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登、哈里斯、布林肯這些滿嘴“仁義道德”的美國政要離開后,美國政治舞臺換上了特朗普、萬斯、魯比奧這些人。
他們個個都是張牙舞爪,口無遮攔。
雖然美國兩黨本質上并沒有什么區別,但特朗普這些人令那些親美人士很痛苦。遮差布被扯下了,裸奔的滋味當然不好受。
這幾天,萬斯又出來放炮了,先是一炮轟塌了布林肯的“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接著,他就給大家重新定義“國際秩序”和“全化球”?
發達國家永遠可以剝削不發達國家、富國永遠可以奴役窮國、美國永遠處于國際金字塔最頂端。
萬斯這個演講發表于3月18日在華盛頓舉行的科技會議-“美國活力峰會”。
重點是批評之前歷屆美國政府推行的“全球化”。
他反駁了長期流行于美國的一種觀點:
美國掌握產品的科技和設計,由不發達地區的廉價勞動力去制造這些產品。“將產品的制造與產品的設計分開”,這導致美國制造業外流,美國人失去了工作崗位。
萬斯稱這種觀點是大錯特錯。
因為中國打破了發達國家的“國際分工體系”設想,中國人不僅從事產品制造,并掌握了科技和設計。
他以蘋果手機為例,稱這款手機的設計由加州完成,但產地位在中國深圳等地。
根據西方全球化理論,美國會失去一些制造業崗位,但可以在更高端的價值鏈領域繼續發展和繁榮(吸血)
“但是,我認為我們錯了,”萬斯指出,“事實證明,(中國)在設計產品方面同樣非常擅長。”
也就是說,美國的危機不是制造業外流,而是它設計的“國際分工體系”被中國給打破了,被中國“兩頭堵”了。
“隨著他們(中國)在價值鏈低端取得進步,他們也在價值鏈高端迎頭趕上。現在,我們在價值鏈兩端同時受到擠壓。”
所以,他的結論是之前的全球化是失敗的,令中國成為了最大受益者。
那么,萬斯重新定義的“全球化”是什么呢?
美國用高關稅保護本土產業是合理的,全球不平等也是合理的,而且要維持這種不平等。
建立一個永久性的國際分工體系,美國將永遠控制最有價值的產業,其它國家服從安排,各司其職。這樣才會有一個穩定的“全球化”。
美國科技會議-“美國活力峰會”(American Dynamism Summit),雖然是一個智庫型科技論壇,參加者大多為企業家、投資人、政策制定者和思想家,但萬斯的副總統身份,則代表了白宮的某種立場。
他是在向西方喊話:我們要努力,醒醒,不能再混下去了。
也是在向中國喊話:你差不多得了,站住,不要再往前奔跑了。
如果中國要往前奔跑呢?那就別怪我打壓你,絆倒你。
他這是在為“脫鉤斷鏈”尋找更有力注腳,也是為美國跟全球打關稅戰尋找合理借口。
對于萬斯的論調,我們必須警惕。
他的“國際分工體系”可不是真的為了什么穩定的全球化秩序。
不搞搞清楚他的鬼話,有的人就會被迷惑。
網上總是一些人,習慣服從于美國,用崇拜和討好的態度求西方接納。
萬斯的說法,其實并不新鮮。
說白了,就是中國應當回到那個用8億件襯衣換一架美國飛機的年代。
你覺得荒謬,但網上有些人在迎合萬斯的論調。
它說用8億件襯衣換一架美國飛機,說明是美國為中國人提供了工作機會……我們不應去發展新能源汽車等產業,而是要做自己“該做的事”。
認為“襯衣換飛機有理”,雖然遭到很多網友的反駁,但人家到處復制粘貼,總能忽悠到一些人。誰知道它們是不是小島上來的?
美國設計的“國際分工體系”中是什么景像?
最富裕國家(美歐)掌握高價值、知識密集型產業(技術、創新)
次富裕國家(日韓)將被允許掌握適當的高價值產業。
脫離貧困的國家,包括中國,將專注于低技能、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產業(制造、裝配)
再次一級國家,將只能出賣能源、礦產、人力、土地。
很明顯,中國被定位成一個為西方提供價廉物美生活消費品的角色。
這不就是“經濟種姓制”嗎?
頂端的“婆羅門”種姓將永遠掌握知識權和話語權,發號施令,接受進貢。
印度等國或許能接受,但中國絕不可能接受。
這都什么玩意,信不信我把桌子給你掀了?
萬斯這些美國人想得很美,想將中國定位在全球產業鏈最下端。
這樣,它們就會對中國發發善心,購買我們的產品。
西方需要中國生產什么?
襯衫、褲子、鞋子、帽子、胸罩、內褲、襪子、紐扣、文具、玩具、打火機……
打火機可能不行,因為打火機墊片可是一些人眼中的“工業明珠”。
如果中國接受這種安排,那美國跟中國可以是“好朋友”。
如果不接受,中國連大蒜都會成為美國的國家安全“威脅”。
不允許中國發展產業有:手機、電腦、半導體、汽車、新能源汽車、飛機、盾構機、起重機、燃氣機輪、高壓輸電、輪船、高鐵、航天……
讓萬斯們無法接受的是:
中國已經成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全球第一制造業大國。
2010年左右,曾是一個節點。
奧巴馬也接受不了中國的發展勢頭,他的對策是:與中國組成G2。
美國承認中國坐在餐桌邊的資格,但你得當我的幫手,一起收割菜單上的菜。
可是中國“不識抬舉”,婉拒G2,繼續走自己的路。
而韓國這些國家還在為成為G8而費盡心機,想得到高一點的“種姓”。
特朗普上來后,美國就把外衣都脫了,不裝了,我就是流氓。
萬斯到處放炮,西方國家就難以適應,脫也不是,穿也不是。雖然都是靠殺人放火起家,但“文明人”的包袱還是放不下,扭扭捏捏。
然而,萬斯的話,實際上就是西方的心里話。
看看上周的G7外長會,破落戶卻個個自以為是“貴族”,一份《聯合聲明》把手伸向全世界,給這里劃紅線,給那里劃紅線,一副居高臨下的嘴臉。
它們在“國際分工體系”中,嘗到了一百多年的甜頭。
高附加值、高科技、高利潤、戰略性的產業都必須掌握在西方工業國手中,然后,它們就可以輕輕松松地收割農業國。
可笑的是,它們居然以為中國是可以“站著不動”的。
中國并非“不動”,前三十年,中國一直在苦練內功。
如果沒有建成完整的工業體系,中國又如何能成為制造業第一大國。
如果沒有抗美援朝,御敵于國門之外,中國又如何能確保和平發展。
如果沒有中國人民的勤勞智慧,中國又如何能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中國憑什么接受西方的分工安排?
誰愿意接受就去接受,像那些西方國家,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有人提供軍事基地、有人提供農產品、有人提供消費品、有人提供小姐姐……
說到底,西方還是想要殖民式統治。
中國呢?走自己的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對中國而言,沒有任何高科技產業是禁區,任何領域,我都要研究研究,突破突破,你咬我啊?
中國更不會接受美國設計的“國際分工體系”。
如果萬斯他們想不通,那就報警吧。
西方太高估了自己,也太低估了中國。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5000年文明的國家,終將回到人類文明之巔。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