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邏輯”真的合理么?----該反“偽經濟學”了!
“偽經濟學”或許是本人發明的新詞,所以先簡單解釋一下。何為“偽經濟學”?“偽”者,“假”也。簡單說,“偽經濟學”就是假經濟學。但“偽”和“假”又有區別。“假”一般比較容易識別,而“偽”具有更大的欺騙性。這也是本人主張要極力反“偽經濟學”的一個重要原因。另一個原因是,經濟太重要了,因為它涉及到每個人的飯碗能盛多少飯的問題。如果讓“偽經濟學”當道,結果可想而知。
經濟問題總是爭來爭去爭不出個所以然來,一個原因是有些人總喜歡說一些讓人似懂非懂的話,比如“鈔票發多了房價就必然漲”之類的。你說它的不對吧,它似乎又符合“道理”,票子發多了,商品沒增加,可不就容易漲么;如果你說它對吧,它似乎也沒有道理,汽車電腦為什么不漲反降呢?
目前經濟界爭論的焦點問題,本人概括起來其實就是“強盜”和“騙子”誰好誰壞的問題。首先解釋一個概念,這里所說的“強盜”和“騙子”用了引號,表明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概念,而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一般的強盜與騙子都是法律意義上的概念,比如“非法”搶劫及詐騙的人,例如北京街頭曾經出現過的“斧頭幫”,以及最近大行其道的電信詐騙。本文所說的概念,主要指的是合法的“強盜”和“騙子”。比如被人們普遍詬病的壟斷企業,以及那些靠不實廣告發財的人們。現在的問題是,“強盜”很容易識別,大家不容易上當,而“騙子”很難識別。而偏偏有一些不知是受雇傭的學者,還是糊涂的學者,卻整天在宣揚“市場的邏輯”,為“騙子”正名。例如近日鳳凰衛視的世紀大講堂就邀請了北大某大牌學者演講,主旨是要從理論上確認市場邏輯的正確性。歸納其中心思想就是說,現在有兩個邏輯,一個叫“強盜邏輯”(影射政府和壟斷國企),另一個叫“市場邏輯”(指民營企業),“強盜邏輯”的特點是只搶錢而不創造價值;“市場邏輯”的特點是創造了價值才能掙到錢,由于市場是你情我愿,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因此其合理性是天經地義的。由于“強盜邏輯”在官方還大有市場,因此應該大力宣揚“市場邏輯”。
這種說法并不新鮮,很多“市場派”的人都是這么講的。不錯,“強盜”的確可恨,從強迫百姓高價買房,到公路強迫亂收費,確實可惡,當然要反。但相對而言,“強盜”的可惡之處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已經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因此沒必要多說。相反,倒是“騙子”的伎倆很多人還看不清,欺騙性更大,很有必要說一說。中國的語言很有意思,一個東西如果用褒義詞來形容就是一朵花,如果用貶義詞來形容那就成了垃圾。我們可以注意到演講嘉賓就用貶義的“強盜”一詞來形容政府和國企。按道理說學者是應該客觀的,既然要客觀就應當盡量使用中性的詞匯。把自己贊成的東西用褒義詞形容,而把自己不喜歡的東西用貶義詞來形容,這本身就帶有偏見。就拿“強盜”來說吧,我們完全可以用褒義詞將其描述為“家長”,因為家長往往不講理,但是對孩子是真心的好。而“市場”如果用貶義詞來形容,也完全可以說成是“騙子”,因為騙子騙人從來都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市場邏輯”。“市場邏輯”表面上看很公平合理,而實際上并不是這么回事。即便排除非法的 “騙子”,合法的“騙子”也大有人在,比如把營養品說成對治療疾病有“輔助療效”;再比如股票市場上多如牛毛的“傳言”……
有些“騙子”之所以“高明”,就是因為宣揚類似這樣的東西,一般人搞不大清楚,就容易上當受騙。“假”的東西可以騙得一時,但難以騙得長久。而“偽”的東西往往可以騙得持久。比如“房價應該漲”在中國已經“騙”了十幾年了,但相信它的人還大有人在。我們知道,一個東西的真正價值往往很難準確判斷。大多數情況下,不是估計過高,就是估計過低。這在我們的社會太普遍了!大蒜可以漲到十幾塊錢一斤,也可以掉到幾毛錢一斤。股市可以漲到6000點,也可以跌到1000點。無數的事實都證明,“市場邏輯”給出的價值絕大多數都會偏離真實的價值。這就證明“市場邏輯”所確定的價格,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公道的。既然“不公道”,就必然有人吃虧,有人占便宜,哪里有公平可言呢?而更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不公道的價格往往都是“騙子”施加影響的結果,所以“騙子”往往都能獲利。“騙子”用“市場的邏輯”掙錢,“強盜”用“強盜的邏輯”掙錢,雖然表現不同,但實質都一樣,他們都是用不合理的方式掙錢。可見“騙子”與“強盜”不過是“半斤八兩”而已,誰也不比誰強多少。但奇怪的是,“市場派學者”們的眼睛卻總是盯著那些“合法的強盜”,卻看不見“合法的騙子”。強盜邏輯當然不合理,但這不能證明騙子邏輯就合理。既然都不合理,何來“市場邏輯”合理而“強盜邏輯”不合理的結論呢?
有人可能要問了,既然“市場的邏輯”也不合理,那為什么我們還總是求爺爺告奶奶地要人家承認我們“市場經濟地位”呢?這的確是一個好問題!這個問題很多人其實都沒有真正搞明白。并不是因為“市場的邏輯”合理,而是人類的智慧還不夠,對騙子沒有更好的辦法,管理者沒招數了,只得把識別騙子的任務推給百姓,而對“騙子”采用睜一眼閉一眼的態度,只要繳稅就不追究了。原本很簡單的道理,只要“騙子”一攙合進來就不簡單了。他們雇傭代理人賣弄“偽經濟學”,為“騙子”正名。而這些代理人往往是具有影響的人物,要么是名人之后,要么就是喝過洋墨水的大牌學者。往往容易給人以“客觀公正”的假象。
市場派沒看到的是,市場邏輯要合理必須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市場環境要公平,且平頭百姓還必須足夠的聰明。請問世界上有公平的市場環境么?沒有!起碼今后幾百年之內不會有。鋪天蓋地的市場“傳言”和網絡炒作在誘導著我們,難道這些只是個別現象么?社會上一定有一些人知道內幕消息,而另外一些人不知道內幕消息,這些內幕消息哪個不是合法的?在市場上怎么可能公平?再看平頭百姓,他們個個都是不會上當受騙的人精么?更不是。既然沒有公平的市場環境和聰明的百姓,如果硬要說“市場邏輯”合理,就等于說你上當受騙只能怪你沒本事,活該!這是人說的話么?如果可以這樣說的話,那么“強盜”也可以說,你打不過我怪你拳頭沒我硬,你有本事也去習武呀!社會上是有合法的“強盜”,但有更多合法的“騙子”。既然世界上根本就沒有公平的市場環境,“市場的邏輯”怎么就“合理”了呢?很多國家采用市場經濟,其實并不是因為它合理,它最多也只能說明“市場的邏輯”比“強盜的邏輯”效果稍好一些而已。如果硬要說它“合理”那就是胡扯了。就好比兩個壞蛋比較,大壞蛋比小壞蛋更壞,但它們“都是壞蛋”,這個事實是不能改變的。問題是現在有那么一些“學者”想把“市場的邏輯”從理論的高度加以“合理化”,這就是“偽經濟學”!
本人是理工科出身,喜歡用工程技術舉例子講道理。任何一門工程技術都存在“理論”和“方法”問題。理論是理論,方法是方法,它們是不能劃等號的。“方法”的效果好不一定“理論”就對,因為可能是瞎貓碰上死耗子碰巧了。同樣的道理,“理論”對但“方法”不對,效果也不一定好。這樣講太抽象,還是舉個例子說更清楚。我們中學都學過歐姆定律,這是電工學最基礎的理論,這個理論都存在了上百年,到現在也沒有人說它是錯的。正確性是無疑的。但是如果我們使用的場合不對,效果就不好。這不能說歐姆定律是錯誤的理論。有一門大學專業課叫《低壓電器設計》,其中有一章講開關接點的接觸電阻。實際設計時用接觸壓力來估算接觸電阻,計算的結果很粗略。但如果按照歐姆定律,用壓力算電阻理念是錯誤的。接觸電阻理論上可以用歐姆定律精確計算,但其中要計算接觸面積。由于接觸面積是凹凸不平的,計算起來很麻煩,成本很高。即使計算出來了也沒有實用意義。因為產品的接觸電阻不需要這么高的精度。這樣看來,用壓力估算其實是用不正確的理念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壓力與電阻本沒有必然的聯系,只不過人們碰巧發現壓力與接觸電阻有一定的相關關系。但這是不符合理論的。也就是說從理論的角度,這是錯誤的。這種事例很多,本人大學剛畢業時在電工班做技術員,工人都按口訣選導線:“一毫米10安”,意思是一個平方毫米粗的電線可以承受10安培的電流。如果你問他們理論依據,他們說不上來。如果你一定要他們學通電工理論,精確計算導線的規格。他們既學不會,也沒有必要。很多事例都說明,理論是理論,方法是方法,二者不能混為一談。如果你硬要按照理論計算電阻,那你就是書呆子,如果你一定要否定理論的正確性,把方法拿來冒充理論,那你就是騙子!
同樣的道理,“市場的邏輯”最多也就是一個方法層面上的東西,正是因為政府官員們還不夠聰明,找不到管理經濟更好的辦法,不得不讓大家相互競爭。這樣政府省心,草民們即使掙不到錢也怪不得政府,何樂而不為呢?其實“市場的合理性”壓根就不存在。“市場的邏輯”不過是一個人們無奈之下的“方法”而已。而問題的關鍵是,有那么一些人,要把這個方法強行變為“理論”。這就好比有人硬要修改歐姆定律一樣,這不是很荒唐么?如果用老百姓更能聽懂的語言來描述,這就好比有些人做了婊子還要立牌坊,硬要說婊子為中國經濟作出了重大貢獻。“騙子”騙了錢還要名,雇傭某些學者造輿論,先把政府描繪成“強盜”,然后對草民說我不是“強盜”以博得同情。但問題在于,你不是強盜并不能證明你是好人,就這么簡單的道理,竟然有經濟學家不知曉。有人也許認為這是咬文嚼字,雞蛋里頭挑骨頭。既然是研究學問,從科學角度本來就應該嚴謹,概念一定要清楚,不能胡亂定義。現在有一些“騙子”在為自己“騙”錢找“理論根據”,想繼續“合理合法地”拉大收入差距。這才是問題的本質。記得一次反偽科學電視辯論時有一個嘉賓說的很好:我們并不反對某些人出于個人愛好,在家里搞一點偽科學,但你要拿出來唬人那就是你的不對了。如果再拿它來騙錢,那就是你的罪過了。
理論就是理論,是不能胡亂篡改的;方法就是方法,也是不能胡亂變成理論的。基本的邏輯搞不清楚,就必然會“牛頭不對馬嘴”。所以,反“偽經濟學”勢在必行。“市場邏輯”的“理論”鼓噪我看可以休矣!
----本人交流博客:blog.sina.com.cn/over40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