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氣候一個正義!
朱進佳
2009/12/18
“富人們正破壞這個行星。他們以為當他們摧毀了這個之后可以去到另外一個星球?他們有計劃去另外一個星球嗎?到目前為止在銀河的邊際還找不到一個。”—烏戈.查韋斯
過去兩個星期,哥本哈根成為全球的熱門話題和焦點。哥本哈根世界氣候變化大會場內場外連日來鬧得沸沸騰騰,要靠各個資本主義國家政府去解決氣候危機,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世界各國領袖在氣候峰會最后兩天齊集在會場,為“拯救地球”作“最后努力”,我們不用期待會有什么振奮人心的成果。過去數天來場外的群眾抗議行動持續,丹麥警方采取高壓手段去對付集會游行人士。
查韋斯:向示威者致敬,呼吁改變制度去拯救地球!
在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再向資本主義進攻,他譴責超級強國在采取行動去避免氣候危機進一步惡化上欠缺政治意愿,并呼吁制度上的改變去拯救地球。
查韋斯表示,哥本哈根的過程“不民主,沒有包容性”。他批評富國嘗試推翻京都協定書,因為這將消除富國與窮國責任上的差別,認為北方國家和南方國家在氣候變化上所負的責任等同起來。“我們再次面對全球帝國獨裁專政的強而有力的證據。”
查韋斯贊揚峰會場外抗議人士的行動,因為他們要求采取認真地措施去制止氣候變化的災害。他說:“外面有很多人……我看了新聞,說有些人被捕,哥本哈根街頭有好些激烈的抗議行動,而我相外邊的人們致敬,他們當中大多數是青年人……他們是關心世界未來的青年人。”
查韋斯說說:“我讀了街上所涂上的一些口號……有一個說‘不要改變氣候,改變制度!’-而我就把它帶給大家。讓我們不要改變氣候。讓我們改變這個制度!而作為其結果我們將開始拯救地球。資本主義是結束生命、威脅著讓人類滅絕的破壞性發展模式。”他還進一步說:“如果氣候是一家銀行,他們早就拯救了它。這是真的;富有的政府已經拯救了資本家的銀行,但是他們卻缺乏‘政治意愿’去作出必要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查韋斯又說:“你可說有一個幽靈在哥本哈根徘徊,套用馬克思的話……幾乎沒有人要說出來:資本主義的幽靈。”他主張:“歷史需要所有人去為反抗資本主義而斗爭,如果我們如此做,地球上的生命將消失。”
查韋斯繼續說:“氣候變化 無疑是本世紀最具破壞力的環境問題。水災、干旱、嚴重風暴、旋風、冰川溶解、海平線上升、海洋酸化,及熱浪,這全都加劇困擾著我們的全球危機。”他解釋說,人類活動正超出了可持續性的極限,并威脅著地球上的生命,但是氣候變化的沖擊也為世界窮人不均衡地感受到。
查韋斯也指出了溫室氣體排放程度和經濟不平等之間的關系。他說,最富有的5億人口,或者是世界人口的7%,排放全球溫室氣體的50%,但同時世界上最貧窮的50%人口的總排放量只有7%。基于這個分析,查韋斯認為要中國跟美國一樣肩負同等的義務是不可行的。擁有3億人口的美國,每天使用超過2000萬桶石油,而人口幾乎是美國5倍的中國,每天使用月500-600萬桶石油。
氣候峰會出現了好些爭端,包括了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角力,以及富國和窮國之間的爭端。窮國批評富國企圖為發達工業制定過低的減排目標,而對協助窮國緩和氣候變化沖擊的撥款卻是不足。
查韋斯提出這樣的質問:“我們來自委內瑞拉的問道:我們還要允許這樣的非正義和不公多久?我們還要對現有的國際經濟秩序和主導的市場機制妥協多久?”查韋斯還呼吁峰會轉換方向:“我們不能像這樣持續下去。讓我們改變路線,但是不用憤世嫉俗,沒有謊言,沒有雙重議程,沒有莫名其妙的文件,只有公開的真理。”
莫拉萊斯:建議世界公投
跟查韋斯同聲同氣的,相信就只有玻利維亞的總統莫拉萊斯。莫拉萊斯于2009年12月16日的一個記者會上表示:“美國的國防預算是6870億美元。而在氣候變化上,在拯救生命商,在拯救人類上,他們只拿出100億美元。這是可恥的。”
莫拉萊斯于次日,也就是于12月17日的氣候峰會發表演說時,建議針對氣候變化進行世界全民公決。莫拉萊斯表示,討論全球暖化的影響而不討論起成因是偽善的。
莫拉萊斯所建議的應該讓全世界人民作出表決的問題是:
- 文明社會是否應該跟自然和諧共處?
- 是不是應該把今天世界上的過度消費主義習性改掉?
- 是不是應該把污染性氣體的排放減低到1%?
- 是不是應該把今天巨額的軍事預算用作對抗氣候變化?
- 是不是應該設立國際法庭去捍衛地球母親?
這位玻利維亞總統還說,富國應該為氣候變化作出賠償。“我們的宗旨是拯救全人類,不是一半的人類。我們在這里是要拯救地球母親。”他說道:“氣候變化的真正原因是資本主義體制。如果我們要拯救地球,那么我們就要終結這個經濟模式。資本主義要用碳市場去解決氣候變化。我們譴責這些市場以及鼓吹碳市場的國家。現在是時候停止從我們犯下的錯誤中賺錢。”
莫拉萊斯總結道:“讓我們消除貧窮并帶來氣候正義。如果資本主義反抗,我們就必須跟它作戰。如果我們不這么做,那么人類—宇宙中最偉大的創造,將會消失。”
場外街上氣候正義呼聲不斷
在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場外的街頭,數以萬計的群眾連日來展開呼吁“氣候正義”的抗議行動。群眾的抗議行動遭到警方粗暴對待,以胡椒噴霧和警棍招呼。每天都有人在哥本哈根街上被捕,被捕人士上千人。
最大規模的爭取氣候正義集會游行,于2009年12月12日在哥本哈根街頭進行,逾10萬人走上街頭呼吁世界各國政府認真采取行動去解決氣候變化的問題。
氣候危機,是當前困擾全世界人民的多重危機的一環,不僅威脅著人類社會,也威脅著地球的存亡。氣候危機是資本主義破壞性、不可持續性剝削基層人民和生態環境所造成的嚴重結果。服務于污染性大資本財團的右翼說客們,力圖用各種“科學理論”去否認氣候變化的事實,而意圖從環境危機中牟取厚利的“綠色”財團則用“拯救地球”的名義去繼續破壞地球生態。說到底,資本主義非但拯救不了地球,還要跟地球玉石俱焚。我們要還氣候一個正義,要還地球一個可持續的生態,就必須跟資本主義決戰到底!
相關連接:
查韋斯在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發表之演說(英譯版)
誰的生存排放?
‘Flood’ of protest hits Copenhagen
氣候變化—不要讓資本主義摧毀我們的地球
朱進佳
2009/12/12
來自192個國家的代表,于2009年12月7日至18日,聚集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2009年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以商討制定一份新的與具有約束力的全球氣候條約,以取代2012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包括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15次會議(COP 15)以及《京都協定書》簽字國第5次會議(COP/MOP 5)。如果大會不能如《巴厘路線圖》所擬定的計劃,也就是在今年在各國達成共識下締約一份新的全球氣候協議,那么在2012年 《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到期之后,全球將沒有一個共同文件來約束溫室氣體的排放,導致遏制全球變暖的行動遭遇到重大挫折。正因為如此,這次大會更被夸大其詞地喻為“拯救人類的最后一次機會”!
反動派的“氣候門”陰謀論
氣候變化威脅著地球生物及人類社會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還是有很多患上否認癥的人士,寧愿相信資本財團否定資本主義活動加劇氣候變化并危害地球的說辭。在哥本哈根大會召開前,來自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氣候研究中心(CRU)的數千封電郵被黑客入侵“曝光”,為主要石油生產商和財團游說者提供了新的“彈藥”,編造所謂“氣候門”的“丑聞”,將否認氣候變化的反動宣傳運動升級,意圖轉移人們視線,全世界一眾親資本的右派集團樂此不彼地用來阻擾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達成任何減排協議。
否認氣候變化的右派反動集團,企圖借著制造陰謀論,去合理化大財團不必為它們所造成的環境災難負傷任何責任。偏偏也有好些科學家和“氣候專家”,不曉得是被財團收買去做它們的“御用”學者,還是活在自己世界里面的無知,不斷跟氣候變化否定論的反動宣傳一唱一和。
掩人耳目的“排放交易”
全球各國政府關注氣候變化的課題,并且愿意坐下來談論如何解決這個影響人類及地球未來的重大問題,無疑不是件壞事。但是,今天世界上多重的深重危機,從經濟危機,到能源危機、糧食危機、戰爭威脅、恐怖主義,還有氣候危機,都是全球資本主義制度所造成。要在資本主義的框架內解決這些危機,其實是在發白日夢。被資本財團支配的各國政府首腦和官員,正經八百地在哥本哈根聚首,說白了只是為了要挽救資本主義信譽而作的一場盛大的公關秀。
盡管1997年《京都協定書》所制定的減排目標已經低得不能再低,但是還是不能為全球資本主義的老大—美國所接受。
像《京都協定書》這樣的全球性氣候條約,美其名宗旨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傷害”,但是卻把實踐放在市場的機制下進行。協定書的締約國的假設是,如果有著正確的管制和獎掖,市場可以解決氣候變化的問題。因此,在《京都協定書》下,有著所謂“減低減排成本”的“靈活機制”(Flexible Mechanisms),包括了所謂的“排放交易”(Emissions Trading)和“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那就是將二氧化碳排放當成是一種可以買賣交易的商品之“靈活機制”!締約國有著它們必須遵守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最高限度,但是,任何超出溫室氣體排放限度的國家,可以通過向一個低于排放限度的國家購買“碳信用牌照”(Carbon Credit),以“補償”(Offset)或者抵消其超額的排放。
這種“最高限度—交易”(cap-and-trade)計劃,起不了什么減低溫室氣體排放還好,最糟糕的卻是帶來更大的破壞。在一個名為“減低森林砍伐與森林退化排放”(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REDD)的計劃下,允許過度排放的富國,通過付款給擁有豐富森林資源的窮國去減少森林砍伐,以補償它們的超額排放,而這已經成為一種新形式的對窮國的有條件援助,阻礙了貧窮國家的發展。
歐盟排放交易計劃(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ing Scheme,EU ETS),是根據京都協定書所設立的直到目前為止是最大的跨國溫室氣體排放交易計劃。這計劃最初被設計去為二氧化碳排放定價,并鼓勵企業投資在低碳科技上。不過,在大財團的壓力下,歐盟允許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的產業(如航空業)被豁免納入排放交易計劃內,制造大量的碳信用牌照(也就是發出更多的污染準證!),并讓污染禍首的財團如常運作。
據設在倫敦的智庫—國際環境與發展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IIED)就表示,全球碳市場每年交易額達1180億美元。就如其它在金融領域上轉讓的期貨,碳交易其實就是一種“虛擬資本”,一種沒有實際價值的資本,只是用來制造產業泡沫,暫時性協助銀行和市場投機者賺一筆橫財。在投機者、對沖基金、碳交易經濟以及各種各樣寄生性的金融機構眼中,碳信用牌照的買賣具有賺大錢的潛能,將污染權自由買賣的“碳交易市場”變成一塊金融肥肉!
在房屋市場上,金融財團已經是搞到一團糟,掀起一場“大海嘯”;那么我們還能相信金融市場真的能夠在控制全球污染上有所作為嗎?看來不久將來,我們將要見證“碳泡沫”的急速膨脹與爆破!
各國政府個懷鬼胎
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舉世矚目,各國政府代表帶著各自議程前來談判。我們看看世界各國政府在氣候變化課題上的立場。
美國
- 世界第二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占全球排放量15.5%),人均排放量是全球第5位。
- 承諾于2020年減排至2005年水平的17%以下,接近1990年水平的4%以下。
- 反對像《京都協定書》之類具有國際法律約束性的條約。
- 強調中國、印度、南非和巴西必須承諾減排。
- 歐巴馬的氣候法案被卡在參議院未被通過。
中國
- 世界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占全球排放量20.7%),人均排放量是全球第30位。
- 減排目標為2020年之前將每國內生產總值單位的二氧化碳減到2005年水平的40-45%以下。
- 要富國于2020年之前將排放量減低至1990年水平的40%以下。
- 要西方國家提供低碳科技。
歐盟
- 世界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者(占全球排放量11.8%),人均排放量是全球第7位。
- 在哥本哈根會議上扮演主導角色。
- 將減排目標設在2020年之前減到1990年水平的20%以下。
- 要富國在2050年之前減排80-95%。
- 要窮國放緩排放成長。
- 聲稱在2020年之前必須承擔1500億美元的成本,而歐盟將從公共資金中支付70-220億美元。
印度
- 世界第六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占全球排放量5%),人均排放是全球第66位。
- 減排目標為2020年之前將每國內生產總值單位的二氧化碳減到2005年水平的20-25%以下。
- 反對具有法律約束的具體減排目標,但是要富國受到法律的約束。
- 表示富國是氣候變化的罪魁禍首,并指出人均排放的巨大差距。
- 要富國在2020年之前減排40%。
- 反對在2050年之前將世界排放量減半。
小島國聯盟(Alliance of Small Island States,AOSIS)
- 一個由低洼沿海國家和小島國組成的跨政府組織。
- 小島國的總排放僅占全球排放的0.6%。
- 視海平線上升為這些國家存亡的威脅。
- 要將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從380百萬分率(ppm)減至350百萬分率。
- 要全球排放于2015年達到頂限,并于2050年之前將到1990年水平的85%以下。
- 要富國用國內生產總值的最少1%去賠償氣候變化造成的破壞。
減排目標的談判,已經變成各個國家之間的角力,諸如美國這樣資本主義大國在減排上“力不從心”之余,卻強迫發展中國家減排。各個為鞏固或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經濟的國家領導精英,希望通過氣候牽制其競爭對手,以便在全球資本主義體制下爭一夕的主導權。
最可憐的是那些可能面臨“滅頂之災”的小島國家,在全球資本財團和資產階級政府的淫威下,它們的聲音是那么的微弱。
人民氣候大會:Klimaforum09
聯合國召開的官方氣候大會在哥本哈根進行期間,民間組織也在同一座城市舉行一場“人民氣候大會”(Klimaforum09)。這個大會是由丹麥及國際環保運動和公民社會團體所主辦,目的是要讓世界各地的人民和社運團體可以討論解決氣候危機的建設性解決方案。
Klimaforum09的參與者在共同擬定的題為《制度改造—不是氣候變化》(System Change – Not Climate Change)宣言中,呼吁各國政府立刻采取行動解決氣候危機:
- 在未來30年內完全停止使用化石燃料,并且必須包括以每五年為期限的特定里程碑。要求工業化國家立即減低溫室氣體排放,在2020年之前至少達到1990年水平40%的減排目標。
- 向所有受影響社群和人民,支付對大氣層空間過度使用和氣候變化所造成嚴重影響的氣候債務。
- 拒絕純粹市場主導與以科技為中心的錯誤且危險的解決方案,如核能、農業燃料、碳收集及儲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清潔發展機制、生物碳、地球工程學(geo-engineering)、REDD等加深社會與環境沖突的所謂“解決方案”。
- 氣候危機的真正解決方案,是以安全、清潔、可再生和可持續使用天然資源,以及過渡至糧食、能源、土地和水源主權為基礎。
要實現民間團體解決氣候變化的訴求,需要在社會、政治與經濟結構上的根本改變。這只有通過由下而上組織起來的群眾運動才能夠實現。
有些綠色分子說我們要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清心寡欲、省吃儉用才能夠拯救地球,但這并沒有指向問題的根源—資本主義制度本身。我們如果要解決環境危機,并不是靠個人的自我犧牲、改變生活習慣就能實現的,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強大的基層人民運動。我們的訴求是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去拯救環境。我們是有可能將全世界有陽光的地方裝上太陽能發電機,我們是有可能通過大大提升公共運輸減低對私家汽車以及化石燃料的依賴,但是這都不是盈利至上的資本主義制度所能忍受并付諸實現的。
“拯救人類的最后一次機會”不在哥本哈根
資本主義所造成的氣候變化,正威脅著整個人類和地球的存亡。就像所有由資本主義造成的社會不公一樣,氣候變化是由少數富人所造成,但是卻要廣大的勞動群眾和貧苦人民去承擔其高昂沉重的代價。全世界的發展中國家將遭受氣候變化的最大沖擊,不尋常的水災、干旱、嚴寒,還有更高的疾病傳染風險,將讓窮國人民的生活更加糟糕,而富國的大部分基層人民也同樣被禍及。
很多人對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寄予厚望,真的以為是“拯救人類的最后一次機會”。不過,也有很多人已經放棄這種幻想,因為哥本哈根就算有任何協議,也無法真的解決當前的環境危機。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的各國政府個懷鬼胎,為了資本財團的利益勾心斗角,這就是資本主義制度本身的矛盾所造成。
氣候變化的問題,就像經濟危機、糧食危機、戰爭等全球性問題一樣,必須以建立在社會主義基礎上的制度才能解決,那就是一個經濟是根據人民和地球的需求進行民主規劃的制度,將一切經濟和基本需求民主地歸為人民所有。
資本主義是一個以盈利至上,不惜一切將勞動人民與生態環境剝削到底的體制。我們不要癡心妄想資本主義可以拯救人類和地球,我們不能讓資本主義繼續摧毀我們的地球。“拯救人類的最后一次機會”,是世界各地人民群眾跟資本主義的最后決戰!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