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兵團知青為海南農墾奉獻青春

孫樂明 · 2009-10-14 · 來源:海南日報
知青運動 收藏( 評論() 字體: / /

 

2009-10-14 09:20 來源:南海網-海南日報 作者:孫樂明

  1968年到1975年,廣州、西安、汕頭、湛江等地知青相繼來到海南,加入到海南農墾的建設大軍――1968年到1975年,在全國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中,廣州、西安、汕頭、湛江等地知青相繼來到海南,加入到海南農墾的建設大軍。

  1968年到1975年,廣州、西安、汕頭、湛江等地知青相繼來到海南,加入到海南農墾的建設大軍――

兵團知青為農墾奉獻青春

本報記者 孫樂明

“紅衛”號客輪滿載赴兵團知青抵達海口秀英港。馮大廣攝

  幾乎與海南農墾改為生產建設兵團同時,在全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大背景下,一批批知青來到海南,加入到海南農墾的建設事業――這成為海南農墾57年發展歷史中,另一件具有廣泛和深遠影響的歷史事件。

  十萬知青進農墾

  海南紅光農場曾接納了1500多名知青。今天,記者從紅光農場尋找到了幾幅知青老照片,通過照片上的人物故事,再次把我們帶回那個轟轟烈烈、波瀾壯闊的年代。

  “文化大革命”開始后,由于大學不招生,工廠不招工,商業和服務行業處于停滯狀態,城市初、高中畢業生既不能升學,也無法分配工作。1968年12月,毛澤東發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號召,全國立即掀起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高潮。這個運動被宣傳為具有“反修防修”、“縮小三大差別”的重大政治意義。幾年內,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人數前后共達一千六百多萬。

  1968年到1975年,在全國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中,廣州、西安、汕頭、湛江等地知青相繼來到海南,加入到海南農墾的建設大軍。當時來海南農墾的各地知青將近10萬人,分布全島幾乎每個農場。紅光農場1500多名廣東知青,就是這一群體中的一部分。

  知青來到農場后,不僅成為開荒會戰的主力,還帶來先進的文化知識,并把一些新思想和新理念帶到各連隊。當時的文藝表演、歌唱、樂器演奏等文體活動,是農墾創辦以來的最高水平。

  老照片喚起的回憶

  1968年11月13日,是第一批廣州知青出發來到紅光農場的日子。

  知青向陽回憶起當時從廣州出發的場面,至今仍然歷歷在目。他說,在“毛主席揮手我前進”的口號感召下,他和成千上萬的知青,選擇了海南島的國營農場。13日上午9點多,汽車把他們拉到太古倉碼頭,“紅衛3號”船等在那里。學校體育老師楊兆忠,帶領他們上了船。喇叭里響著“到農村去、到邊疆去、到革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歌聲,把大家的情緒調動得異常高漲。但也有不少人心情沉悶,對未來一片迷茫。

  照片上是“紅衛3號”到達海口碼頭的熱鬧場面:“紅衛3號”船剛剛靠泊碼頭,岸上有歡迎的橫幅和紅旗,這樣的場面在當年比比皆是,但它卻從此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

  知青林三偉回憶說,那是他剛到19連二班當副班長時,發現勞動中缺乏運輸工具,肩挑背扛又累效率又低,于是和班長商量自己學習造牛車。經過虛心學習和反復實踐,終于造出全團第一部“自力更生”牌牛車。團政治處為表揚他們,專門派新聞報道組,拍下他和班長拉大鋸的照片。

  還有一張飼料切碎機的照片,特別有歷史意義。知青蒙雅森回憶道,這是男知青為養豬的知青姑娘吳曼麗和莫國瑞專門發明的。有一次,養豬姑娘吳曼麗切飼料時,不小心剁傷手指。男知青決心發明飼料切碎機,不到半個月就試驗成功了。不久還進行革新,造出腳踩式飼料切碎機,于是請團里宣傳干事留下這張珍貴照片。

  蒙雅森總結出當時知青認為勞動中的幾種“最”:最苦的活是挖水井,冬天冒著寒冷泡在冷水里邊挖土邊掏水;最累的活是半夜當搬運工,為了建房,半夜到幾十里外搬運沙石土木;最重的活是挑水澆苗,從山腳下挑水爬到坡頂,腰酸腿痛,肩膀紅腫;最臟的活是出牛欄肥和挑廁所糞便,身上的臭味幾天都散不去;最怕的活是三伏天砍笆和插秧,腰酸背痛還要忍受螞蝗咬;最險的活是開山炸石和砍樹搬木。而最悶的活就是養豬了,困在豬圈周圍,被臭味熏,還要忍受獨自切豬草的郁悶。

逆境拼搏成知青精神特質

  現為海南農墾新星投資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的韓先成,不滿16歲就成為長征農場8隊的一名知青,參加到轟轟烈烈的墾荒事業。他最難忘的是1970年春節,大年三十早晨7點上山會戰,直到初二晚上7點才下山。韓先成說,“白天治坡,晚上治窩”的口號他永遠忘不了。知青歲月也深深影響著他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此前受用,今后也將受用終生。

  省農墾總局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羅坤金動情地說,知青為海南的農墾事業做出巨大貢獻,他們奉獻的是青春、熱血甚至生命,他們的功績永遠都不應被忘記。

  的確,除了汗水和熱血,知青們甚至奉獻出自己年輕寶貴的生命。晨星農場22名知青,為保護國家財產英勇犧牲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代表。

  1970年10月16日,當年13號臺風肆虐海南。當晨星農場養豬連28名知青面對強大的暴風驟雨時,他們依然堅守著崗位。突然爆發的山洪,將整個養豬連包圍并逐漸淹沒。最后,來自廣州、汕頭的梁愉辛、張惠等22位風華正茂的知青壯烈犧牲,其中年紀最小的僅15歲。

  彭隆榮,這位當時兵團三師8團的潮汕知青,后來不僅成為南田農場的掌門人,領導著農場成為海南農墾改革發展的先鋒,他自己也成長為海南省農墾總局的副局長、農墾房地產集團董事長,榮獲全國勞模稱號,而且是海南省著名的改革者和企業家。

  知青運動影響著整整一代人的命運。他們在歷史的驚濤駭浪中沉浮和波動。這里有激情,也有悲滄,有痛苦與彷徨,也有歡樂和歌唱。

  坦然地面對苦難,勇敢地承受苦難,從逆境中尋找出路,已成為知青們共同擁有的精神特質。這種氣質,使他們能夠在歷史的大潮中不被淹沒,并勇立潮頭。

  不能忘卻膠園足跡

  1969年,16歲的李廣生從廣州來到紅光農場插隊,24歲返城。8年的知青歲月里,他先后做過橡膠芽接工和割膠工。特殊年代的艱苦磨礪,使李廣生積累了人生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幫助他后來在事業上取得很大成績。

  返城后的30多年里,李廣生每年都回農場看看,從沒間斷過。他到生產隊轉轉,或到工作過的膠園草地上躺一躺。有人做了初步統計,返城后的李廣生,先后回到紅光農場50多次。50次的回訪,凝聚的是他濃濃的知青情結。

  不管是在廣州,還是后來居住在香港和澳大利亞,紅光農場已成為他生命中不能抹去的符號,成為永遠割舍不掉的牽掛。

  2006年,李廣生捐資450萬元,為紅光農場興建了一座小學綜合教學大樓,為該場教育基金會捐款30萬元。2008年,他再捐資300萬元,為農場中學興建教師辦公樓和學生宿舍樓。大批新課桌椅,數萬套圖書,幾十臺電腦、鋼琴等教學用品,使農場學校煥然一新。在給學校添置2萬多冊圖書后,他從廣州請了10位專家,為圖書室編制圖書目錄索引,實現了圖書室的信息化、現代化。近年來,李廣生為紅光農場教育醫療等社會公益事業,已先后捐資超過1300萬元。

  由于海南農墾知青對農墾的特殊情感,他們大多數人都有著與李廣生先生一樣的知青情懷,并以不同方式,表達著他們內心深處這種對農墾難于割舍的牽掛。

  紅土的印記

  2008年,紅光知青相約重回農場,親手種植知青橡膠林,并出版了一本名為《紅土的印記》大型知青紀念畫冊。

  畫冊中既有當年保留下來的珍貴照片,記錄著風華正茂的知青們戰天斗地的勞動場景,也有他們回憶蹉跎歲月的詩歌文章,還把當今知青們的通訊錄印在上面。

  知青們收集到的當年實物,如今已經陳舊發黃,但那是特殊時代的符號和印記,沉默中訴說著精彩的歲月故事。當年那些朝氣蓬勃的姑娘小伙,如今大部分已成了爺爺奶奶。但在他們的面容上,仍然閃爍著激情的光芒。

  從1976年后,這些知青開始陸續回城。當他們終于回城了,卻發現原來的城市已經不屬于他們。他們努力適應,幸運的是,他們迎來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他們義無返顧地投身其中,并成為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者和中堅力量。

  (本報海口10月13日訊)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shijian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3.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4.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5.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6.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7.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8.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9. 劉繼明|隨想錄(20)
  10. 東南亞的宿命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午夜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 起碰97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 一本本道综合久久久 | 日韩精品国产一区国产二区 | 亚洲另类欧美与日本 | 日本一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