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教員的財政經濟政策

小莊 · 2024-08-01 · 來源:八角樓上|微信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在財政經濟問題上,應以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幫助農民增加生產,然后以百分之十的精力從農民取得稅收。”——《毛選第三卷,開展根據地的減租、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

  一、

  最近很多人都在聊財政經濟政策,好久沒讀《毛選》了,今天我們也來聊聊《毛選》里的財政經濟政策。

  1941年年初開始,陜甘寧邊區和各個敵后抗日根據地進入了一個極端困難的時期,有多極端呢?用當時教員的話來說:

  “我們曾經弄到幾乎沒有衣穿,沒有油吃,沒有紙,沒有菜,戰士沒有鞋襪,工作人員在冬天沒有被蓋。”——《毛選第三卷,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

  這種物質方面的困難也反映在財政問題上,尤其是陜甘寧邊區的財政。在1940年之前,雖然財政也困難,但是精打細算,尚可維系,甚至年底還有點結余,比如1938年結余10.3萬元,1939年結余8.4萬元。但是1941年,財政虧空一下子就達到了567萬元。

  其結果就是邊區幾萬軍隊和工作人員的生活費和各種經費嚴重供給不足,處處缺錢,陜甘寧邊區是這樣,其他敵后根據地情況也差不多。

  財政困難這事兒,不管在任何一個歷史時期,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因為不管是公眾支出,還是公務人員的工資,又或者像今天普遍的國家都存在的養老、教育、醫療等方面的支出,都需要巨大的財政供給。雖然不同歷史時期缺錢的地方不同,但是缺錢的后果都一樣,哪里缺錢,哪里就容易癱瘓。

  當時邊區和敵后根據地缺錢的原因是什么呢?

  主要有兩個:一方面是日軍在這一時期展開了對敵后根據地最為殘酷的“三光政策”,另一方面就是國民黨政府對邊區和根據地的軍事封鎖、經濟封鎖。

  國共合作期間,國民黨兩次主要的反共高潮都發生在這一時期。從1940年開始,為了對邊區實行經濟封鎖,國民黨政府不僅停發了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時應發的軍餉,而且還派軍隊在進出邊區的大小路口,設立哨卡,構筑碉堡,設置重重封鎖線。一邊是不準邊區的農副產品向外輸出,另一邊又是禁止國統區的物資,特別是棉花、布匹、糧食、藥品、火柴、電訊器材等物資進入邊區,這些操作可以理解為高度升級版本的貿易戰。

  正是因為國軍和日軍突然地“聯合”起來,對我們的根據地進行了殘酷的軍事圍剿和經濟封鎖,因而導致了陜甘寧邊區和各根據地一時之間陷入極大的經濟困難之中。

  面對愈加困難的局面,怎么辦呢?

  一般的常規辦法其實也簡單,既然處處缺錢,財政收支不平衡,那就從財政收支上想辦法,想來想去當然也只能是增加收入,減少開支,也就是我們說的開源節流。

  開源的辦法主要有兩個:第一是發國債,1941年發了500萬國債用來彌補財政赤字;第二就是增加稅負,多征糧,多征稅。節流的辦法就是提倡艱苦奮斗,省吃儉用,從各種開支上來想辦法節省。

  要說這些辦法合不合理呢?在當時那樣的困難條件下也有合理的因素。但是問題在于,這些辦法最多只是飲鴆止渴,暫時的延緩問題,而絕不可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所以教員在評價這些辦法的時候是這樣說的:

  他們的腦子終日只在單純的財政收支問題上打圈子,打來打去,還是不能解決問題。——《毛選第三卷,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

  不注重發展經濟,只片面地在開支問題上打算盤的保守的單純的財政觀點,是錯誤的。不注重組織黨政軍群眾和人民群眾的廣大勞動力,以開展群眾生產活動,只片面地注意少數政府人員忙于收糧收稅弄錢弄飯的觀點,是錯誤的。——《毛選第三卷,開展根據地的減租、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

  其實這些批評背后的原理很簡單,我們要知道,財政政策的好壞固然足以影響經濟,但是決定財政的卻是經濟。絕對沒有經濟不發展,而可以解決財政困難的事。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邊區和根據地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

  二、

  一提到大生產運動,很多人覺得這只是鼓勵大家都搞生產,開荒地、辦新廠,以此解決物質資料的生產問題。比如南泥灣墾荒、軍隊在作戰和訓練之外也要投入生產運動中,領導干部也要親自動手,抽出時間耕田種糧等等。

  如果只從這個角度去看,它無非就是一種策略辦法,再上升一下,那么無非也就是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事實上我們現在對那場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的認識,多數人也都是停留在“艱苦奮斗,自力更生”這八個字上。

  然而它的本質遠遠不是那么簡單的八個字能夠揭示的,我們看一下當時的大生產運動具體是怎么展開的就很清楚了。

  當時的大生產運動,其實并不只是包括生產方面,它有三個方面的具體內容。

  第一,精兵簡政

  精兵簡政的意思從表面理解,當然就是裁撤繁復冗余的機構,尤其是軍隊和政府機構,以此減輕財政負擔。當時根據地的面積在日軍和國軍的壓縮下大大縮小了,根據地縮小了,可是要供養的機關人員還是那么多,自然就很困難,所以要精兵簡政。這一點很好理解,難理解的是為啥裁人沒遇到太大的阻力?大家想一下今天裁減公務人員會遇到什么阻力,就明白其中的困難所在了。而邊區和根據地能順利實現精兵簡政的原因在于:裁員并不是把人扔掉不管,實際上只是把一部分人重新安排到了生產型機構里面去,從事生產運動去了。

  為什么有多余的生產機構可以容納精兵簡政出來的這些人,原因也很簡單,我們建立了計劃性質的公營經濟。這種公營經濟生產東西不是為了賣,如果是為了賣,那么沒有市場就不會有生產,生產自然就建立不起來。就好像我們今天缺的是生產力嗎?是生產要素嗎?完全不是。我們缺的是有支付能力的市場,生產停滯的原因不是生產力不夠,而是大家買不起。

  所以當時不管是精兵簡政還是鼓勵軍隊生產、干部生產,它有一個基礎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可以建立起公營經濟來消化這些勞動力。所以我們精兵簡政下來的人,我們的軍隊和干部,能夠自己動手,創辦農場、作坊、小工廠、運輸隊、合作社。

  “我們一時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但是我們立即動手建立了公營經濟”——《毛選第三卷,抗日時期的經濟問題和財政問題》

  當然這里我不是否認精神層面的鼓舞作用,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是即便是這種精神鼓舞,也是建立在官兵平等,軍民一家的基礎上的,我們的領導干部沒有私利,軍隊是人民的軍隊,所以這種精神鼓舞才有力量。你能試想一下,如果是在國軍里面,軍官們作威作福,然后遇到困難了,卻鼓勵下面的士兵們艱苦奮斗、自力更生,這種鼓舞能夠有力量嗎?

  第二,減租斗爭

  邊區和根據地需要的手工業產品,可以通過建立公營經濟的方式來解決,但是農村主要的物質其實還是糧食。要解決糧食問題的根本,并不只是號召大家都來開荒耕田,最為重要和核心的任務,還是發動農民組織起來,然后向地主作減租斗爭,這才是大頭,也是根本。這一點大家可以理解為改變分配。

  因為當時是抗日統一戰線時期,打土豪、分田地式的土地革命政策有了調整,變成了以減租減息為主要內容的土地革命。農民只有通過減租斗爭,自己在土地上的收益多了,才既能發揮積極性,又能增加農民的糧食。這就是毛主席說的:“在公家極端困難時,要人民多負擔一點,也是必要的,也得到人民的諒解。但是我們一方面取之于民,一方面就要使人民經濟有所增長,有所補充。”

  要實現減租斗爭普遍展開,且減租以后成果還能鞏固,就需要把農民組織起來,增強農民的集體力量,單個分散的農民是沒有力量的。

  “減租是農民的群眾斗爭,黨的指示和政府的法令是領導和幫助這個群眾斗爭,而不是給群眾以恩賜。……在減租斗爭中應當成立農民團體,或改造農民團體。”——《毛選第三卷,開展根據地的減租、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

  把農民組織起來,不僅有利于減租斗爭,而且因為成立了各種互助組和變工隊,還可以共同修建水利、充分利用耕田工具等,生產效率也比單干高了。

  第三、生產運動

  這里說的生產運動,指的就是干部、機關、軍隊統統根據實際情況參加生產勞動。有的是實現了除糧食、被服之外的大部分自給,有的因為作戰環境不同,實現了除糧食、被服外的一半自給,邊沿區和游擊區也實現了小部分的自給。而陜甘寧邊區,因為戰事較少,又充分墾荒,“許多部隊,糧食被服和其他一切,全部自給,即自給百分之一百,不領政府一點東西。”

  這是被毛主席高度贊揚的,而且認為只有在人民軍隊和人民政府里才能創造出來的奇跡。

  因為他們是人民軍隊,人民干部,所以他們不會覺得自己跑去耕田是一件不光榮,是一件丟面子的事。就像教員回憶自己學生的時候,做一點勞動的事情,比如自己挑行李,也覺得不像樣子。但是后來革命了,同工人農民們在一起了,才根本改變了以前資產階級學校教給他的那些東西。

  干部參加勞動,表面看是充分動員勞動力,實現自力更生,自給自足,但是根本上去看,這是只有在真正的人民軍隊和人民干部里面,在無產階級的領導下,在無產階級主導的世界觀里,才可能出現的奇跡。

  不然你讓老蔣去耕個田試試,必然是:“娘希匹,這是老子這種身份該干的事?”

  三、

  最后總結一下,我們這篇文章寫的是教員的財政經濟政策,但其實這種財政經濟政策遠不止政策那么簡單。

  從最簡單的層面去看,它只是一種策略方法,一種告訴大家要想解決財政問題,就不能只解決財政問題,而是要解決經濟生產問題的方法。

  然而再往深一層去思考,如何解決經濟生產上的問題呢?就是要調整生產關系,當時的調整生產關系具體指的就是減租斗爭和發展公營經濟。也就是《毛選》里說的:“如果不發展人民經濟和公營經濟,我們就只有束手待斃”。

  從這個層面去看,它就不僅只是一種方法,而是一種對經濟活動最本質的認識,是一種思想。

  但是如果只看到這一步,還是不夠的。任何正確的思想和理論要想付諸實踐,就必須有推動它的力量,這種偉大的力量來自哪里?當然就是來自組織起來的群眾。因為毛主席領導的黨和人民軍隊,是真正為人民利益服務的,所以就敢于把群眾組織起來,群眾的力量越大越好。相反,蔣介石就不敢,因為他代表的地主階級和買辦階級的利益與群眾的利益是沖突的,所以群眾越組織,力量越大,他們就越害怕。

  因此再從這個層面去看,它實際上代表的是一條依靠群眾、組織群眾、領導群眾的路線。

  所以,教員的財政經濟政策,從表面去看,只是一種策略方法,再往深一層去看,它是一種思想理論,如果深入到實踐的觀點去看,那么它還是一條代表著依靠群眾,組織群眾,領導群眾的群眾路線。

  只有踐行了這一條路線,才會出現《毛選》中所描述的那樣:

  “在財政經濟問題上,應以百分之九十的精力幫助農民增加生產,然后以百分之十的精力從農民取得稅收。”——《毛選第三卷,開展根據地的減租、生產和擁政愛民運動》

  

圖片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克言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一生沒有憋好屁的王慧玲,終于被封了。
  3.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4.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5. 烏克蘭逃兵
  6. 政說心語|一味地否定前30年打下的基礎究竟圖個啥
  7.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8. 倒反天罡!瑞幸給打工人節假日三薪,原因竟是…
  9.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0. 井岡山觀心|蘇修越修的“人民軍隊”還是人民軍隊嗎?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9.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0.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0. 我們還等什么?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假裝上班公司火爆背后,年輕人花錢假裝上班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青青国国产视在线播放观看91 |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天天做天天摸天天爽精品一区 | 亚洲日韩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