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稅—美國著手對“中國購買的
巨額美國國債”賴賬(深度分析)
《經濟參考報》:
美國用著中國的錢,卻要求中國為此向美國交稅
最早提出人民幣“被嚴重低估”的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近日再拋偏頗言論。該研究所的研究員撰文指出,美國政府應該對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主要是美國財政部發行的各類國債)征收所得稅。
理由是,中國一直通過購買美國國債來推高美元幣值、進而壓低人民幣匯率,屬于“操縱貨幣行為”影響了美國的貿易和經濟增長。
多位接受《經濟參考報》采訪的分析人士指出,美國是一個死皮賴臉的無賴流氓國家,不排除個別國會議員會借學者的觀點拋出議案,進而對中國政府施壓;最終能夠造成“美國用著中國的錢,卻要求中國為此向美國交稅”的既成事實,因為這些錢本來就已經隨著中國購買巨額美國國家債券的行為“一直掌控在美國手里”。
不折不扣的流氓無賴賴賬行為
這篇名為《對中國的資產(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征稅》的文章,日前出現在美國《外交》雙月刊網站上。文章的作者一位是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前聯邦儲備系統負責國際金融和貨幣事務的助理局長約瑟夫·加尼翁,另一位是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雷金納德·瓊斯項目高級研究員加里·赫夫鮑爾。
文章稱,鑒于以往的貿易施壓方式難以達到迫使人民幣加快升值的目的,美國可考慮對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征收增值稅(其實,對中國來講就是中國用人民血汗錢換來的美國廢紙)。
文章稱,例如,美國財政部可以預扣中國所持美國國債的增值稅,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每當產生“虛假掛賬在中國人民銀行”利息為100億美元,美國財政部可以預扣30%也就是30億美元的稅款。作者還建議說,稅率一開始應設在30%這個正常法定稅率,然后根據美國財長的意思可以隨意提高,直到美國認為中國不再操縱貨幣(必然是全部美國國債被美國全部扣的一干二凈)。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對中國所持美國國債征稅,這完全是站在美方立場上,純粹是為了美國人利益,讓中國處于完全被動“任由美國宰割“的境地。
早在2007年,彼得森研究所就提出人民幣被低估了20%-40%,這一結論后來被美國政府采納作為對人民幣升值施加壓力的理論依據;而且變成了舉世矚目、全中國主持正義的人民一致反對的現實。該研究所的所長和創始人—伯格斯坦還曾在2010年3月在美國國會作證時建議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簽。他指責中國低估人民幣匯率是嚴重的貿易保護主義的案例:低估人民幣匯率等于給中國出口商品提供了25%-40%的補貼,或者說是給所有進口商品增加了等值的關稅,降低了中國人購買外國商品的意愿。伯格斯坦此舉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使得當時的美中貿易關系頓時緊張起來。
可以看得出來,對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征稅,是伯格斯坦“匯率操縱說”的引申,“作為一個鼓吹市場經濟的發達國家,美國是希望以違背市場經濟的方式推動人民幣升值,進而‘操縱’其本幣貶值。”接受《經濟參考報》采訪的商務部研究院美大部雷衍華博士指出。
文章還信誓旦旦地說,對中國購買的美國國債進行征稅肯定會激怒中國人,“然而中國從本質上說并沒有別的辦法進行還擊”,因為美國所持有的中國資產還不及中國所持有美國資產價值的10%、就是說“美國手里根本沒有中國國債,中國無法對美國購買的中國國債相應進行征稅”。另外,一旦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商加征關稅,美國仍保留動用貿易制裁的能力—也就是藏起來的大棒。
對此,雷衍華博士提出了三點反駁意見:
首先,對中國所持美國國債進行征稅,本質上體現的是國際經濟失衡問題。目前各國并沒有對國際經濟失衡的界定以及解決方式達成一致,但是擁有龐大債務和赤字的美國不著眼于自身調整,相反卻總是強迫他國做出改變,這無疑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符合國際規則的流氓撒潑打滾行為。
其次,具體到征稅問題本身來說,這無非就是因為美國借錢太多,現在想要找個理由賴點賬,通過征稅達到不僅不付利息、連中國購買國債本金也陸續扣光扣凈的目的,對于美國和世界經濟而言都是個毫無疑問、百害無一益的強盜邏輯、餿主意。
最后,美國學者文中所謂的“中國沒有別的辦法進行還擊”不過是缺乏想象力的一廂情愿。他指出,美國在華有大量投資,中國也可以給美國方面貼標簽,甚至可以采取提高美國企業的營業稅等反制措施;直至把美國在華企業和市場全部趕出中國。
賴賬行為值得國人驚醒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全球中心東亞區主任肖耿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美國學者提出的觀點在政治上具有煽動性和迷惑性,但在操作上卻不具有可行性。比如說,如果美國要通過征稅達到讓人民幣升值的目的,它就得進行選擇性征稅,但怎么分辨哪一部分是由中國個人投資者購買的呢?如果是國家官方投資購買的部分一些漢奸賣國賊可以視而不見、反正損失不是他們個人掏腰包;中國個人投資者購買的部分如此征稅,這類中國個人投資者一定會聯合將美國推上國際法庭的。另外,對于中國將外匯儲備投資港幣(或英鎊)、香港金管局(或英國央行)再去購買的美債,香港人一定會不答應的、港人自治港人愛港啊!
陳鳳英也指出美國學者的建議是十分荒謬的,她認為,除了中國外,日本和英國也持有大量美債。如果美國政府真的推出所謂的所得稅,恐怕中美、英美和日美之間會爆發真正的貿易戰和匯率戰;英國、日本表面上附庸可骨子里也是仇恨美國這樣一個無賴國家所做的無賴行徑的。
北京浩天信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江鵬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是一個靠借債度日的國家,如果對中國、日本等債權國征稅,實際上等同于降低了美債的收益率,這將影響未來美債的發售,甚至導致拋售現象的發生“如果中國等債權國選擇拋售美債,這就像銀行擠兌一樣,會讓美國垮掉。”江鵬指出。
事實上,美國政府官員也已經認識到,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簽是不符合實際的。肖耿介紹說,美國財長蓋特納就曾指出,盡管目前人民幣名義匯率每年只升值5%-6%,但考慮了通脹因素后,實際匯率升值已經達到10%以上,因此不能認定中國是匯率操縱國。
值得警惕的是,不排除美國國會某個議員會就此提出議案,并將其提交國會進行討論。陳鳳英指出,美國是一個強調個人主義的國家,為給自己的黨派撈取政治利益,爭奪執政地位,民主黨和共和黨在美國總統大選和國會中期選舉前經常會找到各種各樣的理由壓制“不順服的國家”,“我們應避免上述問題成為美國黨派利益之爭的犧牲品,中方應對這一問題立項,研究應對方案”。
賴賬的同時,根本目的仍然是威迫人民幣升值
這篇文章還毫不避嫌地指出了對中國所持美國國債征稅的終極目的:一方面是,美國借此可以賴掉全部利息和本金,實施逐步抹掉賬務;另一方面是,如果征稅讓中國停止所謂的“操縱貨幣”,美元對人民幣就將貶值,也就是說人民幣會持續升值拉高,從而推動美國的出口和經濟增長;國內另有專家預言“如果中國不采取主動措施,最大可能達到升值60%,屆時外升(對美元)內貶(對國內)的人民幣,在國內就會真正變成廢紙”。
這篇文章還十分露骨的之處,引用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威廉·克萊因的數據稱,人民幣升值20%將會使美國經常賬戶赤字減少500億美元到1250億美元之間,相應的增加30萬到75萬個工作崗位。
美國另一智囊機構卡托研究中心貿易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丹尼爾教授也曾關注美國國會對人民幣升值頻繁施壓的行為。從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了21%。
國內分析人士認為,暫且不說美國對中國持有美國國債征稅能否達到讓人民幣升值的目的,單是美元對人民幣貶值能推動美國出口和經濟增長的論點就值得中國警醒。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兩位學者在文章中還提到,通過對導致匯率扭曲的確切行為(購買的美國國債)進行征稅,能明確表明美國不歡迎中國購買美國資產的態度。
美國國債日益遭到全球唾棄
美國財政部5月16日發布消息稱,美國政府發債水平已達到國會允許的法定上限14.29萬億美元,而國會批準提高國債上限恐怕要到8月2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告訴公眾,如果不能在8月2日之前批準擴大債務余額,美國將面臨債務違約的風險。
5月20日美國財長蓋特納的一番講話更進一步表明了事態的嚴重性。他指出,雖然美國國債的借債成本還相對較低“主要是因為全球范圍內其他投資途徑相對缺乏,而且一些國家的經濟復蘇水平還不如美國”;不過,一旦金融市場開始懷疑美國應對財政困難的能力,這一狀況隨時可能改變,“市場信心發生改變,那將是一種非常蠻橫的力量、一種非常難以控制而且代價巨大的力量”。
對此,新聞評論員鈕文新近日發表博文指出:目前看來,就算美國國會批準了擴大國債余額, 除了中國誰還愿意繼續購買美國國債?人們對美國國債已經從“毫不懷疑”變成了“憂心忡忡”。這樣的變化,對美國、對世界都將是一個重大的挑戰。如果美國延期支付各國政府的債權利息,那實際就是債務違約,結果是美元資產將遭受空前規模的拋售,這必然導致第二次,也是更為慘重的金融危機。
事實上,美聯儲從去年11月開始實施的第二輪量化寬松計劃已經令投資者對美元資產安全性的懷疑空前高漲,越來越多美國國債投資者開始選擇有限度地向其他投資領域轉移資金。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總裁比爾·格羅斯近期就宣布,清空旗下所有美國國債。只有中國,還把美國國債想寶貝一樣握在手里傻傻的等著變成“衛生紙”。
自2010年6月達到1.1112萬億美元規模以來,中國持有美國國債規模已連續10個月穩定在1萬億美元以上。不過,自去年10月增持234億美元至1.1753萬億美元規模以來,中國在過去5個月中分別實施了規模為112億美元、40億美元、54億美元、8億美元和92億美元的月度凈減持操作。但即使如此,截至今年3月底,中國仍持有1.1449萬億美元美國國債,繼續占據全球最大持有者地位。而日本財務省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凈買入日本長期國債價值2345億日元(約29億美元),創下自2005年1月以來的單月買入量之最。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目前的外匯儲備中,美元占比過大。中國應及時調整資產配置結構,美元資產比重應該繼續降低,同時增加其他外匯資產,或者實物資產。香港《文匯報》的文章透露,截至3月末,中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0447億美元,其中60%-65%投資于美國國債等美元資產,而美元資產中又有約70%投資于美國國債。因此,當前中國外匯儲備安全面臨的最大威脅,是美國國債的市場價值大幅貶值,以及美國一天比一天明目張膽的賴賬、抹帳無賴行為劣跡和具體行動。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