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次級債危機為何引發英銀行擠兌?
來源:和訊網 作者:張明
和訊特約評論
□每日觀察第118期
英格蘭銀行9月14日宣布,將向在美國次級債風波中陷入融資困難的英國第五大抵押貸款機構Northern Rock銀行提供金融援助。而該銀行也于同日宣布,本年度盈利將比計劃降低20%左右。以上利空消息的出臺一方面引發了Northern Rock銀行客戶擠提存款的狂潮,14日和15日諾森羅克銀行連續遭遇擠兌風潮,儲戶提現接近20億英鎊;另一方面重創了歐洲股市,倫敦金融時報100指數下挫2.4%,巴黎、阿姆斯特丹、斯得哥爾摩與蘇黎世股票市場的跌幅均超過1.5%。
我們從該事件中至少可獲得兩點直接啟示。首先,在次級債危機中陷入困境的英國抵押貸款機構案例將會繼續增加。Northern Rock銀行并不是第一家出事的英國抵押貸款機構,9月10日,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宣布,次級抵押貸款服務商Victoria Mortgage由于面臨資金無法周轉的風險,被迫進入監管程序。可以預計,Northern Rock銀行也不是最后一家出事的英國抵押貸款機構。
其次,英格蘭銀行本次向Northern Rock銀行提供資金支持,這是1997年以來英國中央銀行從英國政府獨立出來后,首次以最后貸款人的角色為商業性金融機構融資。英國中央銀行最近10年來一直被認為是通貨膨脹目標制的堅定捍衛者。它以防范金融市場上的道德風險為理由,向來不輕易向金融市場注資救市。但是今年8月23日,英格蘭銀行首次向金融系統注資3.14億英鎊,9月14日又宣布對Northern Rock銀行提供援助。這說明當美國次級債風波在全球資本市場中愈演愈烈時,就連向來以維持自由市場秩序為標榜的英國央行也不得不加入全球發達國家的集體救市行動。
美國次級債危機為什么造成歐洲金融機構陷入虧損乃至破產呢?危機傳遞的途徑主要有三:第一,由于美國房地產金融市場在全球資本市場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這就意味著,任何機構投資者要在全球范圍內建立自己的資產組合,就不得不考慮購買美國的房地產金融產品。在21世紀前5、6年美國房地產市場繁榮時期,MBS和CDO成為收益相對較高、風險相對較低的金融產品,從而吸引歐洲金融機構大量購買。而一旦美聯儲加息和房地產市場下滑造成住房抵押貸款違約率上升,引發房地產金融產品價值大幅縮水,這就造成歐洲金融機構的資產負債表上資產方價值下跌,導致這些機構出現虧損。
第二,對于全球商業銀行而言,一方面,由于它們是美國高評級MBS和CDO的直接購買者,那么MBS和CDO的市場價值下降就導致銀行出現損失;另一方面,由于對沖基金將大量的低評級MBS和CDO作為抵押品向商業銀行申請貸款,而次級債危機造成了銀行貸款抵押品價值下降。而商業銀行的資產和抵押品價值嚴重縮水,這就導致商業銀行提前收回貸款以及提高貸款標準的行為,從而造成全球信貸市場上流動性緊缺。融資成本的上升是造成歐洲金融機構陷入困頓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美國次級債危機引發的MBS和CDO市場價值下跌,引發全球機構投資者對房地產金融產品的價值和風險進行重估。即使目前只有較低評級的MBS和CDO發生了信用違約,但是全球機構投資者的風險重估行為,也會導致較高評級的MBS和CDO的信用評級下降,市場價值也隨即下跌。同理,雖然目前歐洲的抵押貸款尚未出現大面積違約,但是美國次級債危機引發的機構投資者在全球范圍內重估風險的行為,也造成歐洲抵押貸款機構發行的MBS和CDO的價值下跌,依靠證券化融資的難度和成本迅速上升。
更為令人擔憂的是,英國并不是受美國次級債危機沖擊最嚴重的歐洲國家。方方面面的證據表明,德國金融機構受美國次級債危機的打擊更加沉重,而這又特別以德國的州立銀行為代表。由于近年內國內收益持續下降,加上兩年前失去了州政府的信用擔保,迫使德國的州立銀行積極追求新的收入來源。它們普遍建立了表外的"管道"(Conduit)工具,向這些管道工具發放信貸并投資于海外資本市場。德國的主要州立銀行都沒有進入歐洲最大的30家商業銀行,但是這些銀行的管道融資工具都位于歐洲最大的30家管道工具之列。正是因為管道工具在過去幾年內大量投資于美國次級債市場,導致本次次級債危機給德國州立銀行帶來嚴重沖擊。德國產業投資銀行(IKB)、薩克森州立銀行(Sacksen LB)等已經被迫接受緊急紓困措施,預計還有更多的德國州立銀行陷入困境。
雖然次級債危機發端于美國,但是從目前來看,次級債危機對歐洲金融市場的沖擊并不亞于美國,甚至可能比美國更為嚴重。這一點可以從歐洲央行的注資超過美聯儲中得到佐證。美國金融市場仍然是全球最大最深的市場,也是全球機構投資者最為關注的市場。一旦美國金融市場發生危機,就很容易通過資本流動、心理預期等渠道迅速溢出到其他金融市場。金融危機的這種傳遞方式,一方面反映了美國依然在全球金融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另一方面揭示出,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甚至包括英國和德國這樣的發達國家,在短期和中期內也不得不接受為美國不負責任的金融政策"買單"的現實。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博士)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