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應對全球經濟動蕩與房地產泡沫破裂危險
楊斌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
本文將發表于2011年11月期《國企》雜志。
2011年6月,美國著名經濟學家魯比尼認為,當前美國、歐洲和日本的三大經濟同時陷入低迷狀態,中國經濟又面臨著房地產泡沫瀕臨破裂的形勢,這意味著全球經濟很可能被拖入具有強烈震撼力的“完美風暴”之中。中國許多人一直擔憂房地產市場崩盤可能帶來的沖擊,這引發了國內外輿論關于中國經濟面臨“硬著陸”危險的熱議。美國紐約大學教授魯比尼曾準確地預見到將會爆發次貸危機,他最近還指出馬克思關于資本主義有自我毀滅傾向的預言是正確的,他是西方為數不多的具有深遠洞察力和真知灼見的經濟學家,他再次發出的全球經濟面臨重大風險的預警值得引起高度重視。當前美國和歐洲陷入了嚴重主權債務危機,中國經濟因控制通貨膨脹和房地產泡沫而趨于減速,日本經濟長期低迷后因地震、核災難陷入經濟衰退,這些不利因素確實可能匯聚起來并發生相互共振,帶來遠遠超過單一不利因素的更為強烈的經濟沖擊。
我曾在2009年撰文指出,中國應謹防美國濫發美元和債務膨脹的泡沫趨于破裂,同中國股市、房地產泡沫破裂和通貨膨脹發生共振,致使中國宏觀調控政策失效并陷入兩難境地,不可繼續效仿美國的寬松財政貨幣政策刺激經濟。西方一些權威機構和著名金融專家也相繼發出了類似的警告。2011年4月,如全球最重要的兩大國際經濟組織——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美國三大權威的評級機構中的兩家——穆迪和惠譽評級公司,都先后對中國房地產提出了嚴厲警告。世界銀行預測局主管表示中國難以避免房地產市場崩潰,國際貨幣基金稱中國將面臨信貸膨脹和房地產泡沫的巨大沖擊。美國穆迪、惠譽評級公司則將中國房地產的前景評價下調至負面。美國網絡巨頭谷歌公布了中國所謂 “鬼城”的衛星照片,許多新建住宅社區街道上空無一人、車輛寥寥。美國華爾街金融投機家吉姆·查諾斯,曾成功預見美國次貸危機并配合高盛做空市場獲取了巨額利潤,他認為中國房地產泡沫比迪拜還要嚴重一千倍,正在操縱對沖基金募集巨資大舉對賭做空中國房地產,這表明美國金融壟斷資本感到中國已落入了房地產泡沫陷阱,通過做空市場獲取巨額利潤并打擊中國經濟的時機已趨于成熟。
當前中國房地產市場泡沫正處于瀕臨破裂的關鍵時刻,倘若處理不當極有可能同全球金融經濟動蕩形勢發生共振,美國可能推波助瀾發動隱蔽經濟金融戰爭攻勢,趁機控制中國經濟金融命脈并誘發社會動蕩和顏色革命。我的專著《威脅中國的隱蔽戰爭》十年前不僅曾準確預見美國將會爆發嚴重金融危機,還明確指出中國應對美國金融危機沖擊和實施刺激經濟政策,“絕不應用刺激房地產泡沫擴大需求,鼓勵少數富人購買多套住宅投機,這樣必然步東南亞、日本泡沫后塵,重蹈我國1992年房地產泡沫覆轍。歷史經驗充分證明,人為制造股票、房地產泡沫,雖能暫時刺激虛假的社會需求,最終必然造成更大經濟衰退”。[1] 我的專著還論述了如何依據馬克思主義的國民經濟均衡發展理論,實施謹慎甄別實體經濟和泡沫經濟的區別性信貸政策,通過快速摸底調查和試點確定力度適當的經濟刺激計劃規模,提出了像精確武器一樣抑制泡沫和刺激實體經濟的具體融資辦法,無需實行天量信貸和財政赤字政策也能有效克服危機,這些政策建議十年后的今天來看仍未過時而且是迫切亟需的,對于中國應對房地產泡沫破裂和美歐債務危機共振可能誘發的強烈沖擊,避免效仿美國的天量信貸可能誘發泡沫經濟和通貨膨脹的負面作用,防止宏觀調控失效并陷入兩難境地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2]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披露在美國爆發金融危機前夕,美國華爾街大財團構曾以半公開的形式在華盛頓召開會議,主要議題是利用金融戰爭遏制中國經濟崛起,其重點放在施壓中國實行匯率自由浮動和開放資本賬戶政策,為美國金融投機熱錢進入中國創造有利條件,同時誘迫中國實行刺激泡沫經濟的宏觀貨幣政策,通過炒作股市、樓市暴漲暴跌攫取投機暴利,然后趁泡沫破裂之機控制中國的銀行和戰略行業。[3] 令人遺憾的是,我的專著的告誡和政策建議,日本和東南亞金融危機的教訓,英國媒體關于華爾街策劃對華金融戰爭的預警,并未引起有關部門給予足夠的重視,中國再次重蹈1992年房地產泡沫的覆轍,而且面臨著遠遠超過1992年泡沫的嚴重后果。2009年中國實行天量信貸政策刺激了房地產泡沫膨脹,從某種意義上正中華爾街策劃對中國實施金融戰爭的下懷。
英國匯豐銀行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計算,2010年中國房地產市值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已高達3.5倍,遠遠超過了美國次貸危機泡沫高峰期的1.8倍,也超過了香港房地產泡沫高峰期的3.1倍,僅僅略低于日本房地產泡沫高峰期的3.8倍,這說明當前中國房地產泡沫已經達到非常危險程度。[4] 倘若筆者的政策建議受到有關方面的足夠重視,中國就能避免天量信貸政策加劇通貨膨脹風險,避免股市、樓市過度投機形成瀕臨破裂的巨大泡沫,甚至距離日本房地產泡沫高峰僅有一步之遙的險境。有些房地產開發商和學者反對政府的調控新政,稱泡沫崩潰將危及相關產業、地方財政和銀行貸款安全。其實,投鼠忌器縱容房地產投機泡沫膨脹才是最大威脅,泡沫越大給房地產業、地方財政和銀行造成的損失越大,縱觀世界各國房地產投機泡沫膨脹的惡果幾乎莫不如此。日本房地產市場泡沫破裂之后暴跌了80%,國民經濟陷入了持續二十多年的低迷狀態,香港房地產市場破裂后也暴跌了50%,相當多中產階級變成了資不抵債的“負翁”,美國房地產次貸泡沫破裂后引發國際金融危機,導致美國眾多的州和城市的地方財政瀕臨破產邊緣,失業率居高不下而經濟始終未能進入平穩復蘇。
有些學者認為,各國政府在房地產調控方面大多數是失敗者,美國、日本、英國、愛爾蘭、希臘、迪拜等等,現在都正在為房地產泡沫破裂危機而苦苦掙扎。確實,當前中國要想避免房地產泡沫崩盤造成巨大的沖擊,必須擺脫各國政府擔心觸動房地產、金融和地方利益集團,受新自由主義教條束縛只敢提間接宏觀調控措施,不敢提計劃調節辦法并采取直接微觀調控措施的教訓。20世紀80年代美國在全球倡導新自由主義以來,世界各國政府在調控房地產方面普遍遭到了失敗,但是,二次大戰后社會改良時期各國調控房地產卻普遍獲得成功,原因是當年全球盛行的經濟潮流與新自由主義截然相反,世界各國普遍奉行的是國有化和金融管制化政策,日本、韓國、臺灣和眾多西歐國家都成立了政府計劃機構,實行了嚴格限制金融投機和扶植實體經濟的產業政策,以確保當時匱乏的外匯、資金和物資資源,能夠集中用于戰后經濟恢復和重建而不被投機活動所浪費。當時世界各國都普遍制定嚴格的金融管制法律,不會容忍類似索羅斯等金融大鱷的投機活動,敢于以身試法的金融投機家必然遭受牢獄之災。二戰后西方社會改良時期實行的經濟政策,包括市場調節與計劃調節相結合的政策,嚴厲打擊投機的金融管制化政策,更多借鑒了馬克思的經濟理論而不是凱恩斯理論。正是由于西方迫于冷戰壓力被迫借鑒社會主義優越性,才改善了資本主義自由放任時代危機頻發的野蠻形象,出現了資本主義數百年歷史上罕見的平穩增長“黃金時期”。日本在戰后社會改良時期被迫借鑒馬克思經濟理論,成立政府企劃廳并實施落實到微觀的嚴格產業政策,成功實現了高速經濟增長并抑制了房地產泡沫膨脹,但是,后來在美國逼迫下放棄計劃調節并推行金融自由化,政府只敢實行凱恩斯主義的間接宏觀調控措施,實踐證明根本無法控制房地產泡沫膨脹并消除其惡果,二戰后的高速增長與后來的長期停滯形成了鮮明對比螦
2009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高度重視房地產市場調控,改變了有關方面對房地產監管軟弱無力的局面,但是,2010年房地產市場價格仍然逆勢大幅上漲,原因是提高貸款利率等間接杠桿為投機留下了太大空間。2011年初新“國八條”出臺直接針對投機的限購令,立即擊中要害導致投機購房需求大幅度下降,這充分說明宏觀的籠統、間接調控措施效果不大,而直接針對投機的行政、計劃調控措施效果顯著。中國指數研究院的統計顯示,2011年3月監測的30個大中城市中有近八成城市,房地產市場成交量與去年同期相比明顯下跌,其中,北京下滑幅度最大,達到48%。倘若2009年底立即果斷采取直接的行政、計劃調控手段,宏觀政策就能更加準確無誤地落實到微觀層面,減少房地產泡沫無視政府調控繼續膨脹的巨大損失。倘若不能解放思想果斷采取立竿見影的計劃調節辦法,就很可能像日本采取凱恩斯主義應對房地產泡沫那樣,銀行系統難以消化一萬億多美元的貸款呆賬,國債包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攀升到200%,經濟陷入長達二十年的停滯低迷狀態之中。奧巴馬采取凱恩斯主義政策應對次貸泡沫破裂危機,刺激經濟效果不佳卻陷入了嚴重的主權債務危機,三年來美國有五百多萬個家庭失去了住宅,還有大約一半家庭的抵押貸款住宅變成了負資產,一千多萬個家庭面臨失去住宅的緊迫危險,民意調查顯示奧巴馬總統的民眾支持率下降了50%。相比之下,委內瑞拉在西方危機引發石油價格暴跌和國內衰退的困難形勢下,查韋斯采取了社會主義的鼓勵民眾參與擬定政府應對危機計劃的方式,刺激經濟計劃突出改善民生、增加就業和維護價格穩定,推出并實施了政府興建一百萬套面向普通民眾的住宅建設計劃,考慮到委內瑞拉人口數量相當于中國大約六千萬套住宅的規模,國有企業還在通貨膨脹較高時期以平價供應生活用品和食品,2011年委內瑞拉經濟增長速度遠遠高于美國和歐洲國家,廣大民眾享有到巨大實惠促使查韋斯的民調支持率上升了50%。倘若中國采取類似委內瑞拉的辦法興建六千多萬保障性住宅,就能避免房地產泡沫破裂危險并大大加快實現居者有其屋的步伐。
當前中國面臨房地產泡沫瀕臨破裂的關鍵時刻,不應懼怕房價下跌帶來的震蕩而放松政府調控力度,調控下的震蕩損失遠遠小于放任自流的危機爆發。房價大幅度下跌和房地產市場投機需求萎縮,將會給開發商、建筑及相關產業和銀行帶來沖擊。房地產開發商在泡沫膨脹時期曾獲取高額利潤,即使企業破產也不會對個人財富造成太大影響,僅僅被迫喪失了追逐漲價暴利擾亂市場的機會。2010年中國銀行進行的房地產貸款壓力測驗表明,銀行系統能夠承受大約30% 的房價下跌沖擊,超過此限度就可能造成房地產貸款呆賬增加等困難。對于房地產投機泡沫破裂形成的銀行不良債權,可以制定政策采取按低息暫時統一掛賬的辦法處理,以避免其利滾利擴大影響銀行和實體經濟的正常運行,同時迅速通過計劃調節啟動大規模保障性住房建設,抵消高價商品房市場萎縮對建筑及相關產業的沖擊,確保銀行和實體經濟長期平穩運行并不再次受泡沫干擾,獲得良好效益逐步消化、彌補投機泡沫造成的壞賬損失。對于房地產市場投機泡沫破裂造成的強烈沖擊,采用計劃調節辦法能有效防止其擴大為金融和經濟危機,關鍵是確保銀行、企業的不良債權的賬面損失,不影響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并保持較好的經濟增長,確保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不任憑市場自發調節產生乘數擴大的連鎖反應,造成眾多企業開工不足、停產和大量社會失業。
中國應通過測算人口數據、摸底調查和規劃,采用計劃調節手段啟動充分的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政府提出今年建設一千萬套保障性住房計劃非常必要,但是,這一規模未必足以彌補房地產泡沫破裂損失,抵消房地產成交量萎縮產生的經濟連鎖反應,特別是對就業、銀行和眾多重要產業的沖擊。中國應通過詳細計算確保計劃調節的住宅建設規模,足以充分啟動建筑行業及眾多相關的上下游產業,確保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并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政府應該向80%的中等收入人群提供經濟適用房,向低收入人群、移動人口、農民工提供廉租房。中等收入人群往往是實體經濟各個行業的骨干力量,雖然收入較高也難以承受和購買高價商品房,這些現在被排除在經濟適用房標準之外的夾心層人群,往往淪為房奴成為了商品房價格高漲的犧牲品,這種政策被廣泛批評為消滅中產階級和偏袒私營開發商。新加坡政府特別照顧各個行業的專家和技術人才,提供政府建設組屋時給予特別優先權和價格優惠。中國政府有計劃長期向大多數居民供應保障性住房,特別是向中等收入人群提供廉價優質的經濟適用房,有利于鼓勵他們安心本職工作并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有利于吸引人才、擴大內需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有利于減輕當前通貨膨脹對民眾生活、收入的沖擊,有利于實現“居者有其屋”與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有利于改善民生并消除廣大民眾對房價暴漲的強烈不滿,贏得民心并抵御美國煽動社會動蕩和“顏色革命”。
同大多數國家政府調控房地產失敗陷入危機相比,新加坡是極少數既能避免房地產市場泡沫,又能充分滿足廣大居民住宅需求的國家,原因正是充分發揮計劃調節和公共企業作用。新加坡用政府計劃調節辦法建設大部分居民住宅,因為通過人口數據很容易計算住宅需求,而且房地產價格上漲容易誘發投機加劇供求失衡,形成泡沫過熱造成宏觀失衡和經濟危機,屬于具有重要宏觀影響的關鍵性微觀市場失靈,因此,政府果斷將其納入計劃調節并加強國有企業投資,但是,政府卻明智地將高端住宅和商業房地產,留給市場進行自發調節而不實行政府干預,這樣既能確保絕大多數居民享有廉價優質的住宅,又能避免像其它國家那樣反復出現房地產投機泡沫,由微觀失衡引發一系列宏觀失衡并爆發經濟危機。中國實施家電下鄉政策像新加坡住宅計劃一樣成效顯著,原因也在于有限計劃調節加強了宏觀與微觀的聯系,促使局部的微觀干預產生了顯著的宏觀經濟效果,這種計劃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原則和成功經驗,應該迅速擴大并推廣到國民經濟的關鍵性領域。 中國應借鑒新加坡住宅計劃經驗滿足大多數居民住宅需要,住宅建設需要巨大投資并能帶動建材、家電等相關行業,政府果斷介入能防止該行業因投機泡沫導致市場失靈,扼殺增長潛力、影響社會穩定并引發宏觀經濟風險。政府有計劃啟動巨大的住宅建設投資,能有效彌補當前美歐經濟不振造成的出口增速下降,防止房地產泡沫與國際經濟動蕩沖擊產生共振,導致宏觀失衡引發金融危機并影響社會穩定。
[1] 楊斌:《威脅中國的隱蔽戰爭》,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年6月。
楊斌:《美國隱蔽經濟金融戰爭》,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1月。
[2] 楊斌:《威脅中國的隱蔽戰爭》,經濟管理出版社,2000年6月。
楊斌:《美國隱蔽經濟金融戰爭》,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1月。
[3] 張鶯:“美‘金融快速反應部隊’密謀對華出手”,《上海譯報》2007年11月8日。
[4] Claus Vogt: 《China Has a Painful Surprise for the Global Economy》,2010-07-21, (http://www.moneyandmarkets.com/china-has-a-painful-surprise-for-the-global-economy-39691)。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