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創業文化:基業常青的內因 李克勤(jixuie)
李克勤新華網博客
任何創業者都渴望自己創造的基業能像常青樹一樣,永保活力。如何去做呢?毛澤東這位20世紀的成功創業家,留給我們許許多多珍貴的思想財富,理所當然受到人們的重視,值得我們從新的視角去認識、學習、實踐和反思。在此,我們從“內因”角度,分析一下毛澤東的創業文化。
毛澤東有句名言:“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用現代管理學語言詮釋,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一個組織,比如企業,它有兩種風險,一種叫系統風險,來自企業外部,相當于外因,是企業不可控風險;另一種風險,叫非系統風險,來自企業內部,相當于內因,是企業可控風險。
無疑,企業發展變化第一要著力于企業的內因,這是企業可以控制的因素,是企業花較小代價就可以見成效的項目;外因不是不重視,但那是企業不可控制的,企業更多是考慮如何適應的問題。企業內因把握的好,才能有效去把握外因。
因此,一個創業者的必然選擇是,要創業,要想基業常青,必須把握好根據。條件不好,可以換地方,東方不亮西方亮!根據出了問題,條件再好,也會出大毛病。
那么,毛澤東怎樣把握創業的根據呢?
可以這樣概括,毛澤東是從四個“自”來把握內因的,即“自主、自立、自強、自由”。
自主,就是他經常講的“獨立自主”,就是要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自己給自己作主,不要靠別人作主,不要讓別人給自己作主,因為“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應當注意的是,不要片面理解自主,自主是指,一個創業者,在根本問題上最終必須依靠自己的決策,來成就自己的事業,自己必須對自己的決策負一切責任,贏也贏得清清楚楚,輸也輸得明明白白。
舉個例子,1959年10月1日,赫魯曉夫在天安門城樓上對毛澤東說:關于生產原子彈的事,我們決定把專家撤回去。
毛澤東淡淡地說:需要是需要,也沒什么大關系。技術上能幫助我們一下更好。不能幫助就由你們考慮決定。
這就是自主。也許,這個自主會給自己短期帶來麻煩,正如后來毛澤東遇到的那樣,但是,如果不自主,那會是什么樣的結果呢?
中國又會成為外國的附庸,就像蔣介石那樣。那能叫創業?那最多只是某某外國品牌的代理商!那只能算賺錢,甚至可以賺大錢,但買辦式的商人,與創業家,那是兩個概念。商人只認錢,創業家不是不要錢,他也需要很多錢,他也可以賺很多錢,但是,創業家在錢面前,是自主的,他是錢的主人,或者說是錢的老板,而不是錢的奴仆。
只有自主,才會有自尊,才會有自信,才能自立。
自立,就是自己獨立,而不是依賴外人扶著的立,否則一旦外力沒有了,自己就只有倒下的命了!毛澤東從小就是一個講究自立的人,所以他自立后,他就很難,幾乎不可能被打倒,盡管他的各種對手始終不放棄這樣作,直到他去世3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有人還在試圖打倒他,他的影響力已經滲透到中華文化里面!
可見毛澤東自立得多么牢靠!
從根源上講,保持獨立自主,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為什么直到今天,依然能夠領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內因!
毛澤東自立的啟示在于,一個事業要創立,首先是人的自立,人的自立在于精神獨立,在于思想成立。
精神的獨立,要有信仰的主義,要有主心骨。
思想的成立,要有思考的體系,要有方式方法。
毛澤東的主義就是馬克思主義,一言以蔽之,就是為人民服務。
毛澤東的體系就是毛澤東自己根據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結合中國的實際總結出來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新的思想理論體系。
懂得了這些,才會懂得,要想創造一番事業是多么多么不容易!
自強,就是自己強大起來,用老子的話說,是“自勝者強”。自強是自主、自立的自然結果。假如沒有自主、自立,一個企業很強大,那不是自強,那是虛假的強大,或者說是紙老虎,一捅就破,例如美國的安然公司,日本的山一證卷公司,都是世界級的超大企業,還是垮掉了,也許過去自立過,但后來不講究自立了,所以結局是必然悲慘的。
從深層次講,自強是一個組織的素質和能力。
1935年毛澤東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一文中說:“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試想,沒有這種內在的氣慨,沒有這種內在的決心,自強的能力從何談起!
自由,也許談這個,有人會覺得毛澤東不太講這個,那是極大的誤解。我們想想毛澤東時代有一首歌,至今廣播還天天播送,是的,就是《歌唱祖國》,里面有一句經典歌詞:“獨立自由是我們的理想”。
毛澤東的確不是象有的人所說的那樣,只會高獨裁專制,不懂自由。在1940 年代,針對社會上一些人指責共產黨只有黨性,忽視抑制個性,以至于消滅個性的種種責難, 毛澤東發表過不少精辟的論述。他說::“被束縛的個性如不得解放,就沒有民主主義,也沒有社會主義。”
在中共七大上,他又指出:“沒有幾萬萬人民的個性的解放和個性的發展”, “沒有一個由共產黨領導的新式的資產階級性質的徹底的民主革命,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廢墟上建立起社會主義來,那只是完全的空想。”
他還說:關于發展人民的“人格、獨立性和自由”的問題,“馬克思主義在《共產黨宣言》里講得很清楚,他說‘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不能設想每個人不能發展,而社會有發展,同樣不能設想我們黨有黨性,而每個黨員沒有個性,都是木頭,一百二十萬黨員就是一百二十萬塊木頭。
在民主革命時期,在黨的領導人中,在馬克思主義者中,像毛澤東這樣講個性解放的實屬罕見。毛澤東把民主、自由既看成是動員、組織廣大人民參加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必要條件, 又看成是革命所追求的基本目標之一。在中共七大上,他明確提出,打敗日本侵略者后將建設一個“ 獨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統一的、富強的新中國”。
怎樣獲得自由?除了通過武裝奪取政權,從政治上得到自主權以外,毛澤東認為思想上的自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思想認識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那是對人,對人生,對社會包括對市場的覺悟,只有有所覺,有所悟,才能把握事物變化的規律。覺悟就是內因,有了覺悟,才有內因,才能發現外因,才能讓外因起作用。
顯然,自由不是為所欲為,而是有所不為的有所為,也就是無為而無不為。那是需要作長期艱難曲折的奮斗才能實現的。但自由是必須追求的目標,是追求的理想。
毛澤東指出“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歷史。這個歷史永遠不會完結。在有階級存在的社會內,階級斗爭不會完結。在無階級存在的社會內,新與舊、正確與錯誤之間的斗爭永遠不會完結。在生產斗爭和科學實驗范圍內,人類總是不斷發展的,自然界也總是不斷發展的,永遠不會停止在一個水平上。因此,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停止的論點,悲觀的論點,無所作為和驕傲自滿的論點,都是錯誤的。”
這既是追求自由的方法,也是毛澤東創業成功的經驗之談,也是毛澤東從自主、自立、自強,到自由,這樣一套創業文化內涵的主線。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創業者,就是要從毛澤東創業文化中去琢磨,去推敲,從而去感悟基業常青的內因究竟在哪里!
【原創】毛澤東的創業文化:基業常青的內因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2626BE67DAD.html
相關閱讀:毛澤東的勇氣文化:從邀請尼克松訪華談起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23F11AB7DAD.html
【置頂】【原創】毛澤東強,還是不強?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25912047DA5.html
【原創】與國際接軌而不接鬼:毛澤東勇氣文化續談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24DF8DAFDA5.html
毛澤東的又一位國際“粉絲”: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1A636B27DA5.html
毛澤東的科學文化:解放思想與自主創新的典范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a/01010002E05A01A50B577DA5.html
李克勤新華網博客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
濟學網 http://www.like-qin.com/index.asp 歡迎交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