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總理被綁架了!”10月10日清早,來自利比亞政府的這條消息如同一枚重磅炸彈,令國際社會為之嘩然。
數小時后,利總理扎伊丹在“推特”上宣布了自己獲釋的消息。據媒體披露,綁架時沒有出現交火,但在外界要求釋放扎伊丹時,不少人站在扎伊丹身處的內政部大樓前朝里開火。最后,一支自稱“援軍”的民兵組織“解救”了扎伊丹。
且不論利比亞總理的“位高權重”,綁架地點原是利政府辦公大樓、“援軍”尚不是正規安全部隊……個中疑點加之今年以來利比亞頻發爆炸、恐怖襲擊事件,人們不禁要問:利比亞何以淪為一個沒有法制、沒有秩序、亂象叢生的“叢林社會”?
城市內充斥爆炸與暗殺
利比亞瀕臨地中海,首都的黎波里市臨海而建,終年沐浴著地中海明媚的陽光。當秋日陽光灑在路面,行走于海邊公路上時,抬頭便能看到不遠處湛藍的大海。很多初到的黎波里的外國人都驚嘆這是一個美麗的國度。然而,再近一步時就會發現,布滿碎石的海灘邊經常堆砌著垃圾,道路上不時出現手持沖鋒槍、一臉肅穆的軍人,他們身后還有裝載著重型機槍的武裝皮卡,城市的美麗外表下藏不住動蕩的局勢。
如果說大多數時候,的黎波里的白天還算是“陽光的”,但當夜幕降臨時,這里彷佛一個“陰森恐怖的森林”,黑暗中似乎隨處都可能潛伏著罪惡,猙獰地瞪著城市里每個不眠的靈魂。
本報記者在利比亞的兩年時間里,聽過很多當地人對利比亞戰前美麗祥和的描述,那時,半夜里一個人走在街上也不會有任何恐懼。但如今,一旦太陽落山,除了少數幾處交通密集的商業街,去其他地方都會冒很大的安全風險,武裝搶劫者、綁架者、吸毒者隨時可能出來活動。
在利比亞近年來頻發的恐怖襲擊中,既有策劃周密的大規模越獄,也有針對個人的暗殺綁架以及爆炸案件;目標中既有各國外交使館,也有保安周密的高級飯店;既有拋頭露面的政治活動家,也有行事低調的普通民眾。雖然戰后的利比亞不再有鮮明的戰場,但城市內充斥著的爆炸與暗殺,讓向往平靜生活的普通百姓備受折磨。
今年7月23日,的黎波里市中心一棟居民樓被導彈襲擊,一伙恐怖分子襲擊包圍森嚴的五星級飯店未遂。兩天后,阿聯酋駐利比亞大使官邸遭遇火箭彈襲擊,所幸無人傷亡。又過兩日,利比亞東部城市班加西發生大規模越獄事件,約1200名囚犯成功越獄。
8月以來,針對各國外交使館的襲擊更加密集。8月5日,意大利駐利比亞大使被持槍搶劫,所乘車輛以及錢財都被劫走;8月10日,阿塞拜疆駐利比亞大使與夫人外出途中被搶劫,其車輛以及個人物品都被搶走;8月21日,歐盟代表團車隊在的黎波里市中心遇襲,一輛代表團車輛被劫匪搶走。
同時,菲律賓駐利比亞使館領事部門5天內接到20起菲律賓公民報案,全部為武裝分子搶劫車輛。
在8月前后,中國駐利比亞使館外交人員也曾遭遇3次武裝搶劫車輛案件,損失巨大。
而就在10月2日,本報記者在的黎波里的家中被人持槍搶劫,現金、車輛、電腦等物品均被洗劫一空。當晚,還有數十名利比亞武裝分子試圖闖入俄羅斯駐利比亞使館,但被使館安全人員成功擊退。隨后,因懼怕更大規模的報復行動,所有俄羅斯使館人員均已撤回國。
警察與軍隊力量薄弱
利比亞日益惡化的安全局勢是因為新政府不作為嗎?答案并不盡然。
利比亞戰爭后,散落在利比亞百姓手中的武器一直遲遲無法收繳,造成“武器泛濫”的現實局面。本報記者在采訪中曾親眼看到利比亞內政部繳獲的用諾基亞黑白屏幕手機引爆的自制“坦克炮彈”:只要撥打預先放置在手機內的SIM卡卡號,就會啟動整個爆炸裝置,威力巨大;此外,RPG火箭推進榴彈由于攻擊距離遠,更是恐怖分子襲擊時的利器。
分析人士表示,戰后利比亞警察力量薄弱,根本無法控制全民持有武器產生的眾多社會治安問題,加之各地民兵武裝林立,各自存有異心,在利比亞戰后各自謀求本地區的利益,與利比亞臨時政府無法形成合力。
在首都,扎伊丹臨時政府的控制力尚可,但在班加西、津坦、米蘇拉塔等地區均為地方武裝所割據,中央對地方的影響力及其微弱,更有些民兵組織與政府部門協調無果的時候竟會選擇威脅政府部門以達到其訴求。今年5月,利比亞外交部、司法部被民兵圍困長達兩周時間,對于這種做法,薄弱的警察以及軍隊力量敢怒不敢言。
事實上,利比亞戰爭結束近兩年后,利比亞還是無法形成有執行效力的政府,很多戰后重建工作因此無法進行。一些當地學者建議,利比亞各方應該以大局為重,先形成穩固的政府以及完備的警察及軍事力量,對百姓手中武器加大上繳和收購力度,加緊各地方武裝的收編與整編工作,并且逐步拆散原民兵建制,使得各地武裝聽命于中央政府,這樣國內政局才能趨于平穩,走向重建之路。
越亂越失業 越失業越亂
說時易,做時難。
兩年里,利比亞民眾對卡扎菲的態度也在發生著微妙轉變:從戰爭結束初期時的歡慶歡呼到如今的平靜與冷靜。一名利比亞商人艾哈邁德告訴《國際先驅導報》,他認為卡扎菲政權應該被推翻,因為他的獨裁統治導致了很多民眾在戰前只能看到有關卡扎菲的一切,甚至利比亞電視臺轉播足球比賽時都不能念出球員的名字,只能以號碼代替,這點讓很多利比亞人深惡痛絕。不過,雖然現在的利比亞的確是減少了不少限制,人們的言論也慢慢變得寬泛,但任何不同意見的表達反而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利比亞的混亂。
利比亞米茲達地區部族宗教人士穆哈默德-法扎尼則認為,他覺得利比亞戰后變得更差了,停電停水是家常便飯,城市里充斥著搶劫和綁架案件,青年們也變得沒有底線。他說,他希望利比亞可以以部落制長老選舉確定一些地區的領導階層,而不是目前復雜的議會選舉制度,這種制度已經在利比亞導致了太多的內部斗爭。
無疑,很多利比亞人雖然不懷念卡扎菲,但懷念曾經平靜安定的生活。整體而言,民眾的生活質量比戰前下降很多。目前每公斤羊肉約合20利比亞第納爾,價格比戰前翻了一番。另外,外國公司久久不返回利比亞,石油產量驟減,導致失業率不斷攀升,這一系列的問題使得很多無業年輕人抄起手中的武器加入到搶劫的行列,于是利比亞陷入一個可怕的惡性循環中:越亂越失業,越失業越亂。
西方干涉加劇亂局
利比亞的亂局不知是否正是當初推動利比亞戰爭的西方國家所樂見的。至少,在軍事、經濟、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美法等國在利比亞的影響繼續加深。
法國海軍2012年多次訪問利比亞,并協助利比亞海軍的培訓;美國在2013年預定給利比亞軍方300余輛悍馬吉普車,兩國軍貿逐漸增加;美國大使在很多利比亞政府以及國民議會的活動中經常充當主賓,美國投資的英文學校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也受到了很多利比亞人的青睞。
但普通的利比亞民眾仍然反感美國以大國姿態在利比亞肆意妄為。
今年10月5日,經美國總統奧巴馬批準,美方在利比亞實施了一項軍事行動,俘獲了一名與1998年美國駐非洲大使館恐怖襲擊案有關的“基地”組織高級頭目——阿納斯•利比,并將其“合法拘押在利比亞境外一處安全地點”。
當被問及美方在利比亞展開的抓捕行動是否符合國際法時,批準行動的奧巴馬避而不答。他強調說,美方握有“強有力的證據”,顯示阿納斯曾策劃并協助實施殺害數百人的恐怖圖謀,受害者中也有不少美國人,因此一定要將阿納斯繩之以法。
而阿納斯的落網激起了一些利比亞武裝組織的強烈反應。總理扎伊丹也公開表示,美國方面并沒有就抓捕行動事先通知利比亞政府,他并呼吁應該讓阿納斯在利比亞國內受審。
未過幾日,扎伊丹被綁架。10月11日,他在獲釋后透露,在他被綁架期間,武裝分子質疑他為何要與美國合作抓捕利比亞人。他只好表示,利比亞是小國,根本沒有與美國這種超級大國對抗的資格,在目前的狀況下,美國在利比亞的各種行動只能被默許。
扎伊丹當天還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綁架他的武裝分子隸屬于的黎波里革命者委員會和打擊犯罪行動處,是與內政部有關的民兵組織,他們背后有組織也有人支持,其中利比亞國民議會某個黨派的議員對這些武裝分子的行動起到至關重要的指揮作用。這次武裝行動不僅僅是綁架行為,而是一次有預謀的、企圖顛覆現政權的政變行為。
此事充分說明,內憂加外患,利比亞的亂局恐還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