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中俄危機,可以預測中俄走向。
出自于魯迅文章的中國民間哲理——“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用在郝魯曉夫攪渾政治理論的俄羅斯,不太過分。這些人嚴重缺失社會基本規律的認識,嚴重缺失治國的基本之道,甚至倒行逆施,可恨之處鑿鑿。民間哲理有時與國家哲理是相通的,中國戰國中期的政治家孟子也說了相似意義的話: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我不是一個完全公有制思想的經濟業余研究者,但我相信,當背棄共產黨的宗旨、采取嚴重違背社會基本規律的治國之道而進行所謂的經濟改革那一刻起,中國就已經開始了“自作孽”。從八千萬國企、集體企業等工人下崗到三千萬妓女上崗,到情婦經濟蓬勃發展,再到妓女產業壟斷全世界;當每年數千萬上訪突然遭遇禁訪,中國就已經進入深度“自作孽”。當貪、搶、騙造成囊中鼓滿,貪圖世代富貴而想把中國帶向徹底私有化的同時,又不想失去世襲政治權利,財閥政治的美帝國的財閥政治思想就已經牢牢控制了這些人。中國就已經注定遭受美國遏制和圍堵。這些人的外在表現就是一類是反毛,第二類就是不反毛但舉鄧牌,第三類是即舉鄧又舉毛。
一些人總以為美國正在采取超級隱蔽性的金融戰略手段,經濟制裁俄羅斯,采取石油降價戰術擊垮俄羅斯經濟,美俄正在進行金融經濟大戰,中國正享受石油大餐,這種經濟戰略思維實在可悲。與俄羅斯遭遇石油降價等經濟制裁比,更為嚴重的是,中國正遭遇美國對中國房地產經濟的最后一擊。
中國國家統計局12月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房地產今年的投資增速一路下滑,房企到位資金增速放緩,房企資金僅增0.6%,開發商拿到錢已經越來越難。雖然不敢下結論房企倒閉已經來臨,但很多媒體大標題報道“房企離倒閉潮不遠了”。在中國左右一片反對聲中,中國樓市進入2008年和2011年兩個關鍵期卻被中國的金融買辦、產業官僚寡頭合伙引領而來的美國金融下注,之后進入空前“鼎盛期”。但隨著美國戰略東移,烏克蘭危機的發生,中俄的頻繁接觸,2014年伊始,美元開始大量撤離,之后,從溫州、杭州、寧波,到北京和上海等一線城市,商品房銷售總量和價格同時下跌;房地產開發投資、新開工面積、土地購置面積等核心數據均呈現明顯下降趨勢;中小房地產公司破產、老板跑路、跳樓的新聞也屢見不鮮;連一向穩健的土地市場,也多次出現流拍現象。
進入2014年,國外金融機構紛紛預測中國樓市行將崩盤。斷崖式下跌或價格腰斬已經出現在廣州等地的個別房企,也就是個別的崩盤。
與此相反,數據顯示,截至9月中旬,202家“上市”房企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8.5%,凈利潤同比增長0.99%。其實,這只是倒閉思潮還沒有進入大量的股民思維。
最關鍵的數據是,18家主流房企中有11家核心凈利潤率出現下跌,其中7家凈利潤率跌破10%的紅線。產能過剩、影子銀行的違約、銀行壞債、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壞賬。
2014年12月10日,中國證券報刊登文章,“溫州制造業或再迎倒閉潮,大量企業深涉房地產”。
國際權威金融機構的報告指出,拖累中國經濟增速,使其可能跌破7%的主要因素是房地產業的下滑。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會副會長樊綱在公開場合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軟著陸”。
中國房地產市場是否已經軟著陸還是硬著陸即將開始?筆者不敢妄下定義,但起碼不認可樊綱的觀點及其補充解釋。
與樊綱結論性觀點不同的是,中國國務院參事夏斌夏斌認為中國房地產經濟危機至少會出現四個風險波,且不排除四波風險會并行出現。
第一波,房市價量齊跌,價格在跌但程度不高,量也在跌,賣不出去了。第二波,收緊房企銀根的連鎖反應是,涉及上下游40個行業的投資會進一步深度下行。第三波,地方GDP馬上下滑,地方政府破產。第四波,群體性事件集中爆發。
回顧2011年執政交接的敏感時期出現中美共同下注房地產經濟,2012年國務院有關城鎮化建設為重點的經濟決策,2013年中國房地產的最巔峰狀態,以及之后的重大國際事件發生,我們已經明白,中國房地產經濟就已經牢牢綁架了中國政府。與其說是中國房地產經濟牢牢綁架了中國政府,不如說是中外合作謀求致命一擊。
在貨幣增發機制、匯率機制受制于或者已經出賣給了美國的時候,通過金融買辦、產業官僚寡頭的引領,中國的金融也被美國完全滲透。嚴重的貿易順差,混亂的GDP概念,成為絞殺大眾消費力的罪魁禍首,使得中國經濟成為謊言基礎之上的空中樓閣,當謊言拆除后,崩塌已經成為必然。
與中國房地產經濟遭遇設局和伏擊相比,對石油產業進行剖析后,我們就會發現,俄羅斯遭遇的經濟制裁并沒有“傳說中”那么嚴重,比起中國房地產倒閉引起的危險性安全很多。
我們只要看看石油大國,歐佩克大佬沙特,雖然與美國保持很好的關系,但沙特還是一個主權比較獨立的國家,在全球石油大跌的情況下,毫無減產意向的做法,就讓人明白,石油如此的降價,對石油大國并沒有傷筋動骨,甚至皮肉也沒有挨到,只是一個物價的合理波動的“理性回歸”。
稍微懂得一點會計知識,我們就知道,石油成本包括礦區原油的取得成本、勘探成本、開發成本、生產成本等,進入市場則繼續加進了加工生產成本、運輸成本等幾部分。成本決定了石油產業能否贏利。
一般來講,世界石油成本是指包括勘探和開采的兩部分成本,至今為止,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產油成本為6美元/桶,世界“石油大佬”沙特開采成本還不到5美元/桶。全球平均還不到15美元/桶。美國埃克森美孚公司的開采成本為11美元/桶。
在香港上市的MIE能源公司采油區塊位于中石油松遼油田,據該公司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其位于松遼油田的大安區塊從2007年到2010年上半年的采油成本分別標明為每桶5.44美元、4.23美元、6.21美元、5.01美元,同位于這一區域的其他兩區塊2010年上半年的平均采油成本則為11美元每桶。需要注意的是,MIE能源公司擁有的上述三個區塊正是中石油在上世紀90年代對外出售的“雞肋”區塊,開采成本高且品位底,所謂開采成本高且品位底是指每桶開采成本高于6美元。如果按照這一財務數據,中石油開采成本起碼要低于美國石油公司的11美元/桶。
數據揭示,大西洋深水區域的石油開采成本高達70美元/桶。中國淺海石油開采成本多大?筆者沒有找到相關數據,但依理可以得出一個事實:至少是低于70美元/桶。中海油相關數據也可以進一步推斷這個事實。1986年中海油在南海的第一個油田平臺才開始搭建。1989年,南海的第一個油田建成投產。從1996年至今,中海油深圳分公司(以南海海域東經113°10′為界)的油產量已經連續10年突破1000萬立方。中海油一人士稱,中海油人均勞動生產率接近200萬元/年,其效率比超過國內其他兩大石油公司,2004年的凈利潤達到161.9億元。
因此,石油降價繼續進行,就會出現三個風潮階段。第一階段,跌破70美元/桶,所有的深海采油面臨關閉,中國南海絕大部分石油開采區收攤;第二階段,跌破50美元/桶,淺海油區歇業;第三階段,跌破30美元/桶。
一旦真正達到第三階段,普京的野蠻核武大棒戰略加上沙特與俄羅斯可能組建新的歐佩克組織,中俄聯盟形成的中俄、歐盟、美國共治世界的局面不再有可能,石油美元絕對會消失,美國也就會不斷失落,成為二流國家。而中國,房地產經濟倒閉引起的連鎖效應,經濟陷入困局,群體事件不只是爆發性增長,而是全國性的大面積爆發,毛共遭遇全面追殺,特共實施史無前例的專制,重大國難頻繁,。。。。。。
因為普京應對石油降價而出售國有石油企業股份舉措,已經讓中國左派經濟學者產生了迷惑。一貫以來,普京明確反對美元稱霸、反對石油美元。俄羅斯能夠在普京執政期內,從嚴重蕭條走上了世界中等以上國民收入的富裕國家,得益于石油價格的大幅度上漲,而真正的意義是得益于石油產業私有化后大面積的公有制回歸。但雖然做好了國有控股和防止低價賤賣的最低股價限制,但普京做出出售石油股份的舉措可以看出是已經明顯向西方示好。因此才有法國奧朗德的突破性的訪問,也才有俄共領導人久加若夫醞釀的反對私有化游行示威活動的同期事件的發生。
中國破局該走向何方?
政治戰略與經濟戰略、軍事戰略、科技戰略的某種有效耦合,或許能夠讓中國走出死局。
首先,我們就能夠從俄羅斯的普京十年崛起,找到核武大棒戰略與國計民生產業回歸民主管理、杜絕官僚財閥操控的公有制企業的強大生命力。
社會保障好、消費水平高、社會公平程度高、GDP穩步增長,是一個國家具有強大生機所體現的四大項,而“社會保障”是其余三大項的根本保障,提高大眾社保福利至世界中等以上水平并且以此作為貨幣增發機制的牢籠和稀釋一部分官僚資本、緩解官僚資本與人民事實上的尖銳矛盾的緩釋劑,降低政府遠遠超出世界各國的行政開支占財政開支的比率,就可以杜絕中國社會大動亂帶來難以估測的財富分配重新洗牌。
我們暫且不對新疆暴恐中心的那個縣的一些人們家徒四壁做分析。從長期的消費數據看,由網絡曝光的政府每年近萬億三公消費的消費數據,以及新政反腐做到聲勢力度均衡后,2012年6月份CPI暴跌3個百分點,我們可以發現政府消費對居民消費表現出了嚴重的擠兌效應,甚至是鯨吞了人民的每年所有社保福利。
2000年以來,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的居民最終消費率平均水平一直保持在55%-57%之間。其中,美國一直保持在70%以上,英國超過了60%,日本和韓國也在50%-60%之間。而我國居民消費率不是在偏低的40%左右,而是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不僅降速快,降幅也很突出。
而且,從消費品零售總額占比進行分析得出結果,中國城鄉消費數據呈現出的差距也是逐年遞增,不斷擴大。2000年城鄉居民消費支出占比的2:1,從相關權威資料上解透出來的信息是,2011年為3:1,2011年相關數據顯示,東、西部地區居民消費支出相差高達2.7倍。依此可以準確判斷,中國城鄉差距、東西部區域消費數據的巨大差異。而這巨大差異的背后,不斷累積中國社會的重大隱患。新疆暴恐中心的那個縣的人們“家徒四壁”,已經能夠成為參與暴恐“理由”的足夠推定。
美國的戰略戰術在當代雖然算不了什么特別高明,但中國古代兵法大家孫子曰:“避實就虛……攻其所必救……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先出戰地而待敵……致人而不致于人”,已經道出的當今美國采取的戰略戰術之精髓也不可小覷,只可惜孫子的后代,還在夢中自淫。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