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不開的美國“蝴蝶效應”
華爾街日報2007年11月28日
就在不久以前人們還普遍認為,即使美國經濟顯著下滑,歐洲和亞洲的經濟增長將足以支撐全球經濟免受美國的拖累。但眼下,隨著人們對住房和信貸市場的擔憂不斷加深,這種看法也開始受到質疑。
前一時期,有相當多的投資者認可這種觀點,他們因此不停地將資金投向海外,并買進那些有相當規模海外業務的美國公司──如箭牌(Wm. Wrigley Jr. Co.)和3M Co.等──的股票。直到這兩家公司近來因收益不佳股價出現下跌,人們才發現情況有點不妙。
此外,整體而言在海外市場銷售規模最大的美國科技公司也曾是另一個投資熱點,但在十月份股市下滑開始階段幸免于難的科技股這個月初也大幅下挫。
不到兩個月之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報告預測,明年全球經濟增長率將從今年的5.2%(預測值)放緩至4.8%,從這個幅度看,明年的形勢還算樂觀。但現在,這個預測似乎不那么可靠了。
加拿大央行行長戴維&S226;道奇(David Dodge)說,自大約一個月前的IMF會議以來,全球經濟增長的下行風險很明顯有加大趨勢。
美國等地的住房價格開始回落、歐美銀行宣布了數十億美元與按揭貸款有關的損失、全球股市大幅下挫、各國銀行開始嚴重惜貸(甚至不愿相互拆借)促使聯邦儲備委員會(Fed)和歐洲央行不得不采取行動。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以外地區經濟增長走勢將與美國分化的概念開始顯露端倪。海外經濟、特別是新興市場國家繼續呈現強勁增長態勢,歐洲和日本經濟似乎正在享受姍姍來遲的上升走勢。
決策人士似乎也認可這種觀點。IMF在其今年4月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World Economy Outlook)中有一個章節,題目就是《增長之車分道揚鑣》(Decoupling the Train), 其大意是說:當前美國經濟疲軟的根源在住房市場,而住房市場與美國經濟其他領域(如電腦等)相比,其地域性更強,全球性色彩相對較弱,這對美國以外地區應該是個好消息。
而美國現在面臨的問題已不僅僅是增長放緩這么簡單。再加上油價高企和全球信貸市場收縮的擠壓,全球增長前景足可堪優。
歐洲已開始顯露疲軟跡象,日本或許也有重新滑向衰退的危險。雖然中國等發展中國家仍一派繁榮,但近期它們的股市也出現劇烈震蕩,這或許暗示,投資者也開始懷疑,在美國首當其沖的這波經濟寒流中,歐洲和亞洲是否真能置身事外?
蘇格蘭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歐元區首席經濟學家雅克&S226;卡尤(Jacques Cailloux)說,從美國債券市場走勢來看,投資者認為衰退的機率很大,而歐元區放松貨幣政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此他認為,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傾向于認為美國和其他地區的經濟走向正在分化,但他說,他認為這個賭注下得并不對。
近期數據顯示,歐元區經濟截至目前一直比較活躍,三季度該地區GDP較上年增幅達到了2.6%。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德、法兩國本月的商業信心數據出人意料地出現反彈,雖然歐元兌美元已在試探1.50美元大關,但德國出口商仍相當樂觀。
但美國經濟下滑、歐元走強和信貸市場風波蔓延等諸多因素有可能抑制四季度乃至明年的經濟增長。曾一度火熱的西班牙和愛爾蘭住房市場正在降溫。上周,British Bankers' Association透露,10月份英國按揭貸款申請獲批數量明顯下降。
加拿大門業制造商Masonite International Corp.表示,三季度英國和法國的市場需求開始走軟。該公司首席執行長弗里德&S226;林奇(Fred Lynch)本月早些時候說,雖然我們預計歐洲不會出現美國那樣的嚴重下滑,但歐洲市場在今年四季度乃至明年都不會再那么強勁了。
德國機械設備制造商威力集團(Weinig Group)是一家典型的中等規模的出口型企業。該公司表示,來自中國的新訂單已開始大幅減少。該公司首席執行長瑞納&S226;宏茲朵夫(Rainer Hundsdoerfer)說,我們的許多中國客戶都向美國出口產品,現在它們增長速度放慢了,甚至已完全停滯。這影響了它們再投資的興趣。他說,其他面向本國市場的中國客戶還在購買新機器。威力收到的來自拉美的訂單也開始減少,原因是一樣的:這里的許多制造商也都依賴向美國出口產品。
不過,來自歐洲、特別是東歐的需求彌補了中國和拉美客戶留下的空缺。產油國的需求也仍很旺盛。宏茲朵夫說,如果美國經濟放緩,亞洲受到的沖擊最大,但其他地區基本可以保持走勢。
但IMF首席經濟學家西蒙&S226;約翰遜(Simon Johnson)認為,歐洲面臨的下滑風險比許多人認為的都嚴重。而如果美國和歐洲都放緩,貿易就會受到影響......即使新興市場再有潛力也難保市場不致干涸。
他說,全球經濟現在面臨著多種可能:二十世紀末式的油價飛漲、二十一世紀式的全球性金融動蕩,還有老式的十九世紀風格的全球貿易衰退。
這種局面可能對日本的沖擊尤其明顯。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全球經濟學家保羅&S226;舍爾德(Paul Sheard)說,雖然日本這輪經濟擴張已持續近6年,而且決策者也在努力刺激國內需求,但日本畢竟還是過份依賴出口。其他亞洲國家雖然不像日本面臨這么大的風險,但投資者已開始紛紛拋售股票。其中韓國股市尤其引人關注,本月以來,其大盤指數已下跌10%,原因是韓國公司有很多都是出口型企業,而且還負有大量債務,它們對全球經濟增長和信貸市場的變化尤其敏感。
CLSA Group駐香港分析克里斯托福&S226;伍德(Christopher Wood)指出,全球經濟可能下滑的另一個跡象是,全球范圍海運費都在下降。過去兩周,衡量干散貨海運費水平的波羅的海干貨指數(Baltic Exchange Dry Index)下降了10%,而今年早些時候該指數曾一度上漲一倍以上。
Justin Lahart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