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工業化的一維性說起
-
工業化的一維性是指一個原本的農業社會一旦開始了工業化的進程就會越來越工業化,不會再退回原來相對落后的農業社會了。
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智能。我所說的新能源是相對農業社會燃燒木草來說的,包括煤、石油
、天燃氣,電、核能等能源。我說的新材料內涵比較廣,包括礦石、等自然材料,也包括人工合成化工產品,人工合成的金屬,也包括人類制造的機器設備,我把這些都歸為材料。機器設備一旦被制造出來,也就成為了一種材料(或叫工具)。新智能包括,與新能源、新材料相關的一切技術、思想、理論、創新,管理技術,藝術、醫學、金融等等所有人類的思想、思維。
工業這種行業一經產生就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高質量、新功能、低成本的大量產品使人類插上了飛向天空的翅膀,滿足了無數的需求。但是工業生產不是免費的午餐,生產企業要賺錢才能生存下去,而且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為第一要義。工業企業要賺錢,就要把新能源、新材料、新智能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制造出有競爭力的產品,這樣才能在市場上取勝。
產品質量越來越好,價格越來越高,但是這些質高價高的產品誰來買呢?使用舊能源、舊材料、老智能的行業里的人肯定收入低、財富少,消費不起這些產品。社會所有的企業和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都爭相使用新能源、新材料、新智能生產新產品。
水漲船高,社會產品質量會越來越高,性能越來越好,價格肯定越來越高。企業越來越依靠高技術,大規模。一個自然人精力有限,面對整個社會一直向前的工業化進程,個人顯得越來越弱小,而且個人的消費能力總是滯后于自己的需求和社會新產品的供給。
為了解決這個供給與需求的矛盾,消費貸款出現了。貸款其實是幫助生產者完成了銷售和利潤的實現,消費者的收入水平總是落后于自己需求和社會供給水平的。這就是一個矛盾,也就是馬克思說的社會有產需求和供給之間的矛盾。
1929年前,美國消費貸款猛增,企業生產一片大好。但是當債務無法被償還時,金融危機、生產危機、消費危機就來了。當時所有工業化國家都陷入了危機。世界走出這輪危機的主要方式是金融創新。紙幣戰勝了黃金。也就是說,銀行大量放貸促進生產和消費,但是當貸款無法償還,造成全社會債務危機,金融危機的時候,通過紙幣有控制的貶值,由全社會共同承擔債務損失,釋放生產和消費的矛盾。
2007年爆發的次貸金融危機,實質上與1929年的危機是一樣的。主要矛盾還是生產與消費的矛盾。這次金融創新,讓生產和消費的矛盾得到了推遲,促進了更長時間的經濟繁榮。但債務是有極限的,不可能無限增長。現在只能通過美元貶值,由全世界承擔損失。
富有者、有產者讓渡出一部分錢,增加低收入群收入,增加社會購買力。采用低能耗,節能技術,等其他新技術。
發達國家幫助發展中國家進行初步工業化。這波經濟危機是可以過去的,繁榮可以再次到來。但是,新的經濟危機是一定還會來臨的。這是由工業社會生產和消費的矛盾決定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