
老師們,你也知道,好多時候同學們一上課就睡覺,不上課就在寢室或是睡覺或是玩玩游戲。殊不知睡覺,玩游戲都是在特別無聊的時候才摸索的,游戲就是幫助同學們打發時間的。同學們無聊到去玩游戲、去睡覺也不想去上課,足見你們的課堂是多么的無聊啊。各位老師,各位學院領導,你們該反思下自己了吧。還有點名更不助于學生與老師建立愉快的師生關系了啊。更是也解決不了問題啊。
還記得 張五常 先生(盡管我最近也比較鄙視張五常,但是這句話是對的)曾經寫過一篇文章,描寫他的課堂。簡單的經濟學原理。他寫道:我的課從來不點名,也從來不按照講義的內容去講。但是他的課堂為什么就人滿為患呢?難道是天生的?是不是還是應該反思下。
你可以沒有張五常的“才華”,但是你也應該逐步豐富自己的思想,在講課的時候不要總是按照PPT的模式。我們想的是學習,不是說老師對PPT的膜拜,也不希望老師成為一種工具。
(還記得王院長在一次大會上說他的課也有人敢逃,還好意思說,你的課怎么了?你講的什么啊?他們若是不聽會損失什么啊?損失的成本是一節課的學費還是錯過了接受你的知識?想不鄙視你都難啊?)
談了這么多問題也該給老師們支支招了,可能學生無能還不能給你們一個很好的策略,但是可以給你們些建議啊:
第一:盡快廢除點名制度,成立一個部門監督老師。而不是給老師足夠的權利讓學生的掛科只是他一句話的事情。老師的優略根據老師上課的氣氛和到的學生人數為考察方式的一方面。而不是讓他點名批評學生。這樣他們就會認識到現在課堂的不足,以后逐漸的改善自己。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態勢。
第二:加 強 老師的學習,不僅僅是怎么能升官,升級的學習,而是在自己思想的升級,不是學歷上的。
第三:逐步建立完善的制度,任何一種新的方式都需要制度的逐步形成,開始肯定比較困難。舉步維艱啊。
但是這種改革一旦成功,這種制度一旦形成,沈師,商學院將成為第一個吃這個蛋糕的學校,全國就會關注。中國大學教育的命運將從沈師開始,將從沈師的上課制度方式引用到全國的大學,但是除了軍校。軍校不適合。中國大學教育改革將從沈師開啟,到時候沈師模式將成為百度點擊率最高的詞,哈哈、大家的命運也會因此改變。
改革吧。等著呢。全中國的人民都在盼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