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倫生按:本文來源于《紅旗》一九七五年第一期,第83——87頁。37年后的今天又將此文推薦給網友欣賞,其目的只有一個:認識毛澤東時代是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大家知道:現在也正在進行所謂的“新農村建設”。這個“新農村建設”和過去的“建設新農村”,雖然,意義上沒有什么區別?但實際上是有天壤之別的。其本質的區別是:毛澤東時代“建設新農村”是在兩條道路斗爭中、在舊農村的改造中進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也就是說在封建制度殘余及小農經濟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朝著嶄新社會主義制度方向進行的;農村生產條件必須具有的農業水利基礎建設、生態環境植樹造林和社會主義制度鞏固和加強的;向共產主義目標過度的社會主義建設!而現在的“新農村建設”是在毛澤東時代已經建設好了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基礎上;在不顧原有的糧田、水利設施及森林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上;并帶毀壞性的強制拆遷中進行的私有性質的新房屋建設;舊房屋擴建、翻新建設和舊房屋外表改建裝修建設!也就是在所謂“和諧”中進行的;并且是由納稅人(名為國家)出一部分錢給小數人,即近水樓臺者,就是鄰近大公路邊的;外國人能夠看得到的;部分農村私有住宅受益本人也出一部分錢來共同完成的;并屬《物權法》保護的;作為政治任務來完成所謂“利國利民” 的;由國家扶持的私有建筑群形象工程建設!請大家看了下文后對比一下毛澤東時代的“建設新農村”與現在的“新農村建設”是不是如上所言。]
在兩條道路斗爭中建設新農村
江蘇邳縣丁樓大隊黨支部
我們丁樓大隊地處江蘇北老沂河畔。解放前,沂河多次決口泛濫,把全村的土地沖成七溝八洼一片沙荒。沙荒占土地總面積的一半以上,莊稼扎不下根,立不住苗,好年景不夠百斤糧。解放以后,我們大隊的農業生產有了一些發展;但是由于劉少奇修正主義路線的干擾破壞,資本主義傾向嚴重,干部群眾心不齊,集體經濟發展緩慢,落后面貌沒有能夠迅速改變。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運動中干部群眾深入批判劉少奇、林彪的修正主義路線,增強了在毛主席革命路線上的團結。大家齊心協力干社會主義,走農業學大寨的道路,奮戰幾個冬春,用翻土埋沙的辦法,把一千四百畝沙荒翻了個夠,初步改變了生產條件,糧食產量連年大幅度上升。一九六九年畝產上《綱要》,一九七0年過“長江”,一九七四年戰勝了特大洪澇災害,在連續三年超千斤的基礎上,畝產達到一千五百斤,比一九六五年增長七倍,總產量增加四倍半。去年交售國家糧食六十八萬斤,超過文化大革命的最高產量。幾年來,棉花、油料等多種經濟作物也有了較大的發展。集體經濟不斷壯大,現有公共積累五十余萬元,添置拖拉機等農業機械九十九臺,基礎上實現了耕作、脫粒、運輸和農副產品加工的機械化和半機械化。
我們大隊面貌變化的事實,生動地說明,只有加強毛主席革命路線基礎上的團結,才能抵制和排除修正主義路線的干擾破壞,用社會主義戰勝資本主義;同時也只有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廣大干部群眾才會在共同的目標下不斷增強革命團結,發揮出改天換地的巨大力量,加快農業學大寨的步伐。
文化大革命以前,我們黨支部的領導成員,主觀上也帶領群眾改變丁樓面貌。但是,在困難面前總是怨天尤人,一怨群眾不齊心,捏不到一塊;二怨自然條件差,沙層太厚面積大。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貧下中農對我們提出了批評,他們尖銳地指出:“你們被沙子迷住了眼睛,看不清方向路線,五個指頭捏不攏,怎么領導大家去改變面貌呢?”貧下中農的批評對我們觸動很大。我們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主要是支部領導班子中的同志沒有把思想和政治路線搞正確。例如,有的同志對發展農業生產應走什么道路認識不清,主張棄農經商,大搞副業,多抓錢,解決一時困難;有的同志受“中庸之道”的影響,對錯誤思想和錯誤傾向不抵制、不斗爭;有的同志階級斗爭觀念淡薄,對階級敵人的挑撥離間缺乏警惕,甚至受騙上當。這樣,支部領導成員的思想不一致,步調不整齊,團結搞不好,拳頭握不緊。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認真學習馬列和毛主席著作,學習毛主席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一系列指示,聯系斗爭實際,批判劉少奇等的修正主義路線。大家進一步認識到,在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始終存在著階級和階級斗爭;社會上的階級斗爭必然要反映到黨內來,黨內不同思想的對立和斗爭是經常發生的。我們只有堅持斗爭哲學,不斷清除修正主義路線的影響,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時刻警惕和揭露階級敵人制造分裂、破壞團結的陰謀,才能使支部領導班子的革命團結經得住斗爭的考驗。領導班子團結緊了,有一個堅強的核心,才能夠帶領廣大群眾去戰斗,奪取革命和生產的勝利。
在提高思想認識的基礎上,大家經常圍繞方向、道路問題,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運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分清是非,求得在毛主席革命路線上的團結。比如,在改造沙荒時,有個支委思想上存在怕苦畏難情緒,錯誤地認為深翻一畝沙荒,要挖千把個土方,花工大,不劃算,對翻沙造田持消極態度。一個沒有改造好的富農分子乘機對他拉攏腐蝕,煽動資本主義妖風。這個支委在階級敵人的拉攏下,一時分不清路線是非,也跟著搞資本主義的歪門邪道。大家對他進行批評幫助,他反而埋怨支部對他不支持,因而影響了團結,削弱了支部的戰斗力。我們抓住這一事關路線的問題,深入開展革命大批判,揭露階級敵人的破壞陰謀,同時在支部內部開展積極的思想斗爭,終于使這個支委辯明了方向,誠懇地作了自我批評,其它支委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近幾年來,我們比較注意加強領導班子的思想建設,以捉進革命團結的加強。我們堅持了看書學習的的制度,大家克服文化低、工作忙的困難,努力學習,再忙再累,從不間斷。堅持了干部參加集體生產勞動的制度,發揚艱苦奮斗、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作風,認真改造世界觀。一九七四年,平均每個支委參加勞動二百六十四天。堅持了開門整風制度,接受群眾的批評監督。支委領導成員互相支持,互相諒解,原則問題不讓步,小事不糾纏,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努力指導思想和政治路線搞正。這樣作,執行毛主席革命路線的自覺性加強了,革命團結也更緊密了。
在農村,我們講團結,十分重要的是搞好貧下中農階級隊伍的團結。貧下中農是農村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依靠力量,只有搞好貧下中農本身的團結,才能把廣大革命群眾團結起來,共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我們黨支部在捉進貧下中農團結方面,首先抓好階級教育。過去,我們大隊貧下中農中間存在一些不團結的現象,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受封建宗族觀念的影響。全大隊兩千多口人,百分之八十以上姓丁,過去姓丁的當中又分七房八支。解放前,地主、富農掌握著封建族權,他們在反動政權的庇護下,殘酷地壓迫和剝削貧下中農。解放后,地主、富農被打倒了,但是,他們人還在,心不死,時刻妄想變天復辟。他們的手法之一就是散布封建宗族觀念,挑撥和破壞貧下中農的團結。去年夏天,六隊社員推選一個共產黨員擔任生產隊長,有個反革命分子利用“近房”關系,拉攏他說:“親不親,房頭分”,“豬蹄子煮一百滾還得朝里彎”,企圖攪亂階級陣線。生產隊長覺察到這是一場尖銳的階級斗爭,便組織貧下中農,聯系本隊實際,開展憶苦思甜,進行階級教育。在社會上,隊長帶頭憶自己的苦難家史,揭發批判階級敵人破壞革命團結的罪行。在舊社會,他的父親在那個反革命分子家里打了十二年長工,一個錢沒有拿到,一次運高粱秸時翻了車,軋斷了胳膊,地主不僅不給治療,還把他趕出門外。許多活生生的事實,使大家清楚地看到,在階級社會里,人是以階級劃分的,貧下中農才真正是一家人。階級敵人利用封建家族關系,來掩蓋和抹殺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妄圖讓我們忘記階級苦、血淚仇,走資本主義的回頭路。我們決不能上當。這個隊抓緊了階級斗爭和兩條路線斗爭,打擊了階級敵人的破壞活動,增強了貧下中農的團結,干部一股勁,很快從后進隊變成了先進隊。
在批林批孔運動中,我們組織干部群眾認真學習毛主席和黨中央關于批林批孔的一系列指示,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把林彪、孔老二的謬論和本大隊的階級敵人散布的“家族親”等反動言論結合起來批判,不斷清除封建宗族思想和剝削階級傳統觀念的影響,用社會主義占領農村的文化思想陣地。在提高階級覺悟的基礎上,全隊貧下中農絕大多數都能從革命利益出發,積極維護革命團結。過去,有些人因家族矛盾隔閡很深,成了冤家對頭;現在團結戰斗,變成互幫互學的階級兄弟。過去,選干部講同姓,講“近房”;現在,講黨性,講政治表現,把路線斗爭覺悟高的人推選上領導崗位。過去,宗族關系常常掩護階級敵人的破壞活動;現在,階級敵人一有破壞搗亂,不管“房頭”多近,貧下中農就立即揭發批判。廣大貧下中農講階級親,不講“家族親”,自覺抵制不得于革命團結的錯誤思想和言行,人人爭當革命團結的促進派。
實現貧下中農階級隊伍的團結,要不斷加強社會主義教育,批判資本主義傾向。廣大貧下中農的社會主義覺悟越高,就越能團結起來,為發展集體經濟,鞏固無產階級專政而共同戰斗。自然條件最差的第九生產隊,一百六十畝地全是沙荒,開始有人對改變面貌沒有信心,想另找門路,有的鬧不團結,要求“跳隊”。后來,黨支部幫助這個隊,抓緊社會主義教育,組織大家反復學習毛主席關于“只有社會主義能夠救中國”和“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偉大教導,學習大寨大隊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英雄事跡,開展新舊社會、社會主義道路和資本主義道路對比的教育。貧下中農說:“一人一條心,窮斷骨頭筋,眾人一條心,沙窩出黃金。要大干社會主義就要團結一條心,迎著困難上。”全隊干部群眾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組織了四十多名貧下中農骨干隊伍,帶動男女老少,冒嚴寒,頂風雪,大干苦干,翻沙造田,大搞農田水利建設。幾年來來,他們搬沙丘,填洼坑,修溝渠,打機井,平均每個勞力每年挖土一千多方,改變了生產條件,連續兩年畝產超過千斤。
在進行社會主義教育中,我們還注意經常聯系本大隊兩條道路斗爭的問題開展討論,分清什么時候是社會主義,什么時候是資本主義。有個生產隊因為添置拖拉機需要資金,個別人打著“為集體”的幌子,主張把隊的糧食拿到集市上賣高價。大家圍繞這個事件進行討論,明確那種“只為集體,干啥都有理”的說法是錯誤的。有沒有理要看符合社會主義利益;符合社會主義原則的才有理。如果只為小集體打算盤,不顧以及損害了國家的利益,那實際上是放大了的個人主義,謀的是小數人的私利,是挖社會主義的墻腳。毛主席教導我們“必須兼顧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把國家利益放在和一位,這是因為國家和社會主義利益,代表著訪友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不顧黨和國家的政策,只圖為小集體增加收入,就會滑到資本主義的邪路上去,損害貧下中農和社員群眾的根本利益。明白了這些道理,干部群眾就能夠正確擺正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的關系。凡是符合社會主義的,就齊心來干;背離社會主義的,就堅決抵制。大家自覺地把各種農副產品優先出售給國家,支援社會主義建設。一九七四年,這個生產隊,超額完成糧食交售任務五萬多斤。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依靠廣大干部群眾,而不能只依靠小數人。我們不僅要組織和團結好貧下中農的階級隊伍,同時還要努力團結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干部和群眾,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并盡可能地將消極因素轉變為積極因素。這就要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各項無產階級政策,嚴格區分和正確處理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在批判資本主義傾向過程中,我們堅持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煽動資本主義妖風的一小撮階級敵人,堅決予以打擊,而對小數有資本主義傾向的干部群眾,則讓他們在斗爭中接受教育,劃清兩條道路的界限。這樣做,既孤立和打擊了一小撮階級敵人,又團結互助了干部群眾的大多數。
當然,我們講團結干部群眾的大多數,包括那些犯有錯誤、甚至犯了嚴重錯誤的人,并不是搞無原則的一團和氣,而是堅持積極的思想斗爭,堅持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基礎上的團結。這里,重要的問題是要有團結的愿望,是為了達到既弄清思想,又團結同志的目的。我們支部有個黨員,過去犯過嚴重錯誤,文化大革命中,又在黨支部里面鬧分裂。有的同志認為,對他要從嚴處理,甚至主張不讓他繼續留在黨內。支部書記卻沒有因為他曾反對過自己,以感情代替政策,而是出以公心,滿腔熱情地幫助這個同志認識和改正錯誤。同時組織大家一起學習毛主席關于“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教導,對這個犯錯誤的同志進行歷史的、全面的分析。認識統一以后,對他作出了正確的處理。在批林批孔運動中,這個黨員擔任理論輔導員,發揮了帶頭模范作用。平時,我們對于人民內部的矛盾,堅持采取民主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逐步加以解決,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對于“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我們既看到他們受到家庭影響的一面,又看到他們在黨的教育下愿意進步的一面,熱情鼓勵他們聽黨的話,走革命的道路,并經常吸收他們參加兩條路線斗爭和各項政治運動。
路線對,團結好,面貌變。我們大隊在毛主席革命路線指引下,幾年來,農業生產迅速發展,人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出現了干部群眾講路線,講大局,講團結,步調一致,共同戰斗的局面。我們堅決在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領導下,把批林批孔運動普及、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在社會主義大道上,“團結起來,爭取更大的勝利”!
————《紅旗》一九七五年第一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