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大刀闊斧 左縱隊摧枯拉朽
短劍薄刃 右集團斬釘截鐵
我擦好了三八槍,
我子彈上了膛。
我背上了子彈帶呀,
心眼里直發癢。
我挎上手榴彈,
給頑軍的好干糧。
我刺刀拔出了鞘呀,
刀刃閃閃亮。
我奮勇又當先,
我指東就到東方。
我手榴彈開了花呀,
勇敢的包圍上。
我地形利用得好,
我動作真快當。
我一陣風到跟前呀,
叫他把刺刀嘗。
別看他武器好,
生鐵碰上了鋼!
我撂倒一個俘虜一個,
繳獲他幾支美國槍!
……
——人民解放軍軍旅歌曲《戰斗進行曲》
“老吳,你放心指揮,我們保證服從命令!”
大戰在即,第六十六軍軍長肖新槐滿臉喜色地迎接吳瑞林、周彪來到設在金化的第六十六軍軍部協調進攻部署。
“沒得說,”第六十六軍政治委員王紫峰接過話茬,“部隊已經動員了,一定要配合老大哥打好這一仗!”
“啥子喲,我們都是新部隊,沒得啥子老大哥,這次任務艱巨,我們好好配合,有啥子事情及時通報。把仗打漂亮點。”吳瑞林大聲說道,他知道肖新槐打仗時被炮彈震得耳朵有點背,人稱“肖聾子”。
“好好好!”要打仗的肖新槐一點兒也不聾。
兩支新軍爭先恐后都想好好表現。
“第二次戰役迂回作戰我們沒打好,這次誰也不能馬虎!”
回到鐵原的第四十二軍軍部,軍政治委員周彪很嚴肅地提醒第四十二軍的師團干部們。
是是是,大家心說丟人丟一次就夠了,還能再來?還活不活人啦?
吳瑞林的部署是第一二五師和第一二六師在炮兵第四十四團的支援下,分別于道城峴、蛾洋巖實施突破,然后于貴木洞、中板里地區會殲韓軍第十七團。而后,第一二五師向貴木洞、清溪山攻擊前進,肅清韓軍第十七團后轉為軍預備隊;第一二六師由機山里、中板里向草玉洞攻擊前進,切斷加平之敵的退路;第一二四師在第一二五師之后跟進,待第一二五師突破后,沿巨林川、梧木洞向敵縱深濟寧里進行穿插,切斷韓軍第二師、第六師退路,會同第六十六軍聚而殲之。
第一二五師師長王道全和第一二六師師長黃經耀很滿意。
第一二五師剛開始打得并不順利。
第一二五師第三七四團擔任主攻,任務是在1010高地左側實施突破。
團長楊針對這個地形很擔憂。
“1010高地四處是懸崖陡壁,上山的路又被大雪覆蓋,攻擊難度不小咧!”他對突擊營第一營營長李盛和說:
“再困難也不怕,一定把1010奪下來!”李盛和很有決心。
炮火延伸后,李盛和第一個跳起來:
“出發!”
幾百名戰士一起跳起來向1010高地沖擊。
果不其然,到處都是懸崖峭壁,第一營繞來繞去一路跌跌撞撞,好半天才繞到到敵人陣地跟前。
尖刀連第三連第二排沖得最快。
班長李槐堂帶領4名戰士扛著炸藥包和爆破筒越過被炮火摧毀的鐵絲網,艱難地踏著雪撲向山頂。途中,一道未被炸毀的鐵絲網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隱蔽在地堡里的敵人也展開火力向攻擊部隊猛烈射擊。
“火力組掩護,趕快組織爆破!”副營長孫先山喊道。
李槐堂迅速送上炸藥包。
轟隆一聲響,突擊排站起來就沖,卻發現這個足有1.5米高的鐵絲網只炸開了一個不大的缺口。
突擊排又被敵人火力壓在了地上,現爆破也來不及了。
李槐堂忽然躍起,撲在鐵絲網上。
幾乎與此同時,其他4名戰士也一齊撲到鐵絲網上。
突擊排長劉同志本能地遲疑了一下:
這是自己戰友的血肉之軀啊!
“楞什么,快過!”李槐堂兩眼冒火。
劉同志一咬牙:
“上!”
突擊隊員紛紛從戰友們的脊梁上一躍而過。
就這樣一步一個磕絆,遲至1日6時,第三七四團才突破1010高地。
第三七四團進展遲緩,致使道成峴攻擊一再延時。
第一二五師師長王道全一看情況發展不如人意,當機立斷,命令第三七三團由第二梯隊改為突擊隊,馬上向道成峴攻擊。
師山炮營20分鐘炮火準備后,第三七三團投入攻擊。
第三七三團攻擊也很不順手。敵人憑險頑抗,攻擊部隊與敵人逐堡爭奪,戰斗非常激烈,進展也非常遲緩。
最后吳瑞林也急了眼,命令跟在后面的第一二四師派出第三七二團作戰股長楊芝清率第二營從道成峴峽谷攀上山崖沖上山口,才和第三七三團一起,拿下了三八線上這個天險。
比預定時間延遲了4個小時。
第一二四師隨即按預定方案從突破口涌入,迅速向濟寧里穿插。
第一二五師待第一二四師通過后,亦前住赤木里集結,同時令第三七五團就地展開,清剿韓軍第十七團殘部。
攻擊蛾洋巖的第一二六師第三七六團到是挺順利的。
但也出現踩著戰友身體沖過鐵絲網的情況。
主攻營是營長胡錫標率領的第二營。
為了這次主攻任務,胡錫標差點兒和第三營營長劉鳳祥吵翻了臉,因為劉鳳祥也躍躍欲試地想露一鼻子。吵來吵去弄得團長張志超頭也大了,最后干脆拍了桌子,說算了算了這回就胡錫標上,下回的買賣我擔保沒人跟你劉鳳祥爭,行不行?
氣哼哼的倆人這才罷休。
營長好容易爭來的任務,大伙兒當然不敢怠慢,一打響,人人都爭先恐后拼命往上撲,唯恐落在后面,尖刀連第四連的突擊隊緊踩著炮火炸點,一家伙就撲到了鐵絲網下。
結果沖得太快,把第二排副排長李元志的爆破組給扔后邊了。
人家扛著爆破器材,動作當然慢些。
敵人的火力點開始找著人開火,情形很是危險。
這就給爆破組添了麻煩,不敢用爆破筒了——距離太近,怕傷自己人。
李元志一橫心:“六班長,送小包炸藥!”
火光一閃,小包炸藥響了,六班長王相武也震暈過去了。
硝煙散去,鐵絲網只炸倒一根柱子。
李元志大聲叫戰士翟振聲:
“翟振聲,你敢不敢上!”
“敢!”
隨著一聲高腔應答,翟振聲也送上一包炸藥。
還是只炸倒一根柱子。
李元志一下急紅了眼,自已一躍彈了出去,送上第三包炸藥。
轟隆一聲,李元志帽子被崩飛了,臉和手都滲出血來,耳朵也震得嗡嗡亂響,什么也聽不見。
邪門兒,還是只炸倒一根柱子。
李元志顧不上想別的,幾乎是條件反射,一縱身撲上鐵絲網,用身體壓下一個凹口,一邊用卡賓槍猛烈射擊,一邊高喊:
“同志們快上,我掩護你們!”
大家紛紛從凹口涌了進來,你一腳我一腿,把李元志踩得直咧嘴。
突擊隊過完了,李元志也成了個“血人”。
“血人”還端著卡賓槍跟著往上沖。
蛾洋巖很快就被突破。
突破是開頭,迂回包圍才是重頭戲。
第一二四師師長蘇克之盤算得很好,擅長進攻的第三七二團開路,防御出色的第三七0團殿后,迅速按預定計劃實施迂回穿插。
第三七二團團長張景耀讓團作戰股長楊芝清帶尖刀營第二營。
這個營的尖刀連也是第四連。
楊芝清說你們別的甭管,帶3挺重機槍只管往里沖,越快越好。
當然第四連就不管不顧地往前沖。
沖得飛快,很快就把敵人的A線甩在后面。
1日6時,就沖到了巨林川。
韓軍一個營已經先占領了這個村子。
跑在前頭的第一班班長趙恒文雖然判斷這村里敵人肯定少不了,但也擔心等后面的隊伍上來耽誤了功夫,讓人家又開上汽車跑了。
盤算片刻,干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沖進去再說。
這村子前面是一片光禿禿的開闊地,四面沒什么障礙物,盡管趙恒文等懾手懾腳,還是被村口的韓軍哨兵發現了。
兩個韓軍士兵象掉了魂,跳起來就想跑。
趙恒文嘩啦一拉槍機:
“把其面!”
蹩腳的朝鮮語,意思是交槍。
兩個韓軍士兵立刻站住,不敢再動。趙恒文上去剛把個大的那個的槍奪過來,那小個的爬起來就跑,邊跑還邊喊。
敵人立刻炸了營,慌忙組織火力攔阻后邊的連主力。
連長王清秀一看不能這樣跟他糾纏,便命令趙恒文:
“你們一班迂回到敵人后面去,把敵人攪亂我們才從正面攻擊!”
“是!”趙恒文樂呵呵地轉身就跑,覺得這差事挺美。
趙恒文帶著第一班沖過巨林川右側大山迅速往前插,剛涉過一條小河就撞見了敵人。
敵人這回夠多了,足有一個連。
不過趙恒文不怕,他知道這都是些驚弓之鳥,一打準跑,到時還不好攆。
第一班繞到敵人側后才突然開火。
果不其然,敵人跳起來抱著腦袋就跑。
一邊跑一邊亂七八糟地扔東西,軍官們平常穿皮靴挺威風,這會兒只覺得礙事,扔了一只又一只,光著腳丫跑得更快。
趙恒文追得也快,轉眼就把大家都拉在后邊了。
趙恒文一看這怎么行,就把已打完子彈的沖鋒槍一扔,順手撿起一支敵人扔下的卡賓槍接著打。打完了再撿一支打。
敵人更亂了。趙恒文一看前后左右都是韓軍官兵,自己一個人打也打不過來,抓也抓不過來,便想顧一邊吧,逮住多少算多少。
他陡然轉過身,朝天一梭子,用蹩腳朝鮮語大喝一聲:
“站住!”
后邊的敵人亂糟糟地涌進了路邊的房屋和溝邊。
“我們是中國人民志愿軍!”
趙恒文一不當心喊出了母語。
正想改口,突然聽到一句半生不熟的中國話。
“你是中國人嗎?”
趙恒文一看,是一個韓軍士兵。
“是,你會中國話?”趙恒文心說該不會是老蔣的兵來了吧。
“小的明白!”這家伙還來這一套。
趙恒文說好啊好啊,你來翻譯得啦,告訴他們繳槍不殺。
那個家伙一招呼,韓軍士兵們舉著槍過來投降,把槍扔在院子里,然后進到屋子里休息。
部隊上來一清點,正好50個俘虜,其中有一個女軍官。
連長王清秀很有主見,知道自己的目標是濟寧里。
他一看表,7時20分,離剩下的時間還有4個多小時,可濟寧里還有30公里。他馬上命令匆匆趕到的第二排轉為前衛,迅速向濟寧里穿插。
“路上遇上敵人不管,只要他不打我們,只要我們插到濟寧里,他們全跑不了!”他對大家說。
“打到濟寧里,給你們請功!”政治指導員許明柱再添一把火。
第二排副排長白文林率領第二排奔向濟寧里,副班長冷樹國帶一個戰斗小組跑在最前面。
連主力緊跟著他們,營主力緊跟著第四連連主力。
后面是第三七二團團主力。
師長蘇克之知道他們進展很快也很高興,高興之余也擔心他們力量不足,尤其是在巨林川看見他們打死打傷那么多敵人,想象不出戰斗真實場面是個什么樣子。只想盡快追上他們,與第六十六軍達成對韓軍第二師的合圍。
第四連聽到后面槍聲緊一陣松一陣,知道后續部隊緊跟在后面,心里邊有了底,腳下也就生了風。
2日上午8時,第四連前衛排進到道大里。
一偵察,這里是韓軍第三十二團第三營,正準備撤逃。
那怎么行!
白文林、冷樹國等一商量,決定上去演一出哪叱鬧海。
這幾個膽大包天的戰士悄悄地繞過哨兵摸進了村。
村口停著一輛吉普,還有4個軍官,哈,肯定是大官!
冷樹國一梭子沖鋒槍就打發他們回了老家。
沖進街里,又看到一輛吉普車,車上還有一部電臺,一個高大的美國鬼子正往車上爬。
冷樹國上去一把抱住了那個高他一頭的美國鬼子,美國鬼子勁兒也不小,一邊掙扎一邊掏槍。冷樹國看他不老實,只好一使勁象拔蘿卜一樣把他抱起來重重的摔在地上。
美國鬼子嚎叫一聲倒在車旁,冷樹國敏捷地從他的槍套里掏出了手槍。
這時,戰士竇國斌的卡賓槍槍管已經頂在美國鬼子的頭上。
這是韓軍第二師的美國上校顧問。
11時,這幾個戰士沖到了濟寧里。
這時冷樹國才發現自己的兩只鞋子不知什么時候跑丟了。
我的天,他竟然穿著一雙破襪子在雪地上跑了近3個小時。
這是人還是赤腳大仙?
濟寧里村頭停著20多輛汽車和大炮,正在發動,看樣子想跑。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冷樹國身邊只有5個人了,5個人利用稻田埂隱蔽接近了車隊最前邊那輛吉普車。
一陣沖鋒槍先把它打癱了。然后5個人順著車隊打輪胎,乒乒乓乓打得又開心又快活。
轟!轟!轟轟!
趕上來的連隊的六0炮打了過來,打著幾輛彈藥車,彈藥車炸得驚天動地,把整個濟寧里炸得煙霧彌漫。剛才還爭先恐后往車上爬的敵人又到處亂跑亂鉆。
冷樹國等人不得不暫時躲進路邊的水溝里。
戰斗很快就結束了,第四連俘敵30余人,繳獲汽車8輛。
第三七二團第二營趕了上來,把華岳里正面敵人的退路切斷了。
團長張景耀上來就問:
“誰是冷樹國?”
“到!”冷樹國立正答道。
“是你抓的美國顧問?那家伙見了我就拿出身份證要我優待。”
“就是那個美國鬼子?真惡心!”冷樹國心說美國鬼子怎么都這德行。
團長發現自己的士兵赤腳站在雪地里,很生氣;
“趕緊給他找雙合腳的鞋來!”
“是,保證不給英雄小鞋穿!”王清秀立正答道。
戰后,第三七二團第四連被授予“三八線尖刀英雄連”稱號,記集體大功1次,冷樹國被授予“追擊英雄”稱號。
1日17時,第三七二團另外兩個營趕到濟寧里,與第一二五師一個營在濟寧里以東、上南淙以西會合,堵住敵人南逃退路。
黃昏,第一二四師主力全部進入指定位置。
這時偵察部門也及時把情況報了上來:
“華岳里以北李偽軍第三十一團、第三十二團尚未南逃。”
師長蘇克之聞訊大喜過望,當即部署第三七二團于城隍堂、沙峴地區,第三七一團于下南淙、所法里地區,構筑工事,阻敵南撤;第三七0團于柯芝屯堵擊韓軍第三十二團殘部。
第六十六軍肖新槐動作也快,軍主力第一九六師在晨光師長指揮下,第一九七師在成少甫師長指揮下,迅速擊破國望峰、華岳里、高秀嶺方向韓軍阻擊,幾乎與第四十二軍同時到達指定位置,對韓軍第二師主力達成合圍。
堵住了敵人,大家很高興。想著好好睡一覺,養足精神再來包敵人的餃子。
可韓軍逃跑心切,凌晨3時半就從華岳里沿蟬川、上下南淙公路南逃。
也好,那就打完再睡覺。
第三七二團第三連第一排正在朝鮮老百姓家睡覺,翻譯從朦朧中聽見屋外有人在用朝語說話:
“屋里人醒醒,上加平怎么走?”
“喂,你們是干什么的?”翻譯問。
“我們是聯合國軍,這里有沒有中共軍?”
“沒有!”一邊說一邊拔出駁殼槍就是一槍。
全排一躍而起,沖出屋子就把手中家伙給擰開了口:沖鋒槍、手榴彈響成一片,一下子就把敵人給壓住了。
黑壓壓的一片敵人,被壓在地上不敢動。
第一排的放的班哨守著一挺重機槍打盹,槍響了他們才迷迷糊糊醒來,一醒來才發現四周都是敵人。黑不隆咚的,敵人也沒把他們搞清楚,一個韓軍軍官過來,抬腳就踢了重機槍手一腳,嘴里哇里哇拉,估計是在說看見共軍了怎么還不開火。
開火?當然得開火,不過你得先躺下!
重機槍手被踢得火起,抄起一支卡賓槍一槍托就把韓軍軍官砸得腦漿迸裂。
這才掄圓了開火,那才叫痛快。
敵人紛紛倒下,死都不明白是怎么死的。
及時趕到的第三七二團副團長魏化杰立即指揮部隊展開,把3000多敵人,100多輛汽車和一個炮兵營死死壓在大川之內。師長蘇克之看看第六十六軍第一九六師和第一九七師部隊這時也相繼進至預定位置,唯恐到手的洋落不夠分享,趕緊招呼著師山炮營和其它團隊投入戰斗,盡可能多往自己手中抓撓一些肥肉。
韓軍們也實在是太不經打,不到兩小時,就亂作一團,完全失去有組織的抵抗,官兵們亂哄哄地四處奔逃,把槍啦炮啦汽車什么的扔得遍地都是,弄得好些沒見大世面的土八路們摸著小的又盯上大的,搶著這個又眼紅那個,樂顛顛風火火壓根兒就忙活不過來,文書們也不消停,拿著粉筆就在汽車、榴彈炮這類一時半會兒扛不走也挪不動的大家伙上涂“××部繳獲”,生怕洋撈被別的什么單位給弄走了。
急得營長連長排長們跑前跑后使勁兒嚷嚷:
“先抓俘虜,先抓俘虜!東西回頭來揀!”
斷敵后路的第六十六軍第一九七師部隊發起洋財來一點也不讓人,第五九0團第一營第一連在副營長王有根的張羅下,沖得快打得狠抓得多揀得順,一個連僅傷亡23人,就斃傷了230余名敵人,還逮了376個活的,風頭出得大了去了。
軍長肖新槐聽下邊報告這個故事時耳朵一點也不聾,連聲叫道:
“干得漂亮,干得漂亮!記功,記功!”
這個連隊后來被命名為“猛打猛沖機智勇敢戰斗英雄連”。
當然,雖然大家都是土八路,但較之于第四十二軍這種從北打到南見過很多大世面沾過點“洋氣”的四野部隊,來自于華北軍區的第六十六軍確實是支沒怎么離開過家門兒的土得掉渣的更土的土八路,搶起繳獲來無論從辦法還是竅門都還是沒人家多,很多時候只好委委屈屈別別扭扭眼睜睜地看著人家把明明是自己號下來的汽車啦大炮什么的弄走,一點招數一點脾氣也沒有。
很多第六十六軍老兵到老也沒忘記這種受“欺負”的感覺。
后來回國搞“向文化進軍”,這支部隊積極性高得不得了。
確實,土八路都該出來見見大世面。
洋落揀完了,部隊迅疾轉入清剿。
2日10時,清剿部隊將殘敵全部肅清,第四十二軍和第六十六軍共計殲韓軍第十七團、第二十七團各一部,第三十一團、第三十五團大部,第三十二團、第三十六團及韓軍炮兵第二十四營全部,計俘敵2 797人,斃傷敵1 173人,繳獲各種炮145門、汽車98輛、各種槍2 463支及大批軍用物資。
吳瑞林和肖新槐都露了一鼻子。
只有第六十六軍佯攻春川的第一九八師沒撈到什么仗打,因為他們尚在前進途中,春川的韓軍第七師就已經跑啦!
師長宋玉琳連連頓足,怨自己手腳欠麻利,運氣也不佳。
2日15時,第一九八師進占春川。
吳瑞林、周彪、肖新槐、王紫峰等四位未來的共和國中將意猶未盡,又得隴望蜀,指揮部隊與朝鮮人民軍第二、第五軍團一起,向漢江南北的洪川、橫城、襄陽、江陵沖去。
右翼突擊集團突破和進展都很快,但油水不大。
韓先楚副司令員在青云洞自己的老部隊第四十軍軍部坐鎮指揮,把軍長溫玉成緊張得不行,生怕看不住這位喜歡往第一線跑的老上司。
韓先楚很有信心,戰斗一打響,他就半閉著眼睛一邊養神,一邊聽著槍炮聲。這槍炮聲外行聽起來是一鍋粥,在他聽來是悅耳的交響曲,他能從中分辯出突擊部隊是在接敵運動還是在清除障礙,是開始沖擊還是攻擊受阻,每一步戰斗行動他都能聽得明明白白。
聽著聽著,他睜開眼睛興奮地說:“挺順利,突破了!”
話音剛落,警衛員便從外面跑進來報告:“對岸已升起了突擊部隊占領灘頭陣地的紅色信號彈。”
你說神不神?
“溫玉成,走,咱們過江!”韓先楚按捺不住了。
“不要急嘛,先休息一下,明天再走不遲嘛!”溫玉成就怕韓先楚來這個。
“你不走,我走!”韓先楚才不管溫玉成心中怎么擔驚受怕呢。
過了臨津江,前面一輛探路的卡車“轟”的一聲被炸掉了。
“還要走嗎?”溫玉成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走!”韓先楚面不改色,他這個見得多了。
沒走多遠,又是“轟隆”一聲,跟在指揮車后面的電臺車又被炸掉了,上面坐的十多個人全被拋起來,都負了傷。
韓先楚下車安撫完傷員,仍然是一個“走”字。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么怪,他這么不要命,可地雷炸彈也好,槍子兒炮彈也好,全都躲著他走。
小個子韓先楚,是個金剛不壞之身。
當天晚上,右翼突擊集團突破韓軍的A防線后又突破了美、英軍B防線,包圍美軍營以上建制單位18~20處,消息著實令人振奮。
“可能也就高興這一會兒吧,等天亮了,還不知道怎么樣呢!”
韓先楚是喜中有憂,他知道咱們打敵人坦克還沒有什么更有效的辦法。
果不其然,天一亮,敵人飛機大批出動,掩護美軍突圍,雖然包圍美軍不少,可大部分還是跑掉了。
緊趕慢趕還是不行。
倒是第三十八軍先遣偵察隊張魁印等一幫偵察兵插得很快,混在了敗退的美軍中一起行軍。美國鬼子看亞洲人都是黑頭皮黃面孔全一個樣,他們就大大咧咧地跟人家走在一起。
干走著怪寂寞的,就讓會英語的同志邊走邊跟他們瞎掰活:
“你們的槍呢?”看見美國兵們都徒手,大家很奇怪。
“扔了!”美國兵回答得挺干脆。
“干嗎扔了?”張魁印們心說這還叫軍人?
“中國人來得太快,命都要沒了,要槍干什么?”人家根本不覺得這算回事兒。
“你們不是機械化嗎,干嗎不坐車?”
看他們一瘸一拐走得怪別扭怪可憐的。
“別提啦,車早跑啦!”美國兵氣不打一處來,拿著一張紙一晃,“還沒這個管用,你有嗎?”
一張志愿軍總部發放的印制質量低劣的“俘虜優待證”。
“你當過俘虜?”
“朋友送我的。朋友說當俘虜有吃有喝,還有熱水澡洗。他回來時多要了幾張,比聯合國那玩藝兒管用。”
美國兵顯擺得沒完。
可惜張魁印他們要去水落山東執行偵察任務,否則不費什么手腳就能把這些沒槍沒炮的美國少爺給送到俘管隊去泡熱水澡。
那不比這樣窮跑強多了?
朝鮮人民軍第二、第五軍團5個師,于戰役發起前越過三八線,分別向洪川、橫城、原州方向滲透迂回前進,其第十二師團于12月31日晨前出至洪川西南新岱里地區,威脅敵人后方,迫使韓軍第三師南逃。
戰役發起后,其余部隊繼續越過三八線,隨主力向南攻擊前進。
“聯合國軍”在中朝軍隊的連續突擊下,第一道防線全面崩潰,其左翼完全暴露。李奇微深恐中朝軍隊重施縱深迂回包圍的老招法,將其10余萬部隊置于漢江北岸背水作戰的的危險境地,乃于1月2日實施全線撤退。只以一部分兵力在漢城以北之高陽、道峰山、水落山一線進行掩護,繼續阻滯中朝軍隊的進攻。
相較于麥克阿瑟,李奇微確實聰明得多。
張魁印帶著偵察隊跑到水落山后,發現一門門大炮張著大口向著北方,彈藥箱也敞開著,卻不見一個人影。
原來是敵人扔下大炮跑啦。
偵察員嘛,見什么都想瞎鼓搗一下,就擺弄起這個龐然大物來。
這家伙怪先進的,是電力自動裝填炮彈。
大家說干脆咱也來放幾炮過過癮。
好好,說干就干。
他們把炮掉個方向,朝著漢城方向轟轟就放了幾炮。
這樣當然是什么都打不著了。
卻把敵人嚇壞了。
水落山附近是第美步兵第二十四師第十七團一個營。
炮一響他們就慌了,炮兵都到了,那共軍該已經在身邊了吧?
風風火火趕來的第一一四師差一丁點兒就把這條魚逮住。
2日深夜,第一一四師主力進到了議政府以東山谷里地區,為查明當面敵情,師命令第三四一團偵察排先于部隊出發,向議政府以南溫水洞方向搜索前進。
偵察員就是眼光獨到,一進村就瞅見了電話線,跟著電話線就找到了美國鬼子的指揮所。
排長張蘭亭一揮二十響快慢機:
“這是個王八腦袋,先敲掉它!”
偵察員們這兒扔幾個手榴彈,那兒掃一梭子沖鋒槍,把一村子敵人攪得亂喊亂叫,到處亂跑。還跟沖上街的美國鬼子肉搏,逮了20多個俘虜。
3日3時,第一一四師第三四0團趕到,團長關豁明一聽是美軍,樂得跳著腳就對大家喊:
“我們逮住美國鬼子啦,過癮啊,大家好好打呀。”
大家也不管敵人飛機了,一擁而上,去搶水落山制高點。炮兵連一看山太陡,就把九二步兵炮分解下來,背上山頭,支援突擊連第一連搶占水落山主峰。
第一連政治指導員陳同書率突擊排沖在最前面,不幸中彈犧牲。
第一連更火啦,高呼著為指導員報仇,挺著刺刀舉著手榴彈撲上了主峰,把上面的美國鬼子嚇得扔了槍就跑,輕輕松松就讓中國兵們控制了這個制高點。
后來覺得太窩囊,又連續多次反撲,想把這個制高點搶回來。
這當然是徒勞的無用功啦。
黃昏時分,第三四一團也趕到了,部隊迅速展開正想把大魚給打撈上來,可沒想到這伙子敵人也學乖了,看看再頂下去肯定沒什么好果子吃,一溜煙就向漢城方向跑了。
人家有十輪卡,你有什么招!
彭德懷看出來了,“聯合國軍”完全無意組織堅決抵抗。
敵人逃跑甚速,看來很有可能放棄漢城,或退守漢江南岸相機防守,或繼續南撤,而這其中任何一種意圖,都對實現自己與毛澤東合謀的大量殲滅其重兵集團的意圖都極為不利。
彭德懷決定抓緊機會乘勝擴張戰果。
1月3日,中朝聯合司令部下達命令:志愿軍右翼突擊集團及朝鮮人民軍第一軍團相機占領漢令城、仁川、水原、楊平;志愿軍左翼突擊集團及朝鮮人民軍第二、第五軍團乘勝占領洪川、橫城、襄陽、江陵。在占領該線后,中朝軍隊即停止前進,準備休整和補充,讓敵退守平澤、安城、忠州、堤川線,以利中朝鮮聯軍南進圍殲。
可敵人全成了驚弓之鳥,大家緊趕慢趕,還是沒撈到什么大魚。
倒是前國軍中將曾澤生逮住條不大不小的大不列顛黃花魚。
第五十軍原本是右翼突擊集團中最后突破三八線的一個軍,按理撈不到什么油水貨。可人家曾澤生就是憨人有憨福,楞就是后來居上,逮住了不知死活的英步兵第二十九旅。
而且打得順風順水,砍瓜切菜一般。
第五十軍的前衛是金振鐘代師長指揮的第一四九師。
1月2日,一過臨津江,第一四九師首先在高陽以北的碧蹄里遭到美步兵第二十五師第四十五團一個營的阻擊。
說是阻擊,實在有點高抬了這幫美國鬼子。
“阻擊”這個詞在軍語中的含義是:阻止和遲滯增援、退卻、突圍之敵,以及掩護主力展開或轉移的防御作戰。而筆者在此之所以還沿用這個軍語,僅僅是因為這確實是一支裝備精良的美軍部隊,確實也攔在第五十軍沖往漢城的要道上,確實也擺出了一付要“掩護主力展開和轉移”的架勢。
而且美第九軍軍長約翰·庫爾特少將確實也賦予了他們這個任務。
可這個“阻擊”確實也太稀松啦!
3日凌晨2時,第一四九師師偵察連和前衛第四四六團第一營兩個連向高陽以北碧碲里發起攻擊,乒乒乓乓打了不到20分鐘,美步兵第三十五團一個營的美國兵就干干脆脆地把重武器一扔,爬上汽車,攀上坦克一溜煙地跑啦。
給第一四九師留下了28個跑不動的少爺兵。
這會兒的美軍官兵,膽已經破了。常常有志愿軍官兵在捉俘虜時怒吼一聲,就要嚇癱一群“聯合國軍”官兵。而且被俘者常常一連幾天都楞神兒,說不清話。
中央新聞電影廠跟來拍電影的攝影師們也抓過這樣的美國兵。
有時候甚至女同志出去也能帶幾個牛高馬大的美國俘虜回來。
據說這叫“吃驚病”!
對手太稀松軟蛋了也實在沒勁不是?
不過美國楊基這一跑,卻把拴在一根繩上的英國表兄給晾了。
3日凌晨時分,第一四九師主力占領高陽,先頭部隊繼續向仙游里搜索前進,5時,攻占英步兵第二十九旅皇家來復槍第五十七聯隊第一營掩護分隊據守的195.3高地,還逮了37活的。
英國佬與碧蹄里的美國佬一樣稀松。
英國兵也是比劃一下就跑,一點也不比美國兵慢,連擺在地上與近距空中支援飛機聯系的聯絡布板都未及撤收。
給美國佬斷后當墊腳石,英國紳士從來沒煅煉過這種責任心。
半個小時后,仙游里完全為第一四九師所控制。
仙游里這一輕松得手,就把位于佛彌地的英國皇家第八騎兵聯隊直屬重坦克中隊與其英步兵第二十九旅主力給分割開了,造成了極為有利的攻殲態勢。
不過,抗戰時跟英國人打過交道的前國軍官兵們知道:英國“尖頭曼”(紳士)們打起仗來的最會偷奸耍滑頭,牛皮吹得山響,逃跑起來比誰都快。曾澤生軍長一邊令后續部隊抓緊控制議政府周圍的高地,讓仙游里的部隊死死擋住英步兵第二十九旅主力,不使其增援,一邊令第一四九師代師長金振中繼續搜索攻擊前進,迅速切斷英軍逃路。
前國軍官兵們爭先恐后地往前趕。
1月3日,仙游里高地的阻擊戰打了整整一天。
英步兵第二十九旅旅長托馬斯·布羅迪準將知道,整個大不列顛陸軍中,也沒有幾個這樣的重坦克中隊——臨來朝鮮時才裝備上的“百人隊長”式重型坦克,要是就這么隨隨便便地給扔了,上對不起女王陛下的政府,下對不起大不列顛的眾多納稅人。
于是一大早,從議政府趕來的1 000余名英軍官兵配合昨天從仙游里退下來的皇家奧斯特來復槍聯隊殘部,在16架飛機、7輛坦克和12門重型火炮的掩護下,輪番向仙游里高地猛烈反撲。
仙游里整個變成了“煙”游里。
英軍連續7次沖擊均被打退。
仙游里高地的第五十軍守備分隊雖然傷亡很大,卻也打得很勇敢打得聰明。他們戴上英軍的鋼盔,用聯絡信號板糊弄美國飛機,讓它們轟炸陣地周圍的英軍部隊,眼瞅著美國鬼子把英國鬼子炸得鬼哭狼嚎。
戰士們邊瞅邊樂:
“看著敵人打敵人,真是件開心的事。”
3日17時,第一四九師金振鐘代師長決定趁夜暗發起攻擊:第四四五團沿木巖里、唐清里向195.3高地攻擊前進;第四四六團向上山、越川方向攻擊前進,搶占附近要點,斷敵退路;第四四七團為師預備隊,在大慈里、霍山里隱蔽待命;師指前出至高陽附近。
這時英軍炮兵突然向高陽、206高地及其以北地區猛烈射擊,企圖封鎖公路。金振鐘代師長當即作出判斷:敵有向南逃竄的可能,遂令第四四五團第二營改沿陰達里、仙游里攻擊前進,其他各部隊任務不變。
金振鐘這個判斷非常準確!這個時候,職業老行伍布羅迪已經沒了信心,已令各部迅速棄陣南撤。至于已被割裂處于極度危險中的重坦克中隊,布羅迪顯然是顧不上了!
當然,也可能對這支重型裝甲部隊能夠突圍而出很有信心。
不知道這家伙回去怎么對女王陛下政府報的賬。
第四四五團第一營剛進至仙游里以南127高地,就聽得馬達轟鳴,人聲嘈雜。跟進指揮的團參謀長林長修即令第一營教導員林家保率第二連直插佛彌地占領127高地對面的無名高地,營長楊福率第一連插沿公路展開向亭子洞兜尾,第三連為預備隊,并將迫擊炮、重機槍配置在127高地兩側,支援第一、第二連戰斗。
這時,撤退英軍的車水馬龍已滾滾而來。
這英國佬打仗也是特別有意思,別人逃跑是悄悄地溜,他們卻一路打著照明彈開著大燈,好象生怕沒人知道似的。
借著敵人照明彈的光,林家保率第二連從敵人行軍縱隊的間隙中穿過公路,占領無名高地,將守敵英軍一個排俘虜。
待他們回過頭來準備卷擊敵人時,卻發現他們剛穿過來的谷地里有一長串黑呼呼的龐然大物正蹣跚著向四面噴射著耀眼的火舌,火光伴隨著震耳欲聾的吶喊,一團團人群正前仆后繼地撲向這些龐然大物……
這些“龐然大物”,就是土包子們從未見過的重型坦克。
步兵挑戰坦克,前國軍官兵們已經與裝甲集群鐵血迸濺!
這一打,打出了一個步兵打坦克的經典戰例——當年《人民日報》還在頭版發了消息《三個連全殲英軍一個坦克營》。
這是第五十軍歷史上最風光的一仗。
《人民日報》的報道可能是出得有點倉促,詳細戰況并不十分清楚,所以“三個連”的說法與事實不太相符:第一四九師參加圍殲重坦克中隊的兵力實際上是兩個營。
不過這兩個營的裝備與英軍相比可以說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林家保老人向筆者證實:沒有參加戰前第十三兵團整裝改裝的第五十軍,除個別單位外,都沒有任何象樣的反坦克武器。參戰的這兩個營,甚至連支“巴祖卡”也沒有,每個班只有一根爆破筒和一個炸藥包,再就是每人背著的4枚手榴彈。
而手榴彈是對付步兵的。
按理,這不是一種對等的較量。
可土八路們的本事就是把這種仗打得五顏六色,不由你不服。
“前仆后繼,前仆后繼啊!”
多年后,林家保老人談起當年的戰斗,還是抑制不住激動!
剛開始,戰士們用爆破筒或炸藥包往坦克履帶里硬塞。別處不行,不是彈回來,就是滾下去,搞不好,還要把自己人炸著。往履帶里塞也不容易,運動著的坦克顛簸大,又是黑天,看不準位置,掉下來的時候多,爆破成功的少。
爆破筒和炸藥包很快就用光了。
再把四五枚手榴彈捆在一起作為“集束手榴彈”用。
第三連的老兵王長貴是個戰斗英雄,他干脆爬了一輛敞著頂蓋的坦克,想把手榴彈塞進去。沒提防,坦克車內射出一梭子子彈,王長貴身中3發,掉下車來。
王長貴犧牲了,戰士們還在不斷往坦克上爬。有的被敵人發現,炮塔一轉,甩了下來,坦克再急轉掉頭,用履帶把甩下來的戰士碾死。
就這樣,爬坦克的人還是接連不斷,“揭蓋蓋”的喊聲依然在谷地夜空回蕩著。
到最后,所有的坦克都不敢打開頂蓋了。
第三連炸毀了5輛坦克。
客觀而言,敵人的裝甲集群最后被步兵折騰得這般狼狽,佛彌地的地形也幫了很大的忙。佛彌地西北距高陽7公里,東南距漢城30公里,旁邊是一個小小的谷地,議政府至漢城的公路橫貫其中,公路高出地面1米左右,坦克不能越路橫行。公路東為大山,西為丘陵,東西有一條河,公路越橋而過,而橋已被破壞。
更重要的是,第四四六團第二營及時插至1330高地、梧琴里,截住了敵人的退路。
將這些烏龜殼關進了籠子的,是第四四六團第四連。
第四四六團第二營進至梧琴里附近時,營長楊樹云即令第五連一個排占領梧琴里東側高地,堅決阻擊逃敵,并以營的主力組成火力隊與坦克爆破組,沿127高地以南實施攔腰攻擊。當敵先頭坦克進至佛彌地轉彎處的小山埡口時,第四連爆破組首先擊毀敵先頭第一、第二輛坦克,堵塞了敵坦克的逃路。第四連戰士顧洪臣在用爆破筒炸毀兩輛坦克時手中只剩下一顆手榴彈,仍然不依不饒地跳上另一輛坦克,掀開炮塔舉著手榴彈喝令里面的英國兵投降。
在英國軍隊中,即使是二戰老兵也從來沒見過這么打仗的人,哪里還有什么斗志,紛紛舉起手來。
這些坦克正好擋了道,“尖頭曼”們當然就只有挨打的份兒了。
第四四六團第五連先打的是輛裝甲車。
先是一輛裝甲車氣勢洶洶地撲了上來。
機槍射手王新元讓過裝甲車正面,在5米距離內對著車的側面猛烈射擊,將裝甲車的裝甲板敲得叮當亂響,火花飛濺。
其實這時態勢不利的是拿機槍打裝甲車的人。
子彈不能穿甲,又不爆炸,對裝甲車威脅不大,更傷不著里面的乘員。而被裝甲車彈起來的跳彈卻使近距離的射擊者極易受到殺傷。這種跳彈起來時彈頭已經變形,被擊中后創面更大,因而也更具殺傷力。
可里面的英國兵被叮叮當當的子彈敲得慌了神兒,掉回頭就想跑,結果一個不留神兒從1米高的公路上竄下來,一頭扎進一個稻草堆里,一時間竟挪不動窩了。
這功夫第五連的所有機槍都沖著裝甲車開火,把車上的機槍壓住,密集的子彈把裝甲車敲得分不出點兒來。步兵們也端著明晃晃的刺刀從四面八方沖上來圍住裝甲車,用半生不熟的英語亂七八糟地喊道:
“嗨,哈羅,東特安克特!”(喂,別動!)
“里佛特漢茲!”(舉起手來!)
……
裝甲車里伸出一面白旗,4個嚇得面無人色的英國佬高舉著雙手鉆了出來。
其中一個扛著一付少校的肩章。
這是重坦克中隊的一個分隊長。
這下大家信心更足了,牛皮哄哄的皇家重坦克部隊不過爾爾。
“打一輛坦克立一大功!”楊樹榮高聲鼓動
“大功來了!”戰士們紛紛響應著往上沖。
不到5分鐘,又有3輛坦克沖了上來。
第一輛一路打著曳光彈,第二、第三輛噴著長長的火焰。
這是噴火坦克,中國兵們大都沒見識過這玩藝兒。
“這家伙,黑鴉鴉的,哇哇怪叫,又打炮,又噴火,咋一瞧心里都有點含糊。要是神經稍微脆弱點,十有八九真會被它嚇癱。”參加過那次戰斗的戰士們后來老老實實地對來采訪的新華社記者李莊和超祺講了這個感受。
也是,別說坦克,就是輛汽車沖你沖過來,你恐怕也得冒冒汗。
那天晚上,反坦克手們的確吃了這大家伙的大虧!
那家伙一開口吐火,就是一條幾十米長的火帶,只要在它的射界內,躲都沒法躲。噴一次火,少則燒個把人,多則能燒好幾個人。被它燒著的戰士們在火海里又跑又跳,跌倒后,滿地打滾,滾過來滾過去,越滾速度越慢,滾到滾不動了,就開始抽搐、痙攣,直到咽氣,火還在燃。
打完仗才發現,原來是“噴火坦克”噴火時,噴出來的鐵砂打的。難怪噴火坦克每次噴火時,總是伴隨著“叮叮當當”的怪動靜,原來是鐵砂打在石頭和武器上的聲音。
第四四五團第一營有15名戰士被這家伙活活燒死。
打這家伙,往往要搭進去幾個爆破組。
戰士劉鳳歧跳上第一輛坦克,把一個炸藥包塞進履帶。
不知為什么,炸藥包沒響。
沒了稱手家伙的劉鳳歧正急得亂跺腳,戰士楊厚昭從另一邊上去,把一根爆破筒塞進履帶。
轟隆一聲,響倒是響了,可坦克還在跑。
這狗日的“百人隊長”,確實有該它牛氣的地方。
“龜兒子你命還大倒在哩!老子們給你加一碼!”
正把一挺英勃然輕機槍打得風風火火的機槍班副班長李光祿看得火起,把機槍往副射手手中一撂,喊一聲你掩護我我上去啦,抄起兩根爆破筒再次沖了上去,拉著火將它們塞進履帶。
又是轟隆一聲,坦克跳起半尺多高,再也不動了。
李光祿也被震暈過去了。
在機槍火力掩護下,戰士周士杰、陳子連分別將后邊兩輛噴火坦克給打癱了。
打到這會兒,第五連擊毀了3輛坦克1輛裝甲車,還無一傷亡。
5分鐘后,又沖上來3輛坦克。
第三排副排長陳春貴抱著4個手榴彈攀上第一輛坦克,摸著一個20厘米見方的暸望孔,聽見里面嘰哩咕嚕地正吵吵著呢。
再一看,坦克上有兩根天線。
這是輛指揮坦克!
陳春貴樂得差點沒背過氣去。
他順手塞進兩顆手榴彈,一縱身跳了下來。
這手榴彈在里邊炸響,一下子沖起兩丈多高的火焰,映紅了夜空,照亮了戰場,煞是好看。
這功夫李光祿也把第二輛坦克炸毀了。
戰士彭德玉不太順手。
這時候,天上飛來幾架“油挑子”,不停地低空盤旋掃射,雖然炸彈、機槍全打在200米以外,對近距攻擊坦克的步兵們構不成什么威脅,可是那些接二連三的照明彈卻把戰場照得通明,十分討厭。
彭德玉正在把一根爆破筒往第三輛坦克履帶里塞,一個英國鬼子借著照明彈的亮光鉆出炮塔,掄起一支左輪手槍就向他開了火。
彭德玉脖子和屁股一麻,伸手一摸,粘糊糊一手的血,屁股上還冒起了火。
掛花了!
“我操你媽,老子今天非跟你拼個你死我活!”
彭德玉一邊發狠,一邊拼盡全力將爆破筒塞進坦克履帶。
當他滾下公路再一抬頭:
一團火光在眼前沖起。
又報銷了3輛。
后面的坦克搭載著大量步兵,陸續向第五連沖來。
打得興起的第五連這會兒斗志正盛,機槍、沖鋒槍象刮風一般將搭載坦克的步兵刮落在地,爆破手們也不爆破了,紛紛跳上坦克用手榴彈敲打著坦克炮塔,大聲喝令英國鬼子們趕快投降,交槍不殺。
這會兒的英國兵們也格外聽話,打開炮塔紛紛舉著手,一動也不敢動。
戰士們還得把他們一個個地往下拉,否則他們是真不敢動。
膽已經破了。
拉到第三輛的時候,拉出了一條狼狗。
倒把正在拉俘虜的戰士們嚇了一跳。
不過這狗夾著尾巴,早被嚇得沒了脾氣。
這陣仗它也沒見過。
看看,大不列顛的紳士們真把朝鮮當作休閑旅游勝地了。
也不想想,這還是一八四0年那會兒嗎?
最后沖過來的3輛坦克表現得最硬氣。
這3輛坦克上坐滿了人,機槍、沖鋒槍、卡賓槍、噴火器、坦克炮拼命地掃射、轟擊,在周圍形成了一堵火墻。
陳春貴在機槍掩護下,先扔上一顆手榴彈,把搭載步兵炸得七歪八倒滾到地上。
他乘機躍上第一輛坦克,用手榴彈敲打著叫里面趕緊投降。
敲了一分鐘,里面沒反應。
“狗日的,老子叫你硬氣!”
陳春貴一邊罵罵咧咧,一邊象上回一樣熟練地如法炮制,從坦克頂蓋上的暸望孔里扔進兩顆手榴彈。
跟上回一模一樣,這輛坦克跳起半尺來高,癱了。
李光祿這功夫也用集束手榴彈把第三輛噴火坦克給拾掇了。
李光祿是筆者的四川老鄉,他在這場戰斗中用爆破筒和炸藥包擊毀了3輛坦克,榮立特等戰功。
可惜他已經去世了,不然筆者很想跟他再掰活掰活這場戰斗。
只有戰士李為經有點掃興。
他剛用手榴彈把護板上的敵人掃清,爬上坦克正要下手,一個英國兵突然從炮塔里鉆出來,舉起卡賓槍要向他射擊。
李為經一著急,一把抓住卡賓槍身就跟那家伙拔起河來。
沒想到那個英國鬼子腦子滿靈醒的,看看李為經使上勁兒了,突然把手一松。
李為經一個跟頭裁下坦克。
坦克開足馬力就跑。
李為經氣得跺著腳大罵英國佬不是東西,讓老子到手的功黃了。
牛皮哄哄的重坦克中隊,就這么著,在一夜之間給解決得干干凈凈。而第五十軍部隊也為此付出了很大代價,僅被敵人噴火坦克活活燒死的戰士就有數十人之多,還有許多戰士在前仆后繼攀上坦克實施爆破的過程中被坦克甩下碾壓而亡。
戰至凌晨,第四四五團和第四四六團共炸毀敵坦克、裝甲車27輛、汽車3輛,繳獲坦克4輛、裝甲車3輛、汽車18輛、榴彈炮2門,斃、傷敵200余人,俘敵少校營長以下227人。
第四四五團第五連拔了頭籌,擊毀坦克12輛、裝甲車1輛。
皇家重坦克中隊一輛坦克也沒跑掉。
整個第一四九師的戰果是:
全殲英步兵第二十九旅皇家奧斯特來復槍聯隊第一營及第八騎兵團直屬重坦克中隊。
這是英國軍隊在朝鮮戰爭中受到的最為沉重的一次打擊。
也是迄今為止中國軍隊殲滅的最大建制的敵軍坦克部隊。
而且完全是被步兵分隊用輕炸藥包、手榴彈所消滅的。
1951年1月11日,志愿軍總部致電各軍并報中央軍委:
我第五十軍第一四九師四四六團(注:應該還有第四四五團)在此次新年攻勢中,由于全體指戰員迅速積極的行動,于高陽附近抓住英二十九旅及美二十五師三十五聯隊(團)各一部,給予嚴重打擊,并打死打傷美、英軍500余名,生俘英軍少校坦克營長以下193(注:似有誤,應為227名)、繳坦克25輛(注:似有誤,應為炸毀坦克、裝甲車27輛)。此種積極勇敢的戰斗行動,值得全軍學習,特通令表揚。
曾澤生心里那份得意喲,真是沒得說!
要知道,從長春起義之后,第五十軍在東北整訓了大半年,跟在四野南下大軍里當掃尾的角兒,始終沒被派上正經活計,進軍西南也只是乒乒乓乓放了幾槍,拾掇了不少保安團之類的國軍雜碎,敲的都是些邊鼓,真就還沒打過什么特別露臉的大仗。就是曾澤生自己,雖然說在國軍那邊也還是很見過些世面,作為國軍第六十軍第一0八九團團長也在戰場上也跟日本鬼子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比劃過,在越南接受日軍投降時還用火箭筒把法國鬼子的軍艦打冒了煙,打得小有名氣讓國軍嫡系王牌們不敢過份小瞧了土不拉嘰的滇系軍隊,但象這樣用步兵輕武器戰勝裝甲集群的戰斗,那可真還是有生以來頭一遭。
這下好了,在共軍里,第五十軍的牛,也有得吹嘍!
其實,關健是此五十軍,已非彼六十軍。
得看看是這支部隊姓“共”,還是姓“國”。
這次戰斗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意義。
它向世人展示,幾千侵略軍憑著幾樣先進武器就可征服一個國家的歷史,結束了。
“我們用佛彌地戰斗告訴帝國主義,中國人民不是好惹的!”
當著眾多的無冕王,一個人擊毀了3輛坦克的特等功臣李光祿得意洋洋地說。
他是在代表整個中國軍隊在說話。
也代表筆者這一代中國軍人。
直到今天,站在英國佬面前,筆者還在為他們得意。
在大裁軍中,這支部隊的原建制在人民解放軍序列中消失了。
這支部隊的傳人,現在正駐守在西藏高原的千里邊防線上,是人民解放軍的首批山地作戰部隊。
雪域有此勁旅,神州當可無憂!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五十軍第一四九師高陽追擊戰斗經過要圖
(1951年1月3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