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年初之在武漢時期,中醫藥預防關口前移就有很好效果。當初仝小林院士擬定武漢一號方,對于疑似人群,隔離人群,以及高風險社區人員使用中醫藥,取得了阻斷疫情發展,有斷崖式效果。
陜西省衛健委1月6日通報,1月5日0-24時,新增報告本土確診病例63例(均在西安市),其中隔離管控發現57例、封控區篩查發現3例、管控區篩查發現2例、重點人群篩查發現1例;治愈出院39例。
自2021年12月9日以來,全省累計報告本土確診病例1883例(西安市1856例、咸陽市13例、延安市13例、渭南市1例),其中出院77例(核減1例)、在院1806例。
西安本輪疫情到達峰值了嗎?“拐點”出現了嗎?
2021年12月24日晚,張伯禮院士在接受健康時報采訪時表示,“目前還沒有到達疫情拐點,還需要嚴防死守。一般來說,疫情需要一個周期或一個半周期才能判斷何時能出現拐點,大約20天才能‘看出分曉’。”
對于此次西安疫情出現的“隱匿性傳播”,張伯禮表示,“還是基層疫情防控大意了,本輪西安疫情的主要傳播者(12月15日的)病例2號,因一直沒有癥狀,所以發現較晚,但是其活動范圍較大、導致多人感染。”據不完全統計,12月15日病例2號確診者關聯病例超過50例。
提到本輪西安疫情何時結束,張伯禮院士說:“西安疫情肯定能夠阻斷的,目前還需要堅持防護。
所以,對于疫情不明,隱匿傳播跡象,建議西安應該把關口前移,全部都發放中醫藥,進行預防干預疫情傳播。
還記得去年年初之在武漢時期,中醫藥預防關口前移就有很好效果。當初仝小林院士擬定武漢一號方,對于疑似人群,隔離人群,以及高風險社區人員使用中醫藥,取得了阻斷疫情發展,有斷崖式效果。
仝小林院士介紹說:從2月3號到2月18號,就是在我們鋪藥的過程之中,整個確診率到2月18號也是斷崖式地下降,死亡率也是斷崖式地下降。
無獨有偶:當初河北也是采用這種辦法:從1月7日起,國家專家組中醫專家陸續抵達河北,在新冠肺炎定點醫院指導中西醫結合救治患者,并指導制定了此次的“中醫藥防治方案”。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河北統計數據,來說明一下為何出現斷崖式下降:
以上數據不難看出,國家中醫藥專家從1月7日陸續到達河北石家莊,然而發病人數并沒有下降,反而加重趨勢。這就是中醫專家并沒有把中醫藥下放到社區,下放到隔離人員,密切接觸,疑似病人等等。
所以這里強烈建議西安:這種情況無論所謂的"Y苗""特效藥"會不會有“作用”,都必須中醫藥下放,關口前移,按照四川要求“應服盡服,愿服盡服”這樣才能保證發病人數斷崖勢下降。
中醫藥經驗有五千年歷史,遇到大瘟疫也有幾百次,加上武漢,河北數據足以證明中醫藥有效性的!當然陜西中醫藥管理局在12月20日緊急發布中醫藥方劑了;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下!
一、預防方藥
(一)中藥內服
方藥:生黃芪15g、炒白術10g、防風6g、金銀花10g、連翹30g、炒扁豆30g、佩蘭10g、白茅根30g、桔梗10g、蘆根30g、生甘草6g。
用法:藥物用涼水浸泡30分鐘,大火熬開后改為小火15分鐘,煎煮兩次,共取汁400ml,分早晚兩次服用,連服3-5天。
(二)中醫外治
1.佩戴香囊
方藥:藿香8g、佩蘭8g、丁香6g、艾葉8g、蒼術8g、九節菖蒲8g、細辛6g、吳茱萸6g、草果仁8g、高良姜8g。
用法:藥物打粉,裝香囊佩戴或置于衣袋、枕下等處;亦可取上述少量藥粉,制作熏香,焚香驅邪。
備注:對上述藥物或其成份過敏者禁用;妊娠期婦女慎用。
2. 艾灸
穴位:關元、神闕、足三里等。
方法:每次10-15分鐘,局部發紅即可,每日一次,以5天為一療程。
注意: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妊娠期婦女慎用。
二、食療方法
可適量食用荸薺、百合、蓮藕、雪梨、銀耳、山藥、山楂、魚腥草等;可適量飲用金銀花茶、菊花茶、綠豆湯等;可適量飲用代茶飲(金銀花3克、菊花3克、荷葉3克、胖大海3克、佩蘭3克,開水沖泡頻服)。
三、生活調攝
(一)飲食
均衡營養,合理膳食;避免暴飲暴食,忌食生冷油膩食物;忌過食熱性食物,如牛羊肉、辛辣等食物。
(二)起居
保證充足睡眠;保持平和心態;注意室內通風。
(三)運動
適度有氧運動,可選八段錦、太極拳、廣播體操等;不宜劇烈運動,避免過汗耗氣。
(四)個人防護
保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衛生,提高健康素養,養成社交“一米線”、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衛生習慣和生活方式,打噴嚏或咳嗽時應掩住口鼻;出現發熱、咳嗽、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主要癥狀時應及時到發熱門診就醫;如非必要,不要前往中、高風險地區;近期去過中、高風險地區或與確診、疑似病例有接觸史的,應主動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陜西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中醫藥預防方案
(兒童修訂版)
一、預防方藥
(一)中藥內服
1.正常體質兒童
方藥:北沙參6g、黃芪6g、金銀花5g、桔梗6g、雞內金6g、生姜3g。
用法:3歲以下,每日半付;3歲以上,每日1付。水煎服,每日2次,可連服5天。
2.特殊體質兒童
(1)氣虛體質:易感冒,動則汗出,肢體倦怠,怕冷,納差,便溏,舌質淡苔薄白。
方藥:太子參10g、生黃芪10g、百合6g、炒白術6g、炙甘草3g、焦山楂6g。
用法:3歲以下,每日半付;3歲以上,每日1付。水煎服,每日2次,可連服5天。
(2)陰虛體質:平素易感冒,盜汗,口渴,心煩,便干,舌質紅少苔。
方藥:北沙參10g、石斛3g、麥冬3g、玉竹3g、陳皮3g、大棗5g。
用法:3歲以下,每日半付;3歲以上,每日1付。水煎服,每日2次,可連服5天。
(3)痰濕體質:平素易感冒,體胖,面黃,乏力,口粘,納差,便溏,舌紅苔厚膩。
方藥:薏苡仁8g、藿香5g、白術3g、陳皮6g、法半夏3g、雞內金6g。
用法:3歲以下,每日半付;3歲以上,每日1付。水煎服,每日2次,可連服5天。
(4)積滯體質:平素易感染,偏瘦,腹脹,納差,大便干結,舌質紅苔白或黃厚。
方藥:玄參8g、雞內金6g、枳實5g、木香3g、焦山楂6g、萊菔子6g。
用法:3歲以下,每日半付;3歲以上,每日1付。水煎服,每日2次,可連服5天。
(二)中醫外治
1.芳香療法
方藥:藿香10g、蒼術10g、菖蒲10g、草果10g、白芷6g、艾葉6g、蘇葉10g。
用法:水煎室內熏蒸、研末香爐點燃或香囊佩戴。
備注:對上述藥物成分過敏或患有過敏性鼻炎、哮喘等過敏性疾病禁用。
2.小兒推拿
方法:摩腹:調節脾胃、強健身體;按揉足三里:健脾和胃、調中理氣、導致通絡、強壯身體;捏脊:調陰陽、和臟腑、理氣血、通經絡。
注意:經過中醫藥專業人員指導或培訓,可給小兒做保健推拿。
二、飲食起居
(一)飲食
均衡營養,合理膳食;溫度適宜,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忌過食熱性食物,如牛羊肉、辛辣等食物。
(二)預防起居運動
按照要求勤洗手,戴口罩;保證充足睡眠;注意室內通風換氣;少去人群聚集的場所;保持情緒愉悅;適度有氧運動。(來源:陜西省中醫藥管理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