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中美關系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關系,長久以來,人們對此存在著廣泛的爭論,在今年第五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中國政府高層代表再一次莊嚴宣告,“中美兩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這一宣告如長雷驚天一般,響徹世界各個角落,特別是在中國,更激起了空前的反響。其中,有關中國為什么、因為什么而離不開美國的話題討論的比較深入熱烈,但相比較而言,有關美國為什么離不開中國的問題卻討論不足。這是不應該的,因為中美兩國“誰也離不開誰”包含著中國離不開美國、美國離不開中國的兩層意思于其中,而且兩層意思各居半壁、不分輕重,只討論其中的一半既不公允,也有斷章取義之嫌。有鑒于此,筆者愿意就此話題做拋磚之引。
美國為什么會離不開中國呢?根據什么能得出這樣一種戰略判斷呢?
說到這個問題,人們往往想到貿易關系與人員往來,什么美國離不開中國的廉價產品,看看美國日常生活,哪一樁哪一件離得開中國的產品;什么中國是美國國債的第一大持有者,美國離不開中國的資金支持,經濟發展離不開中國的市場,以及兩國的人員來往多么密切,每天多少個航班來往于兩國各大城市之間等等,羅列種種家長里短柴米油鹽之類的瑣碎事務,即使拔高一點,也無非是中美共同面對一些人類或全球的問題,什么氣候環境之類。筆者以為,如果僅僅以為就是這些原因造成了美國離不開中國,那就未免太過膚淺,也太過看低美國的戰略水準與戰略品味了。一個空前的很可能也是絕后的戰略霸權,難道僅僅就因為上述一點雞零狗碎的原因就變得離不開一個國家嗎?美國的戰略家政治家們對此能夠認可同意嗎?
一個國家被判定為離不開另外一個國家,這里面牽涉到的問題一定極其復雜深刻。筆者以為,像中國離不開美國是有深刻的歷史政治原因一樣,美國之所以離不開中國,也必須從政治和戰略的高度加以考察。
第一是判斷:美國離不開中國確實是真的
冷戰結束至今,全球戰略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世界以大西洋為中心,戰略重點在歐洲,現在,太平洋取代了大西洋的重心地位,全球戰略重點轉向亞太,這一過程已經開始。根據人類既往的戰略經驗,太平洋作為全球戰略中心的地位將持續上百年甚至幾百年,這一事實將極大地改變人類社會的歷史。
這一轉移既是一個客觀現實的進程,同時也伴隨著戰略大國的積極推動,其中,美國既是這次轉移的策劃者,也是這一進程的積極促進者。其實,所謂全球戰略重點,實際上也就是美國的戰略重點;所謂全球戰略重心轉移,也就是美國的戰略重心轉移。縱觀美國的戰略歷史路徑,可以看出,這個帝國大致經過了三個歷史時期,第一階段是美洲為中心的時期,代表性的理論是門羅主義,第二個階段是以歐洲為中心的時期,代表性主張是馬歇爾主義,現在則進入了以亞太為中心的時期,目前看主流思想是并不完整的奧巴馬主義,其代表性戰略理論有三個重要標志,一是“重返亞太”,二是美國決不當第二,三是“空海一體戰”。第一個要點重在說明霸權的目標指向,第二個要點重在說明霸權的戰略任務,第三個要點重在說明霸權的基本手段,這三者相輔相成,共同組成一個雖不完整但也自成體系的戰略指導框架。
在奧巴馬主義的戰略指導與策劃之下,美國開始了“重返亞太”的戰略進程,這標志著美國新的全球戰略已經進入到具體實施的階段,而“重返亞太”的戰略目標指向,就是中國。曾幾何時,有關美國“重返亞太”是否針對中國的問題在中國戰略界引起廣泛的爭論,主流的“專家”“學者”信誓旦旦地保證說,這完全不是針對中國。他們認為,這要么是出于美國內政選舉的需要,要么就是個別人的冷戰思維作怪,與中國是沒有任何關系的,中國對此應該保持“淡定”,不要當做一回事,并斷定這不只過是一個“爛尾工程”而已。現在,來自美國軍政高層明白無誤的戰略宣示狠狠地打了他們的耳光。最新的例證是,美國空軍司令明確宣告,美國就是要像包圍前蘇聯那樣,用最先進的戰機包圍中國。這等于是將美國的亞太戰略指向明白無誤地向全世界公開宣告了。
種種事實早已充分說明,美國已經把維護全球霸權地位的抓點與靶標聚焦于中國,現階段美國的全球戰略規劃與亞太經營都是以中國為核心目標而展開的,離開了中國,美國的全球戰略框架就無法構建,美國的安全戰略就將無的放矢,離開中國就偏離了正確方向,離開中國就不能很好地維護美國的霸權地位,可以說,世界戰略的太平洋時代,實質上就是中美對抗的時代。一句話,離開中國,世界戰略的歷史就得重新改寫了。
第二是分析:都是哪些方面離不開中國
僅僅原則上說美國離不開中國是不夠的,進一步還要具體說明都包括哪些主要的方面
1,政治上離不開中國。美國領導全球的一個重要使命,就是規劃全球的政治版圖,使之向著西方要求的方向演進。在當前來說,就是用普世價值統帥一切、領導一切、洗滌一切。而在這一潮流中,最大最頑固的堡壘就是中國,中國是美國現階段最大的政治對手。面對這樣一個中國,難道美國會偏離主要對象,舍大求小,舍本逐末嗎?所以,只要中國的現行政治制度一天不垮臺,美國就一天也不會放過對它的打擊,離不開中國是注定無疑的。
2,經濟上離不開中國。中國是世界上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因而注定要成為美元貨幣的主要受體,也是美國主導下世界經濟貿易體系必須降服擺平的對象。因為如果中國不接受美元,美元的全球貨幣地位就岌岌可危;如果中國不遵守美國制訂的貿易規則,不按照美國的要求辦,美國主導下的世界經濟體系就要面臨強烈的沖擊。這主要是中國的突出地位所決定的,對中國是這樣,如果有一天巴西或者印度取代中國而扮演了這一角色,美國還是要照此辦理的。這就是為什么美國策劃TPP和TIPP都以中國為目標的原因。這樣做的核心目的,就是把中國永遠框在美國主導下的世界貿易體系之內,用所謂全球化、一體化捆住中國,使之脫離不了西方的繩索,能持久地接受西方的支配調動。
3,軍事戰略上離不開中國。現在,美國最現代化的軍艦飛機正紛紛往中國周邊集聚,在中國周邊形成了密集的戰略包圍。與國內軍內眾多“專家”、“學者”包圍無害論的意見不同,筆者以為,這不僅僅是包圍而已,美國正緊鑼密鼓地準備在幾個地方打仗,用美國軍方的術語說就是擊破中國的“反介入戰略”。這些地方是:朝鮮半島——以美國為核心,動員組織韓日力量,伺機打垮北朝鮮,并準備在一旦威懾失靈中國軍事介入的情況下打敗中國,將中美的戰略邊界推進到鴨綠江邊;臺灣海峽——以臺灣為支點,以美國為后援,聯合日本,擊退大陸對臺灣的進攻,確保臺灣不被大陸統一,堵死大陸通往太平洋唯一可行的通道;釣魚島海域——以日本為核心,以美國為支援,聯合作戰,確保日美對這一戰略區域的絕對控制,并尋機殲滅大陸近年來裝備發展起來的新興艦隊,如同當年的甲午海戰一樣,給中國的海軍現代化歷程以致命的一擊;南沙群島——以菲律賓為支點,以美國為核心,組織動員日本、印度、菲律賓、新加坡以及其它一切能夠組織的力量,粉碎中國在南海地區的存在,重新確立美國在東南亞地區不可動搖的主導地位,并在必要時封鎖馬六甲等海峽,使中國陷入全面的戰略危機。
除了上述幾個地方,美國準備或者已經同中國作戰的領域還包括外層空間,電子電磁場,網絡等,美國還制訂有同中國打全面戰爭、核戰爭的全般計劃,甚至據美國一個軍官透露,美國甚至有軍事占領中國的軍事預案……
總之,以中國為作戰對象,一切圍繞中國展開,哪怕是在遙遠的非洲、美洲,是當前及今后一個歷史時期美國軍事戰略的核心內容,美國一切主要的軍事謀劃與戰略調配都必須以中國為核心,所以,軍事上美國也離不開中國。
當然,美國離不開中國的方面可以有許多分類方法,筆者之所以從上述政治、經濟、軍事等三個方面加以描述,只不過是為了敘述方便而已。有水平的高手完全可以跳出這種老套的語言體系另作精彩的闡釋。
最后是結論:中美關系的本質到底是什么
有關中美關系到底是怎樣一種關系,長期以來,中國主流的“專家”、“學者”窮智竭慮地捏造了許多似是而非的說法,大致有如下幾種學說。
一是“非敵非友”說。認為中國既不是美國的敵人,也不是美國的朋友。但到底是什么卻始終沒有說。這簡直如同“非驢非馬”說一樣,云山霧罩地忽悠得讓人找不著頭腦。
二是“合作競爭”說。認為兩國的關系是既合作又競爭的關系。按照這樣的說法,國家關系就等同于商業關系了,在商業領域,中美可能有這等既合作又競爭的關系,但在其它領域則完全子虛烏有,比如中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普世價值能怎樣合作競爭呢?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在戰略上就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三是“接觸遏制”說。認為美國對中國是既接觸又遏制,接觸是為了避免沖突,增強互信,遏制是為了防范中國。這種說法把全球戰略重心轉移以及美國對中國的戰略部署說成是防范。這等輕描淡寫簡直是對美國國家戰略嚴肅性的一種污蔑。
四是“新型大國關系”說。這主要是中國方面提出來的,美國方面并沒有認可認同,更沒有呼應,一直是中國自己在鼓噪,說只是中國的一廂情愿也不為過,其實并不值得深入討論。
五是“夫妻關系”說。這是中美關系理論的最新創意,現如今非常時髦。但夫妻關系的具體內涵盡人皆知,按照中國的習慣,起碼得有一張結婚證,但中美之間目前并沒看到這樣的合法執照。
所以,筆者以為,上述所有說法,一概構不成對中美關系本質屬性的描述。而要做這樣的描述,還得從美國為什么離不開中國來著手。從上述美國為什么離不開中國的說明中,筆者以為,可以得出如下幾個有益的結論:
1、美國對中國不是離不開,而是過不下去。
以改革派頭面理論人物而知名的某人,曾捏造出一個“命運共同體”理論,說什么全人類現在都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了,彼此互相依賴,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以此作為中美誰也離不開誰的理論支撐(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筆者文章《中國與西方是“命運共同體”嗎》)。在這一理論之下,一些人再拿出一些衣服襪子當證據,似乎美國真的離開中國就沒法過活似的。其實,不管有沒有中國的廉價消費品,甚至有沒有中國的資金輸入,美國都照樣過日子,在這個層面上,根本不存在美國離不開中國的問題。美國之所以離不開中國,是出于戰略需要,說得直白一點,要拿中國過不去——自從新中國成立那一天就是這樣,只是現在這個問題變得更加急迫更加危險了。
2、一切都是為了維護美國的霸權。
一些中國人之所以總是對美國充滿幻想,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是,來自美國的不都是打壓、遏制、羞辱,還有打著互信、合作旗號的懷柔、綏靖,這就使得一些人滋長了可以與美國相安無事的幻想,以為既可避免冒與霸權大國對抗的風險,又能平安順利地實現崛起,以最小的甚至無代價地換來中國的復興。其實,這只是良好的一廂情愿。美國人心里非常清楚,中國的成功就是美國的失敗,所謂“雙贏”、“互利”不過是騙人的把戲。但是,在決定性時刻沒有到來的時候,這樣的騙術還必須進行下去,所以美國還需對中國動用打壓和馴服的兩手,什么“風雨同舟、同舟共濟”、“殊途同歸”之類,就是這后一手的理論注釋(有關這個問題,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閱筆者《中美關系真的好起來了嗎》《中國真的離不開美國嗎?》等文章)。說到底,美國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了維護美國的霸權,而絕不是為了中國的和平與繁榮。
3、緊緊向美國靠攏不會取得美國的信任與原諒
在中國主流的“專家”、“學者”看來,發展崛起的中國必須與美國搞好關系,否則就一切的都泡湯了,他們視中美融合為無上的法寶,認為只要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國對中國就恨不起來了,就不會痛下殺手了。舉例來說,當筆者寫出《究竟什么離不開美國,應向全國人民說清楚》一文后,來自一個名叫“大西洋人”的評論是,“作者是典型的王明主義的現實翻版,就是教條第一,毫無智慧,中國的國家利益就是我們需要一個和平的中美關系,一個和平的國際環境,這些頭上整天頂著教條的斗士請站到一邊去。”在這位“大西洋人”看來,只要中國加緊向美國靠攏,加緊對美國搞利益輸送,中國想要的“和平的中美關系”就唾手可得。還有,針對筆者《離不開美國是戰略墮落,中國必須擺脫》一文,在上海東方衛視做專家講座的某專家評論稱,中美兩國已經擺脫了冷戰格局,兩國之間有利益,有矛盾,要選其中一個大的。把中美關系描述的非常輕松自在。總之,在這些人看來,只要與美國拉好關系、討好近乎,就能獲得美國的信任與原諒。
筆者以為,美國人并不像中國的一些領導那樣,以為拉關系套近乎就管用,實在不行送上一點賄賂,就沒有擺不平的了。冷酷戰略現實決定,中美關系不會憑某個人或某些人的努力就搞得好,多少利益輸送都不行,沒誰有那樣的本事,就算以身相許、委身從命也無濟于事。這些人居然把鄧小平“中美關系好也好不到哪里去”的話也丟到九霄云外去了。所以,展望未來,中美關系必將在對抗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直至最后的較量,這不以一些中國人的意志為轉移。
說了半天,那么,中美關系的本質到底是什么呢?
在這里,筆者不妨把已經多次了重復過的觀點再復述一遍:當前及今后一個歷史時期的中美關系,是兩種不同文明,兩種不同政治模式,兩種不同歷史道路對立對抗的關系,由這種關系所引起的對抗與較量,比冷戰時期的美蘇對抗更全面、更漫長、更艱苦,其歷史影響也更加深刻。
所以,如果要刨根問底地問一句,美國真的離不開中國嗎?回答是:這是真的。因為它必欲置中國于死地而后快,就像當年對付前蘇聯那樣,不達目的,霸權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