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葉利欽是甚么樣子
貧道指出柏楊站在西方立場上看中國,因此顯得丑陋,半個不愿意了,什么話也不說,就是往上貼順口溜,也不管說的話與貧道說的相關不相關,只管貼。貧道真不曉得“半個”網友究竟是“上半個”還是“下半個”,就算寫點半通不通的順口溜,也起碼要符合事實吧。下面引述半個的一段順口溜:
偉哉葉利欽,專制掘墓人。
高端遭排擠,選票見民心。
激流最奮勇,功成速退身。
蘇俄華盛頓,精誠動鬼神。
葉利欽究竟丑陋不丑陋,半個說了不算,美國人說了也不算。要俄羅斯人說。俄羅斯人究竟被怎么評價的,用上半身的眼睛從網上一看就知道。無論官方還是民間,葉利欽都是俄羅斯最丑陋的人。
2007年11月21日晚,普京總統在莫斯科體育中心發表講話,說“10年前,政治投機者控制了聯邦會議和政府的關鍵席位。高官們為了迎合寡頭而不惜損害俄羅斯的社會和國家的利益,把國家財產揮霍殆盡。腐敗是他們的進行政治和經濟競爭的手段。這些人年復一年制訂的預算既不平衡,也不負責任,導致我們負債累累,經濟崩潰,人民生活水平成倍地下降。”“……這些人另有目的,另眼看待俄羅斯。他們需要一個虛弱病態的社會。他們希望俄羅斯社會混亂無序、迷失方向、分崩離析。這樣他們就可以在背地里耍花招,拿我們的利益去換一點蠅頭小利。遺憾的是,我們國家里有這么一些人,他們向外國使館、外交代表機構搖尾乞憐,指望外國基金會和政府的扶持,而不是自己國民的支持。”
這就是俄羅斯官方的評價。再看看老百姓是什么態度。
葉利欽早在1991年競選總統時向選民發誓說,半年后將做到物價下降,商品供應充足,1992年秋天將實現"經濟穩定和人們生活逐步改善",如做不到這些,他將臥軌。面對這種情況,作為國家領導人,他本應言而有信,老老實實地去臥軌,可是他不這樣做,反而像上面所說的那樣,對舉行抗議活動的群眾進行血腥的鎮壓。在1991年莫斯科還可以見到這樣的標語:“Ельцин-да!”(“葉利欽-好樣的!”)到這時人們在“да”前加了“Иу”這兩個字母,標語變成了“Ельцин-Иуда!”(“葉利欽-猶大!”)。
一個俄羅斯眼里的“政治投機者”,“賣國賊”,“猶大”,在一個外國人——半個——的眼里,成了“偉人”,你就想想半個究竟是用那上半身的眼睛看的,還是下半身“眼睛”看的了。
貧道就給半個講講葉利欽其人其事。咱一條條說,先說“專制掘墓人”問題。
葉利欽1990年5月上臺,美國總統布什立即發表談話,說“葉利欽憑勇氣和堅定扭轉了局勢”,稱贊葉利欽是“英雄”。西方的其他領導人也對葉利欽表示敬意,答應將給他提供援助。
12月25日 ,戈爾巴喬夫被迫辭去蘇聯總統職務。葉利欽立即要俄羅斯退出蘇聯。 1991年3月17日 ,蘇聯各加盟共和國就贊成不贊成保留蘇聯的問題進行全民公決,全國有80%的登記選民投了票,其中有76.4%投了贊成票。俄羅斯人占蘇聯絕大部分,76%的公民愿意保留蘇聯,葉利欽如果真的不“專制”,就不可能讓俄羅斯退出蘇聯。因此,葉利欽剛上臺就嚴重違憲。甚至可以說,蘇聯解體本身就是非法的。
由于蘇聯解體本身非法,葉利欽1991年6月當選俄羅斯總統后,群眾不斷抗議。而打著民主旗號上臺的葉利欽政府對他們進行壓制和鎮壓。
1992年2月23日 ,當時俄羅斯一些黨派和團體利用紀念蘇軍建軍節的機會舉行反政府的集會和游行,遭到了軍警的阻攔和堵截,發生了流血沖突,退役中將佩思科夫被警察擊倒后身亡,另有不少人受傷。
5月28日 ,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宣布 6月12日 為獨立日,激怒了本來就反對蘇聯解體的反對派。他們紛紛集會表示抗議。集會者開始向電視大樓逼近,與守衛的軍警發生了沖突,有人受傷。由于雙方談判沒有結果,抗議示威者決定在電視大樓門前安營扎寨,作長期斗爭準備。這樣雙方對峙了十余天,最后當局動用兩個團的兵力對抗議示威者發動襲擊,毆打手無寸鐵的人們,奧斯坦基諾大樓門前的水泥地面沾滿了鮮血,響起了一片受傷者的呻吟聲和呼救聲。這次抗議活動又被殘酷地鎮壓下去了。
1993年5月1日 ,數以萬計的男女老少先是在十月廣場舉行集會,但遭到了全副武裝的民警和特警部隊的包圍。為了避免流血沖突,集會者決定沿著沒有封死的列寧大街轉移到列寧山繼續開會。當隊伍行進到加加林廣場時,遭到特警部隊的攔截,在接著發生的沖突中有七百多人受傷被送到醫院接受救護,有幾十人被捕。
1993年 9月21日 ,葉利欽發表電視講話,悍然宣布解散人民代表大會和最高蘇維埃,決定12月11~12日舉行新議會選舉,此項命令顯然違背了現行憲法。憲法法院立即召開會議,會上確定罷免總統有充分根據,最高蘇維埃則宣布葉利欽停止行使其職權,由支持議會的副總統魯茨科依任代總統。就這樣,斗爭進入了最后攤牌的階段。
葉利欽在發布總統令的同時,調兵遣將,派部隊包圍了議會所在地白宮,切斷了議會同外界的聯系。但是議會得到愈來愈多的群眾、尤其是左派群眾的支持,他們紛紛前來保衛白宮。在雙方對峙的十余天內,流血事件時有發生。最后葉利欽于 10月4日 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并下達了攻打白宮的命令。部署在白宮附近的坦克開始進行炮擊,頓時大樓冒起黑煙和燃起熊熊大火。白宮陷落了,哈斯布拉托夫和魯茨科依以及其他白宮守衛者被押解到著名的列福爾托沃監獄。在這場血腥的鎮壓中,據官方的電視臺報道,共有一百四十七人死亡,實際死亡人數要多得多。有人證明白宮里有四百一十五具尸體。也有人估計,死亡人數大致為四百人。而根據著名作家邦達列夫在他的小說《百慕大三角》中抄錄的紅普列斯尼亞體育場的“大字報”,犧牲者人數多達二千四百七十三人。葉利欽在《總投札記》里也承認“有許多許多人被打死”。而當白宮周圍硝煙未散,流血尚未停止,還有人在警察局里遭到拷打時,葉利欽的班子就在克里姆林宮里飲酒作樂,慶賀他們的勝利……
這就是一個“民主斗士”干的事情。用大炮炮轟國會,簡直是創造了“民主政治”的奇跡。大概就是這樣一個奇跡,讓半個的下半身那只眼睛判斷為“專制掘墓人”。
接著說說“選票見民心”。
到90年代中期,俄羅斯經濟基本崩潰。1994年國內生產總值為2749億美圓,是1990年6081億美圓的45%。人均預期壽命從1990年的69歲下降到64歲,整整少了5歲!吉尼系數從1990年的0.22擴大到4年后的0.48! 60%低收入群體收入占總收入比例從1990年的49%下降到1995年的26.5%。這都是聯合國數字,國家統計局網站上都能查到。看完這些數字,半個能指望俄羅斯人民支持葉利欽嗎?
到1996年總統選舉前夕,他的支持率下降到最低點,他自己承認只有3%左右。而且95年12月國家杜馬選舉中,俄共取得了重大勝利,成為議會第一大黨。接著俄共領導人久加諾夫宣布參加總統競選,根據當時的民意測驗來看,他的支持率很高,對葉利欽的威脅最大。,于是,作為葉利欽私有化方針的主要得益者的寡頭們,覺察到共產黨有重新上臺的可能,擔心失去已得到的一切,便聯合起來,決定大力支持葉利欽競選。1996年1月,寡頭們利用在瑞士達沃斯參加“世界經濟論壇”的機會,商討了幫助葉利欽競選的具體步驟。別列佐夫斯基、古辛斯基、波塔寧、弗里德曼等人去見葉利欽,向他說明形勢嚴重,表示愿意為競選提供“他們所有的資源——信息方面的、地方上的、財力的,而最主要的是人力資源”。
1996年4月,別列佐夫斯基等十三名企業家聯名發表支持葉利欽的呼吁書。他們給葉利欽提供各種“資源”,首先是財力資源。根據最保守的估計,他們提供了五億美元的經費。提供贊助的還有天然氣工業公司、統一電力系統等大企業。葉利欽在國內籌集到的經費大大超過了選舉法規定的上限——二百五十萬美元。與此同時,美國人也慷慨解囊,給他巨額贊助,為了掩人耳目,不通過銀行,而是通過使館把現金直接交給他的競選機構。總統安全局局長科爾扎科夫證明,德國總理科爾答應給十億美元,法國總統希拉克和英國首相梅杰答應各給五億,談判是由當時的總統事務管理局長博羅金進行的。同時他本人和博羅金曾去羅馬與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談判,結果意方同意給十億美元。這樣做,完全違背了選舉法所作的不得接受外國國家機關、各種組織和個人捐助的規定。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葉利欽在競選中還得到了美國顧問的幫助。美國顧問小組根據美國總統選舉的經驗,結合俄羅斯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一系列建議,這些建議可歸納為兩個方面。第一,建議葉利欽承認自己的某些失誤,根據選民提出的問題發布一系列解決這些問題的總統令做出各種許諾,以博得選民的好感和爭取選民的支持;第二,用過去蘇維埃時代的空貨架、勞改營等嚇唬選民,阻止他們投久加諾夫的票。
就是在俄羅斯寡頭,西方老板們大力支持和幫助下,6月16日投票結果,他得票35.28%,久加諾夫得票為32.03%。
葉利欽這次選舉,除了沒在自己肚子上開一槍外,其他絕招比阿扁玩的還邪呼。這就是俄羅斯的“民意”?
連當時自由主義觀點的前持不同政見者、作家西尼亞夫斯基。他在《這一切已經有過——我今天為什么要反對葉利欽》一文中說,葉利欽的勝利是民主的失敗,用血作為代價而取得的勝利是勝利者的犯罪行為。他又與另兩位前持不同政見者聯名發表文章譴責葉利欽,說葉利欽應該“退位,進修道院,祈求寬恕過錯”
這就是“整個”而不是“半個”的葉利欽。半個葉利欽,就是美國人贊揚的葉利欽,整個的葉利欽,就是普京和俄羅斯人現在說的葉利欽。所以,做人要做個完整的人,不要做半個人。就算打算做半個人,也最好做上半身那個。要是事事都用下半身看問題,就很——很“丑陋”。
順便告訴置疑貧道一個帖子數據的網友,以前人也這樣做過,只是最后丟了人。貧道數字基本是來自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自己查對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