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一過,甲流,諾如,……這些病的宣傳資料上又都是吃西藥了。
真的很無語。
難道從上到下,都認為中醫只會治新冠嗎?
3月3日,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武漢接受了人民日報新媒體的專訪。
采訪快結束的時候,張伯禮院士說了這樣一段話——
“最后,我想提醒的是,疫情過后也別遺忘了中醫藥,還是要繼續推進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在近日中國-世衛組織的疫情考察專家組中沒有中醫藥專家,疫情報告中,中醫藥幾乎沒有涉及,這令人十分遺憾。”
作為一位主動請戰,已在抗“疫”一線奮戰一個多月的中醫老兵,是什么讓他如此無奈、感慨,甚至擔憂疫情過后中醫的處境與地位?
1
中醫泰斗聯名上書,承諾1-3天退燒
17年前的SRAS,疫情突然降臨廣州,所有人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當時87歲的國醫大師鄧鐵濤老先生臨危受命,擔任中醫專家組組長。其力挽狂瀾,迅速扭轉局面,創造了中醫抗擊非典0死亡、0轉院、0感染、0后遺癥的偉大戰績!
可是,成功的經驗一開始并沒有被接納……
在北京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中醫泰斗們看到廣東治療非典的成功經驗遲遲未能在北京獲得應用心急如焚,衛生部門卻仍然以非典是傳染病為由禁止中醫插手。
最后通過各種渠道付出艱辛努力,終于成功上書溫家寶總理。聯名書中,中醫對國家做出承諾,可以1至3天內使發燒病人體溫恢復正常。
2003年5月8日,溫家寶轉給吳儀,吳儀當天下午即召開了會議落實部署。
至此,中醫才得以進入北京抗擊非典的戰場!當然,之后還有各種困難,但都在領導人的關心下獲得了實質性的進展,最終為北京非典的成功治理做出了巨大貢獻。
當時主管醫療的副院長周先志介紹說,治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1.專家組有效指導。2.重視心理治療。3.中西醫結合療法。
相比前面兩條,第三條“中西醫結合療法”才是實錘。
國務院研究室原副司長陳永杰等人在給國務院的報告中甚至明確指出:中醫藥介入后,北京非典的死亡率下降為之前的五分之一。
2
非典慶功宴沒有邀請中醫
然而,就此非典一戰,并沒有改變中醫的地位,對中醫的偏見依然存在。
2003年7月24日發布了《關于表彰全國衛生系統抗擊非典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盡管中醫在治療SARS疾病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據資料顯示:
在100個“全國衛生系統抗擊非典先進集體”中,99%的是西醫醫院。500名先進個人中60%是各級領導干部,西醫醫務人員占37%,中醫醫務人員僅占3% 。
2003年10月,廣州隆重召開了抗擊非典慶功大會,可是卻沒有請中醫參加。
即使多年以后,鄧鐵濤提及此事依然內心不平,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中醫不被重視而痛心,因為中醫是中國的瑰寶,個人可以被遺忘,但中醫一定要珍視!
3
歷史重演,“非冠”開局就遺忘中醫
從抗擊非典的歷史經驗來看,中醫的效用遠遠超過了西醫,此次抗擊新冠疫情的戰斗中,我們應該給中醫更多用武之地。可是在疫情早期,我們發現中醫還是被遺忘了。
1月20日,國家領導人在云南視察時,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制定周密方案,組織各方力量開展防控,采取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當日,國家衛健委發布1號公告: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列入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
1月21日下午,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組織召開“新型冠狀病毒聯防聯控會議”,成立以鐘南山院士為組長、14位專家組成的肺炎聯防聯控科研攻關專家組。
迅速啟動科技攻關項目,著重在病毒溯源、傳播途徑、動物模型建立、感染與致病機理、快速免疫學檢測方法、基因組變異與進化、重癥病人優化治療方案、應急保護抗體研發、快速疫苗研發、中醫藥防治等10個方面進行部署。
當時雖然中醫藥防治作為10大方面之一,但主要思路仍是:按照西醫的辦法,盡快研制出有針對性的藥物。
當時我國境內累計報告病例只有224例,其中確診217例,疑似病例7例。在病毒感染者的實際診療方案中,也未出現任何有關中醫藥的蹤跡。
1月23日晚上,專家組成員李蘭娟表示:對于新型冠狀病毒,有效抗病毒藥物還沒有;對于重癥患者,在抗擊H7N9禽流感中建立的一套“四抗二平衡”策略行之有效。
當時的思路是,按照西醫的辦法,盡快研制出有針對性的藥物。1月24日,大年三十,鐘南山向媒體透露,已有幾種藥物準備用于臨床治療,“已經確認是安全的,但具體療效還需進一步觀察”。
而在此之前的治療方案和主治人員中,也都是西醫為絕對主導。根本沒有看見中醫的影子。
但隨著疫情迅速擴大、各方面信息的云集薈萃,小心思兜不住大局面,情況終于開始發生變化。
2月2日,由武漢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醫療組發出的紅頭文件,要求所有定點收治機構2月4日24點前給疑似和確診中輕度患者服用中藥,藥方是由國家、省、市專家組聯合發布的。
遺憾的是,這個文件沒有得到有效執行。甚至中醫黑們曾一度說這個是假文件。
2月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面向全國發出文件,推薦使用中藥“清肺排毒湯”。這個文件在湖北仿佛再一次石沉大海。
2月12日,網絡上流傳一份文件顯示:湖北新冠肺炎患者中醫藥使用比例只有30.2%,遠低于全國87%的水平,中醫藥的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影響了救治效果。
中醫藥早期在武漢的邊緣化和無視,使中醫藥的預防和治療優勢未得到充分發揮,非常讓人痛心。
2月21日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此次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中,中醫藥積極參與,主動作為……”。
什么叫“積極參與、主動作為”?這句話難免會讓人聯想,難道一開始,中醫并不是立刻上場的,而是自己主動請戰的?
也就是在期待疫苗和特效藥無果,而疫情又迅速蔓延難以遏制時,才隆重登場的。
而就在各大媒體還沒摸清風向,正在積極宣傳還沒有研制成功的各種西醫“神藥”時,中醫已經大面積的把人治好了。
熒幕中的鏡頭,也悄然之間換了人。
國防部挺中醫,中央紀委挺中醫,力量對比此消彼長,到了某個點,我們發現,風向突然就變了。
很多人說,當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時,中醫挽救了無數生命,而此次疫情也挽救了中醫,多少人從不相信中醫,到愿意嘗試中醫,到為中醫吶喊,全國上下,一波又一波關于中西醫的討論被激起。
中醫不怕被質疑,但是怕被遺忘。
4
“非冠”過后,請大家記住中醫
這次新冠疫情,中醫抗疫從參與者變成主力軍,表現耀眼,有目共睹。
3月10日武漢地區16家方艙醫院全部休艙。3月1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在接收經濟參考報采訪時,曝光了這樣一組數據:
江夏方艙醫院(武漢唯一由中醫接管的方艙醫院)收治的567例新冠肺炎患者以宣肺敗毒湯和清肺排毒湯為主,截至目前沒有一例患者轉為重癥,沒有一例患者出艙后復陽。
而硚口方艙醫院收治的330例患者,幾乎未予以中藥治療,后有32例患者轉成重癥。我們可以算了一下,中醫的重癥轉化率為0,西醫的重癥轉化率近10%。
同時,截至3月3日0時,在全國的確診病例中,中醫藥治療病例達到92.58%。其中,湖北省和武漢市的參與比例分別為91.86%、89.40%。武漢市隔離點當日服用中藥患者的比例為96%。所有方艙醫院累計服用中藥人數超過90%。
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首批52例患者(普通型40例,重癥10例,危重癥2例),分為中西醫結合治療組34例,單純西藥治療組18例。
數據分析顯示:中西醫結合組與西藥組相比,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減少了2天,體溫復常時間縮短了1.74天,平均住院天數減少了2.21天。
中西醫結合組2例患者從普通型轉為重癥,單純西藥組6例轉為重癥。臨床治愈率中西醫結合組,較西藥組高30%。
看了張伯禮院士曝光的這組數據后,越來越明白最近為什么全國的省委書記密集力挺中醫藥抗疫?這在歷史上可能是絕無僅有的。
為什么要力挺,根本原因就是中醫藥在戰疫中所發揮的無可替代作用和獨特優勢,隨便打開網絡搜索相關信息,這種密集力挺用鋪天蓋地來形容也是不為過的。
只要給予足夠的重視,中醫交出的答卷,足以證明自己的能力!
可是,疫情過后,怎樣讓像張伯禮院士一樣的中醫人少些擔憂,多些底氣?我們希望非典之后,對中醫的刻意遺忘,不要再被重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