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亞基改食品爭議多
肯尼亞生物安全法6月份上路,恰好在總統姆瓦伊‧齊貝吉贊成立法后的一年。根據英國《衛報》報導,歷經10年基因改造食物商品化之適當性爭議后,齊貝吉在2009年2月通過國會的生物安全立法案。
根據《衛報》報導,今年6月肯尼亞農業部長威廉‧魯托證實已完成生物安全指南。現在新成立的全國生物安全當局(NBA)科學秘書哈利森‧麥查利亞則向科學與發展網路(SciDev.Net)確認公開這項法案,其生效日期于今年6月。
肯尼亞繼布奇納法索、埃及和南非后,成為非洲第4個實施生物安全法的國家。
打開市場銷售大門
肯尼亞農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毛卡西納表示,至今的研究都因為缺乏立法而受到阻礙,現在能夠進行開放的田野試驗,大量基因改造糧食的生產將會吸引更多投資入場。
他補充說,這些規范將鼓勵遺傳工程研究的發展,并有助于改變國家的人才外流問題。「制定生物安全法規將確保產品符合商品化的標準,并提供生產管理的基礎。」
非洲生物科技股東論壇資深規劃官員菲利克斯‧姆波伊表示,其成員正計畫進行基因改造谷物的開放性田野試驗,其中包括了今年稍晚進行的基因棉花和玉米。
法規跟不上科技進步
但最近在英國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肯尼亞生物安全體系完成博士學位的植物病理學家安‧金吉利表示,雖肯尼亞有能力走向遺傳工程的道路,其法規及組織能力卻沒有做好準備,跟不上基改食品商業化生產的科技腳步。
「法規單位個別的組織能力需進行有效率簡化,這樣才能掌控許多涉及到冗長種籽認證過程的事務。」她說,「NBA也需要訓練并雇用生物安全的官員,以確保其獨立運作。」
「肯尼亞因為擁有豐富的物種多樣性備受上天眷顧,包括鄉間農田豐富的農業生物多樣性。」東非自然史學會研究員狄諾‧馬丁斯說:「新的科技需要非常復雜的分析與工具及體系,而這些都是做為一個開發中國家的肯尼亞所沒有、且無力負擔的。」
肯尼亞毛伊大學(Moi University)生物科技專家米瑞安‧金尤雅呼吁NBA委員會承認其在這部分的某些領域之無知,肯尼亞不應該急著投入基因改造食品的生產,因為他仍缺乏適當的能力處理科技安全性問題。金尤雅告訴SciDev.Net說,「我期盼負責的委員會能受到事實的引導。」
2010-7-21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