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管局: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不一定對我國金融資產(chǎn)造成損失
——又稱“人民幣升值造成的外儲賬面損失,要小于收益”
中新網(wǎng)7月6日電
其實任何所謂“不一定”的說法——都是明確地承認某種不確定性。而在邏輯上,所謂“不一定會”與"不一定不會”這兩種貌似相反的說法,意義恰是完全相同的。】
《問答》從以下四個方面做了詳盡的解析:
首先,要綜合考慮外匯儲備的貨幣構(gòu)成,以及各種貨幣對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外匯儲備資產(chǎn)由多個幣種構(gòu)成。即使美元貶值,但歐元等其他貨幣可能升值,一定程度上會相互抵消。因此,美元貶值對外匯儲備的影響,需要根據(jù)我國儲備貨幣籃子的構(gòu)成進行具體分析。
其次,我國外匯儲備資產(chǎn)只有在兌換為人民幣時才發(fā)生實際損益。外匯儲備主要以外幣資產(chǎn)的形式存放,用于確保國家的對外清償能力,包括支付進口、國際間的融資、債務償付、維護幣值乃至金融體系穩(wěn)定等。除非發(fā)生戰(zhàn)爭或危機等特殊情況,否則人民銀行不可能把外匯儲備資產(chǎn)大規(guī)模轉(zhuǎn)換為人民幣形態(tài),也就不會因為美元對人民幣貶值導致外匯儲備發(fā)生實際的損失。
再次,我國外匯儲備資產(chǎn)的價值取決于實際購買力。外匯儲備主要用于對外支付,因此外匯儲備是否發(fā)生損失要看它的實際購買力是否下降。如果美國發(fā)生通貨膨脹,那么外匯儲備資產(chǎn)的實際購買力就會受到影響,即同等數(shù)量的美元資產(chǎn)買到的實物量會減少。但實際情況是我國外匯儲備經(jīng)營多年保持穩(wěn)定收益,資產(chǎn)收益率高于美國通貨膨脹率。近些年來,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shù)(CPI)總體較低,我國外匯儲備資產(chǎn)收益率能夠保持儲備實際購買力穩(wěn)定增加。
第四,人民幣升值造成的外匯儲備賬面損失遠遠小于我金融資產(chǎn)的賬面盈余。截至到2010年3月,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2.42萬億美元。
-----------------------------
1/外管局承認:若美元貶值——亦即人民幣升值,確有可能對中國的外匯儲備造成資產(chǎn)損失。
----------------------------------------
| |||
何新:關于國際匯率的基本知識
【提要】國際外匯匯率理論中有幾個基本的規(guī)律:
(一)本幣貶值,即可從外幣的匯兌套錢。本幣升值,則要對外幣的匯兌貼錢。
(二)匯率的變動導致國際間的資本流動。
——匯率上升,則吸引資本自外部流入。
——匯率下降,則驅(qū)使資本自境內(nèi)流出。
(三)匯率與貨幣利率密切相關并聯(lián)動。匯率下降,則市場利率也會下移,資本活躍。匯率被高估,可以引發(fā)經(jīng)濟衰退。
------------------------------------------------------------
關于外匯匯率(Exchange Rate or Rate of Foreign Exchange)問題有一些基本知識,需要普及介紹:
所謂外匯匯率,就是一國貨幣同外國貨幣的兌換比率。
外匯匯率的標價方法有兩種:
如人民幣同美元的兌換比率——
(1)可以說成1美元=10人民幣;
(2)也可以說成1元人民幣=10美分。
命題(1)是以本國貨幣計算的直接匯價,或稱“應付匯價”;
命題(2)是以外國貨幣計算的間接匯價,或稱“應收匯價”。
因為外匯匯率有上述兩種標價方法,在外匯匯率上漲或者下跌的時候,是容易陷入嚴重混亂的。
談到外匯匯率的上漲或者下跌,必須明確是指哪個國家的貨幣說的,如果是1美元=10元變成1美元=20元,那就是人民幣的外匯匯率(對外價值)下跌,美元的外匯匯率上漲。反之亦然,人民幣的匯率升值,即意味著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貶值。
所以,人民幣外匯匯率下跌,從以本國貨幣計算的匯價來看,是從10元上升為20元;按外國貨幣計算的匯價則表現(xiàn)為1元從10美分(0.1$)下降為5美分(0.05$)。可以用較少的美元換更多的人民幣,因此美元更值錢了。
(2)關于外匯的套匯(Arbitr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or Arbitrage)
各個國家都存在自己的外匯市場。在市場上,本幣同各國貨幣之間形成一定的外匯匯率。在紐約和倫敦,美元同各國貨幣之間、英鎊同各國貨幣之間也都有分別形成一定的外匯匯率。可是,這樣一來,也就形成了以英鎊和美元的匯率(稱為英美套匯匯率)為中心(基本匯率)的全世界各國貨幣之間的統(tǒng)一匯率。使這種統(tǒng)一匯率得以形成的,是外匯的層層套匯,可以成為賺取差額利潤的交易。
從外匯率變動中獲取利潤的外匯買賣,就是套匯交易,亦即利用匯率升值與貶值而進行的投機交易。
例如,如果有人預計目前的人民幣匯率不久必將上漲,就可以按照現(xiàn)在的外匯行市買下遠期外匯,待到真的上漲時再把它賣出;或者有人預計外匯行市勢將下跌,于是賣出遠期外匯,日后再以賤價買回,靠這種匯率價格差額賺取到可觀的利潤。
關于“熱錢”——國際資本的短期流動
國際資本流動一般分為短期資本流動和長期資本流動,后者又分為間接投資和直接投資。
短期資本流動
按一般分類,資本流動所使用的信用手段最初的期限在一年以下者為“短期”,超過一年以上者(以及股票、實物資產(chǎn)等沒有期限者)為“長期”。
影響短期資本流動的,一個是利息率差額,另一個是匯率的變動。
國內(nèi)外的利息差額和匯率的變動,會引起短期資本的國際流動,而判斷讓資本怎樣流動才能賺錢的方法,叫作利息套匯(Interest Arbitrage)。
外國的利率提高后,為了賺錢,將有很多人向外國進行短期投資。這也就是在當前的外匯市場上出售日元、購買美元。但是三個月后為了收回本利,就要出售美元買回日元了。為要確保三個月后能收回本利,一般都要在當前就做外匯交易的預約,這叫做遠期外匯(Forward Exchange)。如上所述,因為對遠期外匯的供求是出售日元、購買美元,所以象當前的現(xiàn)期匯率為1美元=200日元與當前的遠期匯率為1美元=197.09日元相比那樣,日元匯率是趨于上漲的。兩者的差額稱為現(xiàn)期遠期匯率差額。一般地說,在外國利率高,短期對外投資旺盛的時候,從遠期匯率說,日元匯率是趨于上漲的。反之則相反。
用字母表示:現(xiàn)期匯率(按日元計算)為R,t時間后的遠期匯率R′,t個月滿期的本國債券t個月的利息率為i,t個月滿期的外國債券t個月的利息率為i,資金量假設為A日元。
對本國債券投資t個月后的本利合計為(1)A(1+i)日元;另一方面,在對外國債券投資的時候,雖然首先是對A/R美元進行投資,t個月后的本利合計為A(1+i*)/R美元,但是要把它按R′遠期匯率換算成日元。結(jié)果t個月后的本利合計為(2)A(1+i*)R′/R日元。把(1)與(2)加以比較,只要是:
R’/R>(1+i)/(1+I’)
就一定是對外國投資更為有利(反之則反是)。
(1)式的條件一般表示如下式:
R—R’ /R-i=i
因為這樣一來,右邊是利息差,本來就是百分數(shù);左邊是現(xiàn)期匯率與遠期匯率差額,同樣也可用百分數(shù)表示。
結(jié)果,在上式[準確地說是(1)式,實際上是(2)式]兩邊之值相等之前,即內(nèi)外利率相等之前會發(fā)生現(xiàn)期、遠期匯率的差額,因而具有進行短期資本流動的傾向。這種觀點稱為利息平價說(Interest Parity Theory)。
以上是短期資本流動的一個例子,匯率和利息率的套匯會使短期資本在國際市場之間敏捷地流動。
----------------------------------------------------
[參考書:【英國】哈羅德《國際經(jīng)濟學》
【日本】小島清著《對外貿(mào)易論》]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