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貿易派又一次幫日本破壞中國產業發展
左大培(2022年1月13日)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CEP)正式開始生效,包括中國在內的十個國家正式開始履行成員義務。這十個國家中有6個東盟成員國,還包括中國和日本等4個非東盟成員國。
RCEP開始生效,標志著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啟動運行。自由貿易派得意忘形地吹噓說,在這次的RCEP開始生效中,“我國與日本是首次建立雙邊自貿關系,達成雙邊關稅減讓安排,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
為詮釋這個“歷史性突破”,商務部解釋稱:降稅完成后,中國從日本進口的電磁爐、電烤箱以及大部分機械設備、儀器儀表、汽車零部件,都將逐步免除關稅。同時,中國對日本出口的機電產品、儀器儀表、紡織服裝、部分水產品和蔬菜等也將逐步享受零關稅待遇。這種關稅優惠安排,能夠使區域內企業顯著降低生產成本,使消費者能夠享受到更加質優價廉的產品。
呼應商務部的這一說法,有報道說,RCEP成員中,日本是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進口來源地,2020年進口額超過90億美元。廣東惠州一家生產汽車線束的企業,每年都要從日本進口大量塑膠類組件和繼電器。之前這兩類產品的關稅稅率為10%,RCEP實施15年后關稅降為零。這樣的降關稅安排,可以為使用進口的日本零部件的企業減少可觀的生產成本。
自由貿易派的此類宣傳,暴露出他們追求自由貿易已經到了神經錯亂的地步。實際上,與日本互降關稅搞自由貿易,是對中國經濟特別是未來的經濟發展的巨大傷害。這樣的中日“雙邊自貿關系”,長遠來說其實只是對日本一方有利,而且這種對日本的有利同時就害了中國。
長期以來,中國對日本光是在貨物貿易上就一直有顯著的逆差。最近幾年,這種貨物貿易的逆差幾乎每年都在3百億美元左右。中國對日本2017年出口1372億美元,進口1657億美元,2018年出口1470億美元,進口1806億美元,2019年出口1432億美元,進口1717億美元,2020年出口1426億美元,進口1746億美元。在這樣的中日貿易格局下,對日貿易的政策如有變更,應當是中國要求日本減少對華的貿易順差,并為此提高日本產品的進口關稅,而絕不應當是降低中國進口的日本產品的關稅。即便日本對中國提高日本產品進口關稅進行報復,提高日本進口的中國產品關稅,中國也應當不怕對日進行的貿易戰,在提高進口產品關稅上壓倒日本。中國這樣應對與日本的貿易逆差,是一般國家面對此類問題的通行做法。自由貿易派不循此正道,卻借口互減關稅而降低日本產品的進口關稅,明顯地是利日本而害中國。
理論上說,雖然中國降低進口的日本產品關稅會導致由日本的進口增加,但是日本同時降低中國產品的進口關稅也可以導致中國對日本的出口增加,這樣的進出口同時增加,也可能導致減少中國在貨物貿易上對日本的逆差。而在實際上,這樣的結果幾乎不會發生??纯慈毡九c中國各自把對方的哪些產品降低了關稅就可以知道,這樣的降稅長遠來說不會降低中國對日本的貨物貿易逆差。自由貿易派自己心里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們在炫耀RCEP協議生效的“成就”時,卻閉口不提中國對日本的貨物貿易逆差問題。
國際機構和日本自己的估算,也都印證了RCEP如何對日本有利。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的一項研究顯示,從RCEP中獲得的出口利益,日本為202億美元,中國為112億美元,韓國為67億美元。由此對各國經濟的帶動,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估計,日本經濟將在2030年額外增長0.66%,韓國額外增長0.24%,中國則額外增長0.13%。日本政府發表的RCEP經濟效果估算報告則說,RCEP最終有望使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提高2.7%。
必須明確指出的是,日本方面說RCEP會使中國經濟有額外增長,是由于它故意忽視了降低日本產品進口關稅在長期中對中國制造業發展的傷害性影響。而如果充分考慮了這種傷害性的影響,此次中日互降進口關稅在長期中則會降低中國的經濟增長。
目前中國對日本出口的產品,主要還是生產技術水平比較低的初級產品和工業制品,甚至是生產技術水平很低的勞動密集產品。而日本對中國出口的產品,則主要是生產技術水平比較高的工業制品,它們屬于技術較高、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中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要求中國盡快地轉向大力研究、開發和生產各種高技術、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制造業產品,對高技術工業制品實行進口替代,這種進口替代,首先就是對從日本進口的那些技術較高、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實行進口替代。但是,對從日本進口的這些技術較高、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日本對它們的生產已經成熟,生產這些產品的成本已經比較低,可以用較低的價格向中國出口這些產品,而中國則由于沒有生產過這些產品或生產它們的時間很短,國內企業要生產這些產品,就要承擔這類產品的研發費用和生產初期由于沒有干中學所積累的熟練程度而造成的高成本,其產品無法與從日本低價進口的同種產品在國內市場上競爭。在這樣的情況下,要發展國內的這些技術較高、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的生產,替代從日本進口的這一類產品,就應當對從日本進口的這一類產品征收高額關稅,以便為國內生產和要生產這一類產品的企業保存市場銷售和發展生產的空間。
由于這個原因,為進一步發展中國的產業和中國經濟,本來應當對從日本進口的技術較高、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征收高額關稅。但是為RCEP而與日本建立的雙邊自貿關系,卻要對中國從日本進口的電磁爐、電烤箱以及大部分機械設備、儀器儀表、汽車零部件,都逐步免除關稅。這些產品,都是技術較高、高性能、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中國下一步的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正應當發展這些產品的國內生產并替代進口。本來應當提高這些產品的進口關稅,為RCEP而與日本建立的雙邊自貿關系卻要免除它們從日本進口的關稅。這樣的關稅減免,只能說是傷害了中國的產業高端化升級和產業發展以致整個的經濟發展。也是因為如此,我們才說為RCEP而中日互降進口關稅在長期中會降低中國的經濟增長。
自由貿易派會為這次的降低日本進口關稅辯護說,降低上述日本產品的進口關稅換來了降低日本對中國出口產品的關稅,中國對日本出口的機電產品、儀器儀表、紡織服裝、部分水產品和蔬菜等也將逐步享受零關稅待遇。而在實際上,這樣的交換對中國根本就是得不償失。日本降低其進口關稅的那些產品,正是在中國今后的經濟發展中應當收縮其生產的產品,日本降低其進口關稅對中國的產業發展沒有真正的好處。中國目前向日本出口的機電產品和儀器儀表,大部分還是低技術低增加值的產品,隨著中國產業的發展和工資水平的提高,中國生產并出口這樣的產品將對自己越來越不劃算,需要的是相應地逐步減少這種產品的出口。而紡織服裝、水產品和蔬菜更是勞動密集甚至是資源密集的產品,中國產業的發展帶來的人均收入和工資水平的提高,更會使中國生產并出口這一類產品變得對自己不利。中國產業的發展和向發達國家邁進,要求的是擺脫出口依賴勞動密集甚至資源密集產品的狀況。如果中國真變成了一個高人均收入、高工資的發達國家,中國需要發愁的將會是中國自己生產的紡織服裝、水產品和蔬菜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哪里還會有余力出口!現在中國就已經在大量進口外國的水產品了。日本降低中國產的紡織服裝、水產品和蔬菜的進口關稅,實際上是要誘使中國永遠作一個依賴勞動密集甚至資源密集產品出口的低收入低工資國家。
這樣,自由貿易派借RCEP與日本互降進口關稅、降低日本產品的進口關稅妨礙了中國制造業向高技術、高性能、高附加值方向發展,日本降低中國產品的進口關稅則會將中國永遠套在依賴勞動密集甚至資源密集產品出口的低收入低工資國家的地位上,而日本則可以借擴大高技術、高性能、高附加值產品對中國的出口而永遠保持在制造業上對中國的優勢。這樣借RCEP與日本互降進口關稅,最終的結果是幫助日本破壞中國產業和中國經濟的長期發展。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會議的一項研究顯示,由于RCEP國家之間的貿易增加,歐盟面向這些國家的出口預計將減少83億美元,美國的出口則減少51億美元。我們也可以說,中國加入RCEP,有助于中國團結亞洲國家打擊最敵視中國的美國和歐盟。但是,國際關系上的這種好處太微小了,小到微不足道。而加入RCEP與日本互降進口關稅對中國長期經濟發展的傷害之大,卻是難以估算的。
對為加入RCEP而與日本互降進口關稅這一個案例的分析就足以說明,加入目前國際上盛行的那些自由貿易協定,對中國會帶來多么大的危害。但是主管部門卻樂此不疲,似乎他們的主業就是挖空心思地鉆進國際上的那些自由貿易協定、自由貿易區。我一直無法得知這些自由貿易協定會要中國作什么,但是我早就有預感,料定由這些自由貿易派操持出來的RCEP之類的貿易自由化對中國不會有什么好處。前幾天有地方的省級廣播電臺約我作訪談,要我就RCEP生效發表點意見,其用意當然是要我說RCEP自貿協議的好話,被我直接了當地拒絕了。而現在看到的對RCEP生效的報道,證實了我的預料?,F在主管部門還在極力要加入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自由貿易協定、自由貿易區,他們急不可耐地主使在2021年9月申請加入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未來還要與日本和韓國結成什么自貿區。我相信,這些自由貿易協定、自由貿易區,對中國的長期經濟發展都會是弊大于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