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23年4月21日,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接受法媒采訪,當被問到“克里米亞是否屬于烏克蘭”這一問題時,盧沙野大使表示,這取決于我們如何看待這個問題,領土邊界問題沒那么簡單。
盧沙野說,“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主權在國際法下缺乏堅實基礎。”
盧大使的言論在歐洲輿論場激起了一陣歇斯底里,但盧大使的表達是嚴謹的、準確的。
澄清這個問題,也有助于理解中國政府在俄烏戰爭問題上的立場。
02
俄烏戰爭爆發后,西方輿論和中國的新右派公知,都一邊倒地指責俄羅斯侵略,但這個問題,的確如盧大使所言:沒那么簡單。
烏克蘭、俄羅斯都是蘇聯解體的產物,因此,要厘清它們的“國際法基礎”,就必須從蘇聯的法律入手。
1990年4月3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通過了《蘇聯關于解決加盟共和國退出蘇聯有關問題的程序的法律》(簡稱“退出蘇聯程序法”),其中第三條明確規定,在境內具有構成當地居民多數的民族群體聚居區的加盟共和國,這些地區的投票結果在確定全民公決的結果時須單獨計算。
其中,克里米亞地區當地居民多數是俄羅斯族,這個地區的投票結果當然要單獨計算。其次頓巴斯和烏克蘭東部的四個州,俄語人口也占有多數,這些地區的投票結果也要單獨計算。
該法第六條則規定,必須經過2/3以上同意,才能認為全面公決通過。(原文:關于加盟共和國退出蘇聯的決定,如果在提出退出蘇聯問題時常住共和國境內,并依據蘇聯立法享有表決權的蘇聯公民投票贊成者不少于三分之二,即認為經過全民公決已經通過。)
在1991年烏克蘭為獨立舉行的全民公投中,民族聚集區克里米亞支持獨立的只有54%,遠沒有達到2/3的最低要求。所以,克里米亞單獨的退出蘇聯公投沒有通過,從法律的角度看,克里米亞不能從蘇聯獨立,烏克蘭也沒有獲得克里米亞的主權。
同時,烏克蘭在處理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州的投票時候,沒有把俄羅斯族和烏克蘭族分開統計,因此,這兩個的州的投票也不合法,不能代表當地民族的真實意思。
所以,結論是很清楚的,烏克蘭退出蘇聯實際上法律程序走的不完善,根據蘇《蘇聯關于解決加盟共和國退出蘇聯有關問題的程序的法律》,烏克蘭沒有資格繼承蘇聯劃定的邊界,烏克蘭的邊界需要俄羅斯族和烏克蘭人共同協商解決。
從這個角度看俄烏戰爭,我們就會發現,按照1991年公投結果,克里米亞根本沒有從蘇聯獨立,俄羅斯獲得克里米亞,反而是克里米亞人民公投結果,所以不存在俄羅斯破壞國際法的問題。
此外,俄羅斯族從17世紀就居住在烏東,是烏東的原住民,在俄烏德法簽署的《明斯克協議》中,明確規定烏東是自治,俄語為官方語言,當地人選自己的領導人。
烏克蘭爆發顏色革命后,從2014年到2022年,基輔政權縱容烏克蘭納粹武裝組織,不斷攻擊俄羅斯族時代居住的土地,制造慘案,烏東俄語居民無奈只好向臨近的俄羅斯求助,要求加入俄羅斯。
從這個角度來看,普京發起的“特別軍事行動”,恰恰是依據“聯合國憲章”的原則行使集體自衛權的結果。
03
前段時間,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若烏克蘭將軍隊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地區撤出,并宣布“不會加入北約”,俄方將第一時間宣布停火并開始談判。
這就是說,普京的胃口并不大,他只是想要根據“退出蘇聯程序法”原本就應該屬于俄羅斯的土地。
美國方面回應說, “俄非法占領烏克蘭領土,沒資格提和談條件”,這顯然是沒有國際法依據的話,并且過于霸道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