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我之前發布了階層調研第五期的招募,收到了很多朋友的文章,其中一部分已經改稿定型,現將其逐步發出,供朋友們查閱。
這篇報告的結尾,有一段文字描述工人在壓力下的麻木,“工人的心理狀態基本全部都是麻木的,除了干活拿錢,不會有多余的思考,所謂的人生理想,什么剝削壓迫,如果不提到具體的錢,對他們來說都是空談。他們只認定一條準則:我干多少活就拿多少錢。”這是作者調研所得看到的現象,我原封不動地發了出來。但是,我們不能僅僅停留在這個現象層面,作為辯證唯物主義者,我們需求更進一步。工人從一個沒有階級意識的個體,到一個具有階級意識的階級中的一員,本身是一個辯證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工人會從自發,走向自覺,從麻木走向覺醒。辯證唯物主義要求我們辯證地看待工人的成長,即要看到緩慢的長時間的量變和突然的暴炸式增長的質變之間的聯系。今天,他們在壓力下是麻木的,反抗也是自發的,明天他們就會在某種條件下走向覺醒,走向自覺。這是為萬千歷史事實所證明的,這個過程是歷史的,辯證的過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一、工地信息
該工地屬于醫院擴建項目(住院部新樓),位于市中心附近。該項目為分部分項工程,總包負責建筑主體,各承包方分別負責外墻、保溫裝飾、室內裝修、弱電、自來水、強電、電梯、空調、太陽能、綠化等部分。整個工地只有一幢辦公樓,共16層,約500個房間,供總包和各承包方作為辦公室用。由于目前已進入掃尾階段,因此工地上的活動板房已全部撤走。投資方是當地某建投,屬于國企,也有一部分由政府出資。
該工地是層層分包的,勞務公司出的工人不全從本公司出,普遍存在二次乃至多次分包的現象,一般是公司老板的親戚手下的工人,這就導致工人的管理和工資結算不便于統籌。
勞務公司與工人之間的關系,一般都是一群工人跟著一個工頭。工人一般不會上勞務公司的網站找工,大多是跟著從同一個村子里出來的(有些就是親戚)認他做工頭,被帶動著進城打工。
二、工人速寫
(一)基本情況
性別和年齡結構。工人一般維持在50個左右,男多女少,男女比例在4:1以上。工人大多數在30到45歲,該工地最年輕的工人21歲。按照相關條例規定,沒有超過55歲或未成年的工人。
地域分布。絕大多數工人都是農民工,來自本省及臨近省份的農村地區。基本都組建了家庭,老人多留在農村,妻子兒女按個人意愿留在農村種地或進城。男性工人是家庭幾乎全部的經濟收入來源,但也有少部分是夫妻都在城里打工的。
(二)管理措施和流動情況
工地的基本管理結構為:醫院方--甲方--總包--分包--工人。總包和分包的所有管理者一般都是身兼數職,即兼任技術負責人、安全員和調度管理員等。這是為了壓縮管理費用,實現利益的最大化。所有工人都必須將基本信息登記在花名冊上,并出示健康碼和行程碼。該工地剛開工的時候,來打短工的很多,一般是來幾天,也有日結的。這些工人也都需要在總包和甲方報備,出示健康碼和行程碼,嚴格記錄基本信息。工程項目掃尾時,日結工較少。
流動情況。招收崗位時,對工人沒有學歷上的要求,也不存在依據學歷優先招進的情況。只要滿足年齡要求且身體情況健康良好(沒有心臟病、肺結核、癲癇等特殊疾病即可)便可上崗。工地工人比辦公室白領的流動性要大。具體原因各異,要么是吃不了干重活的苦頭自行離開,要么是因為技術達不到規定標準或者不遵守工地相關管理條例而被辭退。
三、勞動條件
工地環境自然是相對比較臟亂的,但是最近幾年頒布的衛生條例規定越來越明晰。該工地的要求是,施工現場必須打掃,要求垃圾入袋統一堆放。公共區域由總包安排專人清掃,一般多用霧炮機和噴淋系統進行噴霧灑水。工人自己的范圍,則自行簡單清掃,或者由公司負責調度,進行包干清掃。具體勞動和休息情況如下。
(一)勞動情況
以外墻保溫裝飾一體板為例。具體的工序如下:
安裝吊欄--進廠檢查基層--放線(將一根鋼絲從屋頂通到樓底,用作檢測垂直度和平整度的基準線)--安裝扣件(在這期間,同時將一體板按照圖紙要求進行裁剪)--上墻(將一體板用粘接砂槍按照規范貼上墻,并同時鉚在扣件里)--校準(調節板和板之間的垂直度和平整度)--打膠(耐候密封膠)--安裝排氣閥--驗收
每一環節都需要進行檢查,不通過則要求返回上一道工序進行整改。
施工進度計劃,是首先依據甲方要求的工期,再由總包根據現場情況再進行調整。各承包方的項目經理負責在滿足現場進度和安全質量的前提下,進行整體把控,上到甲方,下到每一個具體的工人,進行溝通對接工作。
在施工期間,工人的行動是自由的,可以稍作休息,可以上廁所。要求工人每天早上必須先吃飯再上工,可自備牛奶在體力不支時進行能量補充,工地內會由總包和承包方儲備藿香正氣液。如果在施工過程中,工人出現意外,甲方和公司都需要負責。
(二)作息安排
承包方會依據季節對工人的作息時間進行調整。冬天,工人一般早上七點半開始工作,直到十二點吃飯、午休。下午一點半上工,到晚上六點下工。夏天,工人早七點或不到七點到崗,十點到十點半休息,由于高溫,下午四點以后再開始工作,一直到晚上七點半點。由此來看,該工地的作息安排是有部分人性化的考量,但一天工作量依然遠超八個小時。
如無特殊情況,工人做工都是連班,法定節假日沒有休息,遑論三倍加班工資。如果工人感到身體不適或有急事,申請休息一兩天是允許的,那自然也就沒有工資。
飯后工人的娛樂形式不多,一般以閑聊為主,有時會打各類牌,部分年輕人也會上網吧打游戲。該工地工人對時事新聞幾乎不關心,不存在普遍關注時事的現象。
四、薪酬待遇
工人分大小工,一般情況是小工的工錢是大工的一半到三分之二。該工地不包吃住,工人自行在附近租房。在打樁的階段,會有工人住集裝箱的情況出現,一般工地上也會有活動板房給工人和承包方的管理人員居住,目前掃尾階段則沒有。該工地工人在外租房多為四居室,一個月1400元,不包水電和物業費。
(一)工資情況
該工地工人工資按施工平方計算,各工種相差不多,一般為30元/平方。外墻工人干得多的,一天能賺四五百元。該工地的施工單價都是簽訂在臨時合同里的,因此不會出現資方在工人效率提高后降低單價的情況。
計件的工資形式不允許加班,也就沒有加班工資。計時的工人則允許加班,白天算一個工日,300元/天,晚上加班時間占白天的一半,加班工資與白天相等。算下來,勤勞肯干的工人一個月能賺到萬元以上,遠超過當地最低工資。在該工地,工人的工資比多數項目經理要高。
工人工資的撥款流程為:甲方--承包方--每一位工人的銀行賬戶。依據法律要求規定,每位工人的銀行賬戶都已在花名冊上登記完畢,簽字畫押并存檔。另外,勞務公司的款項也是由承包方支付,而工人的工資會優先支付。
工人工資的花銷去向,滿足的多是自己和家庭的基本生活需要,不算吃緊但也不寬裕。
【編者:這里有幾處需進一步調查。(1)不同工人工資情況。比如哪些屬于大工,哪些屬于小工,工資分別是多少。(2)一個工人一年能干幾個月活。文章中說一個工人能吃苦,一個月能有一萬。但據編者所知,很多建筑工一年只能干幾個月活,有一些時間沒有活干,因此一年算下來掙得的錢會打折扣。】
(二)其他情況
合同簽訂。工人與承包方簽訂臨時的工程合同,與勞務公司簽訂的才是勞務合同。因此工人與勞務公司有直接的勞務關系,而與承包方則沒有勞務關系,承包方不直接對工人負責。
社保和公積金。社保和公積金由工人自愿自行購買,但是總包和各承包方會為工人購買集體的意外傷害險。
其他福利。該工地給工人的福利,主要是逢年過節發放禮品,如端午節發粽子和鴨蛋、中秋節發月餅等。并且會根據上級要求,不定期開展健康講座(如防艾知識宣傳)。
五、權益問題
(一)工傷與職業病
工人的工傷主要來自五大危險源:電擊、高墜、坍塌、高空落物和起重機械。該工地發生過多次工傷,主要原因有:主觀上,工人操作不當、防護意識薄弱;客觀,天氣多變,或是機器電路老化。在工地,工傷問題是被高度重視的,要求每個工人都必須簽合同并進行安全教育,專門設有的安監站會進行定期或突擊檢查。一旦出現工傷狀況,簽合同的人負主要責任,總包和甲方負連帶責任。該工地很少出現推脫不負責的情況。
工人普遍患有咽喉炎、塵肺之類的職業病,這與他們長期接觸粉塵有密切關系。
(二)維權
該工地曾發生過一次大規模的罷工活動。罷工的原因一般是因為工人的工資問題,但這一次罷工的情況不同。工人的錢并沒有被拖欠,但是勞務公司的錢沒有到位,于是,勞務公司的主管在報警并叫來媒體進行報導的同時,鼓動工人去承包方那里堵大門,進行罷工示威。公司最怕的就是媒體的報道,因此很快便積極推進事態的解決。
為什么勞務公司有如此強大的號召力呢?無他,還是因為利益。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勞務公司和工人是實質上的利益共同體,如果勞務公司領不到錢以至于破產,那么工人的利益自然也會遭到損害;二是一般勞務公司的主管與他手下的農民工多有地域乃至親緣上的關系,很可能農民工與他們的“頭頭”是老鄉,或者干脆就是同一個家族的,自然就有“天然”的凝聚力。
(三)日常沖突
工地上是基本沒有人情味的,對于工人來說,只有一個目的:出賣勞動力換錢。對他們來說,時間就是效益,效益就是錢,在工地上的每一件事都是百分百跟他們自己的經濟利益掛鉤。在日常施工過程中往往摩擦不斷。
管理人員會有訓斥工人的現象,主要是因為工人不聽指揮。一般找當時代班的負責轉告,與工人進行交談。工人不聽指揮的原因,有他們文化素養水平低下的因素,但大多是因為工人只顧及自己利益,因此不聽從項目經理的總調度。這種情況下,其他工人并不會有太多的抗議。
而工人之間的矛盾沖突則要比工人與上級的沖突要更加頻繁、激烈。一般的沖突原因是因為,每個工人的工期都很緊的情況下,會出現資源的爭搶(如塔吊等),由此便會發生口舌交鋒,甚至肢體的沖突。
(四)其他情況
工會情況。該工地沒有工會,工人也并不在意是否應該有工會來保障他們共同的權益。
偷盜現象。工地上的偷盜現象是很常見的,一般都是盜竊電纜,一經發現,就報警,走法律程序處理。
灰色地帶。各層級的管理人員之間存在普遍的賄賂與受賄現象,也就是所謂的“灰色地帶”的收入。各個承包方的項目經理會送禮給總包以疏通關系,否則遇到小心眼的總包,就會遭遇施工過程中的處處刁難;勞務公司主管也會送禮(或者分干股)給項目經理,以便疏通承包方給勞務公司的打款通道。
六、意識形態分析
(一)工人
在單調乏味、日復一日的施工過程里,工人的心理狀態基本全部都是麻木的,除了干活拿錢,不會有多余的思考,所謂的人生理想,什么剝削壓迫,如果不提到具體的錢,對他們來說都是空談。他們只認定一條準則:我干多少活就拿多少錢。他們不會有爭取上漲工資單價的想法,而是善于根據掌握的“行情”和對自己施工技術的判斷來給自己“估價”。他們沒有階級意識,不會把周圍的工人看作是同一類群體,而經常互相之間因為經濟利益發生摩擦。結交好友的準則多是因為同鄉的情誼,或者只是因為“聊得來”、“牌打得好”,因此常形成一些日常社交的小圈子,但也不會有太多交流。他們知道如何保護自己的經濟權益,如果遇到拖欠工資的情況,會報警并引來媒體報道。在此類具體的沖突時,由于共同的經濟利益,工人們是有短暫的團結一致的,但是歸根到底,他們的思想意識非常簡單,就是出賣勞動力,賺錢養家。
(二)項目經理
該工地的項目經理是與工人接觸比較多的,更多是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在平時,項目經理也可能會主動接觸了解工人,但也是為了了解他們每個人具體的個性,以便更好地進行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對于工人下班后的生活安排和私人的生活困境,項目經理是在自認為尊重的前提下,基本是不關心的。該工地的項目經理與工人相處較為融洽,他們了解但是并不同情工人的處境。他們與工人一樣也是認定“干活拿錢”的行事準則,且賺取灰色收入的現象十分普遍,認為這就是“規矩”,一般不會覺得有什么不妥之處。
(三)老板
總包、承包方、勞務公司的這些總管、總經理等,與工人不直接接觸,因此也不了解工人的實際生活。在法律的規定約束下,他們十分重視工人的權益,包括優先保障工人工資不逾期到賬、高度重視工人工傷、定期體檢檢查職業病、組織開展對工人的思想教育講座等。而這些老板大多也是從基層“混”起來的,因此大多也是有特殊感情的,尤其是勞務公司的主管,與手下的工人大多是同鄉,工人與他的關系也更緊密,往往就會形成小的勞工集團利益共同體。【編者:這一段描述與編者了解到的情況有較大出入,不知是否是該工地的某些特殊原因導致的。】
七、結語
筆者懷著對工人群體的深切同情嘗試開展此次調研,在訪談記錄及文本整理的過程中,力求實事求是地反映該工地的實際情況。總體來看,該工地工人的情況是相對良好的。
本次調研,筆者依據調查手冊擬定提綱,通過對在該工地擔任項目經理的親戚進行采訪,對工地的整體情況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筆者與社會生產沒有太多實際的接觸經驗,在調研過程中詳細了解了不少以往未曾設想過的情況,因而深刻領悟了教員“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一名句。工人普遍麻木的心理狀態也給了筆者較大的觸動,但由于并未接觸工人進行采訪,筆者對工人的實際生活知之甚少,對這種麻木背后的多重原因沒能有一個較為準確的分析,也沒什么抒情的話可說。剝削和壓迫無處不在,筆者做調研,也主要是希望實事求是地盡可能去了解無產階級和半無產階級的生產生活,并將小小的成果分享給更多的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