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有之鄉本周活動公告
2008年,改革開放已經走完了三十年。為了正確總結三十年的歷程,我們將舉辦系列講座,將這三十年來人民創造歷史的成就充分展現出來,將這三十年來人民經歷的曲折深刻揭示出來。我們本著為國為民負責的態度努力以“反思與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為主題舉辦系列講座,把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成績講夠,問題講透”。
“反思與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年”系列講座
周六講座
主題:總結住房、教育、醫療三大民生改革的經驗教訓
主講人:曹建海(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投資研究中心研究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投資與市場研究室主任,經濟學博士)
時間:2008年1月12日星期六下午2:30—4:30
地點:北大資源賓館三層1308室
網站: http://www.wyzxsx.com
主辦:烏有之鄉書社(電話:01062760856)
參加范圍:感興趣者皆可參加。
曹建海講座簡訊
2008年元月12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曹建海在烏有之鄉面對濟濟一堂的聽眾做了一場報告,主題是我國今年來在住房、醫療、教育等三大民生問題改革的經驗教訓。
曹建海在講座開始之初首先分析了判斷一項改革措施正確與否的標準,這個標準是由改革的目的決定的,只能看其是否有利于老百姓切身利益問題的更好解決,而不是別的。如果這些年來所進行的市場化改革損害了這一目的,那么就沒有必要固守這一規則,甚至還必須要打破它。但在現實當中,主流經濟學家們的標準往往是其是否合乎市場經濟規則,只要符合這一規則就是正確的,否則就是錯誤的。這種判斷標準本身就是荒謬的,甚至不符合鄧小平改革初衷。在1992年的南巡講話中,鄧就曾指出“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我國住房體制改革是在1998年開始啟動的,盡管以市場化為目標,但還是將經濟適用房作為住房供應的主體,并且規定了房地產開發利潤3%的最高限額。但在隨后的執行中,各地都將商品房放在了首位。特別是在2003年出臺的金融調控措施失效以來,商品房價格突飛猛漲,遠遠超過了大多數城市居民的支付能力。據統計,北京的房價-居民收入比已高達25,西方發達國家如美國也僅在3左右,考慮到我國低下的社會保障水平,此比值至少應當下降10倍。此外,房價-年租金比也嚴重脫離實際情況,房價泡沫已十分嚴重。無論從解決民生問題,還是從化解金融風險角度考慮,對房地產市場進行更嚴厲的宏觀調控已刻不容緩。
近年來的教育產業化是與高校擴招和提高學費聯系在一起的。這種做法結合我國的獨生子女政策,迫使家長們為了孩子的未來,不得不傾其所有從小學就開始展開激烈競爭。盡管當時的初衷是為了擴大內需以拉動經濟增長,但事實證明,高收費只是迫使家長壓縮其他方面的開支,孩子尚小的家長也只得提高儲蓄以應對將來,反而降低了當前消費。更嚴重的是,高收費剝奪了不少貧苦地區子女上大學的機會,由此帶來的社會問題將逐漸顯露。產業化教育盡管提高了學校的硬件水平,但教學、科研水平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學術造假問題愈演愈烈。
關于衛生體制改革,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已經給出了結論:“基本不成功”。主要表現為效率低、公平性差。數據顯示,在衛生籌資與分配公平排序中,我國在191個世衛組織成員國中列倒數第4。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醫療服務價格以及全社會衛生總投入迅速攀升,但全民綜合健康指標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據測算,在推行市場化改革政策的1993—2003年期間,我國衛生總投入增長了7倍,遠遠超出了同期城鄉居民的收入增長幅度,藥價過高成為最讓全社會關注的問題。云南省宣威市實行的“藥品競價采購、統一供貨配送”措施,大大降低了藥品價格,被輿論稱為“宣威模式”,但要在全國加以推廣,還需要打破圍繞藥品生產、批發、零售各個環節上的既得利益集團。
最后,曹建海提出,我國的改革開放必須以維護國家利益、民眾利益為導向,反對借改革開放之名,行掠奪社會和民眾財富之實,以及賣國求榮的改革開放。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