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紅色夫人”
--多情的革命家,無情的革命
讀史書時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共和國的“紅色夫人”,往往成婚于延安時期。大概是因為此時殘酷的國共戰爭已經基本結束,中共高級干部總算可以停下來讀讀書,整整風,順便解決一下個人終身大事。
這時候中共高干的對象,大多是有身份地位,或者出身上層的知識分子女性。例如“第一夫人”王光美,就是出身名門,父親王槐青在民國初年代理北洋政府農商部總長,參加過1919年的巴黎和會及1921年的華盛頓九國會議。母親董潔如出身于天津的資本家。王光美自己是輔仁大學理學碩士,1946年在延安認識和嫁給劉少奇的。林彪妻子葉群也不差,出身于福建一個富裕的家庭,父親葉琦是國民黨的少將。葉群畢業于北師大附中,曾是電臺播音員,奪過演講大賽的狀元,可謂聲色俱佳,清秀迷人,號稱延安八大美女之一。江青出身最低,是出身貧民的山東姑娘,但成年后也是上海的著名女演員。
大部分紅色夫人要么漂亮要么清秀,王光美、葉群、江青就不用說了,粟裕的妻子楚青也屬于清秀美麗型;陳毅夫人張茜也是個大美人;羅榮桓妻子林月琴不說是美人也是個清秀女子;還有好多好多的將帥夫人一個個長得花容月貌,清秀動人……
西方國家講究紳士風度,政治家的夫人們有不少出鏡機會,但大多數僅僅是花瓶而已。“紅色夫人”中不少人卻在共和國歷史上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以王光美為例,她建國后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工作,任劉少奇秘書。1964年,劉少奇派王光美到河北省撫寧縣盧王莊公社桃園大隊蹲點,并親自給以指導,炮制出“桃園經驗”,即主張秘密扎根串連、實行大兵團作戰、對干部不依靠。劉少奇再以中央的名義,將這份洋洋六萬多字的冗長文件正式轉發給全國縣以上各級黨委,作為四清運動的標準操作模式在全國推廣。劉少奇還讓王光美隨同他到各地視察,讓她給山東、安徽、江蘇、上海、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云南等地的干部現身說法,很出了些風頭。
1966年6月21日,清華大學學生蒯大富貼大字報,對劉少奇派出工作組的根本立場進行質疑,當晚坐鎮清華的王光美就在工化系部分同學座談會上將蒯大富的大字報定性成:“大家要注意,人家要向你們奪權了,這是一場階級斗爭。”,隨即掀起了一場全校性的“反蒯斗爭”。更參照“四清經驗”,將蒯大富開除團籍,作為“典型”、“活靶子”狠斗狠批“一定要徹底的把他斗倒斗垮斗臭斗徹底!”,同時更“既要在理論上把蒯大富同學批深批透,還要把大力追查”蒯式人物“,捉”右派游魚“。清華園內,從此”反革命“、”反黨分子“大批涌現。大批學生被批、被斗、被帶帽。批判又批判,斗爭又斗爭之下,”右派學生“昏死在批斗場上已經不算新聞,多名被斗學生自殺。毛澤東回京后,發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怒罵劉、王”實行白色恐怖,自以為得意,長資產階級的威風,滅無產階級的志氣,何其毒也!“
劉少奇倒臺后,林彪成了接班人。建國初,林彪前妻之女林曉霖從蘇聯回國來見父親,林彪不懂俄語,葉群搶先做起父女間對話的翻譯。林曉霖先禮貌地問候了父親。葉群卻對林彪說:小姑娘太沒禮貌!她用俄語罵你是混蛋。葉群又轉身用俄語對曉霖說:“爸爸說你沒有教養!”父女間的相見就這樣不愉快地開始并結束了。從這件小事,也可見葉群為人的陰險,以及對土包子林彪的控制能力。此后葉群成為林辦的主心骨。隨著林彪地位的上升,葉群也越來越神氣了,由林辦主任到政治局委員,著實紅火過一陣。林彪最后叛國,按照林豆豆的說法,也是“那個壞女人”搞的鬼。林彪是個多情的人,他曾在葉群生日贈手書:“發不同青心同熱,生少同衾死同穴”(出自田漢《關漢卿》中的“蝶雙飛”),葉群回贈“教誨恩情永不忘,他年定隨到黃泉”。最后果然一起葬身于蒙古戈壁了。
關于林彪、葉群這對同命鴛鴦,還有一件趣事。文革初,“彭羅陸楊”中的陸定一的太太嚴慰冰私下里寫了大量的匿名信,還畫了漫畫丑化林彪和葉群,尤其是匿名信連篇都是涉及夫妻隱私的污言穢語。當時的文革小組成員王力回憶說:“政治局會上林彪很惱火。陸定一發言沒有說幾句,林彪就質問:你為什么要害我?我這人一直喜歡一點知識分子,對你陸定一我還是比較喜歡的,你為什么干這么壞的事,用意何在?陸定一說我確實不知道。林彪拍了桌子,說了臟話,說你們兩口子天天在床上□□,能不知道嗎?批判變成了鬧劇。有人說林彪在會上說'我恨不得槍斃了你',這話是沒有。”(《王力反思錄》,391-392頁,香港北星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林彪還在這次政治局會議上親筆寫了一份證明,向黨中央證明葉群跟他結婚時,確實“是純潔的處女,婚后一貫正派”,“老虎,豆豆是我與葉群親生的子女”。這事真的是“史無前例”,有人說一個堂堂副統帥,怎么能做這種丟臉的事。我倒覺得這事表現出林彪率真的一面。
和劉少奇、林彪的家庭相比,毛澤東和江青在生活方面并不協調,但是,在政治上毛澤東還是把江視為親信,關鍵時刻讓江青出來幫他。建國以后毛澤東處理的不少重大政治事件,都有江青參與。1950年3月到5月,電影《清宮秘史》在北京放映。江青看了以后,認為“這是一部賣國主義的片子”。江青向毛澤東談了自己的看法,得到了毛澤東的支持。1951年,江青看了電影《武訓傳》,認為這部電影“有嚴重問題”。毛澤東支持了江青。毛澤東親自為《人民日報》撰寫社論:《應當重視電影〈武訓傳〉的討論》,在文化界掀起了一場政治運動。1954年,山東大學校刊《文史哲》上發表了李希凡、藍翎的文章《關于紅樓夢簡論及其它》,批評了北京大學教授、著名紅學家俞平伯的《紅樓夢簡論》。江青發現了兩位年輕人的文章,就送給毛澤東看。毛澤東看后認為不錯,他讓江青出面,令《人民日報》轉載。但是,當時的中宣部副部長周揚沒有在《人民日報》上轉載,理由是“黨報不是自由爭論的場所,”最后達成妥協,在《文藝報》上轉載。這使毛澤東大為震怒,他寫了一封措辭十分激烈的信,從而開展了一場不大不小的政治運動。1966年2月,林彪委托江青起草《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紀要》是文革的重要準備。據說,這也是毛澤東的安排。拉開文革序幕的文章《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也是江青組織人寫成的。毛澤東在政治上對江青的信任還表現1966年7月8日給江青寫了一封長信,林彪“折戟沉沙”之后,信的內容才被公布出來。文革后,江青在法庭上的表現,說明她不愧是“毛澤東的好學生”。1991年5月14日江青上吊死亡,追隨毛澤東于地下了。
革命家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雖然我們常常說,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但在現實中,作為具體的人,革命家的個人喜好、衣食住行,都會對他的觀點、立場產生影響,更不用說生活中的另一半啦。在歷史上,漢高祖之妻呂后,唐太宗的長孫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馬皇后,蔣介石夫人宋美齡,都曾經深深地影響了她們的親密伴侶和戰友。出自名門閨秀的紅色夫人,如果說對出包子出身的丈夫全無影響,也是很難想象的事。而且,新中國成立之后,黨的中下層干部也迎來一波結婚潮,這次有更多的地主老財,把自己的千金許配給他們以前從沒看得起過的支書們。這對于不少黨員的蛻化,對歷史進程產生過哪些影響?還待我們進一步研究。改革開放后,紅色夫人們漸漸從政治舞臺隱去,或開公司,或賣珠寶,更不是我這等閑人可以了解的了。
2010-6-18
http://show.cacbo.com/space.php?uid=404&do=blog&id=4419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