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乾寧:人民至上——從不忘初心到正其心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教育很好!下一步怎么走?我認為是從不忘不初心到正其心!四十年以來西方自由主義之所以橫行,用中華文化解讀就是小人道長,君子道消。因為自由主義者大都自私自利!而從今天的時勢看,內卷嚴重,自私自利的精英利己主義之道已經走不通了!人類發展又到了君子道長,小人道消的時代。
2011年的時候我就寫過:《無主之悲,證明了中國右翼思想已經進入絕境》。受西方舶來的公民社會思想影響,一些人只會以私有產權理論來研究人類問題。而我提出了共有產權理論和共同擁有與共同繼承原則。以私有產權理論,私有占有與私有繼承的理論看來國家的所有權是空置的。因為少了一個君做主,君王的私有天下。在時先生看來眼下的貪腐亂象都源于一個無主之悲,沒有人為國家天下負責。而《無主之悲》恰恰證明了中國右翼思想已經進入絕境。
而一次疫情讓人們明白:中國人有一個共產黨,他是站在人民立場為家國天下負責的。在黨的領導下,中國傾全國之力控止住疫情。什么是人民至上?我說這就是人民至上的具體體現。
經過四十年的發展,中國人民實現了小康。正如那句古語所說:“倉廩實而知禮節”。中國到了沒有君主社會,建立人民當家做主的思想文化建設的時候了。因為我們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社會。也即人人都是國家主人的社會。所以可以說今天不是一個君主而是一個大眾共主共和的社會。通過幾代領導人的延續中國也實現了古人向往的選賢與能。
舊儒家講忠君愛國。新時代奉行人民至上就是這個時代的忠。黨領導和組織人民搞國家建設,堅持通過此途徑實現為人民服務就是新時代的信。在此為新的忠信基礎上才是復興中華的正道。
中華古語講王道,要效法地無私載,天無私覆。我們說中國共產黨不同于西方政黨制度的執政黨,謀私利.小團體的利益。而是人民至上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謀利益。所以不應以西方的,立足于不同利益集團的黨爭理論,統治理論來研究中國新的政黨制度。
我為什么說人民至上——從不忘初心到正其心?因為受舊的社會思想影響一些人其心不正(思想不正確)。其表現有以下幾種:
一.蛋糕輪:
過去有個說法叫把蛋糕做大,才能保證公平分配。但是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蛋糕能做多大才能公平分配?其實公平從來不是個絕對概念,而是個相對概念。即是說,不同的條件下有不同的公平標準。也就是說分蛋糕,不論大與小,都存在公平分配的問題。所以我說:“歪人說歪理,人歪理也歪”。如果把勞動成果比喻成蛋糕,怎樣分蛋糕體現一個道德和良心問題。中華是個文明古國。孔融七歲讓梨的故事傳為美談。今天要中華復興,中國人不會合理的粉蛋糕?只能說一些人的道德出問題。
二.法無禁止即可為。
宣揚“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禁止皆可為”的思想是既不知有道,也不知有德。所以說大肆宣揚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禁止皆可為不能太缺德。因為在人的生活中法律明令禁止的僅是給人的行為準則畫的不可逾越的紅線。是人行為規范的最低標準。是他律而非人的自律——自我約束。一個人的行為,什么該干,什么不該干,不是依靠多如牛毛的法律的他律來實現。因為在嚴密的法律也是大框架而不是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如剛在微博上看一個用餐廳的餐具喂寵物狗的小視頻。這好像是法無禁止啊,也不可為。必須遭到譴責。
各行各業人們追求利益不擇手段。賣地財政的公務員自肥,教育醫療亂象。更有甚者:如吳亦凡粉絲救援團怪像。這些人只講偏愛私愛。完全不顧道義!
天下之亂皆因私爭而起。只要是爭私.私爭必然造成天下動蕩。所以中國的圣賢政治思想不是用細的不能再細,多如牛毛的法律去規制人的行為。而是通過率先垂范的教育感化使人的行為達到自律。達到天下和睦的方法叫“一人興仁,天下歸仁”。這種方法被后人形容為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F在一些人口口聲聲的簡政放權是古人形容的垂衣裳而治天下嗎?不是。因為這些人缺少道之思想,德之思想。所以防止公權力濫用的方法不是簡單靠什么法律而是用道.德之思想把人的行為引向正道。法治的基礎是德治。以道育人,人皆有道。以德育人,人皆有德。單純的以法御人,人無道無德總是鉆法律的空子。所以古人早就發現這個問題。法律越是繁瑣越是混亂。因為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從紙面上的法律到現實中的不偏頗的執行必須是有道德的人在執行。
三.不是系統性思維而是機械思維,形式主義的概念推理:
所謂政企分開是統治理論而不是人民民主理論。因為甭管政也好,企也好都是人在干事情。政也好,企也好,都是由人這個主要要素構成的。而所謂的政企分開,就是把人分成兩個群體。一個管理群體,一個是被管理群體。能設想在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里,有一少部分人是職業化的食祿管理者,而大多數勞動者是被管理者嗎? 新中國不同于舊中國。在毛澤東的領導下經過浴血奮戰,建立了人民的共同國家。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政權。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既是大家共同做主的共主社會。大家都成了國家的主人,社會成員之間是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系。社會化的大生產是人與人的分工協作關系。每個人的社會角色只有行業的分工不同,崗位不同,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人類社會要生存就要通過勞動創造社會財富。七十年前的共產黨人要實現的目標就是人民共同富裕??疵珴蓶|時代的國家建設,毛澤東主席就是把國家當成一個大家庭來建設的。當時宣傳的也是社會主義的大家庭。大家共同利益一致。把社會主義的大家庭建設好。比如教育問題,國家教育目的是培養自己國家的建設者,所以教育不收費。上大學還給工資。共產黨領導要領導人民搞國家建設。搞國營企業等等。目的就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人民共同富裕。
僅知道分開的指導思想必然導致簡單形式化的做法。如主張把政治和經濟分開,黨政分開,政企分開等,在這種形式化的機械思想指導下所謂的改革就是大卸八塊。他們所說的重組也就是在大卸八塊而后的重組。這種重組在形式化改革思想指導之下簡直就是玩拼圖游戲。如現在有些人主張的鐵路改革也是如此。在抽象出的黨、政、企、市場等形式概念做形式推理,以抽象的形式邏輯推理為理由,找的理論依據,卻忘記了一個根本問題——即無論黨、政、企、市場都是人在里面活動。而人有是有能動性的,不是你玩的積木。而簡單形式化的思維很顯然就是把人當成了他們改革者手里的積木。把一群人分成是黨,一群人分成是政,一大群人是企。市場叫他是“看不見的手”。到此人的自主能動性徹底沒有了,只有依賴“一只看不見的手”了。但《天命尚在人為,根本沒有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決定作用》。
四:缺少系統思維整體觀念的自由主義。今天一些中國人西化的思想就是言說利益追求價值。而不是追求道義。中華文化對人在人類社會的活動不以什么價值來界定。不是以什么有價值無價值來指導決定人的行為。相反只有利益小人的行為才總是用價值來衡量。中華文化對人的社會行為講的是人的道行與德行,仁與義的觀念是超越價值的無價之寶.仁的思想不是自私,也不是無私。。“仁”是處理自己與他人關系的一種態度,不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個人利益的合理部分.不能自私自利。利取中道則為義。每個人在處理面對的利益分配問題時以仁.義思想來相接。所以說利者義之和也。
少了公天下,哪有真仁義。但是傳承中華文化不能因為假仁義就不要仁義思想。儒家的立家之本是仁義思想。但舊仁義思想事當人類失道失德之后產生的。所以說能夠糾正舊儒家思想的錯誤還需要有道有德之人。西方人權思想是從個人利益出發要著權要那權也即爭取自己利益。所以有些主張人權思想的人動不動就說要爭取個人利益最大化。而以中華文化來思考這種說法不公道,也很缺德。因為人面對各種利益由不得的精神才是德。所以說人權思想是種無道的思想。無德的思想。自由的追求是否該有個邊界?我們說一個人成不了世界。多人之間的自由必須符合道義。絕對自由主義者總想追求無道的自由。
通過回顧武漢抗疫,石家莊疫情,還有這次的南京疫情等等。疫情一次次的爆發與控制住其傳播,中國人弘揚了道義精神。每個人都可以說克己奉公。不論主動參加防疫抗議還是主動居家隔離,每個人都為疫情控制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不是為個人短期的自由而犧牲集體的利益。而入沈陽的一個老太太知道自己感人病毒不主動隔離,到處跑。一個人害了一座城。就是沒有道義,缺德的行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成功抗疫,中華文化一次次控制住疫情傳播的根本。而反觀西方自由主義盛行的社會封城隔離這些有效阻斷疫情傳播的方法很難做到。甚至說自由主義至上的文化下根本實現不了。
五.奉行人民至上理念政府駕馭市場。
自由經濟學家們天天口里,市場呀,政府呀,如何如何的胡鼓搗一番。他都沒搞明白市場是誰?政府又是誰?不明白:市場也好政府也好都是人在其中活動。西方資本主義想要的是資本肆意而為。讓政府充當守夜人。為其服務。而政府出現的意義就是人類社會各種組織中最終為社會穩定負總責任的政治組織。政府正也,正之所出。所以說政府是駕馭市場的。
市場需求本質是人的需求。而一個以利益為驅動的市場必須要一個以義為利的政府才能穩定。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一個市場的運動名以上是供求關系,本質上是利益關系,利益驅動。而少了不以利為利,而以義為利的政府國家天下就會亂了套。如農業是基礎產業??赊r業生產利潤少,如果依任市場的所謂調節,放縱市場的趨利,就是土地撂荒。沒人去生產糧食。真輪到物以稀為貴的糧食少了,出現了糧荒,糧價上漲再去種糧就來不及了。那是會出饑荒的。
改革以來市場論者占主角。然而在此不得不說,這些占據改革主角的市場論者都是窩囊廢。因為他們除了迷信“一只看不見的手”什么也不會說,什么也不會做。前有“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條”后又“中國的經濟到了今天,不轉型我們難以為繼”。如果你們沒辦法總是死路一條,總是難以為繼的話,就最好有自知之明。無德無才你占據那個位置干什么?中國有十三億人,有德有才之人大有人在。叫你們改革你們不會順從人民的意愿,順從人民的意愿,你們就說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順從你們改革的私愿就行了?
同樣是提倡競爭,從前毛澤東有句名言——“鼓足干勁,力爭上游”。毛澤東深悉辨證之道。認為公是相對于私來說的,私是相對于公來說的。個人是集體的一部分,集體利益增加了,個人利益也隨著改善了。不能搞成公私對立。人不僅是為了個人,也是為了集體,為了子孫后代,為了社會.人類的前途而努力奮斗。
但通過多年來對吳敬璉們販賣的自由市場從理論到實踐觀察,造成的問題如:食品安全問題.資源的濫采濫掘.環境污染嚴重等等。吳敬璉們的市場經濟已經把中國帶入了一個互坑時代。“今天你用毒大米毒饅頭坑我,明天我用毒火鍋毒膠囊坑你。為了錢財殺雞取卵自相殘殺,哪管道德良知和什么未來!坑吧,全坑死了拉倒,咱們都一鍋毒水煮了下地獄,誰都別想跑!”
在此我們要問:“同樣是提倡競爭,為什么你吳敬璉們的市場競爭不會力爭上游,只會力爭下流呢???因為吳敬璉們不懂辨證法只會造成利益的對立。
整天咿咿呀呀的拿個概念:市場呀,政府呀,搗鼓來搗鼓去??赡銈兺浟苏皇莻€虛構概念,政府也是人在工作運轉。市場也不是空無的,市場里面也是人在活動。市場需求本質是人的需求。難道說你政府里面的人,拿著人民給的工資,吃著人民的俸祿,你政府里面的人干不好事情?而市場里面的人就干的好事情?那要你在政府里面,拿著人民的給的工資干什么?改革到了要破除市場論迷信,自由市場論沒有市場的時候了。改革到了匡復社會正義的時候了。改革到了重新建立人民大眾意志為主,建立人民至上,人民共和的新文化的時候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