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聳立在累累白骨上的帝國大廈,從頭到腳都散發著血腥味。以自由女神名義進行自由殺戮,是美國一以貫之的強盜邏輯。從某種意義上說,美國歷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戰爭史。這個一邊高唱贊美詞一邊在反人類、反人權方面無所不用其極的“燈塔國”,越來越成為世界上最大、最邪惡的恐怖組織。今天的美國,為實現其金融殖民帝國的夢想,維持霸權紅利,滿世界點燃戰火,已成為全世界的戰爭公害。以上帝選民自居的美國與其他國家和民族的較量,絕不是文明的沖突,而是文明與野蠻的對決。對傾力打造“全球快速打擊系統”的美國,必須“丟掉幻想,準備斗爭”!這朵用人類鮮血澆灌出來的“文明之花”,終將因無法再吸食到更多的鮮血而凋謝——這是美帝國逃脫不了的宿命!
正文:
聳立在累累白骨上的帝國大廈,從頭到腳都散發著血腥味。在崛起的道路上,美國恰似一臺高速運轉的戰爭機器。自1776年立國至今,這臺戰爭機器從未熄火。根深蒂固的戰爭文化,使得武力已不再是迫不得已的最后選項,而越來越成為第一選擇。正因如此,美國歷史上從未出現過一位和平總統。以自由女神名義進行自由殺戮,是美國一以貫之的強盜邏輯,以致從某種意義上我們不得不說,美國歷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戰爭史。這個似天堂更像地獄的國度,這個一邊高唱贊美詞一邊在反人類、反人權方面無所不用其極的“燈塔國”,越來越成為世界上最大、最邪惡的恐怖組織。今天的美國,為實現其金融殖民帝國的如意藍圖,維持霸權紅利,滿世界點燃戰爭火焰,已成為全世界的戰爭公害。以上帝選民自居的美國與其他國家和民族的較量,絕不是文明的沖突,而是文明與野蠻的對決。今天,面對為謀求世界霸權而熱衷于建立“全球快速打擊系統”的美國,必須針鋒相對,有效制衡!以全人類為放牧目標的“牧人”者,定期“剪羊毛”的日子即將終結!這朵用人類鮮血澆灌出來的“文明之花”,終將因無法再吸食到更多的鮮血,無可奈何花落去——這是美帝國逃脫不了的宿命!
一
帝國大廈:聳立在累累白骨上的建制
相對獨立發展的美洲文明之花,自歐洲殖民者“發現”新大陸開始,備受摧殘。當信仰基督教的清教徒踏上美洲大陸時,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在饑寒交迫、走投無路時,樂善好施的印第安人雪中送炭,給他們奉送上生活必需品,還手把手教他們狩獵、捕魚和玉米、南瓜等種植技術。受印第安人接濟的殖民者得以幸存下來,但這些劫后余生者的“感恩節”感謝的卻是上帝。只有這樣,對曾經的恩人反戈一擊時才能心安理得。從強盜邏輯出發,殖民者認為從印第安人手中所奪取的美洲土地,是上帝賜予基督徒的應許之地,是殖民者的“迦南”。經過如此自欺欺人的宗教忽悠,屠滅美洲原住民被包裝成上帝的旨意,看似兇殘的殖民者不過是照章辦事。自以為肩負播撒基督文化火種、征服落后文明、救贖其他民族使命的盎格魯—撒克遜白人,有了喘息之機后,立即鳩占鵲巢,對美洲的真正主人及其文明展開了釜底抽薪式的滅絕運動。
對殖民者來說,小規模且常常受到宗主國約束的殺戮遠遠不夠,他們需要大開殺戒———這也是美國獨立戰爭的真正原因。為了隨心所欲地掠取印第安人的土地,為了不再繼續同宗主國分享既得利益,北美13個殖民據點的殖民集團,起而反叛自己的宗主國。包括“開國三杰”華盛頓、杰斐遜、富蘭克林在內的非法西進的利益攸關者,都是最為狂熱的鬧獨立者。1776年7月4日,在賓夕法尼亞召開的第二次大陸會議上,13個殖民地代表一致通過《獨立宣言》,決意脫離英國而獨立。在獨立戰爭中,有美國國父之稱的大陸軍總司令、首任美國總統華盛頓,命令對印第安人斬盡殺絕。他認為印第安人與狼形異而質同——兩者雖然在“形狀上不同”,但“都是掠食的野獸”。穿用印第安人皮做成的長筒靴,是他最大的嗜好。可見,完全出于少數殖民者極端一己之私的獨立戰爭,絕非義戰,而是為了肆無忌憚、毫無約束地屠戮印第安人并占有他們的土地。美國建國之后,完全繼承了先輩的血腥衣缽,立即啟動了規模空前的大屠殺行動計劃。擺脫了所有羈絆的美國,成功修正了英國的漸進式殖民方略,以所謂“西部大開發”的名義向北美中西部大肆開疆拓土,推行全民皆兵國策,瘋狂殺戮土著居民。對西進路上的“絆腳石”,流行的口號是:要么根除,要么驅逐!
經過幾代人上千次規模以上持續不斷的屠戮,美國人如愿以償地把從大西洋到太平洋之間廣袤的北美大陸據為己有,并幾乎將原主人斬盡殺絕。史載: “1000次以上的軍事沖突,許多都是殊死的戰斗,聯邦軍隊損失很小。所有這些戰斗的目的,都在于無情地把印第安人從農場主、勘探者和鐵路建設者所覬覦的土地上趕走。 ‘除了死掉的印第安人,沒有一個印第安人是好的’,菲利普·謝里登將軍這樣地喊叫道。”法國作家托克維爾在所著《論美國的民主》一書中,曾無情披露貝爾在面對印第安人詰問時的陳詞: “盡管我們描述的這個廣袤地區當時住有許多土著部族,但是仍然可以有理由說,在它被發現的時候還是一片荒涼。印第安人雖然占據在那里,但并沒有擁有它。人要靠農業來占有土地,而北美的先民卻以狩獵為生。……上帝在把他們安置在新大陸的富饒土地上時,似乎只給了他們暫時的使用受益權。他們住在那里,好像是在等待別人到來。……總之,整個這片大陸,當時好像是為一個偉大民族準備的空搖籃。”既然美洲大陸是上帝專為美國人及其先輩量身定制的“空搖籃”,那么,強占地盤并進行慘無人道的種族滅絕,用血與火書寫“好印第安人是死去的印第安人”的歷史,便被粉飾為一個順理成章的物歸原主過程。據估算,當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時,約有8000萬印第安人在今天的美國、加拿大的土地上生活。到20世紀70年代,被強制分割居留在美國所有偏僻“保留地”里的印地安人總人口已經銳減到不足80萬人,99%慘遭屠殺。這些歐洲叛逆者在美洲大陸上建立的新帝國,是在原住民余溫猶存的尸骨上堆砌的。他們,分明是一群來自地獄的為禍人間的惡魔!對此類“食人族”的暴行,馬克思不無諷刺地怒斥: “英國議會曾宣布,用警犬捕殺和剝頭蓋皮是‘上帝和自然賦予它的手段’。”
二
帝國歷史:一部血淋淋的戰爭編年史
從獨立戰爭至今,美國第一國策是:戰爭或準備戰爭。據不完全統計,立國不到兩個半世紀的美國,竟然打了222場戰爭。在244年的美國歷史中,僅有21年沒有戰事。從立國之戰、稱霸之戰到意識形態之戰,再到星球大戰、爭霸太空,制造戰爭并制勝戰爭,幾乎就是美國歷史的全部。這個綁在戰車上的年輕國度,演繹了一部血淋淋的戰爭編年史:1775-1781年的美國獨立戰爭;1812-1815年的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1822-1847年通過戰爭建立利比亞殖民地;1846-1848年入侵墨西哥(通過美墨戰爭奪取了墨西哥2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1861-1865年的美國南北戰爭(又稱美國內戰); 1866年、1867年、1871年三次侵犯朝鮮;1893-1902年入侵并最終吞并夏威夷群島;1898年的美西戰爭;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3年策動巴拿馬政變,并在脫離哥倫比亞而獨立的巴拿馬駐軍;1906年入侵并占領古巴;1915年入侵并占領海地;1917-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1942-1945年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啟太平洋戰爭,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1947-1991年的美蘇冷戰;1950年6月派第7艦隊入侵臺灣海峽;1950年8月派13航空隊入侵臺灣; 1950-1953年的朝鮮戰爭; 1958年7月第6艦隊45000人入侵黎巴嫩; 1959年4月入侵古巴;1960年2月美國陸戰隊以休假為名入侵并占領多米尼亞,多總統被刺身亡;1960年7月入侵剛果并殺害非洲著名黑人領袖盧蒙巴總統;1961-1975年的越南戰爭;1961年入侵老撾;1962年10月封鎖古巴; 1965年入侵多米尼亞; 1970年入侵柬埔寨; 1971年4月入侵也門; 1983年10月入侵格林納達; 1987-1988年襲擊伊朗;1986年3月入侵利比亞;1989年襲擊利比亞飛機;1989年侵占巴拿馬;1990年6月3日“利刃”刺向利比里亞;1991年的海灣戰爭;1992年的科索沃戰爭;1992-1994年干涉索馬里;1999年空襲南聯盟,借機炸毀中國大使館;2001年10月7日開始的阿富汗戰爭;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又稱第二次海灣戰爭);2015年攻擊敘利亞。
通過以上掛一漏萬的美國戰爭編年簡史,不難發現:自1776年以來,美國進行戰爭的年代占93%,和平年頭只有21年;美國歷史上沒有一位和平總統,迄今為止的所有總統都血債累累,至少參與或發動過一場戰爭。
美國在崛起的道路上,滿手血腥。縱觀美國發動或參與的戰爭,大致可分為如下類型:
(一)立國之戰
為了掙脫宗主國的羈絆,自由地占有北美大陸, “收回”更大的“天定”產業,13個殖民點的殖民者決意為獨立而戰。在獨立戰爭中,美國軍隊一方面同宗主國開戰,一方面獵殺印第安人。許多印第安部落首領清醒地意識到,謀求獨立的殖民者將比宗主國更加殘暴,如果成功獨立,印第安人將面臨滅頂之災。因而,大多數印第安部落選擇站在宗主國一邊。這樣,美國向南、向北、向西三個方向迅猛推進時,不僅痛擊束縛自己在北美縱橫馳騁的宗主國,而且對印策安人加大了清洗力度。那些被后世美國人奉為英雄的領袖們,歷史地成為屠殺印第安人的先鋒。為了夯實立國之基,華盛頓、杰斐遜給所屬部隊下達了多項滅絕印第安人的命令。
在絕殺土著民族的過程中,一個新的更野蠻的“文明”由此誕生——這成為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完美注腳,也是后來希特勒和希姆萊在制定法西斯種族滅絕計劃時的典型范本。
(二)開疆之戰
一部美國開疆史,同時也是長達一個世紀的侵略戰爭史。美國立國之后,20多任總統前赴后繼地展開了對印第安人的血腥屠殺。南北戰爭后,實現了政治統一的美國,為西進運動提供了強大動力。美國統一后林肯頒布并推動施行的《宅地法》,為屠殺印第安人的新高潮推波助瀾,無數印第安人村居一夜之間變成鬼域,許多成建制的印第安部落幾周內便被從地球上抹掉。在平叛南方各州時因實行“三光政策”而成名的內戰英雄威廉·謝爾曼將軍,狂妄地咆哮道:今年我們如果多殺一點,那么明年要殺的人就少了一點——反正他們遲早要殺掉。被美國歷史教科書美化成拓疆者、戰士、民主主義者、人民代表的“屠夫總統”杰克遜,是一位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急于西進的杰克遜為了把“盜匪” “從地球上被掃除干凈”,“敦促他的士兵殺死婦女和兒童。不這樣做就相當于追趕‘一頭在崗上的狼而不首先知道它的洞穴和狼崽在哪里’”。1844年美國第11任總統詹姆斯·波爾克的競選主題是:征服西部,以履行美國“天定使命”。1892年,經過千余次規模以上戰爭,基本完成了滅絕印第安人的既定作戰任務,美國領土在滾滾硝煙中從大西洋西岸推進到太平洋沿岸,從偏居一隅的13州擴張成一個擁抱兩洋的大國。
在開疆過程中,美國一步步地蠶食周邊地區。1846年,美國無端悍然挑起美墨戰爭,逼迫墨西哥政府割讓加利福尼亞、德克薩斯、新墨西哥三州共計23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便是后來的加利福尼亞州、猶他州、內華達州、新墨西哥州、亞利桑那州的大部分以及科羅拉多州、懷俄明州的一部分。
洞察美國人陰謀的利留卡拉尼女王,面對美國的淫威,喊出了至今仍然回蕩在夏威夷上空的口號:夏威夷是夏威夷人的夏威夷!經過長達半世紀的殖民統治后,夏威夷成為美國星條旗上第50顆帶血的星星。其實,合眾國星條旗上的每一顆星星,都有冤深似海的歷史,都是屠殺、血腥與罪惡的寫照!
(三)稱霸之戰
戰爭,是美國稱霸的秘笈。第二次世界大戰給美國提供了一個走上世界舞臺中心的絕佳機會,經由此戰,美國樹立起震撼世界的形象。二戰以后,美國以“世界憲兵”身份,打著維和的旗號,駕駛著殺氣騰騰的戰爭機器橫沖直撞,進行海外干涉達幾十次之多。可以說,二戰后世界上絕大多數戰爭都是美國直接發動或間接挑動的。在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空中力量、最龐大的航母編隊、最先進的激光制導武器的美國面前,整個世界就像一個打擊目標。
在制造戰爭借口方面,美國歷來擅長隨心所欲。冷戰結束后,為了獨霸世界,按照自身意圖重塑冷戰后的世界格局,確保對世界的生殺予奪之權,美國仍然不斷制造假想敵,通過戰爭進行有利于自己的戰略安排。
(四)意識形態之戰
美國深知,充滿硝煙的軍事行動不是鞏固美國領導力的唯一內容。因此,在沒有硝煙的意識形態戰場上,美國也四面出擊。美國的意識形態,簡單說來,就是對內維護1%對99%的統治、對外確保美國優先的政治經濟制度建構的價值認知。作為被資本家大財團牢牢控制的資本主義國家,美國的意識形態戰爭也必須服務于大資本家聯合體。具體說來,美國進行意識形態戰爭的目的,在于不斷實現資本大佬的利益最大化,確保資本家聯合體不勞而獲的政治經濟制度安排永世長存。針對價值觀不同的目標國的具體國情,通過意識形態領域的一系列“組合拳”,將強國打軟,將大國打散,將弱國打殘,為洛克菲勒、摩根士丹利、羅斯柴爾德等資本大鱷進入目標國吸血鋪平道路。
(五)星球大戰
從背槍執斧在殺伐中西進的全能戰士,到武裝到牙齒的陸上“巨獸”,美國陸軍霸氣十足;從木船到鐵甲艦,再到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裝備最好的航母戰斗群,美國海軍橫行無忌;從早期噴氣飛機到五代戰機、隱身機,美國空軍傲視蒼天。從戰爭中一路走來的美國,還在創造著新的戰爭形態。
從戰爭空間看,美國正在拓展戰場場域,外太空即將成為美國的角斗場。1983年3月23日,時任美國總統里根發表電視講話,首次提出了震驚世界的“星球大戰計劃”。美國“星球大戰計劃”絕不只是傳說,而是真實的戰爭預案。隨著蘇聯解體,美國的“星球大戰計劃”也相應宣告終止。有人據此想當然地推測:所謂“星球大戰計劃”是美國為拖垮蘇聯而設計的騙局。其實,這是典型的倒因為果。曾經,美國空軍參謀長古德芬公開宣稱,美軍應將太空視為一個正常的作戰領域。他還積極向時任特朗普總統提出放寬對部署和使用太空武器的限制的建議。
三
帝國定制:美國為什么如此酷愛戰爭?
美國為什么如此熱衷于戰爭?美國之所以好戰,一言以蔽之:美國需要戰爭,所以酷愛戰爭。
(一)迅速擴張版圖
古往今來,最大的戰爭紅利是開疆拓土。通過戰爭,可強力拓展生存空間,以確保本民族繁衍生息所需的土地和資源。今天的美國版圖,全是通過戰爭侵占來的。從先祖在馬薩諸塞的一小塊棲息地到獨立前的13塊殖民地,從獨立時的13個州到今天的50個州,美國的每一寸國土,都是經由戰爭獲得的。
(二)收割戰爭紅利
戰爭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紅利,因此,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就歷史地成為美國屢試不爽的戰爭經濟學。美國,成功地把戰爭做成了一樁劃算的買賣,一筆財源滾滾的生意。對視戰爭為生意的美國來說,誰勝利無關緊要,重要的是哪一方勝利對自己更有利。一戰和二戰,美國兩次準確地押中了賭注,帶來了巨大的戰爭收益。美國之所以“兩年一小打,五年一大打”,越戰越亢奮,看好的正是戰爭經濟增長極。大戰在即,美國總統在精心盤算著選票的流向,智庫忙著比較代價與收益,硅谷則打響了以高科技換取戰爭財的小算盤,媒體忙著謀劃吸引眼球的名檔,軍火商在靜觀新式殺人武器的投入產出比——這就是美國基于利益籌算的戰爭百態。
一個雞犬不寧的世界,符合美國的利益。國際局勢越動蕩,軍火貿易越火爆,沖突各方就越離不開美國的控制!通過不斷挑起戰爭,把整個世界弄得動蕩不安,然后渾水摸魚,勝敗通吃,在全世界“剪羊毛”,已成為美國的輕車熟路。
(三)維持霸主地位
立國以來,美國僅僅用了一個世紀,即以血與火確證了自己在美洲的霸主地位。然而,對奉行叢林法則的山姆大叔來說,稱霸美洲只是一個“小目標”,世界霸主的寶座才是真正的目標所在。二戰確立的國際格局,使美國夢圓霸權路。通過戰爭獲得的霸權,似乎也必須通過戰爭來維系。1950年,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編寫的第68號備忘錄,對杜魯門主義的目標有如下闡釋:防止地緣政治意義上的歐亞大陸在任何一個非美國的國家帶領下團結起來;對這一地區進行經常性的瓦解,以防止出現不利于美國的聯合;確立美國在歐洲大陸長期的政治、軍事存在,擴大美國勢力范圍以及門羅主義在大西洋對岸的作用半徑;鑒于蘇聯在歐亞大陸腹地占據軸心地位,必須摧毀和肢解蘇聯;確立美國在歐亞大陸對歐亞所有國家的絕對優勢。
(四)確保美元霸權
為美元而戰,保護金融殖民體系,構成美式戰爭的全部秘密。濫印鈔票,用沒有黃金背書的紙幣去搜刮全世界,是美國的致富之道。超強的軍力,是美國能夠用印刷成本只有4美分的綠紙換取票面顯示的貨真價實財富的保證。
二戰后,在自由主義的輕歌曼舞中,美國主導建立了極端不公平的國際秩序。1944年,美國經由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美元霸權,使美元成為世界貨幣,美國則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這一體系的實質是:全世界的貨幣鎖定美元,而美元鎖定黃金。1971年8月15日,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正式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標志著布雷頓森林體系從此瓦解。在此情況下,美元的印刷毫無節制,美國政府用沒有黃金背書的紙幣占盡了全世界的便宜。1973年,為了降低美元信用下降的風險,在美國的運作下,石油交易與美元掛鉤,美元成為全球石油資源唯一的計價和結算工具。自此,美元信用與全球能源需求掛鉤。隨著國際市場石油需求量的加大,對美元的需求也急速上升,在貨幣博弈矩陣中,美元再次擁有了無可比擬的優勢。美元與黃金脫鉤,使美國竊取了無限鑄幣權;美元與石油掛鉤,又激發了世界對美元的無限需求。至此,美國精心設計的新型帝國范式——金融殖民帝國已初見端倪。這就是目前世界上仍然在通行的荒唐邏輯:因為美元是世界貨幣,所以世人要接受美元;而美元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貨幣,是因為大家都接受它。建構美元霸權是美國實現全球金融霸權的必由之路,而石油交易只能用美元結算,則是奠定美元霸權的基石。美國從全球石油交易中收割美元紅利,坐享其成,抽取鑄幣稅。
為了擴張金融霸權,美國按照自由主義原則建立的全球產業鏈,美國高居頂端,發達國家次之,第三層是中等發達國家,廣大的發展中國家則被牢牢釘在產業鏈最低端。位居產業鏈頂端的美國和緊跟其后的西方國家,依靠對高科技與金融的壟斷,賺取高額壟斷利潤。
為了用產業鏈計劃套牢各國,美國在全世界掀起了一場堪稱“完美風暴”的全球化運動,在紙幣美元基礎上建起了一個神經末梢無限延伸的金融帝國。金融帝國通過令人眼花繚亂的金融創新和復雜化運作,最終完成財富的大挪移,用廉價印制的美元,竊取別國財富,實現“兩個流向”:美元流向世界,財富流向美國。今天的美國,更像是一個建立在紙幣上的帝國。戰爭,無疑是鞏固這個脆弱的紙幣帝國的秘密武器。
(五)軍工合體怪胎
有學者研究指出: “冷戰后,美國經過四次大的對外戰爭,國內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戰爭利益集團’,這一集團是建立在巨大的‘戰爭紅利’基礎之上的,這包括軍火紅利、重建紅利和政治紅利。”美國金融、石油、軍工等巨頭,基本上靠“戰爭紅利”養肥。盤點一下美國的六大軍工制造巨頭,名副其實的軍工巨無霸洛——馬公司,航空領域的集大成者波音公司,最先進的雷達和導彈制造者雷聲公司,超級航母的唯一承建者格魯門公司,陸海裝備供應商通用動力公司,軍界多元化發展的典范聯合技術公司,哪一個巨頭不是靠戰爭發財!?這個戰爭利益集團篤信軍事凱恩斯主義,歷來主張對外強硬以謀取最大化利益,一旦保守派、強硬派或民粹主義者當政并與金融寡頭、軍工巨頭聯合起來,必然進行戰爭合謀。處在戰爭經濟學流水線上的各方,也能夠各得其所:軍方負責把目標炸成一片廢墟,撈取升職加薪的資本;軍火商乘機發戰爭財;建筑商在硝煙未散的廢墟上進行測繪,成為戰后重建的第一批建筑承包商;商家高價推銷日用品;慈善機構假惺惺地現場慰問難民,全球吸睛。
(六) “美國至上”怪論
美國至上論和天賦使命論,賜予美國對外無休止武裝干涉的精神原動力。許多美國政客想當然地認為,美國的政治制度是世界上最完美的,而皇權統治、政教合一、共產主義等與美國迥異的政治制度,則被視為異端邪說。通過戰爭強行推銷“山巔之國”的所謂“普世價值”,傳布上帝福音,征服愚昧的落后文明,拯救上帝的棄民,剪除政治異己,常常成為發動戰爭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七)頑強侵略基因
美國的尚武傳統可謂源遠流長。他們的先輩當年踏上美洲大陸時,隨身攜帶的就是斧頭與步槍——前者是為了征服自然,后者是為了消滅原住民。美國靠戰爭立國,靠戰爭拓展版圖,靠戰爭確立霸權,靠戰爭全世界“剪羊毛”,即便是解決私人恩怨,也常常選擇決斗……所有這些,塑造了美國民眾頑強的侵略基因。這個屢屢嘗到戰爭甜頭的國度,對戰爭已欲罷不能。
(八)缺乏制衡機制
美國的權力架構看起來很完備,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相互制衡,對戰爭決策權設置了很多約束條件,但實際上根本無法有效遏止戰爭。在面對重大外交變故、應對突發危機時,由于決策時間緊迫、信息不對稱以及對外需要樹立大國領袖的果斷決策形象,預設的制衡機制往往失靈,權力體系中的其他分支缺乏參與決策的話語權,而總統和軍方的權力會迅速放大。按照美國憲法,宣戰權在國會,而在美國發動和參與的戰爭中,除了6次由國會宣戰外,其他皆由總統主導。
四
吸血帝國:絞殺文明的邪惡恐怖組織
曾幾何時,中華民族將太平洋彼岸的年輕國度,冠之以漢語中一個妙不可言的語言文字———“美”。然而,這個我們曾經以為的“美”之國,也是他們自我標榜的“燈塔國”,究竟是自由的標桿,還是絞殺文明的恐怖組織?答案再清晰不過:這個表面上光鮮圣潔的國度,背地里骯臟不堪,五毒俱全。
(一)世界動蕩之源
當年,《獨立宣言》針對阻撓美國獨立的英國人指責道:“他在我們中間煽動內亂。”這話用在美國自己身上,再合適不過。獨立后的美國,特別是發展到金融帝國主義階段后完全變成吸血帝國的美國,一直滿世界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
為了滿世界“剪羊毛”,永久奴役全人類,美國不惜把其他國家打成廢墟,讓本來安居樂業的百姓流離失所。看看亂成一鍋粥的中東和北非就不難明白,為亂而生的美國,容不下一個穩定的世界。美國戰車開到哪里,哪里就會蒙受巨大的人道主義災難。美國還慣于搞政治暗殺和政治顛覆活動,通過在目標國制造動亂來保持自己的戰略優勢。
任何有損于美國利益的國家、組織或個人,都構成美國的敵人。操控美國的戰爭利益集團,已成為世界人民奔向未來理想社會的終極敵人。美國整天舉著打擊恐怖主義的旗號四處征戰,其實操盤美國的戰爭利益集團才是最大、最邪惡的恐怖組織。
2019年6月舉行的圣彼得堡經濟論壇上,普京憤怒地歷數美國七宗大罪:霸權主義破壞人類和平;用美元剝削全球經濟;掀起世界經濟大戰;用強權與武力追求利益;引發數字時代的第一場科技戰爭;自我例外與放任;不公正的制度讓世界惶惶不可終日。普京對美國罪孽的歸納,將美帝國黑社會老大的丑惡嘴臉刻畫得淋漓盡致。
(二)假借自由之名
既當婊子又立牌坊的美國,酷愛戰爭卻又把和平、民主、人權掛在嘴邊;明明是為禍亂世界而生的魔鬼,偏偏要妝扮成天使;一邊以全世界為假想敵,一邊又高唱贊美詞;前腳制造災難,后腳又以自由女神的名義假惺惺地適時送上慈善。這就是兩面美國!
五
戰略對決:文明與野蠻的世界級較量
美式文明——如果不得不以“文明”稱謂的話,是一種野蠻的“文明”。中美之爭,美國和伊斯蘭文明之爭,美國和其他文明之爭,絕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義上的文明之間的較量與沖突,而是文明與野蠻的對決。
(一)野蠻的“美式文明”——一朵用人類鮮血澆灌出來的艷麗罌粟花
美國文明嗎?美國從立國開始,從戰爭中一路走來,通過不斷挑起戰爭而尋求戰爭紅利。雖然美國擁有很高的工業和科技成果,但是這些并不代表美國的文明水準。恰恰相反,這些成果成了美國資本大佬血腥屠殺、野蠻掠奪世界人民的工具。從美國瘋狂占領印第安人家園開始,工業與科技文明成果便成了美國的屠刀,成了屠宰其他文明的工具。實際上,美國既不是一個民主國家,也不是一個自由國度,更不是一個法治之邦,它只是依賴超強武備壟斷了民主、自由和法治的解釋權而已。
(二)文明與野蠻的較量
美國決策層曾公開將中美關系定位為“文明較量”,聲言不惜基于以“與差異巨大的文明作戰”作為對華戰略的指導思想。種種跡象表明,美國正在制定基于“文明沖突”的對華關系框架,以便“為美中文明沖突做準備”。
歷史上無數次的較量、沖突與戰爭,給人類留下了慘痛的記憶。但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一次是文明與文明之間進行的較量、沖突與戰爭。所有的較量、沖突與戰爭,都發生在文明與野蠻之間、野蠻與野蠻之間。從一種文明躍升到另一種更高級的文明,是文明的進步,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文明的較量、沖突與戰爭。世界上并存的各種文明之間雖然存在差異和摩擦,但文明與文明之間更多地是互相學習,互相借鑒,相互融合。各種文明絕不是你死我活的關系,也無須通過血淋淋的較量分出勝負,而是通過文明交流與互鑒,在影響彼方文明的過程中提升自己。
作為用人類鮮血澆灌出來的“文明之花”, “美式文明”為了吸食到更多的鮮血,才以文明為敵,屢屢發起野蠻對文明的暴擊。為了威懾其他文明,盡顯淫威,將整個世界置于野蠻的“美式文明”的有效打擊之下,建立“全球快速打擊系統”成為五角大樓對軍方的新要求。由此可見,所謂“文明的較量”,不過是美國為達到“黃鐘毀棄,瓦釜雷鳴”的目的而杜撰的自欺欺人的借口。
彰顯中國和諧文化內核的中國版全球化——“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等方略,使美國優先的美國版“全球化”相形見絀,更增加了美國的不安。這也意味著“文明沖突論”遇到了真正的對手。以共建共享、共贏共進為指歸的中國版全球化計劃一旦被世界接納,世界政治經濟將變得更加均衡,美國為塔尖的國際產業分工體系勢必分崩離析,也意味著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靠吸食發展中國家血汗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這當然為美國所不容。然而,文明一定戰勝野蠻,包容性的文明更有生命力,這是歷史的規律。在新時代,實為文明與野蠻的較量的美國版“文明沖突”,遭遇中國版的文明對話、文明互鑒以及文明與野蠻的較量。較量無聲,對人類文明卻生死攸關!
六
吸血帝國:絞殺文明的邪惡恐怖組織
美國,成也戰爭,敗也戰爭——先祖在戰爭中登陸,在戰爭中立國,在戰爭中稱霸世界,在戰爭中走向金融帝國主義,也必將在戰爭中走向沒落。這是美帝國的宿命。
(一)金融帝國主義就是戰爭
100多年前,在劃時代論著《帝國主義論》中,列寧以壟斷作為帝國主義最本質的規定性展開對帝國主義的深刻分析和批判,根據發展到壟斷階段的資本主義的本質和規律,給出了帝國主義的歷史地位和宿命:帝國主義是從自由競爭階段過渡到壟斷階段的資本主義,是寄生的、腐朽的和垂死的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必須通過戰爭來維系壟斷地位,列寧據此得出了“帝國主義就是戰爭”的結論。程恩富教授“以列寧的帝國主義理論為基礎,結合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對作為“壟斷資本主義在當代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化條件下的特殊歷史發展階段”的新帝國主義,凝練出五個方面的特征和性質:生產和流通的新壟斷;金融資本的新壟斷;美元和知識產權的壟斷;國際寡頭同盟的新壟斷;經濟本質和大趨勢。
如上所述,已經發展到帝國主義新階段——金融帝國主義階段的美國,主導建構了層級分明的金字塔式世界架構,其實質是位于塔頂的美國和緊隨其后的西方發達國家,對位于中下層的國家實行政治殖民、文化虛無、經濟剝削和金融扼殺的政治經濟體系。美國以武力清障,力挺美元為國際貨幣,為了鞏固美元的強勢國際貨幣地位,迫使歐佩克的石油交易只能用美元結算。這樣,在“全球快速打擊系統”的威懾下,通過發行貨幣,美國不當得利,直接向全世界收取鑄幣稅。注定,這是一個危機重重的畸形架構。挑戰美國霸權和美元霸權者,成為美國的首要懲罰和打擊對象。在“全球化資本主義矛盾和各種危機時常激化”的條件下,維系金融吸血的必由之路就是:戰爭或以戰爭相威脅。
(二)好戰者必亡
犯有史上最大規模種族滅絕罪的美國,從戰爭中一路走來。美帝國以戰立,以戰強,以戰霸,也必將因嗜戰而亡。
除了獨立戰爭、南北戰爭和美墨戰爭外, “東西兩洋,南北不強”的地理格局,加上超強的軍事力量,使美國本土遠離戰火,基本沒有受到戰爭的蹂躪。二戰以來,在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運動的沖擊下,舊殖民體系土崩瓦解,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公平,世界要和諧,越來越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共識和潮流。主權國家不分大小強弱一律平等的原則,作為人類政治文明的基本成果被寫進《聯合國憲章》。多年來,美國屢屢踐踏《聯合國憲章》的基本精神,在國際上背道而馳,逆天而行。就是說,美國已經、正在并繼續用自己的貪婪、血腥和霸道使自己成為地球的公害,人類的公敵,和諧發展的障礙。這個曾經屠戮了許多文明的“美式文明”,終將被真正的更有力量的文明所終結。
(三)落日余暉
看起來, “美式文明”正如日中天,處在金字塔中低端的國家的血液正源源不斷地流向高端,澆灌著“美式文明”之花。這樣的畸形架構之所以不倒,有賴于美國的高科技優勢、金融霸權和超強軍力。一個時期以來,支撐這個國際政治經濟“斜塔”的三根支柱正在弱化:在高科技方面,美國總體上雖優勢猶存,但在許多領域已經或正在被彎道超車,這也是美國扯下遮羞布以舉國之力圍堵華為的真正原因;在金融霸權方面,人民幣、歐元以其良好的信譽逐漸為國際社會所接受,直逼美元霸權;在軍事方面,中國、俄羅斯等國在急起直追的同時,在許多領域開發出足以威懾美國的獨門絕技,完全擁有對不計后果的戰爭狂人進行毀滅性打擊的能力。一旦抽掉了支撐“斜塔”的三根支柱,對“美式文明”完成釜底抽薪式的打擊,“斜塔”傾倒只是時間問題。
自從美國戰爭利益集團來到世間,嗜血的本性從未改變過,變換的只是表現形式。全部美國歷史,就是一部血淋淋的戰爭史——不斷制造緊張局勢,不斷創設敵人,不斷定制戰爭,戰爭機器從不熄火。戰爭,成為美國維持霸權、持續吸血的基本邏輯。美國戰爭利益集團還在荼毒地球生靈的邪路上狂奔,這個世界,需要一份新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宣言!對中國來說,有效反制“美式文明”,既要靠鐵和血,更要靠社會主義!最后,用得著70年前毛澤東為新華社撰寫的有關美國的評論文章的題目:《丟掉幻想,準備斗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