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中華醫藥

中醫興中國興:我所認識的中醫脈象

中醫興中國興 · 2011-11-09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把脈”是中醫的象征,是中醫診斷學的精華,是中華文化的精華。“把脈”這個詞匯頻頻出現當今各種政經及各種評論當中,比如為政局把脈,為經濟把脈,為股市把脈,為公司把脈等等。這說明文化的現象是根深蒂固的,文化的力量是強大的。但是筆者認為,中醫作為一門事關人類生命健康安全的傳統醫學,能夠準確把脈,并說出脈象與身體健康的關系,與疾病的關系,這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譬如一人能夠熟讀【脈經】,【頻湖脈學】,【四言舉要】等等脈學之書,這就能證明他得到脈學真諦了嗎?要是如此,當今的中醫也不會淪落到當前的廢醫存藥的地步。反觀社會,不少人研究幾年,幾十年的中醫,最后得出中醫是偽科學的結論,當然屬于中醫診斷學精華之精華的脈學,也被當成垃圾扔掉了。不過話又說回來,“把脈”又是當今西醫接受的中醫技術手段,只不過他們的目的是確定人體有無生命征象,這和我們先賢發明的脈學內涵相差十萬里。當下,時常有一些醫學文章給我們普及這樣的脈學知識;正常的脈象應不大不小,不快不慢,不沉不浮,均勻和緩的脈象,這就是正常的脈象。筆者認為這種說法是有問題的,因為上面的描述只是正常脾胃脈的脈象,而其他五個脈位的脈象也是這樣描述的嗎,絕對不是的,這樣認識脈象的人不是有所保留,就是還沒有入門,因為離脈象本質真相還差很遠。下面筆者就如何認識和分析脈象展開議論。

    在展開議論之前,筆者先問答幾個問題。什么是經絡?什么是陽氣?什么是陰氣?什么是正氣?什么是衛氣?

    對于這幾個問題,筆者是這樣認識的;所謂的經絡就是陽氣運行的隧道,在經絡里運行的就是陽氣。這聽起來有鹿的旁邊是馬,馬的旁邊是鹿的味道,但實際上就是這么回事。至于什么是陰氣,筆者認為陰氣就藏在血中,但血絕不是陰氣。所謂的正氣就是陽氣和陰氣的總和,但主要指的是陽氣。所謂的衛氣就是人體最外層的陽氣。回答就這么簡單。筆者提的這幾個問題是關系到脈象學的幾個問題。

    筆者出生在中醫家庭,筆者父親名中醫院校畢業,是個全科醫生。父親一生行醫三十幾年,惠人無數,在當地有關父親治病的美談屢屢皆是。在中醫藥治療特色上父親最善于使用銀翹散和九味羌活湯了,記得父親告誡筆者;書本上的方劑沒能全信全搬,要變化才能治好病。從這方面看,父親是屬于溫病派的人物了。即便如此,父親一再告誡筆者,腫瘤類那個脈象【數脈筆者注】是“激”出來的,這給筆者以后的參悟脈象的實質以極大的啟迪。惜父親兩年前因一件當地政府嚴重不作為的事件去世,筆者決心跟師學醫的道路因此中斷了。從這件事可以看出筆者父親包括國內的許多技術頂針的中醫師,由于他們生前不注意醫學傳承,一旦他們離開人世,許多醫學技術就此失傳了。父親在世時教給筆者脈學知識不多,只是教給筆者脈位的取按法,男女除腎脈脈位相反,其他脈位相同,每分鐘脈跳在62至79次之間可視為正常脈,弦脈屬傷痛脈,弦脈指下一跳線這些脈學知識外,其他的就沒什么了。所以說筆者的脈學練就還是自家參悟的。父親去世后留下的醫書不少,其中就有幾本脈學書,筆者空閑之時不常拿出來研究,妄圖通過熟讀來記憶它,如某脈主病如此等等。但書本一合,臨證之時,就像脈書所說的“心中了了,指下難明”了。筆者時常為這個事放在心上,十分苦惱。終于有一天,筆者忽然開悟了,禁不住心里說道,脈者正氣之象也,于是對脈學的認識也就明朗了。是啊,人有脈,表明人有正氣,人沒脈,人將亡,人體的正氣和邪氣是互不相容的,邪氣侵犯人體,正氣必然奮起抗爭,于是便出現各種不同的脈象,我們就可以通過脈象的不同變化來發現疾病的性質了。

    下面就讓我們牢牢站在脈象是人體正氣之象的立場上,站在人體正氣是陰氣和陽氣總和的立場上去分析一些病脈吧。

    首先我們先拿大脈來說吧,說道大脈的出現我想有幾種原因;一是人體陽氣太旺,陰氣太虛,陰不制陽,形成大脈。二是病邪屬陽,和人體的陽氣相疊加使脈體變大。三是病邪屬于很厲害,能致人體于死地的陰邪,由于嚴重危害到人體,迫使正氣奮起反抗,這種情況也會使脈體也會變大,很多腫瘤類及一些惡性病就出現這種情況,只要我們從其他方面排除不難得出疾病屬寒的結論。

    下面再談小脈,小脈也有幾種情況;一是人體正氣少,二是人體存在陽邪,邪正相爭,消耗了人體一部分正氣,于是脈體就變小了。三是人體存在陰邪,邪正相爭消耗一部分正氣,于是脈象就變小了。在這里我們不難通過小遲或小數來確定病邪性質的寒熱。

    接著談一下數脈,數脈屬熱,為陰不制陽之象。數脈也有幾種情況;一是病情性質屬實熱,如風熱感冒的性質就屬于這種情況。二是虛熱,為人體陰氣太弱,陰不制陽就會發生陽氣過旺而發熱,小兒的體質就很容易發生這種情況。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比如屬陰邪的腫瘤類,由于只是屬極局部的寒邪,也會迫使人體自動發熱自衛而形成數脈,這種情況很值得當今醫家的注意,比如很多腫瘤類發熱病人,往往都是在退熱過程中死亡的。

    下面接著談遲脈,遲脈屬陰盛陽衰,于是脈象變遲。這里面有兩種情況,一是人體陰氣盛陽氣衰,于是脈象變遲。二是病邪屬寒,和人體的陰氣相疊加,脈象于是變遲了。

    下面再談一談滑脈的問題。曾有網友問我,這個滑脈怎么看出來啊。筆者曰,這個滑脈最容易按了,脈經說滑脈如盤走珠,當你按到它時要脫手跑掉之感的就是滑脈。滑脈主病為因痰,因濕,因水旺火衰。筆者就按到不少腫瘤類病人心脈出現滑象,這分明是火被水克之象啊,所以在選用藥物方面,筆者就自然選用強心的藥物和健胃的藥物了,這叫丙丁童子來求火,這叫培土以制旺水。我們大家看看,掌握中醫脈學是多么重要啊!

    下面再談一談重要的弦脈。又有網友問我,這個脈怎么看啊。筆者曰,這個弦脈也最好看了,因為脈經說了,弦脈指下一條線。顧名思義,弦脈就像琴弦一樣直而長。弦脈主傷痛,如果你摸到一個人的脾胃脈有弦象,這表明這個人的脾胃一定受傷了。筆者說這個傷不一定指脾胃組織受傷,還有指它的本氣受傷,傷者宜修復,所以補益類的藥物不可少。

    總之,當我們牢牢站在脈象是人體正氣之象的立場上,站在人體正氣是陽氣和陰氣總和的立場上,我們就很容易解釋其他的脈象所表示的含義,如浮脈,芤脈,代脈,促脈,澀脈,微脈,實脈,虛脈等,我們也更容易去理解一些危重脈象,什么脈大無倫,脈小如纖;脈乍大乍小,還有什么鶴啄,屋漏,如水之流,切繩轉索等各類危難脈象了。

    相信一些朋友聽筆者講這么多,已經明白脈象的原理及奧秘了,筆者可以告訴你的是,脈學,你入門了。但是僅入門也是不行的,我們還是要把正常的脈和有病的脈象區別開來,下面我們就聽一聽【內經】是如何教導我們的:

    內經說,夫平心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瑯玕,曰心平。夏以胃氣為本。病心脈來,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脈來,前曲后居,,曰心死。內經認為,正常的心脈就應象珍珠瑯玕一樣圓大飽滿,要不知疲倦地有力運行,這才是正常的心脈。在夏季心脈得令的季節一定要見到這樣的心脈,這說明心脈能夠得到胃氣的滋養,否則就失去了根本。我告訴大家,現在很多翻譯內經的人根本不懂醫學,要不是亂翻譯,或者是翻譯等于不翻譯,這里明明是說,如果在夏天見不到這樣的心脈,表明人的胃氣出問題了,而不是心脈出問題了。因為內經認為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這時主要做的就是救胃為主,救心為輔,就是這個意思。內經還說如果心脈的形狀發生變化,脈來時喘喘連屬般不連續不相接的樣子,這表明心臟有病了。內經又說如果心脈來如前曲后居,如操帶鉤般的雜亂無一,毫無規律性,這表明心臟要死了。

     內經說,肺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曰肺平。秋以胃氣為本。病肺脈來,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肺病。死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

    內經這里是說正常的肺脈來時,應該如飄落的榆葉一樣遲而輕,這才是正常的肺脈。如果在秋天見不到這樣的肺脈,這表明肺脈得不到胃氣的滋養,就喪失了根本,表明胃氣有問題了。如果如見到肺脈脈體變大變長得象雞的羽毛一樣不浮不沉,這樣的肺脈是有病的肺脈。如果見到肺脈象大風吹毛,水中浮物一樣若有若無,這就是死的肺脈。

    內經說,平肝脈來,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氣為本。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內經這里說,正常的肝脈來,應該象用手按竹竿的末梢一樣弦細長而軟弱。如果在春天見不到這樣的肝脈,這就表明肝脈得不到胃氣的滋養,就失去了根本,表明胃氣有問題了。有病的肝脈來時,實滿而滑,這表明肝脈有病了。如果見到肝脈如剛拉開的弓弦一樣,越來越勁急,這表明肝臟要死亡了。

    內經說,平脾脈來,和柔相離,如雞踐地,曰脾平。長夏以胃氣為本。病脾脈來,實而盈數,如雞舉足,曰脾病。死脾脈來,銳堅如鳥之喙,如鳥之距,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內經在這里說,正常的脾脈來時,應該和柔均勻,如雞踏地般的從容不迫,這才是正常的脾脈。如果在長夏見不到這樣的脾脈,這表明脾脈得不到胃氣的滋養,這就失去了根本。有病的脾脈來時,有力滿大而快,如雞舉腳般的有力,這是有病的脾脈。死的脾脈來,尖銳如鳥的喙,又如鳥的腳趾般的弦勁,又如屋頂漏水般的突大突小,又如流水一樣越來越無影無蹤,這表明脾臟要死亡了。

    內經說,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曰腎平。冬以胃氣為本。病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內經在這里是說,正常的腎脈來時,要像沉鉤一般滑動而不知疲倦,沉取按越按越有力,這才是正常的腎脈。在冬天一定要見到這樣的腎脈脈象,否則這表明腎脈得不到胃氣的滋養,腎脈就失去了根本,那就表明胃氣出問題了。有病的腎脈來,如牽引葛蔓般的浮動,按之更加有力,這表明腎脈有病了。死的腎脈來時如奪索般的弦勁有力,又如彈石般的迅猛,,這表明腎臟要死了。

    從內經對正常脈的分析看,正是陰陽五行的分析方法,并注意結合時令對脈象的影響,這需要我們舉一反三才能領悟出來。從陰陽五行學來看,心脈屬陽火,火勢宜大宜浮宜數,這是火的特點。所以心脈宜大不宜小。肝脈屬陽木,木性喜舒張條直,不喜拘束,所以腎脈宜弦不宜圓滑。肺脈屬陰金,陰金為釧叉金,所以不宜火煉,見水則沉,所以肺脈不宜滑數,而宜浮短而澀。脾脈屬中央陰土,遇水則泛濫,遇火則枯焦,所以脾脈忌滑數。腎脈屬陰水,水性喜滑,所以曰潤下,所以腎脈宜沉滑。必須指出的是,男女的腎脈是有分別的,一般的認識是男左腎為腎陰,男右腎為腎陽,女右腎為腎陰,左腎為腎陽。腎本來屬陰水,為什么要稱為腎陽呢?這是中醫認為腎陽中藏有相火,它和心火君火是輔助而成的,他們的關系是大河有水小河滿的關系,所以說腎陽虛的人,心脈必定是虛的,所以我們不一定去補什么腎火,我們可以直接補心火就可以了,所以當我們在為人把脈的時候遇到男的右腎脈比左腎脈要快一點的時候,這樣的脈象才算是正常的脈象,當然女子相反。

   還有我們大家在“把脈”的時候還要注意考慮時令對脈象的影響。比如說,春令木氣旺,感應到肝脈上就一定是弦脈的,如果沒有出現弦脈,肝經就一定有病,其他的脈位如也出現微弦的脈象,這是可視為正常脈,這叫脈應四時。其他類推。另外我們還要注意脈象因人而異,比如胖人脈多沉,瘦人脈多浮,小兒脈多數,老人脈多細,男人脈多剛,女人脈多柔的特點。

    必須指出的是,脈診只是中醫多種診法,并能突出“巧”的一種,還有其他望診,包括舌診,目診,面診等,還有聞診,問診,摸診等,但是最能體現中醫特色,最能體現中醫技巧的,最能夠指導中藥使用的還是屬于脈診。

    噫,也只有我們中華民族才能創造出這樣神奇的醫學來。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4.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7.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8. 華東某地方農村調研總結
  9. 哪些人不敢承認階級斗爭的客觀存在?
  10. ?齡勞動者:延遲退休、社保困境與超齡壓?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8. 掩耳盜鈴及其他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精品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高清 |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va播放同性 | 亚洲中文在线精品国产 | 激情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 | 亚洲欧美偷拍另类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