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是根本。毛澤東時代人際關系好的基礎就是平等。昨天晚上,我到了妹妹家看母親,問她“毛主席怎么好?”沒想到她脫口而出“平等啊,平等待人!”
母親1932年出生,前年在北京我家住了9個月,她經常唱的歌是《東方紅》《毛澤東斯大林》(“勝利的旗幟嘩啦啦地飄”),多次跟我講,沒有毛主席共產黨就沒有我們這一大家人。
因為父親從六七歲時雙親就因病去世,只剩下他和弟弟兩人被堂叔收養,讀了四年小學后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馮家堯河高小,但因家境貧困輟學,和他一起上小學的另外一個地主家一個富農家兩個孩子成績差他一大截子,后來都考上了北大清華。
1948年濰縣解放,窮人翻了身,父親去了新成立的鄉政府工作,才能娶我母親為妻、才有了人丁興旺的七個孩子一大家人。用我母親的話說,不是解放了,你父親是說不上媳婦的;不是國共兩黨拉大鋸認識到共產黨好,我是不會跟你父親的。
解放戰爭時期,一些地方因國共兩軍“你打過來,我打過去”,被稱作“拉大鋸”。老百姓在“拉大鋸”中分清了是非。
母親告訴我:那時聽見槍響老百姓就關上門。隊伍進了村,又砸門,又叫罵,到處雞飛狗跳,那一定是國民黨來了;輕輕拍門叫大娘,就一定是共產黨來了。有的還打著竹板唱著小曲叫門,“叫聲老大娘啊,聽我把話講,開開您那門啊,號您兩間房,住上一晚上,哎??叫聲老大娘啊,開開您那門??”如果不開門就站在門口一直唱下去,這就是解放軍。
老百姓把解放軍和共產黨劃等號,在擁軍愛黨,愛黨擁軍中認識了毛主席的偉大。
人民喊“毛主席萬歲”、毛主席喊“人民萬歲”渾然一體,反映了黨群一致、干群一致、軍民一致的黨心民心軍心。
毛澤東時代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價值追求的道德標準、在集體經濟基礎上組織起來的人民,充分享受著自由平等民主、當家作主的權力,身體第一健康第一,沒有因剝削壓迫造成貧富分化而帶來的生活壓力,同甘共苦的奮斗愉悅著人們的身心、比學趕幫超的氛圍激勵著人們向上的精神,三大革命運動改造著人們的思想、限制著私欲的膨脹,蕩滌了舊社會遺留下來一切污泥濁水,正是這新社會新型的人際關系的平等使人們心情舒暢幸福蕩漾!
人是社會的人。人格平等,人人有出路、有希望,人際關系好,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互相幫助,社會犯罪率離婚率精神病率低,穩定的社會、穩定的家庭,幸福指數才高!人民說毛主席好、說毛澤東時代好,是在正反對比中得出的結論,是發自肺腑的、自然而然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