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2023中國·鶴壁信息技術自主創新高峰論壇在鶴壁成功舉辦。會上,正式發布了新一代龍芯3D5000服務器處理器。
龍芯3D5000采用龍芯自主指令集LoongArch,這是龍芯100%自主指令,無需國外授權。
在2020年,龍芯推出了自主指令系統LoongArch,2021年到2022年以來陸續發布了面向桌面的龍芯3A5000、面向服務器的龍芯3C5000,分別是4核、16核架構,這次發布的龍芯3D5000則是2個3C5000封裝,做到了32核,主要面向高性能計算。
龍芯3D5000內部集成了32個高性能LA464內核,頻率2.0GHz,支持動態頻率及電壓調節,片內64MB L3共享緩存,8通道DDR4-3200 ECC內存,5個HT 3.0高速接口,實現了雙路、四路CPU擴展支持。
性能方面,龍芯3D5000的SPEC 2006分數超過425,浮點部分采用了雙256bit向量單元,雙精度浮點性能可達1TFLOPS((1萬億次),搭配自研的龍芯7A2000橋片支持2路、4路CPU,單臺服務器可以做到128核,4路CPU2006定浮點性能實測可達1500分以上。
龍芯3D5000的8通道DDR4內存的Stream性能也超過50GB,橋片龍芯7A2000比上代性能提升400%。
龍芯3D5000的專有機制可以防止Meltedown、Spectre等漏洞攻擊,還在芯片內集成了安全可信模塊,可以取代外置可信芯片,支持國密算法,內嵌獨立安全模塊,高性能加密解密效率可達5Gbps以上,足以替代高性能密碼機。
相對于一些使用國外廠商BMC的友商,龍芯自研的BMC芯片2K0500,LA264架構,頻率500MHz,集成2D GDP、32bit DDR3等,支持1920x1080 60hz輸出,支持多種管理協議,可以平替國外BMC芯片,助力服務器100%國產化。
龍芯2K2000在去年12月中旬官宣流片成功,IPC對標A75,有兩個工藝版本,境內工藝是28nm體硅技術,境外的是28nm FD-SOI。
龍芯2K1500今年年初流片成功,集成兩個LA264核心,主頻1.0GHz,支持DDR3、PCIe 3.0、SATA 3.0,典型工作場景下功耗不高于2.8W。龍芯2K0300面向嵌入式,龍芯2P0600專用于打印機。
下一代的龍芯2K3000,將升級到12nm工藝平臺,集成八個LA364 CPU核心、LG200 GPGPU圖形核心,總線升級支持PCIe 4.0。
龍芯1號家族在2022年經歷了一次調整,從早起的SoC、MCU兩種類型改為全部做MCU,更加專一。
龍芯1C102、龍芯1C103已經在去年底流片成功,均采用LA132內核。
1C102主要面向智能家居、其他物聯網設備,比如智能門鎖類產品、電動助力車、跑步機等。
1C103主要面向電機驅動類物聯網產品,比如筋膜槍、修枝機、電鋸、電扳手、跳繩機、風扇、汽車電子等。
下一步研發的龍芯1C201是一款高性能的MCU。
龍芯1D100,主要面向流量表解決方案。
一直以來,因為龍芯純自主的屬性,總有人因為龍芯的自主旗幟而戴著有色眼鏡看待龍芯。
一些人覺得龍芯純自主,所以性能就不如技術引進。實踐證明,純自主的龍芯更具有發展后勁,而技術引進反而容易陷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困局,在外部環境變化之際還容易“絕版”、“斷供”。
目前,龍芯的性能已經無法抹黑了,軟件生態和產業生態又成為被攻擊的“黑點”,對此,鐵流的看法是在CPU性能超越引進的ARM CPU后,龍芯在桌面和服務器的軟件生態和產業生態方面遲早也會超越ARM。
總的來看,龍芯產品線從嵌入式到高性能一應俱全,而且技術自主性和技術參數先進性是國產CPU的佼佼者,只要西方繼續制裁,龍芯這種高度自主的CPU就能夠獲得發展機遇期,有望成為中國的Inte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