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國世界如蕓蕓眾生,其中有的國家具備較強的彰顯度,而有的國家則難免位居邊緣,而蒙古國則顯然屬于后者,國際舞臺上基本上找不到這個國家的位置,它只能在中國、俄羅斯以及美國等幾個大國的戰略博弈中才得以顯現出來。
現如今的情形正是這樣。美國正在極力拉攏爭取蒙古,盡管存在難以克服的陸鎖困境,但霸權國家仍在千方百計地插手這個內陸國家的事務,力爭取得對蒙古國的戰略支配權與主導權,所圖之目標非它,那就是要在中俄兩國之間打進一個“楔子”,將蒙古當做戰略“釘子”來使用,如果能達成使中俄兩國有一種戰略上“芒刺在背”的感覺,那就是極大的成功,即使做不到,拉住蒙古使之親美排俄排中,也足以造成中俄兩國都不可忽視的破壞,做到這一點也就夠本劃算了。
對于美西方陣營的這一戰略企圖,中俄兩國理所當然不會置之不理。正因為這樣,所以兩國都一直在努力爭取這個地域廣大、人煙稀少的窮國。以俄羅斯總統普京之尊,依然在戎馬倥傯之際撥冗前往該國訪問,而中國則更一直努力抓住一切機會發展同這個國家的聯系,以致于表面看起來這個邊緣化的國家,居然還在中美俄三大國之間玩得游刃有余、不亦樂乎。更有不懷好意的一些中國人,還借助網絡新媒體大肆炒作什么俄羅斯正在同中國爭奪蒙古云云,妄圖以另外一種方式在中俄間打進楔子,進行可恥的戰略離間。其伎倆與目的同霸權集團高度一致。
但是,在當前與今后一個歷史性的戰略期間內,中俄兩國在蒙古國的關系不是爭奪而是戰略協作,也就是說,有必要把中俄全面戰略協作關系拓展與覆蓋到蒙古這里,具體可以實現如下三種戰略性的共享。
其一,安全空間共享
位于中俄兩大國之間的蒙古國占有一片遼闊的地理區域,這一區域的地緣安全意義十分重大,對中俄兩國而言,只要沒有美西方勢力在此其間伸手插足,這一廣大區域就能給中俄兩國提供巨大的安全空間,否則就要面臨大面積的地緣安全威脅。鑒于蒙古國自身安全保障能力孱弱,中俄兩國應主動提出,由中俄兩國共同保障蒙古國的安全,同時也給給蒙古及蒙美關系劃出明確的紅線,即不得在蒙古設立美國軍事基地,不得駐軍,不得部署軍事偵查設施,否則殺無赦,以此徹底打掉蒙古國尋找第三鄰國制衡中俄的無聊企圖。
其二,自然資源共享
幅員廣大的蒙古國蘊藏十分豐富的自然資源,而蒙古國本身嚴重缺乏開采、利用和加工這些資源的能力,同時又十分渴望依托這些資源來發展壯大自己,為此他們一直挖空心思地在所謂“第三鄰國”那邊做文章,搞緣木求魚、南轅北轍的那套把戲。戳穿蒙古國當局的這套把戲、粉碎他們的這等伎倆是中俄兩國當仁不讓的責任。中俄兩國應該在戰略上同蒙古國達成確鑿且嚴肅的共識,那就是兩國愿意幫助蒙古國開放利用其豐厚的資源,前提是蒙古國放棄通過或借助中俄把資源輸送到“第三鄰國”的企圖。這對中俄蒙三國都很有利,是一種三方共贏的關系。
其三,地理便利共享
蒙古國是連接中俄兩國最為便捷的陸上通道,但迄今為止這個通道并未得到有效的開發利用,根本原因就在于蒙古國當局頑固的排華排俄立場。展望未來,不斷深化中俄兩國的戰略關系,進一步加大和加強中俄兩國的經貿關系,開發利用蒙古國陸地通道作用勢在必行。在這個問題上,中俄兩國應該攜手做通、做好蒙古國的工作,使其認識到提供這樣的便利有益無害,將明顯有助于蒙古國的發展進步。在此基礎上,中俄兩國借助蒙古國深度拓展中俄之間的陸地運輸和管道運輸,三方共用共享蒙古國的交通便利。
總之,從戰略的高度來經營蒙古國是中俄兩國共同的責任。只要中俄兩國在蒙古問題上有基本的合作與協作,就能在同美西方集團的博弈中穩贏不輸。具體辦法是對蒙古應該恩威并用,應兩手并重、姑息不得,當然也不能將其收拾得太狠。中國自古以來同大漠民族打交道的經驗也基本如此,現如今也值得加以運用與借鑒。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