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間的“分歧”今后將怎樣發展演化
張志坤
長期以來,各類戰略智庫及其各路“專家”“學者”們孜孜不倦的教誨我們說,中美兩國在擁有巨大“共同利益”的同時,還彼此之間存在一些“分歧”,因此,兩國關系是一種“共同利益”與“分歧”并存的關系。
坦率地說,這樣的敘事早已經成為中美關系的基本定論與主流認知,也可以看做是對中美關系的基本定位。從這個意義上講,所謂的中美關系,實質就是圍繞“共同利益”與“分歧”這兩個維度來做文章。
有關中美如何在“共同利益”上做文章,筆者在別的地方已有所述及,這里主要討論一下“分歧”的問題。
應該怎樣處理中美兩國之間的“分歧”呢?
首先,上述有關論述將中美“共同利益”與“分歧”進行了比較衡量,然后得出結論說,中美“共同利益”遠遠大于彼此“分歧”。至于具體這是怎么比出來的,是稱體重、量尺寸還是比大小,可能事屬機密,人們一概不得而知(有關這個問題,請參閱筆者2019年文章《中美“共同利益”究竟有多大》),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論斷已成為中美關系一個基本判斷,其權威性已經發展到了不容置疑的程度。
建立在上述這一重要判斷的基礎上,接下來合理的邏輯,自然就是中美兩國“只能合作、除了合作別無出路”了。因為只有“合作”才能維護與發展中美兩國之間巨大的“共同利益”,這理所當然地成為中美關系的主流。至于渺小、末流或者次要成份的“分歧”,則具體的應對辦法就是“管控”。有效地“管控”中美兩國之間的“分歧”,一個時期以來被喊得響徹九霄、聲聞于天。
但是,正所謂事實勝于雄辯,盡管中國在“管控”中美“分歧”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而且據說美國方面也挺賣力,但迄今為止中美之間的各種“分歧”非但沒有縮小、減少,而且還越來越多、越來越大;非但沒有得到有效的“管控”,相反卻越來越有“失控”的危險,譬如中美兩國在臺灣問題上的“分歧”,這個“分歧”就比原來更大、更重,而且也越來越呈“管”不住、“控”不了的總體趨勢。不但臺灣問題上是這樣,其它如南海島礁問題,高技術市場及生產鏈條問題,種種中美之間的“分歧”都出現了這樣的跡象。
當然,中美關系一定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內幕”,許多有效的“管控”也可能不為外人所知,但僅僅上述臺灣與南海等“分歧”的表面發展態勢就不能不使人深感擔憂。照此趨勢,今后一個時期,中美之間的“分歧”將怎樣發展演化下去呢?
如下兩種可能不能不引起高度注意:
一是發展演化成沖突對抗
盡管中國并不愿意同美國對抗,主觀上完全沒有這個動機,但主觀愿望代替不了嚴峻的現實,“分歧”越來越大,就有可能強烈沖擊彼此之間的感情與看法,就有可能在兩國之間引發沖突與對抗,經濟貿易與關鍵技術方面發生沖突與對抗還好說,政治意識與思想價值上的沖突對抗也還好辦,要命的是武裝軍事上的沖突對抗,如果這方面的事情得不到有效“管控”,而是愈演愈烈的話,中美之間完全可能有朝一日擦槍走火發生戰事。當然,一些“專家”“學者”總在信誓旦旦地說中美之間打不起來,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從美國那里得到了內部保證,可即便如此,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歷史上美國武裝力量沒有白宮命令而擅自開火的事情也屢見不鮮,難道中國的“專家”、“學者”還能管住一線的那些美國大兵不成?
簡單地說,中美兩國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意味著中美之間沖突與對抗的危險性就越來越大,這恐怕是起碼的常識。
二是發展擴大超越所謂的“共同利益”
無論從點上還是面上看,中美兩國之間的“分歧”都在蔓延擴大:從“面”的角度說,現如今是不是已經蔓延的全世界還不好遽做定論,但毫無疑問已經蔓延到北約、蔓延到南太平洋、蔓延到非洲、蔓延到太空了;從“點”的角度看,中美在諸如南海、臺灣、釣魚島等戰略要點熱點上的“分歧”也明顯地在加重、加深與加大。當然,即便如此,現如今也還不能說中美之間的“分歧”已能同中美之間的“共同利益”等量齊觀了,這個問題有相當大的爭議,一部分中國人始終認為中美之間所謂的“共同利益”不過是表面現象,而另一部分中國人則不管發生什么事,都要堅持中美“共同利益”遠遠大于“分歧”,即便美軍侵占了北京也依然是這樣,甚至“共同利益”還更大更重了,這完全符合“利益決定立場”的基本規律,這也應該屬于基本的政治常識。拋開這樣的爭議,從基本的邏輯出發,中美之間“分歧”在“量”與“質”的兩個維度上愈演愈烈,完全有可能有朝一日超越“共同利益”而占據主導地位。
坦率地說,美國把中國定位成主要戰略對手,要同中國展開全面“戰略競爭”,這意味著,在霸權的政治與戰略哲學中,“共同利益”遠遠大于彼此“分歧”的神話早已經被當成垃圾了,這一學說在霸權那里已經破產了。
上述這樣兩種趨勢與可能給中美關系的未來帶來不可忽視的重要影響,使人們不能不提出如下拷問:
其一,會不會從根本上影響中美“相向而行”的總目標,在這種情況下,中美關系“重回正軌”的可能性還有多大;
其二,中美兩國之間還能不能找到比“管控”更有效、更管用的辦法,過去的那套“管控”手段還能否煥發活力再作馮婦;
其三,中國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才能打動美國,使之回心轉意。
總之,中美關系的出路問題越來越嚴峻了。在這個問題上,有一些中國人確實將找不到出路,在一定程度上,這確實是一種不可忽視的危機,而絕非危言聳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