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編者注:本文披露許多數字和事實,不僅讓讀者更清楚看到美國政治的資產階級屬性,還可以洞察美國的政治洗牌走向。什么走向呢?
(圖片原載美國政治漫畫網)
在“干凈和公正的大選”標語旁邊,美國選民正在投票,而由“美元”制成的大球正向他砸來。11月4日的美國舉行中期選舉,民主黨和共和黨展開激烈競爭,選舉已經成為一場比拼金錢的政治游戲。
BWCHINESE中文網認為,今年美國的中期選舉看上去很“丑”。難看之處不僅在于議題分散、缺乏焦點,還在于負面廣告滿天飛,選民被要求關注的,不是誰更有能力,而是誰的“問題最大”。
就連最后一次為本黨候選人辛苦“站臺”的總統奧巴馬,也在輔選發言時被在場觀眾報以噓聲,被迫4次中斷發言。
中期選舉對世界的影響并不直接,卻代表了美國未來的政治走向,2016年的大選會因共和黨在中期選舉的逆襲而撲朔迷離。
現在民主黨有一個很好的候選人,也就是希拉里,但兩年之后希拉里還能不能保持如此之高的關注度,也是個問題。
這次中期選舉還暴露出一個問題——選舉費用的飆升,由于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的廣泛參與,這次選舉費用又創新高。
如果民主黨候選人沒有超強的籌款能力,就無法與共和黨對抗,因為大企業、大財團更傾向于共和黨。
中期選舉之后,握有錢袋子的共和黨將會為美國國防部爭取更多的預算,盡量避免減支對美國防務的影響。
美國在敘利亞、伊拉克的軍事行動或將擴大,雖然奧巴馬抱持著不派出地面部隊的禁忌,但不少共和黨參議員已經說真話了,不派出地面部隊難以根除伊斯蘭國。過去幾年的預算戰爭造成美國政府停擺,而且美國政府賴債的幽靈抬頭。如果戰爭重演,將傷害美國經濟。
美國中期大選丟掉參眾兩院控制權的奧巴馬將更加孤單地來參加APEC峰會,并且使其內外政策受到更多的束縛。奧巴馬需要為未來兩年更加艱難的執政時間做準備,否則可能就是垃圾時間。
BWCHINESE中文網援引麻省理工學院國際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克里斯琴•卡里爾的觀點稱,美國中期選舉為人們再次對美國民主的命運感到心痛提供了機會。
美國《世界日報》社論指出,4日期中選舉結束次日,就是2016年總統大選的起跑日。美國陷入無休無止競選馬拉松,也成民主制度腐敗的重要病源。
10月20日中國官媒《人民日報》發表一篇評論文章,其中披露許多數字和事實,不僅讓我們更清楚看到美國政治的資產階級屬性,還可以洞察美國的政治走向。什么走向呢?
文章認為,谷歌、微軟、蘋果等美國互聯網公司將繼續謀求美國政府支持并強化對美政府決策的操控力。互聯網公司迥異于以往科技公司的最大特征,就是與民眾生活的直接結合。
更多的用戶代表更雄厚的實力、利潤和更大的數據庫。這些關系與政府的曖昧關系決定,它 們不會成為單純的科技公司而必將成為具有間諜功能的大數據公司。
也就是說,它們與美國政府是可以相互依賴、相互利用的。所以,這些公司樂意搞政治捐款,而美國政客也樂意接受這些政治捐款。
據美國“政治響應中心”的統計,美國微軟公司已為中期選舉捐資178萬美元。谷歌公司今年明顯加大政治獻金力 度,迄今為止已通過其政治行動委員會向美國兩黨捐款143萬美元,這一數目已經超過一向與華盛頓政客關系密切的高盛集團(140萬美元)。
谷歌公司掌門人 埃里克•施米特本人的政治捐款就達50.8萬美元。這與2010年的中期選舉狀況形成鮮明對比,當時谷歌的政治獻金僅為高盛公司的1/3。
迄今為止,美國 高科技公司為中期選舉捐資達2250萬美元,證券業和投資業的政治獻金則高達1.21億美元。所謂吃了人家的嘴短,美國政府今后能不為上述科技公司“兩肋 插刀”嗎?
華爾街可繼續從事其“錢吃人”的勾當且花天酒地。華爾街是今日美國的象征,也是美國活力之源、霸權之源。美元是世界貨幣、華爾街是美元的操作中心。
因此也 可以說,“華爾街”而不是“白宮”是美國霸權的真正政治中心。在華爾街面前,白宮不過是一個傀儡或代言人;奧巴馬更不過是華爾街的“布娃娃”。
因此,華爾街與白宮自始至終都是穿連襠褲的,華爾街向白宮輸送金錢,白宮為華爾街玩弄權謀,到處窮兵黷武、黨同伐異,形成由華爾街到白宮的錢與權的“良性循環”。
為此,“華爾街”始終是美國政治獻金最積極也最慷慨的地方。此次中期選舉,華爾街自然也不會例外。
實際上,由于美國的政策越來越有利于富人,美國的兩極分化正達到史無前例的地步。10月17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珍妮特.耶倫(JanetYellen)在波士頓演講時表示,美國的貧富差距已近乎100年以來的歷史最高點,日益激增的貧富差距令人堪憂。
耶倫稱,5%的美國人占有社會三分之二的資產,而在過去數十年間,高端人士的所得和財富均呈現顯著增長,而普通民眾的生活水平卻出現停滯。
年輕一代面臨高昂的高等教育成本,企業增長速度放緩使生產力受到壓抑,這些因素都造成了現有社會的機會不均。
而根據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微博)教授Emmanuel Saez的最新研究,美國最富有10%群體的收入占美國個人總收入的比例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以后開始陡升,雖然在亞洲金融危機和次貸危機期間有所回落,但目前的比例已接近1927年大蕭條前的水平,這意味著目前美國10%的最富裕階層掌握了約一半的國民收入。
更令人吃驚的是,在2009-2010年的復蘇期,美國新增財富中的93%被1%的最富有人收入囊中。中產階級家庭的比例已從70年代的65%下降到了44%。
馬克思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當美國政治日益呈現其“錢主政治”特征的時候,美國的政治會走向哪里呢?
它只能越來越快、越全面徹底的走向富人。它們還會不斷重復貿易保護主義的鬧劇并不惜把美國大兵驅趕到世界的各個角落,為維護華爾街的霸權、高科技公司的壟斷而窮兵黷武、拼命流血。不是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